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当守寡失败以后(穿越重生)——祈幽

时间:2025-01-24 09:04:19  作者:祈幽
  季宁先是哦了一下,随即觉得不对,他支棱起眼睛气呼呼地看向周元亮,可周元亮的注意力已经放到了容瑾那边,完全不搭理他,哼,把他当小狗摸呢,真是讨厌。
  容瑾那头,蟹黄豆腐已经出锅,最后点的醋那是点睛之笔。
  形似味似,虽无蟹黄,可有蟹味。
  点这道菜的不只是一桌,容瑾又开始起锅做,锅够大,一次可以做出五份,等最后一盘客人点的蟹黄豆腐端走后,厨房里还留下了两盘子。盛蟹黄豆腐用的深盘,表面略略点缀葱花,看起来形色俱全,“大家尝尝。”
  大的一份是给大家尝尝鲜的,小的那份是他和黎未的午饭。
  “我再做一个菜和一个汤。”
  “不用麻烦了。”
  容瑾脑袋里蹦出了个问号,“怎么了”
  “我让郭秋买了张记的麻油鸭,中午吃这个。”
  “我就提了一句,你就记住了。”
  昨天听说张记的麻油鸭是做了二三十年的老店了,鸭子用的都是三年以上的老鸭,放到秘制的卤水里住先煮后焖,要焖上一夜才拿出来售卖,是连骨缝里都能够嗦出香味的。一只鸭不便宜,没有半吊钱吃不上,就算是如此日日售罄,不早点去买,是吃不到的。
  容瑾就提了一句什么时候尝试下那个鸭子,黎未就记在心里面了,今儿个还未出门就嘱咐春夏和郭秋说,去买鸭子。
  麻油鸭口感微甜,正好下饭了。
  两个人胃口都挺好,吃掉了半只鸭子和一份蟹黄豆腐。
  他们吃饭的时候,殊不知店里面一阵盖过一阵的热闹,都因蟹黄豆腐而来。
  “还真是螃蟹的味道。”
  “不是季节啊,怎么买到螃蟹的”
  吃到的人都说好,想要闹事的人只能够歇了心思。
  最开始引起事端的商客尝了一口,再尝一口,接着又吃了一口。
  “怎么样啊”朋友那叫一个急,“你倒是说句话啊!”
  “我以前没尝过,不知道正宗的啥味道,但这个挺好吃的,你尝尝。”
  朋友看了眼盘子,呵呵笑了两声,“还有我下勺子的地方吗”
  商客一看,自己竟然不知不觉吃掉了大半盘子,他恼羞成怒地嘟囔,“我这么吃肯定是因为好吃啊,不然我吃这么多干嘛,又不是吃不起,就五十文,再来一份。”
  他直接把盘子划拉到自己跟前,“这份就我吃独食了,再上的你吃,别和我抢。”
  容瑾本来是有肚子再和麻油鸭来个亲密接触的,可冬子急匆匆过来说,“郎君,又多了许多份蟹黄豆腐要做,厨房里让你过去。”
  “这么畅销!”
  何止是畅销了,简直是每桌必点菜,五十文,囊中羞涩的咬咬牙就点了,宽裕的直接就点了,在热闹的氛围里很难有人能够把持住的。
  别说店里面了,就是周边让送餐的,都赶上来凑个热闹。
 
 
第六十三章 青团
  大清早的, 得味楼的门刚开,就有人走了进来,看着东墙上的菜牌, 觉得不大对头啊。
  “老袁,今儿个菜怎么这么少”
  在柜台后面用鸡毛掸子扫着看不见灰尘的袁掌柜撩起眼皮,见到是成衣店的李威,“今儿个我家郎君不在店里, 就这么点菜。”
  “哪里去了没事吧”李威几步走到柜台边,关切地问着。
  袁掌柜, “……你问这么多作甚。”
  热情得不大对头啊。
  李威讪讪,他摸了摸鼻子,又觉得自己关心下得味楼的当家厨子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好吧,毕竟自己一个过来吃饭的,关心下饭菜有什么问题。
  “关心下咋啦,不关心你老袁才要跳脚呢, 哪里会这么安定地用掸子扫来扫去, 别扫了, 没什么灰都让你扬出灰来了。”
  袁掌柜放下了鸡毛掸子, 翘起来的嘴角怎么都压不下去,“行行行,不弄了。”
  “瞧你那个得意的样子,啧啧啧。”李威又瞄了一眼东墙, 嘀咕着说:“今儿个没什么能吃的了啊, 你们家郎君干啥去了”
  他心里面嘀咕,真是让黎家捡到宝了,一个病恹恹的赘婿竟然做得了一手好菜,没有成为拖累, 反而帮着得味楼度过难怪。
  “明儿个就是清明,你说呢。我们小东家要回老家扫墓,郎君自然要跟着一起回去。”袁掌柜把问题轻飘飘地抛了回去。
  李威拍着脑门,“成日里太忙,日子都过得稀里胡涂的,明儿个就是清明啊。”
  他有点唏嘘,得味楼的一砖一瓦没变,可物是人非啊。
  不愿意提不开心的事情,他话锋一转说着,“难怪得味楼开始上清明果了,甜咸的给我给来十盒,打包好了给我送去店里。”
  “成。”袁掌柜把单子记下。
