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玄学公敌(玄幻灵异)——四火夕山

时间:2025-02-02 09:02:49  作者:四火夕山
  一看,来者只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
  “谁允许你进来,滚出去!”于林怒喝。
  “将军,您处置了姜礼,可如今宫廷已然乱做一团,大臣们心中不安,民心亦不得安定。”陈坷大夫拖着他那年迈的身躯,缓缓朝于林跪下,乞求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呐。”
  于林记得他,他是姜鹤年的夫子。
  “君?”于林一问,他拖着铠甲,走到陈坷面前怒声指责:“你曾是太子的夫子,如今要我称王,是将太子置于何地!”
  “太子已亡故!”陈坷大夫声音沙哑:“那是老臣看着长大的孩子,可他抛下了姜朝。”
  “如今何人能称王?唯有将军!唯有将军您登上王位,方能不让姜朝毁于今朝。”
  “姜朝?”于林嗤笑一声,微微皱起眉头,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迷茫与困惑。
  “是我。”片刻之后,他像是突然领悟,忽然放声大笑起来,无奈又悲愤,亦有一丝疯狂,“是我……”他反复呢喃着这两个字。
  于林的眼神中闪过一抹决绝,他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突然,他猛地一用力,将那页纸撕得粉碎,纸片如同雪花般纷纷飘落。
  交虎符,提前收拢地方官员,放任姜礼和王氏联手,留下三字言,那是姜鹤年铺的一条路,王位拱手相让,是他的死路。
  此刻,于林才相信,姜鹤年是真的死了。
  “那祭司的预言成真了。”于林喃喃自语:“他信了。”
  “他居然信了。”
  他的声音如杜鹃啼血般凄厉,猛然间,抽出长剑,削断了自己的一缕直发。
  于林站在夜下,当夜幕笼罩了他的全身,他的银盔宝甲失去了光泽,脚下的石板路在月光下泛着冷冷的光,他往殿外一步一步走去。
  陈坷大夫沉默地望着于林的背影,看见他斩断的发丝落在眼前。
  “于林已死。”他听见那未来的姜王最后沉痛的声音。
  不日,飞羽将军于林登基,他习惯马背,坐上龙椅依然穿着将军的甲胄,他没有下令叫内廷绣朝服,也没有准备登基大典,战争让姜朝国库亏空,他以民生为由拒绝了繁琐的称王仪式。
  王氏大族再次出现在大殿中。
  王氏谋逆,此乃诛九族之大罪,然而于林却仅仅诛杀了王氏中的老人,对此举,陈氏极为不满。以御史大夫为首的陈作霖,于殿前慷慨陈词:“先太子为王氏所害,王上此举,岂不是寒了先太子之心呐。”
  “陈公。”于林面色厉然,沉声道:“你可是在拿先太子压我?”
  “老臣不敢。”陈作霖惶恐,连忙低头回应。
  “陈公君前无状,来人,脱去他的乌纱帽,贬至岭南为太守。”于林沉声道,“若有人再犯,便以陈公为例,我绝不姑息!”
  于林果断发落了陈氏一族为首的陈作霖,抬了王氏的年轻显贵。
  那些妄图攀附陈氏发展党羽的苗头也被扼杀在摇篮中,于林并未偏袒姜鹤年的母族,后世的人都说,他是个马上皇帝,战场上染上的血腥气令人胆寒生畏,他那日,只于殿前对王氏道:“让我看见你们活着的价值,不然,你们便去九泉之下忏悔。”
  于林坐在了那个宝座,他成了姜朝历史上唯一的异姓王,帝王冷漠无情,群臣叩拜他,世人议论他。
  他照着记忆中那个人影,描摹,登基之后前朝大臣他善待之,宫中阶前甚少染血,他批阅奏折,整治官吏贪污,北牧在姜朝内乱时再度来袭,他亲征一次,也是他在战场上最凶险的一次,他不记得身上有多少刀口,他醒来时,跪着的医官如蒙大赦。
  帝王身侧,是他曾最信任的战友,左将军对他说:“王上,您不该再打仗了。”
  “您若再出现在战场上,姜朝恐怕会失去您。”
  左将军以一种哀伤的眼神看着他,更像是怜悯,身为帝王,坐拥江山万人艳羡,但是这位战场上的老友却仿佛在默默哀悼,好像那驰骋疆场的飞羽将军已经死得彻底,再无迹可寻。
  于林缓缓吐出一口气,他尚有呼吸,可他的肺随着这一口气抽痛起来。他还能记得疼,“姜朝需要我,我便不会死。”他的声音虽不高,却像是郑重的承诺。
  而后,左将军就接替了他的位置,被任命为主帅,一共三场仗,彻底将蛮夷给打服了,北牧国君赴京请罪,而后再无战事。
  于林的头上悄然多了几缕白发,医官言明,那是身上旧伤所致,他如今做了王,拥有天底下最好的药材和医官,然而,却没有任何办法、任何事物能够医好他的身体。
  姜朝历经了无休止的战争,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民间不再弥漫着家破人亡的哭喊声,登基第三年,于林召见了宗室子弟,从中精心挑选出一个少年带在身边。
  姜武文王登基后,后宫如同虚设,这个少年的出现,意味着王上有从宗室中培养储君的意向。
  少年跟在王上身边,那些老臣见了潸然泪下,仿佛是看见了从前的姜王与太子。
  曾有一日,于林叫宫廷画师为先太子画一副画像,也对少年谈及起自己少年时的过往,他没有在看着谁,他的目光落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连神色都大不相同,“是主子将我带去了东宫,那是一处比我想象中更为冷清的地方,主子不崇尚武力,仅凭智慧亦能谋取天下,他极少苛责下人,宫人们皆言他是最为仁慈的主子,那内院里,还有一棵桃树,他甚是喜爱看花……”
  他没有注意到少年已经惶恐地低下头,帝王继续说着:“我见到主子时,总觉得他和下人所言不同,他的仁慈只是对人命的珍惜,他也会因为人命而狠心,我在他身边相伴数年,以为自己终于懂了他,可到头来才发觉,我不过是个最愚蠢最狂妄的小子。”
  “王上!”舍人再难将起居录写下去。
  于林回过神来,才看见少年和宫人跪在地上。
  少年神色慌乱:“王上,您乃是真龙天子,是这世上最英勇,最仁慈之人,没有谁是您的主子,没有谁配做您的主子!”
