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医家夫郎(古代架空)——稼禾

时间:2025-01-12 09:09:27  作者:稼禾
  “我这当小婶的也是为他好,说他几句,结果人就生气了。”
  “这……银簪子,说买就买啊……”唐关氏道。
  就是她家老爷子跟丈夫都是做木匠生意,家中还算过得去,买块肉都要咬咬牙。
  更何况这中看不中用的银簪子。
  周遭妇人夫郎听了那是酸的酸,妒的妒。
  舒哥儿那般人都能想到买簪子孝敬父母,他们家那些个小兔崽子怎么就只知道往自己兜里扒东西。
  朱二媳妇却没想到这一层,而是刻薄道:“舒哥儿这样花银子,要真嫁入谁家,那家底儿岂不是早早就要被他败光。”
  金兰一听有人往这上面引,当即忍不住,飞速低头翘了翘嘴角。
  再抬头,又是一副为自家侄儿好的模样道:“可不是,他年纪也不小了,也该学着掌家了。”
  “掌家!就他这样的,谁敢给他掌家。”朱二婶像对着一块烂肉一般嫌弃道,“反正我们这样的人家是定不会要这样的哥儿的!”
  “舒哥儿这样,确实是不当家不知道当家的难处。”
  “就是就是。”
  “可娶不得……”
  朱二婶恶意揣测道:“没准儿人家早攀上了个有钱的,一根银簪子算什么,怕是金簪子都买得起。就是不知道攀了几个……”
  金兰听她这样说叶以舒,心中那才叫畅快。在家受的气都消了大半。
  就该嫁不出去的好!要他像大姑子那样,帮趁着家里帮衬到二十岁再说。
  不过自己这个和善又委屈的小婶形象还是得立起来,于是等朱二婶说得差不多了,她才半真半假地维护道:“我们舒哥儿怎会做那种事情。他那一手打猎的本事可是认真学来的。”
  “就是当个哥儿常在外头飘着,也没那个成家的心思,我看着都急。”
  朱二婶心里嘲讽。
  还飘着,怕是跟四五个男人中间飘着呢。
  金兰那边又说起叶以舒其他的事儿,朱二婶想着刚刚的话,快速洗完了剩下的衣服,匆匆离去。
  她定要全村知道,这叶以舒是个荡夫淫、娃。
  *
  村中无所事事的人多,妇人夫郎常常聚在一起,口舌也多。
  叶以舒早知道自己的名声被村中的人编排得坏透了,但只要不嚼舌根嚼到他跟前来,他便当不知。
  这会儿他正刚进了深山,背上背着弓箭,腰后别着斧头。
  一身灰布衣服走在山中兽道,身如猎豹,目光如炬,盯着一只肥硕的野鸡。
  难得见到这么大的,颜色也好看。叶以舒举起弓箭瞄准,手上一放,野鸡慌乱拍着另一只完好的翅膀飞动。
  叶以舒疾步追上去,逮着鸡脖子拔去箭矢就收入麻袋中。
  靠山吃山,这万里大山中,蕴藏着数不清的宝藏。
  叶以舒抬头望了望几乎被遮完了的天光,喃喃自语道:“明日送娘去看大夫,诊金或许可以用蛇胆来付。”
  蛇胆能入药,一些少见的蛇的蛇胆更是珍贵如金。
  叶以舒不想动那一笔存款,所以今日要能找到等价诊金的东西,这一趟就算来着了。
  但人不能运气总那么好,这一趟除了手中的这一只野鸡,便再也没什么了。
  午间,叶以舒找到山上的竹屋休息了一阵。
  用屋里现成的锅烧了一壶热水,就着手上的面粉豆渣饼填饱肚子。
  下午又去几个陷阱里走一圈,还是空手而归。
  太阳快落山,悬在西边红得发暗。晚上山里各种动物都会出来,叶以舒还想碰碰运气。
  竹屋是附近的猎户修的,他能住着过夜。
  丰年镇十几个村子,猎户也不少。有的是家传,有的就像他这样是拜师学艺来的。
  叶以舒十岁拜师后,跟着师父学功夫。十五岁跟着师父进山,跟了两年,现在算是自己单打独斗。
  因为师父跟施二叔常常结伴,猎的是深山里面的大货。没点能耐,就是这深山都容易进得去,出不来。
  师父不放心他跟着,加上叶以舒比较喜欢一个人行走在山中,所以今年就自己单干了。
  晚间,林子里起了雾气。
  林木森森,参天大树如鬼影晃动。
  狼嚎、鸟鸣、虫叫声,哀哀切切,最容易激起人心中的恐惧。
  叶以舒不敢离竹屋太远。也不知道那些动物知道这边猎户来得多,晚上出来也不往这边靠近。
  叶以舒放空了几箭,最后手上又只添了一只野鸡。
  次日天亮。
  叶以舒精神绷紧了一夜,天明之后便早早下山。
  回到家,只收拾了一番,换了一身红衣,用了点早饭就打算带自己娘出发去大竹村。
  但这边还没出门呢,外面就有个生面孔找来。
  那人来了就道:“是叶家吧,宋大夫让我跑个腿儿跟你们说一声,他刚刚被镇上一家病人请走了。”
  叶以舒追问:“那他说过什么时候回吗?”
