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霹雳神书(穿越重生)——麦客

时间:2025-01-16 10:37:28  作者:麦客
  寸刃摩挲食指处缝合的旧伤疤,回过神来,看见江宜眼中倒映今夜雨后初霁的明月,犹如两汪盈盈清泉。
  江宜似笑非笑,似哭非哭,想去握一握寸刃的右手,却有些胆怯。
  寸刃一把捉住江宜的手,亦惊讶于江宜也有情绪如此复杂的时候。
  十五年犹如一卷书,翻到那一页仍是记忆犹新,江宜记得第一次握住寸刃的手是什么感觉,今夜有些不一样,那是因为他也长大了。他捧着寸刃的手,犹如对待一块珍贵无匹、不可亵玩的玉璧,却不敢抬头看寸刃的双眼。
  良久,他后脑被人按了一下。
  毕竟几番离合,君来相逢如故。
 
 
第79章 第79章  王征
  十五年前江宜初次见到寸刃,就知道他不是凡尘中人。那时他对天外天的神仙充满了憧憬,心中的赞叹与自惭,至今仍能感受到。
  然而眼前的寸刃,同时也是舍命相护的残剑、不离不弃的半君。江宜不知该用何种态度面对寸刃,心中情绪复杂一时难以言表。
  不待二人多说,石山上下营寨亮起灯火,俱为半夜的打斗惊动。
  一伙人匆匆赶来,便看见这地崩山摧、树木连根拔起的惨象。
  “这这这、是怎么搞得?”王慎难以置信,瞠目结舌。
  宗训半夜起身,却穿戴整齐,俨然是彻夜未眠,此时看看江宜与寸刃,又看看满地狼藉。
  横屿出动数千人修复滩涂的损毁。
  宗训等人清晨在帐中用饭,王慎进来,眼睛落在江宜与寸刃身上,问:“有没有人能解释一下,一觉醒来怎么石山垮了一半?”
  江宜看眼寸刃,见他抓耳挠腮,闭口不谈,那副苦恼的样子又隐约是残剑模样。
  “这个嘛,”江宜灵机一动,对王慎道,“昨夜的异象,也许你父亲心中有数,你可以去问问他。”
  “……”
  宗训警觉,不动声色喝粥,待得王慎满面困惑地走了,才道:“大师这话什么意思?”
  江宜示意他稍安勿躁。
  王慎许久不回来。约定好离岛的时辰到了,宗训满怀遗憾,只得带着一行人等在滩涂边,待潮水退去,现出唯一的泥途通道。
  几个水匪在不远处盯着他们,令宗训浑身不自在,叹道:“此行收获寥寥,王征固执若此,便是好意相待也不动摇半分。倒是劳烦大师同我跑这一趟……”
  正说着,忽然背后一个声音喊:“等等!等等!”
  回头只见是王慎提剑赶来。宗训的两名侍卫立马按剑在手,岸上水匪猝然警惕,王慎赶紧道:“住手,住手!宗先生,我随诸位一同过去!”
  宗训只道是王征临时意变,要将他一行使者强留下,闻言却是要王慎送行一程。方命随从收起武器,众人沿落潮后的滩涂返回东极岛。
  及至路途中,王慎才将王征的话转述,原来是要他随宗训一道去东郡。
  “我爹说,大师的话他听进去了。徐大人诚心待我们,我们也当回以诚意。我自出生以来,就没有离开过东极岛,此行也正好去池州拜见我母亲的娘家人。”
  最后关头,王征竟送了这一件大礼。
  说宗训不好奇江宜对王征说了什么,是不可能的,只是他一直隐忍不发。直到上了楼船,自东极岛出发前往东郡,一切已成定局,方才安顿好王慎,来找江宜,问他是如何见到了王征,又是如何说服了这个执拗多疑的水匪头子。
  江宜乃将夜里发生的事一一道来,只隐去了寸刃出手制服王征的过程。
  论说玄辩理,当真鲜有能及江宜的口才。
  宗训亦只得称佩服,又说:“大师胆子也太大了,王征毕竟是匪头,一身悍气,若是你的辩辞震慑不住他,反倒会激得他对你出手。”
  江宜心想,出手是真的有,只是王征也想不到江宜身边还跟着一个寸刃。
  “那依你所见,”宗训缓缓道,“这个王征,果然有异军突起的面相么?”
