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崔何平翻找出照片,手指对着每个人的脸摩挲一阵,最后手指在二两脸上顿住,做下决定。
在面试以前,首先崔何平去了裁缝店,给自己扯了一身看得过去的行头,按照现代的说法该称为私人订制,花了好几十块,崔何平肉疼地付了钱。
隔天他穿着新衣服,走进照相馆。
里面的背带装年轻男生热情迎上来,问他要拍什么样的照片,给他介绍照相馆擅长风格。
崔何平礼貌听他把话说完才道:“听闻贵馆在照摄影师,我是来应聘的。”
照相馆的老板是个身着西装,戴着眼镜的儒雅小老头,他被请出来看到崔何平的时候心里有些怪异。
在农村生活多年的身体,即使没做多少农活,崔何平的皮肤还是比起城里人黄黑很多,为了不显黑,他穿的西装颜色也比较深,看起来不是很有年轻人的朝气。
小老头招呼着人坐下,实则在打量观察对方。他发现崔何平一举一动并不粗俗,交谈时也懂交际礼节,等到对方开口就更让他惊讶了,除去崔何平从头到尾不卑不亢的态度,更因为他的普通话说得十分好。
照相馆老板当即有了判断:崔何平很可能是个出生乡村,凭借自己能力走出来的有志青年。他可能在外几年了,气度见识与城市融合得比较好,又不失质朴。
不得不说除去最后一条,小老头判断挺准确。
想到此,老板语气渐渐柔和,他打算先了解一下崔何平的身世:“你是来海城上学的大学生么?”
崔何平摇头:“不是,我高考落榜两次,来海城是为了寻一番事业和出路。”
“很有理想和拼劲!”高中学历也不错了,老板赞了一声,又转折说:“咱们招聘的照相师需要一定经验,你以前接触过拍照,或者摄影吗?你有没有自己的照相机?”
崔何平汗颜:“我没有照相机,但我的确对摄影略知一二。”
反正远在海城不需要维持人设,崔何平想起自己从大学时期起就对拍照摄影感兴趣,还特地买了一台拍立得。
在校园拍,去旅游拍,回到家拍果园,拍完还喜欢发视频到公众平台。
因此他看到照相馆的招聘顿时感觉机会来了,他所在的时代任何工作都不缺人手,自己处于其中从不突出。
可在八十年代后期,拍照摄影行业可是香饽饽,想找一个专业的摄影师也并不容易。
而且他查过资料,如果他能在近几年攒够一定数量的钱,等到九十年代拍婚纱照和艺术照的热潮掀起,摄影业更有前景,说不定能开一处专业影楼。
几度辗转游离,崔何平头一次感觉自己的双脚踏到了实地。
崔何平想起来,神情显得更真诚了:“老板,让我试试吧,试试也不花钱。”
“……”
老板抱着狐疑的态度,让崔何平待两天看看,寻找客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后世称其为试用期。
崔何平可以借用照相馆的相机尝试,由于相机更新换代太快,一开始他显得不太熟悉这种老式相机,不过相机操作原理差不多,等他摸到门路后,上手得也很快。
老板想让他先拍景试试,转念又想起自己经营的是照相馆,主要就是拍人的!有的人拍得好景不一定能把人拍好,又只好改口让他先等等。
等到快要闭馆下班时,崔何平突然说自己找到了展示能力的顾客。
他们一齐出来,看向走进照相馆里,穿着黄色半袖裙子,配套凉鞋的短发女孩。
她犹豫地表达出自己想拍几张全身照,带回家和自己崇拜的港女星贴在一起。
原来是追星女孩,崔何平脸上露出志在必得的笑容,老板看了他一眼,等背带男生和女孩交谈完后,走上前温和道:“你好,我是这家照相馆的老板,我们想请求您一件事,您看是否可行?”
“是这样的,今天我们照相馆成立刚好满十年,想免费送您两张照片,如果拍出来效果很好,您同意的话,我们将把照片展示在背景墙上面。”
女孩愣了一会儿,不敢相信这样的好事居然轮到她,连忙笑着表示愿意。
说完,老板拍了拍崔何平的肩膀,眼神示意:牛已经吹出去了,你最好给我一个惊喜!
当然如果学徒拍摄效果不好,他会亲自出马。
打工仔崔何平一下懂了老板的意思,稍微紧张起来。
八九十年代室内拍照喜欢布置一些色彩鲜明,背景夸张的幕布,旁边放些塑料花草。
只见女孩拿起一束塑料花,拘谨又羞涩地摆了个造型。
背带裤青年拿起相机咔咔拍照,老板在幕后看着。
崔何平却没有在一旁观摩,反而走来走去,东张西望不知道在看什么。
拍完女孩想要的照片,老板示意崔何平接过相机。
崔何平蹲下身,状似不经意问:“小姐姐,冒昧问一下,你觉得最美丽的女星是哪位?”
