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穿到北宋当权臣(穿越重生)——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08:41:35  作者:醉酒花间
  太子殿下:……
  狄元帅讲故事的本事别人不知道老爹和八王爷还不知道?这事儿应该找他们子安好吧!
  行行行,去去去,听狄元帅三句话讲完北伐军收复燕云的过程後别回来抱怨就行。
  太子殿下臭着脸看着一群人涌进平西王府,默默祝福他们都被乐平公主赶出来。
  短短一会儿时间城里便恢复正常热闹,最多不过两个时辰,城里各大勾栏瓦舍就会声情并茂的讲起官家亲临城门欢迎大军归来的事情。
  什麽?睡过头了没看上?
  没关系,就算没睡过头也可能挤不到跟前,能起来听他们复述当时的场面也可以。
  ——话说当时真是紫气东来霞光满天,只见那狄王爷雄姿英发一马当前……
  赵小四竖起耳朵听路边行人说话,越听越觉得他之前写的那个话本子如不得眼,“二哥,我怎麽感觉百姓随口一说都比我写的好?”
  “你那是没经验。”赵小二摩拳擦掌,“爹爹去平西王府了,你要不要和我去找会讲故事的苏大人?”
  不是所有人都天赋异禀,他们生在皇家已经耗去了大部分的运气,才华方面略有些瑕疵很正常。
  实在不行就花钱养几个笔杆子,比自己费劲儿吧啦的学有用多了。
  “我倒是想去。”赵小四叹了口气,“但是大哥看着不太高兴。”
  赵小二刚想说“大哥不高兴没关系,大哥最近天天都不高兴”,扭头正对上他们家老哥的眼睛,即将脱口而出的话立刻咽回去,“外头没什麽好玩的,咱们回宫吧。”
  赵小四:……
  不愧是二哥,认怂只在一瞬间。
  姚兕姚雄也在进京领赏的行列,姚古没有和苏景殊一起回苏家,而是和父兄一起去军营和弟兄们一起热闹。
  家里没有外人,小小苏大人受到了全家的热烈欢迎。
  後世如果小孩子犯了大错经常有网友开玩笑说现在需要一份清华的录取通知书,在大宋这句话可以换成收复燕云十六州。
  平定西夏都没那麽好用。
  西夏是大宋建国後出现的,燕云十六州在大宋建国之前就被傻缺送出去了,所以平定西夏只能说是解决他们自个儿搞出来的问题,收复燕云十六州才是功在当下名留千古的大功劳。
  不管是在家还是在朝堂,只要不干什麽罪大恶极的事情,这就是块纯的不能再纯的免死金牌。
  他都那麽厉害了,老爹老哥挥毫泼墨给後世的学生多点背诵内容不过分吧?
  他们北宋背诵默写天团绝不认输!
  老苏:……
  大苏:……
  小苏:……
  臭小子总能在最高兴的时候让人哭笑不得。
  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消息已经传回京那麽多天,他们又不是官家,最激动的时候已经过去,该写的文章诗词早就写完了。
  真要等到臭小子回来再动笔,本来想写也被他气的不想写了。
  小小苏眨巴着大眼睛,“我配拥有一首能够流传千年的诗词吗?”
  大苏很有耐心的回道,“你想要什麽样儿的?”
  小小苏说话不过脑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当汪伦就行。”
  大苏小苏决定关好书房的门,从今天开始,臭弟弟将看不到他们写的任何一篇和他有关的诗词文章。
  “哥?哥你们别走啊!我还没说完呢!”
  小小苏大人几句话的功夫让俩哥哥对自己关闭书房大门,俩哥哥如此反应,大概率老爹也是如此。
  呵,他找娘亲告状去。
  *
  大军回京,城里勾栏瓦舍的戏本话本更新的飞快,朝堂中对如何治理燕云十六州也有不同的意见。
  部分人认为应该暂时和辽国统治时差不多的治理之法,部分人认为应该和大宋其他州县一样,还有部分人认为燕云地区被契丹人统治一百多年应用重法来让那些地方的百姓知道头顶的朝廷到底是谁家的。
  不过最後那部分被无情的镇压住,大家主要纠结的还是如何在前面两个选项中作出选择。
  燕云十六州是拿回来了,但是辽国未灭,北方边防依旧是重中之重。
  辽国失去燕云地区就失去了农耕的根本,大宋完全可以将他们视作单纯的游牧民族用榷场来遏制他们。
  就和当初拿捏党项人一样,让契丹人没了大宋就活不下去。
  同理,女真人、蒙古人和所有不善农耕以及不和大宋交易就养不活部落人口的番邦都能这样。
  他们大宋在经济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能放着优势不用。
  庆功宴结束,张利一主动请命去幽州当知州,他在河北十几年,对北边的情况了如指掌,朝中没有谁比他更适合当幽州知州。
  毕竟不是每一个官员都能当十几年知州不升迁。
  他觉得他在河北各州当知州的时候非常可靠,架不住朝中总有不长眼的说他脾气暴躁太容易得罪辽国压着他不让他往上升。
  要不是官家信得过他,他根本没法在河北边州待那麽多年,只会被分到不知道哪儿的犄角旮旯里草草度过余生。
  他就想不明白了,辽国是什麽不能得罪的东西吗?
