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穿到民国做裁缝(穿越重生)——西枫

时间:2025-02-20 09:21:03  作者:西枫
  她的性子偏文静保守,平日里和朋友出门,都不会和陌生男性多对视一眼,若需要同掌柜之类的人沟通,也向来是交给性格外向的好友。
  不过她初见这位成衣铺的老板却觉十分亲切,不禁想要和他对上几句话。
  “我这的价格也不低,”纪轻舟将本子递出前先声明道,“三元是基础的工费,面辅料另算,若是真丝、薄纱之类不易缝制的料子,要加半元,量身定做的设计费和服务费需加一元,不接受加急。”
  施玄曼的算术较差,一时间未能反应过来,就转头看向了方碧蓉。
  方碧蓉微红着脸朝她点点头,小声说:“比起裕祥,这价不贵。”
  “可这设计费和服务费又是什么?”施玄曼虽不差钱,亲兄长是政府官员,家里又是开琴行的,父亲每月都会给她一二百元的零花钱。
  但有钱不意味着她就会随意挥霍,有不明白的收费便要问个清楚。
  纪轻舟巴不得她们问得仔细些,省得日后再生纠纷。
  “设计费很好理解,直至两位昨日看见解夫人之前,能想到旗袍会有那样的款式和穿法吗?
  “诚然,当一个款式廓形、配色花纹流行之后,大家都可以模仿,但创意和想法是源源不断的,每一件你们未见过的衣服都是新的设计。”
  施玄曼听他这么一说便明白了过来。
  这所谓设计费实则就是买个“时新”,买的是如昨晚宴会上受人瞩目的解太太那般独一无二的时髦。
  “服务费就更简单了,定制服装免不了要多次试穿修改。
  “二位都是姑娘,在我店里试穿不方便,只能我去你们的府上,给二位试穿调整,费时费力的收些服务费应当不过分?”
  纪轻舟朝她们眨了眨眼,唇角露出一丝笑意。
  “如此说来,也算情有可原。”
  施玄曼成功被他说服了,觉得对方愿意这样坦诚布公地说明每一笔费用的去处,可谓是难得实诚的生意人,一时间对纪轻舟更平添了几分信任。
  “二位若确定要在我这定做,可选一选款式。”
  纪轻舟此时方将手稿本递给高个女子,旋即靠在缝纫桌旁,拿起陶瓷茶杯,掀开盖子,喝了口茶水。
  施玄曼接过本子,和方碧蓉一同挑选。
  两人一低头,视线当即便被纸页上所画的曼妙女郎吸引了过去。
  她们一页页地翻看,发现画上的女子不仅穿着不同式样、不同花色的旗袍,大部分的图稿下方还贴了与图上旗袍花纹颜色一致的织物样品,以及对应的绲边、盘扣等的小样。
  甚至还细心标注了大概的尺寸数目和市场价格,令顾客一看,便知图上旗袍的大致成本。
  两姑娘一时有些眼花缭乱,一边来回翻页,一边小声交流,觉得这件也漂亮,那件也时尚,难以取舍。
  两人讨论了足有十几分钟,终于选定了款式。
  施玄曼走到纪轻舟跟前,指着本子上的设计图道:“她要这件。”
  纪轻舟扫了眼,图稿画的是一件鹅黄底色、带有丁香印花的全开襟长旗袍,配以风信紫的互补色盘扣与绲边,直身廓形,低立领,低开衩,无省微收腰,主面料是苎麻细纺,内含里衬。
  总体而言就是一款轻盈柔软少女风格的旗袍,倒也确实适合那圆脸姑娘。
  “我选的是这一件。”施玄曼又翻开一页。
  纪轻舟刚要点头,忽然眉头一蹙,心生纠结。
  他这本手稿所画的旗袍大多是根据布料店采集的样本设计的,所选布料基本都有充足的备货,怕的就是客人挑中了款式,却买不到所需的料子。
  结果施玄曼看中的偏是他早期练手画的一张手稿。
  ——一件廓形贴体的右衽大襟旗袍,淡茶褐的底色,花纹是他当时对着卧室窗外的苦楝树枝画的楝花,颜色也是凭感觉上的,市场上绝对买不到一样的面料。
  “你挑选的这件没有现成的料子可买,或许得去那些绸缎庄定制,价格估计不低,你确定要选这件?”纪轻舟将难处如实相告。
  施玄曼蹙起细长的眉毛:“我挑来挑去还是这件最合心意,别的固然也不错,花样却没什么特殊的,独你画的这件,最令我眼前一亮。”
  纪轻舟能从她的眼神中瞧出她对这张设计图的喜爱,沉吟片刻道:“那你能接受什么价?我可以帮你去绸缎店问问。”
  施玄曼和同伴对视一眼,考虑了十几秒道:“市场上的那些绢绸花纹华丽的每尺价钱在三角左右,你这图案既需要找人定制,我想三角半到五角一尺当差不多了,我只能接受这个价钱。”
  “那我先记下,没有其他要求的话,二位请先付个两元定金。
  “净体尺寸你们若觉得不方便,可以找人量好之后再给我,需要测量的数据等会儿我写个单子给你们。”
  说到这,纪轻舟又看向高个女生道,“如果定制面料的成本超出五角每尺,我届时再把定金退还给你。”
  他这话说得诚恳,其实心中颇不情愿接这笔生意。
  虽说以这女子苗条的身形,做这一件旗袍大概也只需十二裁尺,然而定制一匹丝绸少说也有四五十尺,这成本投入着实有点大了,估计要把他的钱包掏空。
  可人家又不可能只给他染几米面料,生意太小,任谁都不乐意做。
  还有一个相对省钱的方法,就是找到底色相近的料子直接手绘。
  但一来,他逛了那么多市场还未看见过合适的纺织颜料,二来面料手绘部分其质感多少会有些发硬,做成衣服后必然会影响其舒适性和服帖性,这不是他能接受的瑕疵。
  总而言之,就是不管怎么做都很麻烦。
  当然,他也可以拒绝这笔单子,但如此一来,则不利于他累积客源,培养名声。
  早知该把这页撕下来的……纪轻舟悔不当初。
  “没问题。”施玄曼欣然答应下来,在付定金之前,倏然说道:“对了,我还想要您店门口的那套洋装,可否给我改得合身些?”
