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折煞·双生枝(GL百合)——林平

时间:2024-12-23 07:51:03  作者:林平
  「回我话。」灼热的喘息压在颈边,耳根子被咬得发烫,这气音听得快要了公主的命,还顶了天的是句命令道。发疯了的张子娥,居然敢这么命令她。
  「我不知道你在问什么。」苏青舟力乏,螓首软软地靠在她肩上,发带松散,白玉耳环将落不落。她被拿捏得死,再也撑不起王家风仪,气嘘一声,回得艰难。
  还是避而不答!张子娥受够了,黑暗中细长的眉眼若隐若现,两指狠狠捏住她的下巴。
  她已经撬开她的嘴了!到底要怎么才能撬开她的嘴?
  「你问明白点。」
  张子娥不想说出那三个字,每次说出来,都觉得难以启齿,她们凭什么要被放在一起比较?那人不配!公主是狠心要装傻了,她在逼她,她也在逼她,她们一次次试图突破对方的底线,要把脚印踩在无人之地,大声宣誓自己来到过从未被他人触碰的真实。这种相互较量与伤害要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我……和李明珏。」
  她的声音轻如蚊蝇。
  马车内顿时安静下来,唯有马蹄声,帘飞声,虫吟声悠然在耳。打破沉寂的是公主的笑声,银铃般清脆悦耳,她终于明白张子娥因何发了狂病。她捂着嘴,纤纤玉指勾着脱落的长袖半掩起脸蛋儿,笑得像个孩子,没完没了的,腿还轻踹了张子娥两下。张子娥见状收手,愣在一旁端坐着,蹙起个眉尖儿,愣着张白脸儿,不知到底有什么好笑的。
  「你当真了?」苏青舟耷拉着衣袍缩在一角,细瘦的肩膀靠在窗沿,歪头正笑着。
  「……」张子娥无言以对。
  太黑了,公主依稀能看清她脸的轮廓,却看不清表情,着实可惜了些。她凑近一点,软着眼神看她,用鼻尖对着鼻尖,鼻翼翕动,嘴儿轻张慢阖:「我与她……并无瓜葛。」温热的气息时轻时重,她是故意的,这种重新得到掌控权的感觉令她无比愉悦。
  「那李明珏说……」
  「你问过她?她说的话你也信?」
  「那公主当初说的……」
  「什么?」
  「不是头一次了。」
  真是傻,尽会瞎琢磨,还真琢磨出全一套来。说她愚钝呢,又前后理得通顺,说她聪慧呢,又被那臭不要脸的骗得团团转。
  「我不想嫁人,是我自己做的。」苏青舟拍了拍她的脸,话音带笑,宠溺到没了边。
  张子娥被拍得一愣一愣的,什么国策门高才,什么梁国大督军,自己就活脱脱一傻子,信了李明珏的鬼话!她好不尴尬地往后一缩,赔罪道:「给公主赔不是。」
  说完,张子娥兀自整起了衣衫。
  她还真是……要人命。公主心想。
  公主敛了笑,一时想不到好词赐给张子娥。罢了,早就该习惯了,她夺了张子娥放在衣带上的手,食指在手心轻轻一刮,嘴唇软软地嗫嚅两下:「张子娥,你把我弄成这样,就想赔句不是?」
  张子娥看了看她的手,又看了看公主,耳边泛着浅浅月光的白玉坠子称得人儿娇若春光。
  「赔罪。」
  苏青舟向前一倾,用软款的声音切入正题,她把手放在张子娥手心上,缓缓合掌直至五指相扣。
  她还真是……要人命。张子娥心想。
  她听得头皮一阵发麻,默默吞了口唾沫,心开始砰砰直跳。除了今次因某个喜欢看笑话的藩王走火入魔,她素来冷静,即使是在枕席之间,以前心跳得厉害,是因这的确是件折腾人的体力活,可今儿她静坐一旁,心跳却已然似奔。
  她是公主一句骂一句骂教会的人,懂得当如何赔罪。
  张子娥清了清嗓子,淡淡说了句:「我们继续。」
作者有话说:
