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我被迫造反了(穿越重生)——老大白猫

时间:2025-02-26 07:40:08  作者:老大白猫
  温珣和秦阙喜欢亲自去膳食堂用膳,这样能直观地看到部曲们餐食。大营中的伙食自然没办法和王府小厨房的相比,不过量大管饱,以温珣的胃口,吃一个馒头就差不多饱了。
  不过今天不吃馒头,今天吃杂酱面。最近牧场中优化了一批牲畜,给铁骑送了一半肉后,剩下的肉就到了部曲营房中。心思活络的伙夫们半点都不想浪费,每一块肉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上了。边角料剁成的肉馅,调上大酱搁上辣椒,再配入奇奇怪怪的蔬菜丁,就能凑出几桶杂酱来。
  吃馒头时舀上一勺往中间一夹,增香添味;吃面条时盖上一条,面条也变得鲜美了起来。温珣嘴唇被辣得红润,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今天的杂酱调得不错,一点腥膻味都吃不出来。”
  前两天部曲大营做红烧肉,肉块卖相倒是很好,只是吃起来腥臊,温珣吃了一口就扛不住了。只怪优化下来的猪没有阉割,才会有一股怪味。不过这种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少,辽东郡的养殖业初见成效,等到下半年,部曲们就能吃上阉割后的猪了。
  秦阙碗中的面条都被辣椒油染红了,谁能想到当初被一根朝天椒辣得涕泪齐下的端王爷竟然是个无辣不欢的主?杂酱里面本来就加了辣椒,他还额外盖了两勺辣。听温珣夸厨子的手艺,他跟着点点头:“是啊,好吃。”
  就在二人闷头吃饭之际,一阵鼓点声从窗外传来,温珣抬头看去,就见不少部曲往校场的方向跑去。一看就知道,是文艺兵部的部曲们又整出了新花样。
  自从来到文艺兵部后,范岭如鱼得水,逢五逢十,他都会让手下部曲们在校场排演,给其他部曲们带来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听鼓声振奋,温珣笑道:“今天的曲子好像是新曲,节奏感很强啊。”
  秦阙刮着碗底的酱汁,“有兴趣的话一会儿去看看?”
  温珣摇了摇头:“一会儿还有事。王爷,我给你准备了一件礼物,我们一起去看?”
  秦阙的眼睛顿时亮了:“哦?是实验楼又产出什么好东西了吗?”见温珣摇头,他又猜测道:“那就是你的某个种子发芽了?”
  问了一圈后,秦阙实在想不出这个礼物是什么了。温珣悠闲地擦擦嘴巴,笑道:“你随我去就知道了。”
  见二人往马场走去,秦阙恍然大悟:“我知晓了,是不是小甜瓜们出生了?”
  甜瓜虽然特立独行,可是血统太好了,它眼光还高,在部曲大营一冬只看中了几匹母马。如今母马都揣了小马,小马还没出生,部曲将领们已经将小马们瓜分完了。
  谈笑间,二人已经到了马场中,几日没来马场,秦阙发现马场中多了一座房间,还没靠近,他就听见了大大小小的狗叫声。
  温珣笑吟吟道:“你不是一直想要养军犬吗?这段时间我让师父和师伯们帮忙寻了一些品种好的狗,今日刚到营房。”
  还没看到狗,秦阙已经乐开了花:“狗好!狗好啊!”
  犬舍中的狗足有数十种,它们来自大景的各州郡,有些师出名门有些则来自民间。能进入部曲大营的它们有个共同点——聪明,听话。训犬的部曲一声令下,大大小小的狗儿一拥而上,将秦阙围了个水泄不通。
  秦阙摸了这只又摸那只,脸上的笑容从进犬舍开始就没停过。见秦阙像个孩子一样快乐,温珣眯眼笑道:“行远,喜欢这个礼物吗?”
