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历史同人)——向晚鲤鱼疯

时间:2025-01-18 11:17:12  作者:向晚鲤鱼疯
  雨帘很快密织。
  霎时间数道闪电连着从天顶劈下,云层怒吼般发出雷鸣,整个营帐被吹得摇摇欲飞。
  赵良行站在扑朔的大风中,抬眸望一眼骤然起变的天空,镇静的面孔下隐然压着担忧:“郭公急召,看来事非一般。”
  遇雨匆忙而回的凌策,没见到自家将军,只远远瞧见那道飞驰而去的背影,不由呆在门口。
  “别愣着了,准备医药。”身后传来一道平静的声音。
  这回,他没有再扬声反驳。
  战报还未传下,严峻的天气俨然已经在提醒他们,接下来将免不了一场恶战。
 
 
第99章 以身诱敌
  混着雨点的大风撕扯着营帐,伫立在全军中央的大帐,此刻却陷入一种死灰般的沉寂。
  “燕军大将安守忠已经出兵破了武功。”
  坐在案首的郭子仪,手中握着刚刚抵达河东的战报,以简短一句话宣读出这个惊天的消息。
  双面夹击的战线刚刚布好,一锤已被击碎。
  守备长安的燕军大将安守忠,竟没有在龟缩或迎战中二选一,而是大胆选择先发制人,一举撕破武功防线。
  熟知燕兵敢打能跑的战术风格,曾经交手数次的唐军将领并非全然没有预计到他们的动向。只是谁也没料到,握着不逊于朔方军兵力的大将军王思礼,居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遭遇惨败,被逼得步步回防,几乎已退至新都凤翔。
  敌手如此雷厉风行,显然也是抱了鱼死网破的决心。
  现在西面胜负已分,河东一方的朔方军无疑也必须立刻做出战术调整。
  一盏油灯安静燃在元帅的桌案上,静默无声的火苗,偶尔被渗进帐中的寒风一扯,将众人的面容照得明暗不定。
  “我早就说王思礼是个废物!”
  空阔的雨声中,一道带着唾沫星子的怒吼将沉默打破。仆固怀恩头一个开口大骂:“当初太原太守被反贼杀害,他手里捏着几万兵马,居然不敢动作。若换了老夫挂帅,早出兵把安禄山砍死在路上了!”
  “现在说这话也迟了。”
  坐在他身侧的将领王祚,以沉着的语气打断他激昂的叱骂,转而面向正垂眸不语的郭子仪。
  他忧虑的则不止眼前的失利:“安守忠还在继续向凤翔进兵,看来他们不止想保住长安啊。”
  若说弃城出兵算是以攻为守,打退驻扎在武功的王思礼部后,还要继续往凤翔推进兵线,意图简直昭然若揭。
  现在伪燕政权已群狼无主,那个名义上的小皇帝和背后的汉人根本不足服众,谁先擒下李唐的旧主,谁就有资格争一争这天下的新主人。
  留下一座长安空城,则是全然没有将另一锤的朔方军放在眼里。
  俨然被那燕将挑衅到鼻子上,仆固怀恩怒不可遏地一拍桌案:“他既敢把兵马带出长安,那咱们就直接杀回去!”
  这个激切的提议,片刻却未换来一声响应。
  李韶光轻轻扣动指节,沉声提醒:“现在要紧的是解凤翔之围。”
  长安是旧都,战略意义非同一般;可凤翔乃此刻天子所在,真让安守忠得手,便是满盘棋散,再无复起的可能。
  仆固怀恩砰地往椅背上一仰,气恼不过,却也不得不承认对方言之有理,索性闭上嘴巴。
  听完几位经验丰富的战将对局势的剖析,郭子仪才将目光转向坐在最外侧的银甲小将:“二郎,你认为呢?”
  一席战功赫赫的元老在前,郭旰自知那点资历不足一提,被自己的父亲点到,才松下拧起的眉头,说出自己的看法:“凤翔乃新都,决计不能败落。现在回防已经不及,而今之计,只有一招。”
  在各位前辈的注视下,他慢慢吐出四字:“围魏救赵。”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神情皆微妙地变化了一瞬。
  围魏救赵,这是兵法的老招数,在场诸位无人不通晓。
  只是此刻能围向何处,才救得了凤翔之困?
  不待郭子仪再次询问,郭旰已起身出列,半跪在营帐中央。
  他挥开甲衣,双手禀拳,语气肃然坚定:“属下愿向元帅请命,领三万兵马,拿下潼关。”
  仍取潼关,这就是他的答案。
  你安守忠还敢往西攻打凤翔,我就敢往东取你洛阳!