因考试停更,12月6日后回归。
 
 
第 107 章 月下烹茶
  车架一路西行,在荒唐不堪的深欢后,二人默契地对昨夜之事避而不谈。张子娥仍未向公主坦明那日梁王所言,她当开口,却不知当如何开口。此次前往宋地,虽名曰镇压暴民,但所作所为已与割裂梁国无异,她要借此机会把故乡变作公主将来的王城,好比诀洛之于襄王,此处水陆交汇,雄踞天险,且盛产鱼米,是她们携手一城一城夺来的沃土。即使他日梁王传位于太子,公主若想起势,亦有退路。这是杀头的死罪,她深知效忠的是公主,而非梁国,她们二人机缘已深,自可如此笃定,但下面的人,不一定。
  这一步走得太险了。
  车马摇晃,初夏的光影落张子娥脸上,稀稀疏疏地筛下神色难辨的阴影。在梁王宽政之下,自上而下丧失了对封侯拜将的野心,近年来扶植的寒门士子,虽忠诚有余,却贪心不足,不定能心甘情愿走上险路,毕竟,如今的梁国不坏。这世道还不够乱,没有乱到足以滋生与她一样的亡命赌徒,天地需被搅浑,要更多的难民,更多的战争,饥荒,洪水皆不可缺,然而天不遂她愿,战乱征伐下,去年竟是个丰收的好年份。天时不得,人和亦难,宋国新王与旧王一般勤勉克己,天子虽有南蛮掣肘,但盛在勤俭爱民,苛政不行,宫殿不扩,连新修的皇陵都小得可怜,南央治下太平,诀洛更不必说,漠北退军之后,那条直通大漠的商路车马不休,襄王荷包里怕是富得流油。战事不消提,尽管魏宋仍有交锋,但自李定邦离世,不过是小打小闹……她无法在众人无欲无求的时机下,在短短几年间建立起坚不可摧的人脉,强大到同梁国世家相抗衡,同诸方分庭抗礼。她们需要一个十年,或者至少一个五年,但梁王给她的期限,绝对没有那么久。
  眼下的旧宋地,只是一颗小小的种子。
  梁王对此显然已有察觉,梁地版图已足够优越,比起奋力一搏,不若取一平庸之君休养生息,他日待一贤王,择一良机,再谋天下,如此一来,他既不用大动干戈,又不失一明君美名。
  此计稳妥不假,但天下归一便不是她今生所见之事。
  张子娥遥看红日西沉,挽缰冷笑一声,她一身血债是要下地狱的,哪里顾得上什么来世?今生,今生她要把想要的东西死死攥在手里。
  黄昏时分,一行人宿于驿站,此地离国策门不远,张子娥念许久未归师门,将白马拴在山脚下,手持孤灯,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深山老林。山高路难,一级一级石板阶好似无穷无尽,当她来到熟悉的求知亭时,穹顶已是星河满缀。
  风起广寒,树影婆娑,一勾弯月下,花发老者只身立于断崖边,宽袍广袖随风猎响。他身材清癯,一身鸦青色长袍落在瘦肩上,举头望向天上弯月沉吟不语。听到脚步声,他未回身,轻轻道了一句「你回来了」,仿佛张子娥今晚回山,早已在他意料之中。
  师徒二人以月光为引,对坐亭下,闲叙了片刻,三言两语间,天下大事犹如佐着一壶苦茶的小点。空话罢了,尘虚将手中茶盏放下,在杯底与石桌清脆相碰的那一刹那,说道:「子娥,你也有龙。」
  张子娥看向尘虚,老师突来的点拨似乎令她颇感诧异,她将平直的眉尖轻轻拧起,小心翼翼地确认话中含义:「老师……让我行忤逆之事?」
  「你如今所做,又何尝不是忤逆之事?」尘虚慨然一笑,他的徒弟,他心中有数,「所谓良禽择木而息,你而今身在歧路,看似愈行愈远,实则愈走愈偏,到头来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空黄粱梦。五公主根基尚浅,跟她无异于自毁前程,待梁王去后,且不说你能否手握大权,以你今日之功,他日身家性命都尚未可知。当初为何让你去诀洛?诀洛钱粮富足,兵多将广,最宜起势。」