  “放肆!”于林勃然大怒,殿中臣仆无一不匍匐在他的脚下,他摇晃着走到画师跟前,看着画师僵硬发抖的身体,问:“你为何不画他们的面孔?”
  “臣做不到。”画师在帝王的注视下,颤抖着说:“王上!我虽有幸得见先太子容颜,然而先太子已然故去,东宫之人也早已不在。”
  “东宫依旧是那个东宫,却再无人能够重现当年景象。”
  帝王沉默一刻,忿然之下,提握腰侧,可他身上未着烈甲,配剑也已断在疆场。
  今朝是何许年?他身形摇晃,扶住额头,看着那画像中空白的人脸,猛然间才醒悟,东宫已无人能与他饮酒,言谈。
  斯人已逝,唯有他难以从中走出罢了。
 
 
第78章 姜鹤年(完) 他们重聚在一起,恰好,……
  碧华是在东宫轮值的宫女, 她们的主子是这世上最古怪的皇帝,身为皇帝不住在帝王寝宫,后宫里也没有妃子, 她是在新朝成立时入宫的,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五年,她知道王上的习惯,夜晚,王上在崇德殿批阅完奏折之后就会回到东宫歇息。
  宫人爱嚼舌根,他们说王上的古怪是因为他篡夺了姜氏的江山,样样不缺可心不安宁,做了皇帝的人,最先忘记的就是从前的情与义, 在王上还是个飞羽将军时,他臣服于太子,可他一当了皇帝,就打压发落了先太子的母族,早就不念及旧情,是个冷漠,无情无义的皇帝。
  宫人随意议论此事,就算传进了皇帝的耳中,他也未曾发怒, 王上似乎并不在乎那些流言,而碧华始终认为, 她侍奉的皇帝是这世上最英勇最仁慈的王。
  每当深夜时,她会去东宫续灯,轻轻一抬头就能看见院中檐下的一个孤零零的黑影,王上总会坐在那个位置, 他身旁还会摆着一副长命锁和一把锋利可怕的剑。
  她知道那代表着什么,太子姜鹤年生于姜武朝元年,他出生时王后就为其打造了一副长命锁,上面刻着鹤年二字,而昭平公主是个马上公主,她生前有一柄厉害的霸王剑——
  碧华每次都是轻轻地走过,续上灯火就退去院门外,她不敢惊扰了王上,什么声音都不敢发出,她就在旁等着,站在门边远远地看着。
  而王上,只静静地凝望着院落的一角,那由红砖砌成的高墙,在沉沉的夜色之下,竟也黯然失色,东宫只有夜风的声音,那抹身影沉甸甸的,像座大山立在那里亘古不变。
  她曾听宫里的老人说,东宫院中曾种了一颗桃树,花开之际,先太子格外喜爱。
  可现在,那里什么也没有,王上素不喜奢靡,故而其帝王居所,竟是清冷而又空荡,毫无寻常帝王宫室之奢华气象。
  他就一直那样看着,不同于他面对宫人时的威严凌厉。
  不知是在看什么?
  也许是沉下来的天,也许是宫墙上的砖瓦,日复一日。
  什么样的东西能入帝王眼中,那样久?
  只有此时,他才会褪去帝王衣冠,像个常人,他黝黑的眼睛化作了一片深邃而神秘的迷雾。
  王上恐惧先太子,常被梦魇惊醒,深陷过往记忆,难以适从。
  碧华不认同这些话,若王上惧怕先太子,又为何要夜夜回到此地?
  在他的眼睛里,投下天上的月影时,那闪过的一抹情绪,是什么?