  秦阙抱着一只大狗的脖颈舍不得松手:“喜欢!这个礼物太惊喜了!谢谢你琼琅。”
  直到亲手将犬舍中的上百只狗都摸了一遍,秦阙才心满意足地松开了手:“凉州卫也有军犬,我曾经有幸得到过一条通身漆黑的大狗,我给它取名璟睿。璟是秦璟的璟,睿是秦睿的睿。身边的人不知内情,都觉得这是个好名字。”
  温珣:……
  “璟睿有点憨,不太聪明,可是跑得很快性子也凶悍。”想到了曾经的爱犬,秦阙眼神中都是怀念,“它喜欢吃棒骨,无论多粗的棒骨都能两口咬断。”
  “那后来呢?”温珣从没见过那条狗,“你离开凉州卫时,没带走璟睿吗?”
  秦阙眼神黯淡了下来:“璟睿死了,有一次我和将士们巡视边境时遇到了敌人突袭。敌人有备而来,我们小队处于劣势。璟睿为了掩护我们撤退,被敌人打死了……我连它的尸身都没能寻回来。”
  战乱时期人命都是草芥,何况是一条狗?
  秦阙叹了一声,遗憾道:“回头想想,其实我不能算是好主人,每次都和璟睿抢棒骨吃。若是早知它会因我而死,我会对它再好一些。”
  温珣心中酸涩,他伸手轻轻握住了秦阙的手掌,温声劝道:“璟睿不会怪你,说不定它已经投胎回到了你的身边。你看这么多狗子,有没有像璟睿的?”
  秦阙笑着反握住温珣:“像!所以这些狗子全部取名叫璟睿,璟睿一号到璟睿一百一十三。”
  温珣:……
  他看明白了,秦阙这是和秦睿秦璟杠上了。
  听秦阙再一次提起了凉州卫,温珣斟酌道:“行远,你和凉州卫的将领们还有联系吗?如果有的话,可以送一些辣椒种子和土豆种子去。”
  提起这个话题,秦阙有些为难:“实不相瞒,凉州卫林渊元帅脾气古怪,他对我有半师之恩。当时我要离开凉州卫时,和他闹得有些不愉快。到了京畿大营后,我曾经派人给他送过一些物资,都被他丢出来了,他还痛骂了我一顿。”
  “许是我那时胡涂,识人不明伤了林帅的心,所以他不认我了。而且现在我成了藩王,掌管幽州军政大权,若是再和凉州卫联系,只怕会生出不必要的事端。而且林帅那人最恨结党营私,先前想要和他攀关系的世家和皇子都被他落了脸面。就算我们把珍贵的种子送过去,他估计看都不看一眼。”
  想了想后,秦阙有些纳闷:“你怎么会突然提起凉州卫的事?”
  温珣解释道:“这不是听你说璟睿的事吗?我想着凉州的狗和其他郡县可能不一样,如果可以的话,想搞几只凉州的狗来。”
  秦阙皱眉想了一阵后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吧,什么人养什么狗。林帅养的狗都和他一个德行,凶悍但是不聪明。要我说还是大黄最聪明,咱现在有了这么多璟睿,还有大黄小黄,已经足够了。”
  温珣哭笑不得:“这话你可别让凉州卫的人听见了,不然肯定得削你。”
  林帅是谁啊,哪怕温珣从没见过他的面,也知晓凉州卫元帅林渊是和卫椋齐名的悍将。秦阙竟然在背后说林帅不聪明,被林元帅手下的人知道了,这事没法善。
 
 
第72章 
  忙碌的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就到了六月。六月,是春收的季节,对于这次春收,幽州的官员和百姓都无比期待。新上任的官员们想要看看自己的治下能产出多少粮食,佃户们指望着田亩中的产出能填饱全家的肚子。