  那人摇头道:“宋大夫医术好,收的诊金低,这十里八乡的病人都爱找他。我瞧着他鲜少有空,你们要看病,下次赶早一点比较好。”
  “谢谢,劳烦告知。”
  那人说完,就背着背篓走了。
  他是上竹村的,来下林村走亲戚,只顺带给宋大夫捎个信儿。
  不过说来也奇怪,以前宋大夫那边也不是没有病人约好了上门,但临了宋大夫又被紧急请走的情况。
  但往常宋大夫都是叫邻居等病人来了告知一声就行,哪里用得着专门上人家屋里说去。
  难不成看上这漂亮哥儿了?
  “阿舒,不去就算了。你在山上忙那么久,快进屋歇歇去。”
  叶以舒确实累,点了点头,就回屋蒙着被子补觉去。
  今天又是晴空万里,院外自己爹翻晒稻谷的声儿传进来,叶以舒听着听着就睡熟了。
  待醒来,已经快要到中午。
  农忙时节,叶家吃饭一般是吃三顿。
  叶以舒打回来的两只野鸡,一只交公中,那干脆今日杀了炖汤给他忙了几天的爹补补。
  另一只就暂且养着,到时候是卖还是吃,都是他做决定。
  叶以舒想好了就这么办,出门拿了刀杀鸡去。
  逮着野鸡,手捏着翅膀跟鸡冠子,让其脖子仰起。拔了脖子处的毛,石墩子上放上一个装了盐的干净大碗。
  抹了脖子就把伤口对着碗中。
  血水飙射,野鸡劲儿大,又翻腾得厉害。叶以舒脸上跟身上都不免沾了些。
  但他眼神都不带变一下的,手上用力,将野鸡捏得死死的。
  李四娘从旁路过,见地上溅的血正闲不住要说上几句。刚开口,哥儿转头看来。
  眼睛漆黑,一身血气。如地狱阎罗般,目光轻幽幽扫过她脖子,活像要一起取了她的性命。
  李四娘吓得手上一颤,立马就背过身,逃似地远离了这一处。
 
 
第9章 煞神
  田里的稻子收了回来,豆苗难得没被他奶逮着安排活儿。
  他跟爹娘说了一声,就出去找小伙伴玩儿。
  村里小孩儿多,跟豆苗玩儿得好的有五六个。他们提着个破烂木桶,一块田一块田地巡过去。
  收完稻谷的田里尽是宝贝,田螺、泥鳅、黄鳝,运气好还能在水坑里摸到河里跑进田里的鱼。
  豆苗找准那指头粗细的洞顺着往下挖,挖到下面黑黢黢的稀泥中,忽然就见着一截滑腻的黄鳝。
  他惊呼一声,压低声音急切道:“有了有了!”
  几个小孩迅速靠过来,脑袋挨着脑袋,膝盖跪在那泥里,清澈的眼睛激动地紧盯着那坑中。
  豆苗手指一掐,挑起黄鳝往地上一扔,那滑腻腻的黄鳝就甩着尾巴四处找洞奔逃。
  五六个小孩呼喊着蜂拥追赶过去,那黄鳝溜过了几双稚嫩的手,最后还是被扔进了烂木桶中。
  几个小孩眼睛亮晶晶的,脸上、头发上都沾了不少泥点子,想着等会儿能烤黄鳝吃点肉,都傻兮兮地笑着。
  玩儿得正好呢,田坎上由远及近走过来另一群孩童。
  村中玩儿的小孩子也分群。
  有些是自家大人不让自己孩子跟别人玩儿,有些就是脾性不和,玩儿不到一块儿。
  见为首的壮实小孩领着几个孩子靠近,豆苗的伙伴快速聚集到他身侧。里面最小的才六岁的喜哥儿急切跟豆苗道:“豆苗哥,柱头来了!”
  豆苗抬头,站起来甩了甩满手的泥泞。
  他低声回道:“别怕,咱又没惹他。”
  柱头是村中的小霸王,带着一群狗腿子成日里招猫逗狗,在村中小孩里很有威名。
  但豆苗不招惹人,那叫柱头的小孩却是专门来找他们事儿的。
  柱头径直跳下田坎。豆苗警惕,站直身子,和另外两个大孩子将他们队伍里的两个小哥儿往身后拉。
  豆苗问:“柱头,你们想干嘛!”