  赌上各自的都城,看看谁的马更快,谁的刀更利。
  外头雷声一震,急电划开雨夜。
  年轻的小将一身银甲,冷光掠过眉宇,晦暗如许的夜雨,亦不掩其一身锐利。
  王祚不由抚掌称赞:“果真虎父无犬子。”
  其余诸人,也徐徐露出思索中的神情。
  郭旰提出的战术,看似冒失而危险,却不失为救急良方。
  面对安守忠这样不顾命的打法,唯有扼住其咽喉,才能让他松了爪牙。
  “三万?”正当沉默慢慢化开时,旁边却横来一句冷嗤。
  诸人下意识循声看去,见刚刚还生着闷气的仆固怀恩径直起身,目光自背后那张年轻气盛的面孔上一扫而过,随即昂首转向案前的元帅:“我只要两万兵马,日夜便可取下潼关,还请郭公允准。”
  说话间,他从腰间取出一枚羽箭,粗粝的手掌横握在上。
  只听啪的清脆一声,那箭身在他手中一折为二,颤颤露出白生生的茬。
  “如有违誓,譬如此箭!”
  本被战报打击得消沉低压的众人,见他气势十足地立下军状,不觉受其振奋,也纷纷站起身来。
  一道道慨然笔直的身影立在眼前,沉寂的空气中隐然沸着热血。
  ——不过是一场败仗。
  此刻能站在这里的,谁不是在重重危难里拼杀出来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不就是这么一群西北蛮子吗!
  郭子仪亦亲自起身,视线从这些熟悉的面孔上一一划过,郑重落在那深邃、坚毅的眼眸上。
  他终于肃然开口。
  “老夫许你两万兵马,即刻出兵,拿下潼关。”
  雨声哗地响彻天地,后勤营中的众人,在辗转难眠的夜里很快听到急切响起的军鼓。
  武功失利的惊骇战报传达下来的同时,朔方军下一步的部署也同时发出。
  郭子仪任仆固怀恩为主将,李韶光为兵马使,王祚等将领随军,以两万兵马先行,即刻顺河而下,抢攻潼关。
  出乎李明夷意料的是,郭旰的名字竟然也夹在一众老将中,参与此次危险的行军。
  战局突变,原本的双锤战术已经失效,现在出兵潼关的目的无疑只有一个。
  以身诱敌。
  不惜一切代价,保全岌岌可危的国都凤翔。
  军事经验丰富的郭子仪不可能不知道此行的凶险。
  “李郎。”赵良行的呼唤将他的思绪召回现实。
  接到军令的军医处,也很快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河东作为朔方军大营,仍留下一半兵马防守,由郭子仪亲自坐镇。身为军医长的赵良行很快将人手分为两拨,各自跟从攻守队伍。
  他将目光落在眼前的年轻医官身上:“你擅长外科,此次出军潼关,可愿随军?”
  赵良行问得客气,却并无太多商量的余地。
  和昔日潼关一战不同,如今李明夷的身份已不是普通百姓。郭子仪百忙之中抽调人手将他插来河东,当然不是为了处理湿疹这种小毛小病。
  对方不经犹豫,一口应允:“我也正想和赵公请命。”
  赵良行欣慰地颔首:“郭公果然没有看错人。”
  人员定下,他却没有露出轻松之态,反而有些欲言又止。
  狂风嘶号,大雨滂沱,帐门外不停有匆忙的身影掠过。
  赵良行踯躅了片刻,终是压低了声音道:“此路艰辛,若真有不测,还请郎君务必保住小将军性命。”
  李明夷忖度着上级有些突兀的吩咐,随即了然。
  人无完人,孰能无私?
  身为元帅,郭子仪不能表现出任何偏颇,甚至主动将亲生儿子安插在最危险的前线;可作为父亲,他也无法免去凡俗之心。
  “我尽力。”李明夷唯有给出这个回答,“对任何人都是。”
  “赵——公——!”
  两人刚浅浅交谈几句,便听见一声掩不住的兴奋的呼喊远远传来。刚刚被调任到军医处的青年,一得悉出兵潼关的消息,马上扛着陌刀奔跑过来。
  见两人齐齐看着自己,年轻的士兵压低脖颈,谄媚地仰着脸:“军机紧要,您就放我跟回小将军吧?”