  他们大宋是礼仪之邦没错,可那代表着他们不能主动找事,没说在对方打上门的时候还要开门迎接说欢迎来抢。
  如今北伐大获全胜,终于没有碍眼的家夥在他面前说他这不对那不行,可算能扬眉吐气一次了。
  朝廷收复燕云,接下来和辽国对峙的前线就会从河北转移到更北边的幽州蓟州。
  不是他对朝中同僚有意见,而是真找不出比他更合适去幽州的大臣。
  比他有资历的都进两府了,幽州重要京城更重要,人家得留在京城为全大宋谋福祉。
  没他有资历的、都没他有资历了还怎麽和他争?
  苏景殊围观张大人在朝中舌战群儒,在张大人斗志昂扬赴幽州上任後立马请命去云州。
  那地方离西北近,他对那边的气候也了解,知道如何能让周边地区迅速恢复农耕,也知道要多建营寨多经营榷场来牵制周边外族。
  最重要的是,蒙古人被契丹人用经济卡脖子的时候首选就是南下寻求大宋的帮助,云州的位置正好可以盯紧蒙古人的动向。
  女真那边目前来看已经被忽悠瘸了应该不足为惧,但是大宋的危机不只来自契丹和女真,还有备受契丹欺压的蒙古。
  宗泽已经出现,他的心腹爱将岳飞就不远了,岳飞都出来了,离蒙古崛起还能有几天?
  唉,他们大宋怎麽就那麽多灾多难呢?
  冷静,淡定,天无绝人之路,只要他们盯的够紧就能堵死蒙古人南下的路。
  老祖宗的华夷之辩已经辩的很清楚,接受华夏文化的都是华夏人,他们要有唐太宗“四夷之人,乃同枝叶”的观点,不管蒙古女真还是别的什麽族都是大宋这棵树上的枝丫,等有朝一日番邦争着抢着要加入大宋,他们就能开创堪比盛唐的“万邦来朝”。
  “如果让我爹听到你的远大志向,他会感动到哭出来。”太子殿下嘴上说他爹怎麽怎麽,实际上自己也开始畅享万邦来朝的盛况,“不说将来,就只现在,列祖列宗活回来都不能对我爹大声说话。”
  苏景殊叹气,“为什麽我爹骂我的时候不管这些?”
  太子殿下瞥了他一眼,“因为那是你亲爹。”
  苏景殊:……
  也是。
  俩人在絮絮叨叨说着,送君千里终须别,太子殿下只能送到城门口两三里。
  小夥伴以前上任说走就走了,这次去云州总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此去山高路远,他可怜的小夥伴孤身、额、虽然好多人陪着,但是怎麽看都不如留在京城按部就班的升迁来的安稳。
  要不是真心为了大宋,谁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全国各地的吃苦?
  呜呜呜呜呜呜呜。
  究竟谁规定的年轻人不能当宰相?大宋律法哪条写了年轻人不能当宰相?