  他是徐牟的幕僚,急徐牟之所急,若朝廷有人拿天象一案做文章,弹劾徐牟养虎为患,放任王征坐大影响帝王气运,唯恐不好开脱。
  江宜想了想,说:“宗先生,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一个人命运如何,非是一夜之天象、一时之面相可以独断。此二者之间,或是相呼相应的关系,譬如多事缠身终日愁怨,则眉间生纹,命途多舛心性焦虑,则纵纹入口。而若是一人面有菜色、形销骨立,也不难想见他失意而终的结局。你想知道王征有没有称王称霸的可能,最好是看看他的本事,而非看看面相。我猜,宗先生也是这样的想法,才会亲上横屿——与王征交谈可以看清他的气度,横屿点兵可以估算他的家底,从岛司的态度也可判断他的势力范围。既然宗先生心中都有数,何必在意术士的说辞。”
  宗训不由刮目相看,他只以为江宜是个修道方士,却不知他还很聪明。不仅聪明,还颇有几分胆识。
  “大师火眼金睛。”
  “不敢,都是泛泛而谈,宗先生见笑了。”
  “话虽如此,天家毕竟格外在意这些,”宗训放低声音,以手指头顶,“常言道人间帝王殿、天上白玉京……在朝为官的,不少人都相信,一征一兆俱都是来自白玉京的提点。那日海上遇一异人,昨夜又是妖风暴雨,黑风击垮了半座丘山,这些异象难道……”
  白玉京乃是个传说中的所在。
  无人亲眼见过,却无人不信。就是不信之人,亦是将信将疑,宁可敬而远之,也不敢言行冒犯。
  江宜道:“至于这个,请放心,若说妖风黑气都事出有因,这个因也非是系在王征身上。”
  靠岸东郡码头,宗训立即着人去总制署通报。第一个赶来的却是狄飞白。
  多日不见,狄飞白倒还算镇静,将江宜上下瞧了一通:“全须全尾。”
  江宜:“……”
  他不打算对宗训给以颜色,抽身就走,江宜忙叫住他:“等等徒弟,我给你介绍个……”
  回头身后是宗训王慎等人,怎么也不见寸刃身影。
  “你要是找那浪人,”宗训说,“刚刚还看见他,一转眼就不在了。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江宜先时以为寸刃此番也是同沙州、且兰府一行一样,会陪伴在自己身边,没想到人却悄无声息地走了。
  回想前番初到东极岛,寸刃也消失了好几天。江宜不禁揣测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狄飞白不搭理宗训等人,带着江宜先行一步,到了东郡城中一间客店落脚。
  进屋后他就黑下脸色,看样子不爽极了。
  “宗训没有对你怎么样吧?”
  江宜道:“还好还好,你怎么了?”
  “我怎么了?我眼睁睁看着你被他们带走,我急死了。”
  江宜很感动:“谢谢,其实宗训只是要我帮个小忙。虽然手段略有失当。”
  狄飞白好气又好笑:“他要你帮忙?他那是在逼我帮忙!”
  “……”
  “宗训带你去的地方是水匪窝,危险重重。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能不为你报仇么?这是借刀杀人!他竟还有事要求你,这是一石二鸟!……他求你做什么?”
  江宜大致讲述了一遍。
  狄飞白最在意的是宗训对江宜做了什么,听到后来,却逐渐对浪客寸刃有了兴趣。在江宜的描述里,寸刃是个深藏不露、引而不发,一旦出手一击必杀的绝世高人。
  “他现在哪里?你引我去见见!”狄飞白跃跃欲试,想和寸刃较量一番。
  “这个……不知道,他已走了。”
  狄飞白将信将疑,目露失望。
  “不过以后一定还有机会再见的。”江宜说。他想起残剑曾说若能得剑神指点,武艺还当再精进一番,对残剑与狄飞白这样的人而言,无论是遇到一个好的对手还是好的老师,都是求之不得的。狄飞白可以为了获得剑诀剑技,一路对江宜不离不弃,若是让他见识了寸刃的高明,不知又该怎么腆着脸求人家与他一决高下。
  狄飞白道:“这会你帮了宗训大忙,竟然把王征的儿子请动了,徐牟非得亲自来拜见你不可。这事之后麻烦还多,咱们就到此为止,等你休息一晚,明早就离开吧。”
  江宜却是不说话。
  若是没有随宗训到过横屿,说不得他也是明哲保身的想法。然而……
  “你想说什么?”狄飞白敏锐地问。
  江宜卷起袖管,给狄飞白看小臂上断续浮现的,蜉蝣般拨动的黑字。那是穿过海面稀薄的雾气时留下的。
  体内的天书可以净化一部分秽气,可是接触过于频繁还是会留下痕迹。
  “又是秽气。”狄飞白说。
  江宜点头:“徒弟,你觉得,当年那些神仙,为什么要把天书交到我手中?”
  “神仙又不是人,我怎么能知道他们的想法。也许那根本是一种没有脑子的物类。”
  江宜说:“以前残剑对我说过……”
  “你怎么又提起残剑兄?”