女孩微愣,有点不好意思却又忍不住分享欲,把自己欣赏喜欢的女星说了一遍。
崔何平继续问:“那你记得她最喜欢摆的造型吗?好吧我换个问法,你追她的电影和唱片时,有没有发现她有什么习惯性动作?”
女孩想了想,下意识按照记忆,摆出同样的动作。
“好了。”崔何平起身。
剩下三个人恨不得围着他看,可惜屏幕小,像素有限看不太清晰。
老板礼貌告诉客人过两天来取照片,背地里加班加点赶着把照片洗出来。
他有预感,这组照片可能在相机屏幕上不明显,洗出来之后出片效果肯定很好。
几天后,女孩惊喜接过照片,她没想到赠品比她买下的照片更好看!
崔何平对光影和角度的把握非常完美,尤其是他感觉到女孩拍照时有些僵硬的动作就知道她紧张了,特意聊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减缓女孩压力,让她慢慢放松下来。
同时,他寻找女孩最好看的角度,拍出了顾客最美的模样。
光与影之下,女孩微微抬手,面上带着迷茫和思索,动作却显得松弛。
青春靓丽,自然美好。
这张照片很快被贴到墙上展示。
第34章 事业开始起飞
崔何平以过硬的实力证明了自己, 被照相馆留下当学徒。
说是学徒,但看他纯熟的操作,说是脖子上经常挂着照相机到处跑老板都信。
拍照看起来很简单, 只要学会使用照相机, 就能把眼前的景象留住。如同在现代人人都可以用手机拍东西自拍, 要拍出照片有手就行。
但能不能拍得好看是另一回事, 比如有的人仿佛“天赋异禀”, 总是能找到最差的角度, 把照片拍得丑丑的,无论使用任何像素的设备还是会把画面拍糊;当然也有人天生拍得好看,随意拍一拍都能直出的程度。
恰好这个年代还没有出现磨皮滤镜,对把人拍好看的技术要求更高了。
摄影对比拍照是更高的层级,很多大学特地设置了相关专业, 可见有相关技术含量和技巧,需要认真对待。
这几年私人照相馆频起, 在海城行业竞争尤其激烈。因此照相师光会拍照是不够的,还得掌握一定摄影技术。谁的出片效果更好,生意自然也就更红火。
老板挺满意崔何平, 但他担心对方只是凑巧拍出好看照片, 还需要考察期。
崔何平辞去饭店工作, 成为一名照相馆学徒。生活际遇就是这样, 上一份工作和下一份工作很有可能毫不相关。
他凭借着曾经对摄影的热爱和业余活动积攒到的经验, 获得了这份工作, 但崔何平清楚他的基本功并不扎实, 他不打算用天赋去对刚同行的专业性。
于是白天上班, 回家下班后窝在书桌旁,让系统给他搜索专业的摄影知识自学, 不过这个时代工作时间不长,身体不算太累。
系统的蓝色面板如同电脑投屏,还可以手触点击和存档,对他做笔记非常方便。
他发现系统还是给他开了挂的,虽然挂开得不多不大,也不会直接给他财富或是让他坐享其成,但对他进取的要求,系统答应得很干脆,还会从旁协助引导他,像传授经验的长者。
而此时赵风闲虚影变小趴在崔何平肩头一起学习,听到他的心声有点心虚,其实很多东西他也是现学的,之前并不懂。
神仙也有不会的东西,但神仙身在其位,帮凡人达成心愿必须无所不能无所不会,他要变得完美同样得与时俱进,通过学习获得某种能力。
赵风闲挺喜欢崔何平的,虽然偶有惰性,偶尔安于现状,却能很快调整自己,脚踏实地奋斗进取。
崔何平在照相馆观摩协助了半个月,偶尔也有表现机会,照片都拍得很好看。
一天照相馆里来了一对刚结婚的新人,想要拍一组结婚照片。
老板对他说:“这次你能再给我一次惊喜吗?”
言外之意就是,只要他表现得好就能转正,长久留下来。
这对新人是旅行结婚到海城的,可以说走在潮流第一线,是这个时代的新新人类,工作单位和经济条件肯定也不错。
崔何平看了看照相馆供租赁的西装婚纱,还是觉得单一了点,拍结婚照怎么能只穿一两套同质化的婚服呢?
他想了想找到老板,对对方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不知道照相馆有没有条件做到。
老板沉默半晌,掏出大哥大打电话联系自己的人脉去了。
崔何平单知道照相馆老板肯定财大气粗,没想到他这么富!三四万才能得到的手机,就是现代他也舍不得买啊。
大约半个小时后,服装店的人员把最时兴的款式送货上门,由照相馆的另外两位学杂工接过来。
他们听说这些衣服是租的可珍贵了,损坏得照价赔偿,移动过程小心翼翼。
交涉是老板擅长的事,很快把事情原委讲清楚,这对小夫妻高高兴兴接受。反正他们请假旅游很休闲。能穿上不同款式的衣服拍照,多等一段时间没什么的,简直是物超所值啊!