  苏景殊小声安慰,“殿下别担心,单纯就是因为您之前没送出城过。”
  城门口人来人往热闹的很,那时候分别正好可以驱散离别之情,现在这离城门老远路上只有匆匆忙忙的行人马车,凄凉的感觉不上来才怪。
  要不是因为走的是他,他能当场唱首《送别》来助兴。
  幸好在城门处把两位小殿下给劝住了,要是让二殿下跟来,要麽他带个意气风发的将军王一起去云州,要麽他们家腿腿带着哭成狗子的二殿下回宫。
  殿下别担心,他这不能叫全国各地的吃苦,云州离京城才多远一点儿,回头去漠北大草原或者出海的时候再担心也不迟。
  当官哪儿有一直留在京城的,辗转四方才正常,这不,他家兄弟仨永远只有一个在京城周边,另外两个都满天下的跑。
  他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现在只是官家的丰功伟业,属于殿下的不世之功还没开始呢。
  十年後二十年後他就不年轻了,到时候腿腿亲自来给他升官加爵,这样他们俩在後世少不得被评为“君臣相得”第一名。
  以後的日子长着呢。
 
 
第301章 
  *
  旁白: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朝繁华的市井文明居历朝历代之首,汴京富丽天下无,至神宗熙宁年间进入全盛鼎盛时期,史称“熙宁盛世”。
  然而大宋王朝前叶却并不太平,政治腐败、军队涣散、外敌环伺、四面受敌,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酝酿着大量的社会危机。
  从内忧外患国步维艰到士农乐业文武忠良,大宋君臣究竟做了哪些努力走了哪些弯路。
  欢迎来到假装我们很正经的历史大讲堂,这一期我们将深入了解宋朝的熙宁之治——那个波澜壮阔的盛世。
  *
  “观衆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本期的主讲人醉花花,这一期我们主要讲的是宋英宗和宋神宗两朝,讲那个奇才辈出的时代和那群扑朔迷离的人。”
  “衆所周至,大宋开国到英宗继位这百年时间过的非常憋屈。”
  “太祖赵匡胤为避免重演唐末五代武将乱政的局面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军中推行“更戍法”使得将兵不相习,军队数量虽多却战斗力极低,虽使北宋不至于重蹈五代覆辙,却也无力抵御外族入侵。”
  “北方契丹人边境不断挑衅,觊觎中原之心从未消失。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後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兵锋直指汴京,宋廷朝野震动,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被宰相寇准逼着北上亲征鼓舞士气,打了胜仗却依旧和辽国签订盟约割地赔款。”
  “到宋仁宗宝元元年,党项人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史称西夏。为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进犯大宋边境,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战三捷,大有图谋关中之意。宋廷为稳住西夏选择和谈,每年向西夏输送岁币二十五万五千来维持边境太平。”
  “与此同时,澶渊之盟和一直和大宋相安无事的辽国也再次聚兵幽燕声言南下,宋朝无力招架党项、契丹的同时发难,只得以岁增银绢各十万来稳住辽国。”
  “听上去和我们熟知的宋朝是两个极端,但是这的确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官员权力实行一官多职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叠床架屋。朝廷不抑兼并,纵容功臣权贵兼并土地,“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
  “宋朝在和辽国西夏的战争中屡次失利,统治者以钱帛买得一时平安,岁币岁赐成为百姓在赋税之外的又一沉重负担。”
  “到宋仁宗执政後期,激烈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朝堂上变法改革的呼声越发高涨,皇帝多次催促要求宰辅之臣马上拿出一个使天下太平的方案来。”
  “这时还不是治平变法,而是治平变法之前的庆历新政,对治平变法有直接影响的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以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然而只推行不到一年便以失败告终,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视行政改革而忽视政体改革的范例。庆历年间所进行的改革全部在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内,说明在封建社会内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进行行政改革是行不通的,同时也说明只重视政治改革而忽视经济改革也徒劳无益。”
  “庆历新政失败後社会矛盾并未缓和,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冗兵资费更是加倍,宋廷财政空虚,农民大量逃亡,民间起义“一年多如一年,一夥强于一夥”,甚至京畿开封府各县也有贼寇出没。”
  “内忧外患三冗两积,国家财政年年亏空,百年之积惟存空簿,再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百姓没有生路只得揭竿而起。”
  “新政虽败,却为之後的治平变法攒足了教训。万里江山危机四伏,年轻的英宗皇帝无法安安静静的当一个守成之君,必须要有魄力收拾旧山河才能挽大厦之将倾,一代君臣由此开啓了大宋的变革时代。”
  *
  【标题】号外号外,醉花花独家解读大宋英宗朝君臣之间的爱恨情仇,大家快去晋江小粉红围观。
  主楼:大家快看这一期的【假装我们很正经的历史大讲堂】,是庆历新政!是治平变法!是熙宁之治!是我推的辉煌盛世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1楼:看到啦看到啦!前排提醒,本期主讲人醉花花是学界知名口花花,个人观点不代表历史真相,可以玩梗但千万不要认真,认真你就输了。
  2楼:来啦来啦,这期应该是熙宁盛世的前奏,平时吵架都是揪着英宗神宗朝吵,难得带上仁宗朝玩。
  3楼:带上还不如不带,平时不提还好,细讲根本躲不过去仁宗朝那些骚操作,这不叫带仁宗朝玩,这叫公开处刑。
  4楼:烫知识:口花花对仁宗朝的名臣没意见,对仁宗皇帝有很大意见。
  5楼:烫知识:绝大部分宋粉都对仁宗朝的名臣没意见,绝大部分宋粉都对仁宗皇帝有很大意见。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