  “……突厥金山下,与且兰府,都是秽气积郁之地,到了东郡横屿,海上亦是秽气翻腾。我们有意沿着李桓岭的道路游历,我想这未必是巧合。残剑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现在想来,的确我们每至一处,都必有所作为,清理污秽之气。也许在东郡还有该做的事。”
  狄飞白大感意外。
  江宜从不会说这样的话,他这人虽然总似在找寻什么,却绝不是在自找麻烦。遇到事情,他是躲得最快的一个。每与他周游四方,狄飞白总感到与其说江宜目标明确,不如说他是漫无目的。
  江宜究竟要做什么,毋宁说连他自己都还不清楚。
  “这不像你的作风,”狄飞白说,“突厥人想让你给他们的可汗送灵,是有求于你。谢书玉治下不严,让你被掳走,是有愧于你。徐牟可对你没那么客气,就算想插手,也没有余地。”
  “徐大人未必不会有求于我,”江宜话说了一半,想了想,“罢了,且静观其变。船上三日劳动筋骨,先容我休息一宿。”
 
 
第80章 第80章  徐牟
  王征乃是听信了江宜的话,派了儿子前来东郡听训,江宜隐隐有种预感,这事之后或者还有他的用武之地。
  狄飞白不敢苟同,因徐牟与宗训见面就摆了他一道,他心中始终不信任,巴不得早点离开东郡。不过他答应了风伯屏翳,一路护持江宜,也便随他一同留下。
  初几日风平浪静,二人闲游静待,这日到得东郡道院外。
  江宜问:“传闻李桓岭设立道院,座下收了五十弟子。这五十人中十八般武艺各有特色,你可知其中有否高手剑客?”
  狄飞白道:“我哪里知道。这五十人是民间故事,朝廷著作局编撰的史书中从未正式提到过。单我小时候听到的版本,都不下三种。”
  “我那本神曜皇帝传里,”江宜说,“倒是介绍过,李桓岭自己乃善枪法,弟子中亦不少枪法高手,却没有一个剑客。”
  “这有什么奇怪。师父教什么,徒弟自然学什么。神曜陛下大名鼎鼎的先帝剑,那是他成为天下共主后,集百兵之英炼成。登基以前,他大概只用过长枪吧。”
  江宜一想也是。
  那本野史传记中提到的,有名讳的弟子,凡有四十九人。
  巧合的是,道院先帝殿中壁画上,如宗训所言也只有四十九人。
  一想到这,江宜脑海中自然而然便浮现出那只使剑痴鬼的模样。
  寸刃说它是剑器修成的果,具有出神入化的武艺,其主人生前定当也是一代高手。能与寸刃一较短长的剑客理应青史留名,然而却连江宜都想不起来,东郡何时出过这样的人才。
  “我想再去道院里转转。”江宜说。
  “你随意,我就不去了,路边茶寮等你。”狄飞白对读书的地方兴趣不大。
  道院学生不少,不过都随来随去,日常看不见多少人。
  江宜百无聊赖,走过冯仲衣冠冢与谢若朴洗剑池,心头有一丝若隐若现的线索。到得先贤塔外,竟看见多日不见的寸刃。
  寸刃正背身与人讲话,对面那人朝江宜看来一眼,却是个手中一柄竹苕帚的老妪。
  “他来了。”老妪道。
  寸刃回头,招招手,示意江宜过来。
  “这几日我在海上,与它先后交过几次手,都没有结果,干脆先回城再说。”寸刃道。
  江宜这才知道,寸刃消失的这几天,原是去找痴鬼了。
  老妪道:“以你的道行,也拿它没办法?”
  “若是这么简单,十五年前我就解决这个麻烦了。此事我正要问你,一向是由你负责看管它,怎么叫它给跑出来了?”
  老妪道:“现在来追究责任,不是时候。姑且把眼下的问题解决了,再问罪不迟。”
  扫地老妇气质寻常,平平无奇,若是平日里与她擦肩而过也不会留意。然而听寸刃与她谈话的口吻,却竟然也非等闲之辈。
  寸刃道:“你误会了。我是奇怪,它虽不好摧毁,终究是本体材质特殊的缘故,自身修为并没有多么高妙,何以能突破当年我们设下的禁制?”
  老妪忽然被激怒:“当年禁制由你亲自设下,出了问题,你来问我?我怎么知道。”
  老妪转身就走,苕帚扫得满地飞灰。
  寸刃一时无奈,看眼江宜。
  二人相顾无言。
  因江宜特地来看先帝殿里的壁画,寸刃便陪他进去。大殿内先帝座像威严,手各一书一枪。
  寸刃说:“我就是用这柄定海枪,镇压了那只痴鬼。”
  江宜意识到他在说什么,有些发懵。
  神曜座像手中的长枪,乃是依据塑像高大的尺寸量身定做,非是寻常长枪能比,若是倾倒下来,只怕能将小小先帝殿砸个对穿。而寸刃的意思,似乎这定海枪不是普通造像,却是真真正正的神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