  春播至今几个月,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可耕种的田亩不断增加。如今幽州境内,有产出的良田就有六十万顷,更别提正在发展的辽东辽西两郡了。光是这个春天,迁居到这两郡的百姓就开垦出了近万顷的良田。等到秋收时节,这些新开垦出来的田亩又会有新的产出。
  这几日走在官道上,放眼一看到处都是抢收的百姓,每一个郡县都能看收公粮的官差们。
  往年到了收粮的时节,百姓们总是愁眉苦脸,他们的田地本就是租种而来的,辛苦收上来的粮食先交一大半给主家,剩下的粮食往往都得交给官府,落到自己肚子里面的也就只有可怜的一小袋。遇到灾年,他们甚至交不上主家要的粮,只能卖儿卖女卖身填饱肚子。
  今年不一样了,交粮的百姓们脸上带着喜色。今年收成好,只要是勤快的人家,交了公粮之后家中剩下的粮食足够他们吃到年底了。而下半年还有秋收,听说官府会发亩产千斤的粮食种子,到时候一人种地全家都能吃饱了。
  “哎嘿~王爷你是没看到啊,山海关内六个郡,官粮仓从来没这么满过!”这几天秦甲带着部曲们运粮,哪怕天塌下来,他也要将部曲大营和幽州铁骑的粮仓装满了。
  秦将军眼底布满了血丝,脸上的笑容比天上的太阳还要灿烂:“所过之处,百姓们得知我们是端王部曲,对我们都非常好。他们说,要不是王爷和王妃,他们还在过食不果腹的日子,哪里能有地种有粮食存余?”
  “官府发土地发种子这种事,他们从没听过也没见过。王爷和王妃一定是天上的神仙派来拯救他们的,有几个郡的百姓给您和王妃立碑见庙了。那碑建了一丈高,庙里面的雕像也威猛!”
  听到这话,秦阙愣了一下:“威猛?有多威猛?”
  秦甲想了想后,终于从脑海中翻出了恰当的形容词:“就像寺庙里面的十八罗汉一样的威猛。”
  实不相瞒,看到雕塑的那一刻,秦甲和他身后的部曲们险些笑岔气。毕竟是乡土百姓凭着自己的想象捏出来的雕像,百姓们哪里知道秦阙和温珣的俊秀,他们仿照着寺庙中的罗汉像捏了两个人,其中为了表示对温珣的尊重,代表温珣的那个泥人头上还戴了一朵花。
  形象确实不太美好,和本尊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大家的心意部曲们是看到了。
  秦阙哭笑不得:“那估计是没眼看了。这几日你辛苦了,本该让你休息几日,不过现在有一件重要的事需要你跑一趟。”
  秦甲站直了身体:“但凭王爷吩咐!”
  秦阙道:“你带一千人和粮食跑一趟雁门郡。”
  秦甲秒懂:“末将领命!”幽州春收取得了大丰收,自然不能关门只顾着自己吃饱,他们还有一部分兄弟驻守在并州,自家的粮库满了,当然不能让在外面的兄弟挨饿。
  秦阙摆摆手:“到了雁门郡后卸了粮草,再装满煤回来。”
  秦甲瞪大了眼睛:“煤?”什么煤?哪里来的煤?
  部将震惊的表情很好地取悦了秦阙,秦阙也忍不住笑开了花:“今天早上传来的消息,许氏兄弟在汾水以西发现煤矿了,从现在开始,我们冬天就有用不完的煤炭了。听说是个大矿,你带兄弟们去探探虚实。哦,别忘了,六月十六我和王妃大婚,你记得带刑武他们回来观礼。”
  秦甲呲着雪白的大牙连连点头:“哎!好,好!王爷放心,末将一定完成任务!”掐指一算后,秦甲愣了:“哎,六月十六……不就是六天之后吗?”
  回过神来的秦甲拔腿就跑,一边跑还一边喊着:“王爷放心,属下一定带着刑武他们回来参加婚礼!”