  她扭头看向店外,脸上泛出笑靥,嘴角的右侧当即浮现了一个梨涡。
  她所指的是纪轻舟在皮衣之前做的一套裙子。
  上衣是白色杭纺绸的长灯笼袖大翻领衬衫,下身是黑色塔夫绸的高腰双排扣包臀鱼尾长裙,前摆交叠,膝盖以下低开衩。
  修身的高腰裙头与暗金色的双排扣对身材要求较严苛,适合腰身纤长、风格轻熟优雅的女性。衣服是在人台到店之后制作的,只花了三天时间。
  做完便作为宣传品,穿在人台身上,展示在了门口。
  这套衣服改起来倒方便,衬衣版型宽大,基本不用改,裙子可适量修改松紧,料子都还有剩的,改起来也方便。
  纪轻舟于心底计算了一下,便给出价格:“九块五。”
  九块五的价钱买独一套的新款洋装已是相对公道的价格,况且这面料看起来都是好料子,做工也精细,还要老板依照她的尺寸再做修改。
  施玄曼没有异议,当即点头道:“可以。”
  两姑娘接着便付了定金,在顾客信息本上留下了各自的名字和住址。
  纪轻舟想着这二位出手也算大方,或许可培养成稳定客户,便一人递了一张名片。
  待二人携手离去,纪轻舟拿起自来水笔,准备将两人的名字和需求记在排单计划表上。
  结果仔细一看顾客信息,便挑起了眉毛。
  施玄曼……方碧蓉?
  方碧蓉,不是那个以言情类通俗小说闻名的作家吗?
  他这是撞上名人了?
  还有前者的名字,也是越瞧越眼熟。
  纪轻舟思索片晌,终于想起来这似乎是民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歌星、影星兼作曲家。
  沈南绮可以啊,未来的社会名流,被她一招就招来了一双。
  倘若不是碰巧遇上了同名同姓之人,那这几笔单子,他务必比平时更用心做了。
  毕竟是关乎他以后职业生涯的事,这人脉必须得拿下。
 
 
第19章 出主意
  送走两个未来名人,时间已是十二点过半。
  这个点,解予安估计连午睡的床都铺好了。
  此时再回去也没什么意义,纪轻舟便索性去对面的杨记小吃点了碗排骨面作为午餐,简单地解决了这一顿。
  吃罢午饭,将碗筷送还杨记,纪轻舟坐在门边的竹靠椅上,边吹风休息,边拿出纸货店购买的棉浆纸,依照之前的旗袍设计图,在纸页上绘制需要定制的织物图案。
  这是一个大工程,除了要考虑图稿和真实衣片间的大小比例,图案在布料上的排版间距、衔接布局及重复次数都同样重要。
  花费了一个钟头的时间绘制完一组花卉图案,以铁皮盒装的水彩颜料上完颜色后,纪轻舟起身伸了个懒腰,望向巷口清爽清寂的梧桐树。
  温暖阳光笼罩的午后街道散发着一股昏昏欲睡的气息,陶记酒楼养的黄狸猫懒洋洋地趴在门口的酒坛上打着盹。
  巷口的烙饼摊弥漫着焦香味的烟尘,它却兀自不动,睡得安然。
  巷道里行人稀稀寥寥,连随处可见的土狗都罕见路过,更别提专程来逛街购物的客人了。
  此时生意最好的地方当属茶馆和咖啡馆了吧?
