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财神大人请留步[快穿]——念无卿

时间:2025-02-13 09:49:44  作者:念无卿
  崔何平随后自己想到这处,干脆把二两带回家吃饭,在他回家前给他装了两个饼,“带回去给你爸吃。我包管他吃几次,就不会阻止我们来往。”
  二两爸这种人,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他不想助长二两爸志气,可二两才十二岁,他爹再不靠谱也是他爹,只能尽量帮帮他。
  崔何平还按照自己的记忆跟二两描述了一下城市,二两只在录像里见过,想象力苍白,脑中完全没有概念。
  “和平哥,等你去海城的那天,也带我一起吧!”
  崔何平看着二两的眼里满是向往,犹豫着笑道:“你爸同意我就带你去。”
  还是那句话,他们不是一家人就挺麻烦的,他很难越过二两的监护人带他去别处。
  二两连忙上前抱住他:“那我偷偷跟你去,反正我爸不管我,我消失几天他都发现不了。”
  “……”好吧,他想想办法。
  或许因为二两是崔何平穿书后见到的第一个人,他对他总是比别人亲近些。
  在一家人努力下,花生糖也快卖完了。崔何平看到手里的几百块钱,心想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想办法去海城。
  花生是应季性作物,就算到处采购也总有卖完的时候,注定只能赚到第一桶金。
  一天,崔何平刚收了摊,一个穿着西装,夹着公文包的男人走过来:“先生,我能跟你聊聊吗?”
  在小镇里看到西装男实在是太潮了,崔何平愣了一秒,突然激动起来。
  总算是给他等到了!
  西装男士说自己从县城过来,听说崔家铺子特别会做有关花生的食物,他曾经路过买了一袋,觉得特别美味。
  县城大众饭店正需要他这样一位出色厨师,哪怕光炒花生都可以。如果他愿意去就职,他们将十分欢迎,薪资待遇也不会委屈他;或是他不愿意去饭店工作,他们也可以花钱把配方买下来,凡事都好商量。
  崔何平跟饭店老板交谈了一会儿,表示他回去考虑考虑,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工作稳定但要受管束,好处是有了工作,每个月都能领固定工资,如果干的好还能升职……
  或许是年代所致,崔何平并不会有高材生读出来去炒花生做厨师会丢人的感觉,在这时有工作的人在社会和家庭的评价就会很不错,完全没有几十年后那么卷。
  若说卖配方,崔何平想了想他的制作过程很简单,对于专业厨师来说恐怕难度不大,也不知能卖多少钱……
  崔何平赶着驴子回家,吃完饭仍在想被饭店老板主动邀约的事,突然他发现好像快三天没见过二两了。
  以前就算二两不好意思老来崔家,也不会隔这么久不出现。
  崔何平心里莫名不安,出去走了十分钟,到二两家外面徘徊了一会儿,只见二两爸走出来,看到他乐呵呵打招呼:“怎么了和平?”
  崔何平问:“二两呢?”
  二两爸被村里人背地里称村懒汉,看到崔何平两手空空,并没有给他家带东西过来,当即挂脸,哼了一声道:“我家娃从小就勤快,也不晓得是不是跟某些人学坏了,一个劲装肚子疼,在里屋当大爷歇着呢。”
  说完村懒汉突然愣了愣,他最近又抽烟又喝酒整天昏沉着,现在才回想起二两说肚子疼不是昨天的事,好像是前天的事……这娃一直没出来?!
  崔何平脑海中浮现出二两最近频频捂着肚子,额头经常冒汗,话也少了很多……他心里咯噔一声连忙狂奔进屋。
  踹开门,二两光着上身趴在床上一动不动。他的背上有几道刮痕,是村懒汉前天突然良心发作,在二两说起自己肚子疼后笃定他是发痧,替他刮了痧,表示他过不久就会好。
  崔何平腿一软,连滚带爬过去摇晃躺床上双眼紧闭的人:“二两!二两!”
  还好人还有体温和呼吸,不记得喊了多久,二两终于动了动,靠着他抽泣起来:“和平哥,我肚子痛……”
  发病严重起来这两天,刚开始二两还能起来给自己烧水做饭,自己进食,后面不知怎的就疼得起不来了。
  正值傍晚,崔家的小毛驴再次被赶上路。
  二两被装在篮子里拴在鞍架上,崔家两兄弟恨不得让驴子跑起来,可又怕颠簸到二两。
  村懒汉跟在最后面,还在怀疑自己:“不对啊,这不是发痧?怎么会这么严重?”
  “闭嘴!”崔何平猛地回头,表情像要吃人:“我真不懂你这种人生孩子干嘛?”
  酷络洣
  生了纯使唤,从来不管,甚至懒得付出劳动养育。
  崔何平也在自责,都怪他最近飘得失去理智,如果他早点发现二两生了病就好了……
  “哥,”崔文明突然喊他:“二两叫你!”