  大婚之日还有六天,若是换成了大家闺秀,此时一定心情紧张又喜悦地等待着大婚之日的到来。而温珣完全没有即将结婚的自觉,此刻他正和几个老农站在棉花地中研究棉桃。
  王楮寄来的棉花种子满打满算种了三亩地,第一次种棉花的温珣对此非常谨慎,他亲自挑选了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来照顾这些棉花。在老农们的伺候下,棉花种子顺利地发芽了,开花了,如今半人高的棉花树上结满了沉甸甸的棉桃,臌胀的棉桃中,孕育着幽州将士和百姓们越冬的希望。
  秦阙寻来时,一眼就看到了正低头和老农说话的温珣。见此,秦阙也没出声,而是静静站在不远处的田埂上,等着温珣忙完手里的事情。直到一盏茶后,温珣才发现了正在揪棉花花瓣玩耍的秦阙。
  四目相对后,温珣笑着扬了扬手里的小册子:“王爷稍等片刻,我还有几句话,说完就来。”
  秦阙微微颔首:“不忙,你慢慢做事就行。”
  等温珣挤开密实的棉花来到秦阙身边时,秦阙身前的田埂上已经落了一片粉白色的花瓣。温珣有些心疼:“王爷这是辣手摧花。”
  秦阙很有经验地说道:“我没摘下全部的花,你看,我只摘了几片花瓣,里面的花……花啥还留着。”
  “花蕊。”温珣瞅了一眼,果然,附近绽放的棉花花朵都少了一两片花瓣。虽然丑了点,但是不影响授粉。
  “忙完了吗?绣坊送喜服来了,走,一起去试一试喜服?”秦阙起身在袖口擦擦手,当他满心以为温珣会和他一同回去时,却见温珣笑着说道:“稍等片刻,我去看看那边的菜地。”
  秦阙啧了一声,委屈地嘟囔着:“这种小事交给下面的人就行了,何必亲力亲为。”
  温珣神色未变,笑吟吟说道:“重要的事情,自然要亲自盯着些。就拿这棉花为例,王爷看到了吗?棉花地里面的棉花高低不同壮弱有别,估计里面有好几个品种。不做好标记,一一记下特性,到时候棉花熟了一采摘,种子又混到了一处。”
  “有些棉花能结一树的棉桃,有些只能结几朵。现在就要将这些不同特性的东西区分出来,下次播种的时候我们就能挑选好品种试种了。”
  “毕竟是第一次种棉花,谨慎一些总不会出差错。”
  听温珣说得头头是道,秦阙哼哼了两声:“对,重要的事情是要盯着些。你看,本王还得亲自盯着我家王妃试喜服。这是不是证明,在本王心里,我们两个人成婚的事情大过种棉花?还是说明,在王妃心里,我们的婚礼不如棉花重要?”
  眼见秦阙又要胡搅蛮缠,温珣四下一看,趁没人注意这里,飞快在秦阙脸颊上亲了一口,低声道:“都重要,在我心里,种棉花和成婚都重要。好啦行远,我们去试喜服。”
  端王爷承认自己没出息,王妃一哄,他的嘴巴就像河里的翘嘴鱼一样压不下来了。
  蓟县最好的绣坊花了半年时间才绣出了秦阙他们的喜服,六月温度升高,丝绸质地的喜服灵动之余也添了凉意。喜服绣的并不是常见的龙凤图,而是祥云仙鹤和并蒂莲。风吹动时,衣摆上金色的云纹便流动了起来,更增加了几分华美。
  当温珣身着大红色的喜服从屏风后走出来时,秦阙的眼睛顿时就直了。他鲜少看到温珣穿艳色的衣裳,如今才知晓,原来红色和他家琼琅也是如此相合。
  “好看……”书到用时方恨少,想要夸奖温珣时,秦阙才发现脑海中的词语竟然如此匮乏。红了脸的端王爷对着自家王妃傻乎乎地笑着,脸颊都被鲜艳的正红色晕上了颜色。
  温珣也是第一次见秦阙穿红色,明明两人身上的喜服是同一个款式同样的花纹,可是穿在秦阙身上却多了几分霸气。不过看到秦阙傻笑的脸时,这份霸气又变成了憨气。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