  「但人不对。」
  尘虚摇了摇头,他教了她太多天下大道,想必是疏忽了为人臣子之道,只听他缓缓说道:「碌碌之臣被君王驾驭,功高之臣令君王忌惮,真正的能臣看似由君王驾驭,实则在驾驭君王。襄王确无吞并天下之心,但你可以让她有,你也知道她最在意什么。」他笑了笑,说这些都已经太迟了,他珍藏多年的徒儿莫名其妙去了梁国五公主门下,他知道她上山的理由,她有惑。「子娥,你非为盛世而生之人,唯有混乱可助你远行,然当今形势犹如一壶温水,将冷不冷,将沸不沸,你说良弓,是当用,还是当藏?」
  皆可。
  大争之世,良弓当用,太平之时,良弓自藏,而如今当用当藏,尽在梁王一念之间。若不是尘虚一语道破,她没有料到自身处境竟危险如斯,为保梁国无忧,梁王大可弃车保帅,犹如当年叶相殒命,换宋地十年昌平。她恍然顿悟,梁宫谈话绝非肺腑之言,而是温吞的试探与威胁,梁王,是想让她知难而退吗?
  见她沉默不语,尘虚满意地微微颔首,他最钟意的好徒儿恰似红炉点雪,一点即融。他双袖相合,双手藏于袖中,问道:「天下因何而乱?」
  「地震,干旱,洪水,疫病,战乱,暴政,苛税,徭役,外族入侵。」
  「不错,天灾不生,漠北不破,襄王不反,你今生难见一统,为师为你布下的局已经改写,你去错了地方,跟错了人。」
  张子娥的杯中茶已尽,尘虚略微起身,轻挽衣袖,瘦手缓提茶壶,他先与徒儿对视一眼,转而将目光落到杯中,启语说道:「为师不妨再为你指一条出路,如今你辅佐五公主,企图用王权对抗王权,那你可有想过,若你是天命,对抗的,便不再是王权。莫要忘了,你也有龙。」
  茶水已满,但他却不曾停下,水循着圆滑的杯壁不断溢出,配上他温缓的声音,潺潺若月下清泉:「你的容器在这里,你的欲求在这里,你需要更大的容器。国策门的弟子不在少数,只要你需要,他们都会成为你的臂膀。」
  话音落,茶杯中水亦静,唯有石桌边缘的水滴,一滴滴砸落在初夏泛着碧绿油光的野草上,发出一声声听感葱茏的闷响。
  他并非童白石那般闲云野鹤自在飞。他们金银铜三人,自仙承阁一别,各自有了不同的命运。金富贵落在世俗的钱眼里,童白石出世不问凡俗,而他尹尘虚看似归隐山林,实则留恋人间甲子。
  下弦月清浅的蟾光勾勒着师徒二人同样清素的眉眼,一般寡淡的素色在无垠夜幕下默默对峙,耳边滴答着间隔越来越久的水珠滴落之音。恩师所说的话,她听懂了。往日他们谈今吊古常各执己见,不得论不罢休,此刻她虽心怀异议,却不愿在口舌上争一高下。身份与地位在区区数年间转变巨大,她从局外人,变成了局中人,心知师徒二人道已不同。
  张子娥伸手稳稳端住茶杯,垂袖将杯中茶水缓缓倾倒在草地上:「天地,便是我的容器。」
  尘虚微笑,张子娥犹如一泓止水不动声色,但他知道,她有脾气了。她下山久了,性子也变了,不知是何人改变了她。
  「你不必今日答我,为师,自在山中。」
  回路上,张子娥手提青灯,脚步声在空寂的山中回荡,夜已深,每一步落脚都似踏在虫鸣上。她从未想过要亲自坐上那位子,但的确在尘虚话音落下时,有了短暂的迟疑。正如他一针见血地刺中了她心中暗藏的膨胀之欲,至于那欲望自何时而起,她不得而知。或许她想做的,并非开疆拓土的开国之臣……
  张子娥回到驿站时已近清晨,她鬼使神差般走到公主房外,在房门轻启那一刻,她看到眼前人如水芙蓉一般娇艳的面容,脑海中骤然浮现那晚马车中缠绵的衣香鬓影,令她整个后背如火烧一般发烫。她怔了片刻,陡然醒悟——这就是我的欲望啊!