  崔何平连忙走到驴子旁边看望二两:“二两,你不要放弃,咱们马上就到镇医院了!我一定会救你的!”
  二两费力抬了抬眼皮:“和平哥……你说,海城是不是很大?”
  “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少年的头突然垂下,崔何平:“二两!二两!”
  村懒汉一屁股跌坐在地。
  到了镇上,崔何平抱着二两往医院冲,即使他已经感觉不到十二岁少年的呼吸,也感觉到二两的体温在慢慢失去余热,但他仍不愿相信。
  直到医生摇头,表示二两已经没了生命体征,下达了死亡通知。
  崔何平被他弟扶住,但他其实很恍惚,不明白怎么才过去几天,事情就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二两是个苦命娃,村里的人并不喜欢也不讨厌他,所有人没想到他小小年纪就得病走了。
  村懒汉二两爸又是个手忙脚乱不担事的,村民可怜二两纷纷帮着张罗,将其顺利安葬,孩子亲爹干看着啥忙也帮不上,别人也没想过指望他。
  据说从那天开始,二两爸突然变得浑浑噩噩起来,老是出门找儿子,别人看到他表情都一言难尽。
  崔何平则一直处于脑袋发懵的状态,直到他拿着二两最喜欢的肉饼祭奠他时,想到他再也吃不了,突然泣不成声。
  他突然想起什么:“系统,系统你死了吗?你不是说如果我出现重大失误可以读档重来?我现在就要重来!”
  赵风闲沉默许久,道:“好。”
  崔何平像是做了一场交错重叠又不同的梦,在梦中他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比如在二两第一次喊肚子疼的时候就带他去看病,结果医院查不出来病因,他又带着二两转到县城和更上面的医院,钱花光了仍无法挽救。
  八十年代医疗条件有限,规模更大的医院还是难以界定二两身上的病,却诊断出他已经活不了多久。
  看西医,看中医都是同样结果。中医说二两的脏腑遭到不可逆的损耗,毒素积攒过多发展成重病,已经发现晚了。
  崔何平只好带着二两回了家,拿着所剩无几的钱买了两人火车票,带二两偷偷去了海城。
  二两在惊叹和满足中,缓缓闭上眼睛。
  他仿佛弥补了二两的遗憾,又似乎造成他更大的遗憾。
  再睁眼,他看到的还是二两的坟头。
  赵风闲哀叹:“救不了的。”
  二两得的是慢性的病症,隔现代可能是肝脏衰竭,腹胀腹水之类的病,但他从来没有被治疗过,等到痛苦浮于表面,早就来不及。
  如果他被好好养过,如果他从小为了充饥没去吃土,吃别的勉强下咽却损伤身体的东西,或许不至于此。
  就算回到二两没发病之前,那个年纪的崔何平在几年前依旧无能为力。
  不过赵风闲还是满腔吐槽无处倾吐,连上网神问:“有必要吗?干嘛突然给人剧情杀?我好像没有给你这段剧本吧?”
  网神弱弱的语气传来:“冤有头债有主,这段是文神编的。”
  赵风闲:“文神??”
  耳边突然传来女神仙的声音:“可不突然,有伏笔的。”
  几番逼问下,赵风闲才知原来天上的神仙无聊疯了,大家都围在一起看财神童子备选执行见习任务,实时转播。
  作为活了千万年老神仙,早已看淡沧海桑田凡人生死,何况就是编个故事,何必当真。
  赵风闲却无法认同,也许是他不知不觉入戏了。
  生老病死,一向是世间最难解的题目。
  文神说,至少她插入的这段侧面向崔何平展示了这个时代的局限性。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正是不完善才需要不断发展。
  崔何平也的确悟了,他的性格里隐藏着惰性,另一方面安于现状,总觉得通过他的脑子和努力,生活已经大大改善,慢慢来也无妨,准备好再出发。
  可世事从来不等人,他应该吸取教训。
  一个月后,崔何平依仗一手炒花生的技艺,去了县城最大的饭店工作。
  如他所料,他的手艺很快被专业厨师学走,他就跟着厨师长,向他讨教厨艺,学做别的菜式。
  做菜最忌灵机一动自己添加增改,与菜谱出入一点,出锅后都可能不是预期的味道。
  可崔何平老忍不住犯这种毛病,厨师长教训他,把刚炒好的肉丝放在他掌心,烫得手起了泡,他也能忍住不吭声。
  几个月后,崔何平的厨艺已有小成,招牌菜打动了经常来店里吃饭的某县区领导。
  领导某一天终于起了好奇心,让人把他找过来握手交谈,赞叹他做的菜好吃。
  寒暄过后,领导忍不住问:“我发现你每次都在刻意记住我的口味,上我偏爱的菜式,你的目的是什么?”