  说完,又朝旁边深深行了一揖,万般卑微道:“此前是我误会郎君,李郎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我吧。”
  这回的道歉听着可真诚多了。
  李明夷正有趣地打量那比川剧变得还快的讨好脸色,却听一旁的赵良行严肃了语气斥道:“人员调动岂可儿戏?现在可不是玩闹的时候。”
  青年急道:“正是因为现在……”
  “现在没有将军调任,一兵一卒都得安守其位。”
  赵良行罕见地露出严厉神情,郑重其事道:“老夫不管你心服还是面服,既然入了军营,便得牢牢记住军规。将军将你调来军医处,你就须听老夫调度,若不服气,即刻滚出大营。”
  令出必行,就是朔方军军规。
  雷鸣与电闪交接,站在雨幕前的瘦削身影,在这一刻无比挺直。
  被劈头盖脸痛斥一番的青年,面对这位处变不惊的军医长,肃然有了一分敬佩,眼神也诚恳许多:“我听您老调遣。”
  赵良行满意地点点头,随即严肃了神色,视线掠过一周相处不久的年轻下属。
  “我命你随军出发,保护军医众人,不得有任何闪失。”
  凌策亦随之转动目光,一张张记住那些曾为他不屑的面孔。
  直至对上那张冷峻锋利的面庞,他唇角抿起,眼神却掠过一抹坚毅的光。
  “属下必不辱使命。”
  *
  至德二载二月二十二日,朔方军副帅仆固怀恩率领两万兵马南下黄河,连夜奔袭潼关。
  这在历史上轻轻带过的一笔,却是一场动员了数万人的战役,也是李明夷第一次真正置身于战场之中。
  呼嚎掩过雷鸣,热血覆去黄沙。
  层云在大风中翻滚,阵雨冲刷着满地的尸首。混着血与雨的泥水流入腾腾远去的大河,礁石上激起的白浪都被染上一层鲜红的颜色。
  即便身处后勤的安全位置,弥漫而来的血腥味道也无时无刻不钻入鼻孔,原本寒浸浸的河风都被烧得滚烫,不时有小支的燕兵试图从后袭尾,又被早已埋伏在两侧的李韶光部全数歼灭。
  躲着漏过的枪林箭雨,军医们也没有闲谈的时候,在全力保住所带的医疗材料的同时,还得不时抽空抢治倒下的战友。
  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无法讲究原则,唯一的要义就是以最高效的手段进行紧急止血。压迫止血太消耗人力,在李明夷一针针缝合血管时,旁边的同僚们已经开始用烧红的烙铁残酷地封上伤口。
  比前营还惨烈的叫声接二连三响起。
  旁边举着陌刀的凌策,正坚定地执行着赵良行分派给他的任务,瞥见他明显皱起的眉,竟还不忘嘲讽一句:“没见过这阵仗吧?”
  对方头也不抬地,对随机选中的幸运小兵快速进行急诊缝合:“你们打仗的时候话都这么多?”
  青年拔起地上的箭支,奋力往外一掷,举着血淋淋的袖子擦了擦眼睛,见漏下的老鼠栽倒,才气喘吁吁地回一句:“你该庆幸还能说话。”
  前线打得焦灼,后营也越发拥挤。
  李明夷无暇搭理这话,以最快的速度换下一个病人:“忍住。”
  值得庆幸的是,如仆固怀恩承诺的那样,这场战役仅在一个夜晚便结束了。
  破晓时分,硝烟终于沉下。
  跟着大部队迈入阔别已久的潼关,李明夷松开僵硬的手指,疲惫地抬眸。
  血雾慢慢从眼前散去,天际逐渐在日出中亮起。
  朔风猎猎,吹去密布的血腥气味。
  历时八个月,唐军的军旗再次飘扬在潼关之上。
 
 
第100章 效率最高的给药途径
  攻克潼关的捷报递去河东大营的同时,仆固怀恩即令全军在渭河畔原地扎营,等待远在几百里开外的安守忠部给出反应。
  此次军事行动的首要目标是敲山震虎,解除凤翔被围困的危机,并不急于求险。刚刚结束一场血战的士兵们也需要休养生息,随时准备应对敌手给出的对策。
  潼关易守难攻,最好的突破口河东仍握在朔方军手中,只要稳守不出,不惧洛阳燕兵军团的突袭,反而可以起到威慑之势。
  见招拆招,下一步要如何行动,就看安守忠愿不愿从凤翔松口了。
  从生死关头挺过的士兵们开始短暂的休憩,现在轮到后勤营忙碌起来。军医处的营帐才扎下没一刻,伤员就接二连三被抬了过来,满地的草席见缝插针铺下,几乎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嘶……轻点!”
  一根木管,连着盛有饱满药液的动物膀胱,将装在里面的药物输送到更细的竹管中。竹管的另一头在油碗里头蘸了蘸,从掀开的兵甲下毫不留情地捅进某个难以启齿的部位。
  听到这声带着恼怒的咆哮,李明夷忙里抽空往旁边瞥了一眼。
  一位稍有些年纪的老军医正按着伤员的屁股,手持着那套简单的器具,一脸熟稔麻木地进行灌药。
  从肛.门将药物送入,利用直肠黏膜的直接吸收作用,快速将药物送入血液循环中。这种古早的灌药手段,早在汉朝就被中医们利用在治疗中。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这种简单粗暴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符合人体解剖的。
  唐朝的军医们未必能理解给药途径的本质原理,但充足的经验向他们证明,这种倒反天罡的给药方式吸收效率远胜过口服。
  只是苦了刚刚下前线的战士,才刚挨了敌人的刀枪,又叫医生扒光底裤灌药,滋味一言难尽不说,还要忍受战友们好奇围观的视线。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