租回来衣服后,夫妻俩分别被男女学杂工带去试衣间换上。
之前背带摄影师已经给他们拍了婚纱照,崔何平主拍的是换装照。
他发现来照相馆的男女摆拍动作总有些不自然僵硬,便极力与顾客交谈,让他们身心放松。
以前他是有点内向,但经过当众叫卖花生食品的几个月,他已经慢慢社牛起来。
于是他不停赞美顾客,这对男女都禁不起夸夸,笑容越发真诚灿烂。
老板也很惊奇崔何平怎么会有这么多想法:他会根据服装特点,建议客人改变发型和动作,也很会根据顾客需求迎合对方,以后要是去做生意应该很可能成功。
几天后,小夫妻回到照相馆取照片,都感到十分满意和惊喜。
他们的结婚照片并不是不自然站在一起的刻板微笑模式,他们表情是丰富多彩的却又很美,不会崩五官;他们当时的反应和动作发自内心,显得自然无比。最重要的在于这几张照片很有“活力”,仿佛并不是定格的画面,而是一段连贯的影像。
或许这就是摄影的魅力。
相信多年后拿出来看,还能记起当时的心情。
妻子十分激动,爱不释手地看了很久。崔何平连拍了许多张,他们根本选不出来哪张不要,纠结许久选择全都要。
崔何平看了看突然说:“如果能制定成结婚相册会更好,方便收藏,你们拿出来看的时候也方便。”
女士惊叫:“结婚相册!”好心动!
他的丈夫无奈又宠溺地看了看自己的妻子,“可以给我们做成结婚相册吗?我们可以加钱,也能等的。”
无论崔何平多有奇思妙想,他的点子都帮老板赚钱了,老板笑呵呵答应,表示自家照相馆会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来的,肯定十分精美。
送走旅行夫妻后,老板伸出手笑道:“你的表现太棒了,以后一定要保持住。”
崔何平伸出手与其相握,心里却在想这些点子其实是后来几十年的通用套路,他不过是站在别人肩膀上,打了个时间差才显得新奇。
自打崔何平找到稳定工作后,生活步入正轨,时间也似乎变快了。
每天就是上班下班,领到工资后给家里寄去一半,剩下的他自己生活也够用。
或许是上次婚纱照拍出的效果很好,经过同意后选取两张贴在展示墙上,想拍同样题材的顾客总会指着问能否安排,无形中拉了不少客。
更是在某一次照相馆里走进另一对生面孔夫妻,看着墙上照片表示他们彼此认识,就是上一对夫妻推荐来的。
随着崔何平连续数次拍出优秀的摄影作品,经过口口相传也有了一定名气,慕他名前来的很多,照相馆生意比之以前生意更加火红。
老板笑得合不拢嘴,给崔何平涨了不少薪水,从最开始的三十几块一个月,陆陆续续涨到一百多块一个月。
即使如此,崔何平一边养家一边攒钱,距离他想要以后自己开一家影楼的目标还很远,还得继续工作许久。
此后,崔何平一边学习摄影知识,一边积攒实践经验,他拍出的照片质量也越来越精良,模式从不死板。
照相馆不止在室内拍,也会应客人要求去拍外景。
几个相约好的姐妹团穿着样式趋于丰富的流行元素服饰站在树下:牛仔裤、及膝裙,碎花衬衫,色彩艳丽人也娇艳如花。
崔何平思索片刻说:“各位美丽的小姐,来跳个舞吧!”
说起来,全/民/运动和跳舞也是八十年代的特色啊。
女孩在舞蹈中忘却自我,被拍下最开心的时刻。
这个时代的人们热情洋溢,迎着开放的潮流,大方与人相交,整体氛围轻松热烈。
崔何平处在其中,感受着八十年代的快速发展和周遭一切的变化,大大增长了见识,自己也渐渐改变和加入了。
儒雅小老头总是嫌他穿着土气,让他改改衣品,拍照顺应潮流,自己怎么就不能穿得潮一些?
他在现代总穿黑白灰三色,穿颜色过于鲜艳饱和的衣服总有些莫名的羞耻症发作。然而当整个社会流行都是这样的风格之后,崔何平也渐渐适应。
他的衣服从一开始的朴素整洁变得花里胡哨:穿着喇叭裤和复古色衬衫,戴着一副□□镜,就是那时代的弄潮儿。
崔何平服装风格随着工作顺应潮流,他的思想渐渐打开。
不过他觉得在照相馆工作最大的好处是总会接触到各类形形色色的人群,处在任何职业,任何领域的人都有,他通过跟这些人交谈,眼界认知不断提升,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人脉。
29/65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