  可惜帝王的心思,她看不懂,也不敢窥探。
  今日也是如此,碧华在门口等了许久,直到她困了,竟然靠着门栏睡了过去。
  再醒来时已经是卯时,皇帝该起身上朝了。
  她赶忙爬起来,整理了自己的衣衫,前去殿中想服侍王上更衣,她小心翼翼踏上殿前台阶,忽觉脚下湿滑,低下头一瞧,顿时吸进口冷气,那地面上分明是一摊液体,初看像是水,可仔细看,那水色暗红,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腥味,竟是血。
  “王上!”碧华慌忙地推开殿门,瞬间就被殿中的情况吓破了胆,她尖叫出声。
  殿中烛火已灭,鲜红的血蔓延至大门,姜武文王躺在血泊中,月亮走了,只有透过窗棂洒落的微弱光线,尽管暗淡,也能瞧见他冷峻苍白的脸庞。
  姜武文王紧阖双眼,他也许躺了很久,胸膛已无起伏,已然危矣。
  碧华冲出去呼唤宫人,她慌了神,还未冲出东宫就被门口穿着官袍的人拦住,如今的御史大夫陈良大人出现在东宫门前,她跪在宫门口,惊惧间抽噎泣泪,却看见一具铁棺材抬了进去,她这才知道,在百姓和乐,盛世太平之际,姜武文王弃姜朝而去了。
  。
  左将军是提着酒壶来的,但他已不再饮酒,他易梦,梦醒之际便是从幻想中抽离的痛苦,心中太苦,太涩,不如一直疼痛着,至少能体会到活着的滋味。
  于林处理朝政日夜不休,总是逼得旧伤复发,却又不让医官近身诊治,他穿着一身玄衣,渗出了血也不过是沉了块布料,旁人不可察。
  他尽管仍和从前一样高大,威严,但他的面庞消瘦了。
  “王上唤我前来,所为何事?”左将军问。
  二人身在内殿中,君臣仿佛交心而谈。
  于林道:“我要去办一件事,姜朝将立新帝。”
  左将军大惊,双目圆睁,他仓皇间跪下,劝道:“王上万万不可!就算是为先太子,也断不能以王上安危作赌!”
  “我做的还不够多么?”于林移下目光,问他,见左将军沉默,帝王大怒,吼道:“我可有半分对不起姜朝对不起百姓?!”
  左将军俯首,摇头。
  于林走近,立在将军身前,片刻中他平复语气,搭上左将军的臂腕,将其扶起。
  他说:“那个孩子虽有些懦弱,但能明辨是非,有你管理军部,王陈两氏谋事劝谏,也可保一世太平。”
  “我为姜朝奉献半生,也该让它为我做些什么了,我已与陈公商定,他愿助我,左卿,你呢?”
  左将军甚少近距离面圣,他曾以为这曾经英勇的主帅,如今的帝王是巍峨的大山不会倒下,可当他看清于林青黑的眼底,仿佛已经抽去了生机,他意识到,王上真的累了。
  目睹英雄陨落是一件憾事,左将军颓然,“王上圣明,臣无话可说。”他朝于林磕了头:“臣,愿恭送王上!只要臣在一日,定护姜朝太平!”
  于林不再多言,未饮酒水却酒醉,他长笑着,而后,君臣两别。
  赵阴阳留下的学术中说,人死后,三魂会兵分三路,一入地府,二守旧土,三居坟墓,可姜鹤年尸身至今未果,姜礼又于冷宫不翼而飞,如此诡异行径,只怕姜鹤年仍被玄术所连累。
  于林岂能见他漂泊在外,变成孤魂野鬼?
  他曾想招魂,派人招回赵阴阳的弟子,可招魂法阵全然失败。
  唯有一法,以鲜血祭之,让人与鬼魂结契。
  他盼着这个法子已久,日日记挂,只待那宗室子弟习惯朝堂,他便可以身上的重担托付出去。
  五年,他做这皇帝已有五年。
  皇命非他所愿,他不能再等下去。
  一夜,于林用刀割开了自己手腕,疼痛让他双目清醒,他按照赵阴阳留下的秘术,用血于东宫殿中画符阵,在纸人身上写上了姜鹤年的性命和生辰八字,于长窗两侧挂上招魂幡。
  一切备好,他摇响铃铛。
  魂归来兮——
  蜡烛照亮了整个宫殿,他跪坐在地上,在铃声摇过时,张开苍白的嘴唇,念道:“姜鹤年,我于林要与你结下生死契!你可应允——!”
  声止,只见殿中挂起一阵狂风,将阵中央的纸人吹上了房梁。
  于林死死盯着,见未得鬼魂回应,他又悲又怒,指天喊道:“你本该等着我,那个位置本来由你来坐!而不是我!”
  他粗重喘息,手指颤抖着,含着一抹决绝又期盼着,他不知该望向何处,只能愤恨地吼出来:
  “姜鹤年,你好狠的心呐!”
  “你逼着我坐上那个位子!你甚至不给我坦白的机会!”他紧咬着牙,几案上失败的画像全都飘到了地上,那一张张被涂毁的面孔,是他已经模糊的记忆,肌肉在肩膀搅动,他强撑着身体,脑袋在被冷风呼啸着一阵嗡鸣。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