  张子娥神色如常地走入屋内,反手将门合上。公主梳妆得早,这时候出发,未免太早了些。
  「公主没休息好?」
  「嗯?」
  「衣服有些重?臣来为你解佩。」她勾动唇线,嘴边谎话说得敷衍,眸中暗示分明得过分,一股子狂徒狷介味。
  「张子娥,我不需要。」
  「你不了解你自己。」张子娥舒展着眉尖,表情认真地摇了摇头,仿佛她真的比公主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当话音落下时公主的玉佩和发钗已在她手上,而她身穿的是纯白直裰,头戴的是白玉簪子,都是一摘即散的轻便玩意儿。拒绝不够坚决,苏青舟输给了刹那间的犹疑,她手心开始冒汗,只因张子娥一脸平静地从腰间卸下麒麟玉的样子,严肃劲儿里一水的妖邪气,叫她要了命的□□中烧。
  罢了吧。
  她扯住张子娥手中丝绦,才穿好没多久的衣服落到了脚踝。
  她放任她不是一天两天了。
  毕竟张子娥……一惯做得不赖。
 
 
第 108 章 刀锋雪刃
  张子娥做梦了,梦里她身若游魂,随风而摆,忽而飘至一片山阴处,见三两小儿笑围在土坑旁。她向土坑里探去,一女孩在坑底抱膝而坐,面色微红,昏昏欲睡,而一旁吵闹的孩童一边解开腰带,一边洒下黄土。眼前突然金光一闪,女孩化作一只金凤,破土而出,冲向九天,未几,凤凰飞入白玉金堂殿,落在九阶之上的宝座上,化作她如今的模样。在梦里看见自己并非吉兆,那张在镜子中出现过无数次的脸,平静到骇人,令张子娥背后发麻。殿外步声忽传,似有人来,在了无表情的脸上,神色骤然狰狞起来,她看见那个「自己」伸出手死死掐住对方脖子。来者何人?因何杀她?她看不真切,乃走进细看,那人竟与公主长得一模一样,发白的指尖试图掰开手指,失血的嘴里不停喊着求饶。
  张子娥猛地自梦中惊起,睁眼一看,手已经搭在了公主脖子上,一阵窒息感传来,她陡然喘了一口气,惊魂般收回了手。
  梦里那个人不是她,那个人只是看着像她。
  她翻过身来背对公主,在心中不住默念道。她们来陶府已三月有余,诸事收尾,待天气转好,便将启程回梁都复命。长夜未尽,豆大的雨点稀稀拉拉击打在瓦片上,像战场上落点凌乱的鼓声,扰得她难以入眠。张子娥捻好被角,手托一盏小灯行至廊下,抬首远望天际,耳畔雷隐雨霖,整座陶府仿佛浸泡在暑气浓厚的湿热里。
  啪嗒——啪嗒——啪嗒——
  院外有信卒冒雨赶来,一步激起一片大水花,他见张子娥在院中,大呼道:「张大人!」
  张子娥将手放在唇边,望了眼屋内,做了个噤声动作,轻声问道:「何事如此匆忙?」
  信卒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连日落雨,堤坝……堤坝怕是抵不过几日了!」
  原本优容倦味的眉尖立时一压,堤坝是水淹陶府时留下的祸根,为防洪汛,战后修补她亲力亲为,连一袋袋泥巴都是亲眼看过的,不可能扛不住区区几日的细雨,除非……有人动手脚!眼下防洪要紧,追根究蒂待到熬过这一劫罢,雨中响起了话音清冽决绝的命令:「快马,向各处求借兵马粮草,调陶府驻军,即刻动工分流!」
  信卒转身不过多时,隼便落在了脚边。张子娥从信筒中取信一看,面色登时一变,事情果然不止洪涝如此简单!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