  柱头是朱进的小名。他是朱二婶家的老来子,被一众哥哥姐姐还有老娘溺爱着,长成了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他笑嘻嘻地也不说话,抬脚指着豆苗他们那装了有五六条黄鳝的破木桶一踹。
  顿时,那木桶飞了出去。里面的黄鳝落地就要跑。
  “你干什么!”一群小孩四散去抓。豆苗立在原地,挡在朱进身前。
  “跟你们玩儿啊,谁叫你们不带我玩儿。”朱进年岁比豆苗小,但长得敦实,比豆苗还高。
  有一身蛮力,打起来豆苗也占不到便宜。
  而且豆苗谨记他哥说的,不轻易动手。一旦动手,确保自己能全身而退。
  豆苗抿紧唇不说话,瞪着朱进。
  旁边抓完了黄鳝又打算聚拢的小伙伴们只见朱进忽然凑近豆苗,也不知道说了个什么,就见豆苗忽然暴起,抓着朱进的领口就打了起来。
  小伙伴们惊呼:“豆苗!你干什么!”
  朱进没想到豆苗忽然会动手,对自己身后的小孩气急败坏道:“你们愣着干什么,帮我打啊!”
  包子见状,扔下木桶就道:“豆苗,我来帮你!”
  “我们也来帮你!”连小哥儿都奶凶奶凶吼道。
  ……
  小孩在田里打了群架,打着打着,几个小孩的扯着嗓子哭嚎。尤其是那朱二婶家的小子,哭得那叫一个凄惨。
  田里干活的农人瞧见了,立马赶过去将骑在朱进身上的豆苗拉开。
  打眼一瞧,心道:豆苗这小子看着瘦小,这狠劲儿跟他哥也差不多。这朱家小子被打得鼻青脸肿,怪不得会哭成这样。
  没多久,这事儿就被他们家里知道了。
  “豆苗,柱头回去叫他娘了,咱们怎么办?”包子焦急,一身泥泞牵着自家小哥儿弟弟饺子道。
  豆苗垂在身侧的手在打颤,刚刚用劲儿太多,脱力了。
  不过打了就打了,他恨没多打几次。从前柱头怎么欺负他们都忍着,下次他再忍他就不叫豆苗!
  他看着小伙伴在田里翻滚出来的满身泥泞,道:“你们先回去换衣服。这不关你们的事,要是大人问起来实话实说就是。”
  “那怎么行!朱二婶那么泼……”包子担忧道。
  豆苗小脸板着道:“这事是柱头先招惹我的,问起来也不是我的错。”
  “我先回去了,你们也赶紧回去。没有大人在,我们小孩打不过他们大人的。”
  “好!”
  小伙伴们飞快回家。
  刚到家,村中四处各家中就不约而同响起妇人或汉子的骂声。
  “衣服怎么又脏了!”
  “小兔崽子,你娘才把你衣服洗干净!看我不收拾你!”
  “包子!!!你带你弟干嘛去了!你是要累死你小爹爹我吗?!”
  包子这边被他小爹爹揪住了耳朵,立马抱住他小爹爹的手急切道:“小爹爹,豆苗打了猪头,咱们过去帮帮他吧!”
  而朱二婶那边,在看到自家儿子被欺负成这样,更是张嘴就在院子里骂。
  一时间,半个村的人都知道朱二媳妇家的眼珠子被叶家的欺负了。
  *
  叶家。
  朱二婶在家检查完自己儿子的伤,当即拉着他匆匆到了叶家门口。
  她气得眼大如牛,张口就骂道:“叶家的小杂种,给老娘滚出来!”
  “施蒲柳,你个贱人教出来的小烂种居然敢打我儿子,真当我朱家没人了!”
  那声音如虎啸,不一会儿,叶家门口就被周围的乡亲给围拢了。
  “哪家在我家门口撒泼!当我叶家是没人了!”
  李四娘快步从正屋那边出来,见站在众人前头的朱二家媳妇,再看那鼻青脸肿的小孩,顿时眉头一皱。
  “朱二媳妇,你来我家做什么?”
  “我说叶家婶子,你大孙儿打了我儿子!今天这事要是没个说法,我跟你们叶家没完。”
  李四娘撇撇嘴,原来是那赔钱货干的。
  施蒲柳听见动静出来,身后跟着豆苗。李四娘见状,狠狠瞪了他娘儿俩一眼,道:“你娘儿俩惹出来的事儿,你们自己说去。”
  说完,李四娘就往正屋里走了。
  摆明了是不想管这事儿的。
  村中人唏嘘。这李四娘还真是偏心,谁家当奶奶的会在仇人找上门的时候放着家里的小辈不管。
  施蒲柳除了成婚,头一次见这么多人围在自家屋前。她有些慌张地抓紧自己衣摆,又将跟个小牛犊一样冲在她面前的豆苗一把抓住,拉到自己身后。
  西厢房,门悄悄开了一道缝。
  躲在屋里的金兰畅快笑道:“闹吧闹吧,最好是把那小的连带老的一起收拾了。”
  朱二家媳妇比施蒲柳大个十来岁,两人同辈,她便叫一句朱二家的。
  “我们豆苗从来就懂事听话,怎么会打人。朱二家的,你是不是弄错了。”施蒲柳说话声音细,主要是身体虚。加上有点怯弱,乍听就是没有底气。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