  新鲜采摘的艾草过滚水焯烫,揉进面里,蒸熟后就有了碧青的颜色。得味楼的清明果做的并不是最出彩的,但在用料、味道上很有诚意,甜的那款用的红豆每一颗都是精心挑选,颗粒大而饱满,熬出来的豆沙吃起来非常甜蜜;咸的那款用的都是春笋的嫩尖,和雪菜、肉末翻炒均匀后还要放上一点芝麻油,用油封住不会流失水分,吃的时候又不会腻。
  应该没人能够拒绝嘴巴寂寞的时候吃上一个清明果。
  李威就是如此。
  得味楼的青团一送来,他就拆了一盒,是甜的那个。
  青团是刚出锅的,还热着,拿出一个咬开,皮子软软糯糯,有点黏上牙膛,但糯叽叽的东西吃起来就是要这种粘牙的感觉。因为是热的,内馅儿还是半流淌的状态,李威吸溜了一口,眼睛先是微微眯了一下,随后缓缓睁大,“吃起来怎么有奶香啊。”
  “啥奶香青团怎么有奶香了”旁边小厮凑过来。
  李威拍了一下他的脑袋,“把这两盒拆开的给大家伙儿分分,得味楼今年的青团味道不一般。”
  咸的那个他也留了一个,吃完甜的正好用咸的解解腻。
  相较于甜的,咸的就中规中矩了。
  “是有奶味。”
  “奶味原来是这样的。”
  “你刚来的,以后在咱店里好好干,好吃好喝的不会少你。”
  “以前得味楼的清明果,掌柜的也分给我们吃过,我还是觉得老味道好吃,这个有点腻。”
  “我觉得现在的好吃,奶香奶香的。”
  伙计们分吃青团,各有说法,有嘴巴上嫌弃的,但也没看到有青团剩下。
  去黎家村的路上,从东洲府出来后,要先走一段官道,然后拐入乡村小道才能够到黎家村。
  官道有官府养护,两侧种了高高的树木,每十里有个亭,不是说说的那种,是真的亭子,八角形制,青瓦红柱,供来往路人歇脚用。
  容瑾翻了翻记忆找到了相关的知识,这些亭子有官方出资修建的,也有地方富户、乡绅出资,后者能够得到冠名权,自古以来,大家都把这套玩得很明白。
  容瑾穿来这个世界后,大多数是黎府、得味楼两点一线,最远去到过南湖码头,南湖边的那座山、一些庄子、茶园都还没机会亲身探访过。第一次出远门,昨晚有点兴奋得睡不着,早晨差点就起不来,容瑾坐在车夫的旁边,看着官道两侧高高的楸树,树上“结”了一个个小灯笼,颜色很浅,还不到红透的季节。
  十里亭常常伴随着茶摊、烧饼摊子等等,还有一些路边村子里挑着应季的瓜果出来卖。东洲府因着船运便利,附近城镇的货物就会拉到府内运送,官道自然很是热闹,骡马等大牲口一点也不讲究,走着走着就屙一坨大的,新鲜的落地没多久就会有人捡了去。
  容瑾还看到了大水牛,青黑的皮毛、缓慢的步伐和慢吞吞摇摆的尾巴,拖着板车走得很慢很稳。
  这真是个鲜活的世界啊。
  黎未陪着母亲坐在车里面。
  母亲日日在家好好养着已经恢复了不少,已经能够在健妇的搀扶下在院子里走动,只要注意点,能够出远门了。
  母亲拍了拍黎未的手,目光温和地落在容瑾的身上。
  “娘,要不要把门帘子放下来”
  今儿个出门用的是大车,后面跟了两辆青布小车和三辆货车,跟了不少人一同去村里。
  “阿瑾坐在车门口挡着风,风进不来,我看看外面的风景挺好的。”黎未娘亲看容瑾是越发满意,她是不同意儿子找个病弱的夫郎入赘后当寡夫的,可拗不过儿子,身体不好也没有能力和精力去阻止。
  冷眼瞧着,她发现容瑾样样都妥帖,身子虽说不大好,但也慢慢养了起来。
  丈母娘看毛脚女婿,是越看越满意。
  黎未依偎在阿娘身边,在她善意的打趣目光中不自在的红了脸,“还要许久才到地方。”
  “娘知道的。”林芙蓉笑着弯了弯眼睛,她刚过四十,姿容极好,因为丈夫骤然过世,一并带走她的精气神,整个人消瘦极了,现在人挺了过来,人是瘦,可双眼明亮。“阿瑾,外面迎着风的太冷了。”
  容瑾微微侧身说:“我裹了一件斗篷,无碍的太太。”
  他还没改口。
  “那等觉得冷了就立刻进来坐。”
  容瑾笑着点头,“嗯。”
  林芙蓉抬起手戳了戳儿子的面颊,她是看着儿子的小脸一日比一日丰润的,实在是说不出他为了得味楼日夜奔忙都瘦了的话,有人替她照顾着他呢。
  心中感慨,林芙蓉想,真是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第六十四章 猪肝粥
  楸树上的小灯笼随风轻轻摆动, 一簇一簇的聚在枝头。当经过第四个十里亭的时候,马车拐进了小道。村道不窄,却不平坦, 养护肯定是比不上官道的,驾车的师傅是个老把式,吃了上次的教训又想想被扣掉的一个月月钱,丝毫不敢马虎, 提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盯着路边,仔细避开各个坑洼。
  可是路面不平整的太多。
  车轮碾过, 难免搁楞搁楞,容瑾坐在车上,牢牢地抓着车门,好几次觉得自己要被甩出去了。
  他竟然要被甩出去了!