  纪轻舟心里想着,将画完的纸张夹在速写本中,准备暂时歇业,去附近的绸缎庄走一趟,先把定制面料的问题解决。
  然后顺带的,将那件鹅黄旗袍所需的料子买回来,这样待两姑娘的尺寸送到,便可立即动手制作。
  结果他刚解下围裙,背上皮质的斜挎包,拎着外套准备出门,这时又来了一位四十来岁的女士,带着司机,来他的店里定做旗袍。
  依这位汪姓女士所言,她是沈南绮以前在圣玛利亚女校的同学,来他的店里是为了支持一下好友外甥的生意。
  纪轻舟闻言自然是放下背包热情招待。
  最终这位女士选择了一款裙摆有流苏设计的黑色直身旗袍,面料是菱格暗纹的真丝提花缎,正好和鹅黄苎麻面料在同一家布庄有售。
  待汪女士留下姓名离去,纪轻舟以防之后还有生意上门,就改变计划,又在店里待了两小时,忙碌着皮夹克的缝制工作。
  结果到头来只等来了一个老顾客,前来取走前两日放在店里更换里子的棉布长袍。
  接近四点时,纪轻舟见确实没什么生意,便提前关门,在门锁上挂了个“有事请转告隔壁理发店”的牌子。
  随后拿上速写本,匆匆地走出了巷子。
  他首先去的是位于同孚路一家名为“王善兴”的绸缎庄。
  这家店的老板是嘉兴人,卖的大部分都是从当地农民织户那收购的丝绸,同样品质的料子,价钱要比对街那家宁波人开的苏缎庄便宜几分几厘,只是花色上没有那家丰富。
  纪轻舟制作那套衬衫裙的料子是在这家购买的,之前也问老板讨要过一些小样,王老板知道他是开成衣铺的,秉着“和气生财”的理念,对他态度颇为友好。
  听闻纪轻舟的诉求后,年逾五十已有些谢顶的王老板摸了摸胡须稀疏的下巴,语气慈祥道:
  “你这花纹看似简单,仔细一瞧却是层层叠叠的深浅不一,所用颜色颇为繁杂,不好染。”
  纪轻舟听出他话里有话,直言道:“您不妨开个价?”
  “不是开价的问题。”王老板将画稿还给他道,“我直说吧,你若是要大批量订货,那这生意好谈,可你只要一匹两匹的,我们连人工的消耗都赚不回。除非你愿意出大价钱,否则,不仅是我这,任何一家绸缎庄都不愿接的。”
  纪轻舟犹豫几秒,问:“您说的高价,大概是?”
  王老板想了想,比了两根手指。
  纪轻舟挑起了眉:“二十块一匹?”
  王老板摇头:“两元一尺,你想要杭罗,那么一匹五丈,一百大洋这是最低价。”
  一百大洋!
  这才是真正的狮子大开口啊!
  纪轻舟吃惊,掏空他口袋都拿不出这么多钱……
  况且人家施小姐能接受的面料成本最高价也才五角一尺。
  纪轻舟顿感为难。
  他想过此时的印花工艺多依赖手工,不论是模板还是筛网印花,成本肯定都不低,却没想到王老板听闻这门生意,连谈都不想谈。
  “可这成本应该也没有那么高吧?”纪轻舟有些怀疑王老板是不是想给他施压,逼他抬高价钱。
  试探着问:“您从织户家收购丝绸,一匹兴许五六块都不用吧?”
  “染印费钱啊,”王老板一摊手道,“不说试色的染料消耗,丝网的制版成本你得承担吧?”
  话落,见眼前年轻人低垂着眼睫,一副既纠结又遗憾的模样,不禁动了恻隐之心。
  犹豫片刻后,他伸手拍了拍纪轻舟的后背,将他带到角落,压低嗓音道:“我看是你诚心想要,就给你指个路,你去虹口问问。”
  “虹口?哪家店?”
  “日本人的印花厂,听闻他们有自动化的印花机,说不定价格会便宜许多。”
  纪轻舟闻言不着痕迹地扫了王老板两眼,一时有些怀疑对方是不是潜伏民间的敌方特务。
  但见王老板眼神中满是慈和与关怀,看起来是真心为自己这个后辈考虑,便打消了这念头,礼貌感谢道:“多谢指点,真是有劳您费心了。”
  王老板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再多说什么。
  纪轻舟告辞后,径直地去了对街的苏缎庄,在那购买了另两笔单子所需的主面料。
  从店伙计手里接过用油纸包裹的卷成筒状的布料,付款时,他借机向掌柜提出了同样的问题,然后果不其然地也被拒绝了。
  纪轻舟不禁有些气馁,但又不愿就此放弃。
  他想大的绸缎庄不愿接这生意,是因为嫌麻烦且没什么赚头,兴许那些小布坊、染坊或是家庭作坊愿意接这单子。
  于是趁着太阳还没落山,又搭乘电车去了之前逛过的布料批发一条街,决定去碰碰运气。
  至于王老板给的那个建议,他压根就没纳入考虑范围。
  然而仿佛老天都不愿他做成这笔生意,一连走了两条街,问了十几家小铺子,不是被一口回绝,就是委婉地表示他出的价格太低,不愿接这生意。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