  而且他从来没大张旗鼓带人来过,那不符合他的无/产信仰。他就是单纯喜欢这家菜品,和群众一起多来吃了几次而已。如果不是有心人,根本不会认识他。
  崔何平摘下厨师帽,表示他只想让领导帮他个忙,随后自我介绍起来。
  领导听说他竟然是落榜两次的高中生,如今却在饭店帮工。听了崔何平的诉求,领导拍了拍他的肩,又鼓励了他几句。
  时隔多日,崔何平终于证件齐全,走向去往梦想城市的路上。
  绿皮火车坐了一天一夜,终于到了海城。
 
 
第33章 照相馆学徒但走在摄影前端
  崔何平孤身前往海城, 一开始家里并不同意,父母辈的思想里总是恐惧生活发生变数,更担心子女远走受苦。
  何况华夏近十年发展太快了, 他们走过的岁月里, 行商走贩是投机倒靶, 搞资的事, 结果没过几年, 现在年轻人又可以出门务工做生意了, 他们真的跟不上变化。
  可他们发现不知何时,自己的儿子比疯傻前有主见多了,坚持又执拗。
  他说自己不甘心平庸一生,非要出去闯一闯,崔父崔母也只能忍痛答应。
  走之前, 崔何平问他二弟要不要和他一起去闯荡,崔文明眼中向往一闪而过, 最后还是摇摇头。
  他说父母早年腰腿受过伤干不了重活,他是家里最大的劳动力,不能离开。
  他也不只是为了父母, 更是为了这个家。普通的家庭很难把所有劳动力孤注一掷投入单一产业, 秉承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原则, 崔文明失眠想了一晚, 还是决定留下务农, 放弃了心底奢望。
  崔何平叹了口气拍拍他的肩, 没有说什么。
  承诺说出口却实现不了属于画饼, 决定完成的事应该隐在心底, 落实于行动。
  无论处于任何年代,走进海城都能体会到它处在时代前沿。
  崔何平进了城, 对周遭的环境终于有了熟悉的感觉。八十年代后期的海城虽然没有现代化高楼大厦,其中的新老建筑却充分展现了时代交替的特色,道路规划也已经趋向完善。
  走在路上的男女引领时代潮流。男士西装革履,夹着公文包走在上班的路上;女性不再裹得严严实实,大方展露自己的美,多数身着幸子衫和修身的连衣裙,颜色偏爱鲜亮,以红黄为主。
  崔何平打量了几眼收回视线,把系统当导航询问线路,他打算先租个房子。
  赵风闲耐心询问:“你是要租实惠又好住的房子,还是要宽敞且贵的房子,还是要越便宜越好?”
  崔何平:“……第一种。”如果有的话。
  他以前出差旅行还是租房都挺在乎歇脚地舒不舒服,住的差会让他心情烦躁压抑,他从不省这笔钱。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崔何平想了想补充:“出行方便排第一,地点不要太偏,也不要太贵……如果满足上述条件的话,环境差点也可以。”
  “……”赵风闲表示要求还挺多。
  在系统的帮助筛选下,崔何平省去许多麻烦,最后他坐着无轨电车到了西路,穿过晒被子的巷口,跟房东交涉一番,用能接受的价格租了个不好不坏的单间。
  就是狭窄了些,厕所在外面是公用的,周围环境些许嘈杂,好处是路段不错,出门就能去往繁华的街道寻找机会。
  崔何平给自己打气,第二天正式踏入找工作的人潮中。
  他学有厨艺,先是找了家饭店打工,帮忙准备副菜和打下手,一天不知得切几盆蔬果肉品。
  但他可不是来当学徒的,崔何平一边打工,一边暗中观察,四处走访,寻找商机。
  他一开始并没有固定目标,不过是在多方面参考做哪些营生更赚钱,他有没有能力去做。
  直到某一天,他经过一家照相馆,上面贴着招聘摄影学徒的公告。
  照相馆规模不小,店外的橱窗还展示着几套西服婚纱可供租赁,以及贴着几张引为范例的照片。
  崔何平俯身看了看一张类似于民国时期的全家福,突然想起自己离村前,也拍过一次全家照。
  那时他卖花生刚赚了不少钱,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刚好村里来了个带着相机会拍照的青年,不知从哪里过来走访的,说是五毛钱一张照片,他还带了个助手,显得尤为专业。
  村里一些感到新奇无比的人家去了,崔家也去凑了热闹。
  那时一大家子排排站,崔爷爷坐在最前面,崔家父母站在两侧,儿女们站得更朝后。
  二两好奇探头,干脆被他搂了过来,按在自己身侧。
  拍完照后,崔何平特地花钱多买了几张。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