  这个事实让容瑾磨牙。
  “阿黎,你和太太在里面怎么样”容瑾关切地问。
  黎未说,“我们在里面还好。”
  话是这么说, 事实是一点也不轻松, 为防母亲颠簸受累, 他护着娘亲的头, 让春夏护着娘亲的腿,身下垫了三床被子,可是走在不平整的农村小道上只能够说可有可无。黎未摸了摸娘亲紧闭着双眸的脸,心疼地小声说:“娘, 再忍忍, 很快就到了。”
  林芙蓉虚弱地笑了笑,“娘没事,就是想到一些事情,心里面不太爽利。”
  走在熟悉的路上体会到熟悉的颠簸, 难免想到旧人。十多年前刚成婚的时候,黎源东带着她回老家给公婆上香,马车行驶在这条乡村土路上同样的颠簸。那时新婚不久,面子薄,两个人隔得老远,车子颠来颠去,人在车里颠来颠去,她记得自己紧紧地抓着车子,紧闭着眼睛忍着胃里面的不适。
  车轮碾到一个小坑的时候猛地跳了一下,她小小的惊呼了一声,随即身后紧贴着一个热源,坚实宽阔的胸膛,隔着薄薄的布料,感受到了另一个人的心跳,砰砰砰,有力也急促。
  他双臂展开,护着她。
  两个人没说话,林芙蓉尤记得自己低垂了头,看到了自己羞涩地拧在一起的手指。
  下车时,她下意识看了眼新婚的丈夫,见他笑容灿烂,故作镇定的脸上,红晕蔓到了脖子。
  骗子,说好了一辈子的。
  林芙蓉偷偷地按着眼角,把泪意擦掉。孩子在身边护着自己呢,不能让他忧心难过。
  路上难捱,还好不是太久,黎家村很快就到了,早有人等在了村外。来了七八个人,为首的是个四十出头的汉子,看这行人的穿着打扮,尤其是为首之人,都挺不错,面貌也精神,想来是村里面有头有脸的人物,容瑾扫视了一圈,没见到之前在黎府时见到的村长。
  “六伯。”黎未从车里探出个头,“见过各位长辈,母亲身体有点不适,容我没办法下车与各位见礼了,等到家中再与各位长辈赔个不是。”
  黎大柱忙说:“路上时间太长了吧,快点带你母亲回去休息,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
  他仿佛现在才注意到坐在车门边的容瑾,心中先是有点惊疑,不是传信回来说是个要死的病秧子,现在看起来怎么健健康康的等看到容瑾脸上的笑容后,他连忙收起惊讶,也不知道如何称呼,只能够尴尬地笑笑。
  容瑾觉得这人比之前见到的村长好打交道。
  没耽误时间在路上客套,黎大柱等人让开了道儿让马车过去。
  黎源东发达后回来翻修过老宅,三间茅草房改成了三间瓦房,在村子不说是头一份,那也是能论前五的存在。进了村子后,容瑾四处看了看,发现黎家村村风不错,没人藏头露尾、探头探脑的,听到动静好奇,那就从家里走出来,正大光明地看。见到马车,就猜到是什么人家回来了,吆三喝六的,很快马车后面就跟着一串人了。
  “他六叔,东子家的回来了”
  黎大柱无奈地扯扯嘴角,“你不是看到了吗,还问。”
  “嘿嘿,就问问,就问问。”说话的男人朝着一个方向努努嘴,“大堂伯病着呢,东子家的会不会过去探望啊。”
  黎大柱脸色难看了下,他低声哼着说:“别在我跟前挑事儿,你们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给我长长脑子,在心里面过一过。别怪我没提前说一声,谁要是不长眼的惹到了黎未和东子家那口子不高兴了,我就让他不高兴。”
  男人缩了缩脖子,讪笑地往后退,退到人群里不敢瞎说不到的。
  他们可不想因为一句话就得罪了黎未,减了祭田和提供给村塾的份例。
  黎源东发达后前后买了两百亩上田作为给村中的祭田,祭田的产出是给公中的,公中又会给各家分点,这么多年来,黎家村谁家没受到点黎源东的照顾。后来又给村中开设了村塾,这可是有利于全村的大事儿,不仅仅是姓黎的人家才能够享受到的福利。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