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可是袖青的眼泪还是止不住。
温珣好笑道:“好啦,别哭了,哭花了妆就不好看了。”怕袖青沉浸在情绪中无法解脱,温珣特意给她找了个事:“稍后第一村的部曲统领范祁会来府上领银钱,第一村之前的银钱都是从你这里过的,以后你直接和范祁对接吧?”
袖青抽抽鼻子擦干眼泪,行了个礼,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是。”
待袖青的背影离开视线后,温珣舒了一口气:“袖青这一哭,我险些没招架得住。”回头看看秦阙俊朗的面容,温珣竟然觉得安心:“还好,我家行远不爱哭鼻子。”
秦阙:???
把话说清楚了,他堂堂端王爷什么时候掉过眼泪?
第70章
春三月,春耕的好时节。经过一冬的蛰伏,青青的麦苗茁壮成长,给灰蒙蒙的大地增加了一抹亮色。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喜气洋洋的佃户们,他们忙着锄草耕种施肥,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刑武骑在马上等候着同行的范祁等人归队,没一会儿他就见许家两个兄弟提溜着裤子晃荡了过来。和糙汉子们相处时间长了,原本矜贵自持的两个世家子也开始不拘小节了。
许湛清整理好了衣衫后翻身上马:“邢将军,你在看什么呢?”
刑武收回视线,神色淡淡道:“从进入山海关开始,幽州好像有什么不一样了。”目光所及之处,所有人都动了起来。明明上次离开的时候,山海关内的六郡还一片死气沉沉。
许湛澈这时也在马上坐直了身体:“邢将军平日里只顾着练兵,有些事你不知道也不奇怪。上个月王爷和王妃整顿了幽州官场,抓了不少贪官污吏和横行乡里的世家贵族子弟,还了百姓们一个公道。后来啊,他们还将幽州境内的田地分到了每家每户,以后田地里面生产出来的粮食,只要交一半给官府就行了,要不百姓们也不会这么积极的开荒种地啊。”
刑武瞳孔不自觉地收缩了一下:“一半?只收一半吗?难怪了。”
自古以来,百姓们的苛捐杂税就名目繁多,没有土地的他们只能租种官宦人家或者世家贵族的土地来耕种。一年忙活到头,辛苦收获上来的粮食,自己最后能得十分之一就不错了。粮食亩产也就一两担,忙活到最后,百姓们依然吃不饱饭。
而且耕种别人的土地,别人想收回来就收回来,哪怕佃户们精心照料,最后也会被收走。可现在田亩被精确地指派到了每家每户,官府还会分发优质种子,只要不偷懒,吃饱绝不会有问题。
这时范祁也从道边小跑了过来:“对不住了各位,久等了,我们可以出发了。”
许湛清笑道:“范统领这是来了个大的?”
范祁哈哈一笑:“我看那边有人在挖水渠,就过去瞅了几眼。那水渠挖得和我们第一村一模一样,一看就是出自同一张图纸。听那边负责挖水渠的匠人说,等水渠挖好了,以后幽州的河网和水渠融为一体,以后不容易干旱或者发水了。”
许家两个兄弟对视一眼,感叹道:“好大的工程!”如果是曾经的他们,听到这话只会觉得好笑,人力渺小怎么可能胜过老天爷?然而到了辽东第一村后,他们跟着开荒种地挖渠修路,亲眼见着荒地变成了千亩良田。
端王妃温珣有大才,他从不说没有底气的话,从不做没有事实依据的事,他说幽州的河网和水渠能融为一体,等工程完成后,他们目光所及之处的每一条水渠都会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就是想要达成这个目标不容易,光是测绘幽州境内的山川河流就需要无数专业的工匠夜以继日忙上多年。
范祁抖了抖马鞭,笑道:“他们还说,等将山海关内的水渠挖好之后,就轮到山海关外了。很快辽东辽西就会成为和渔阳涿郡一样富裕美好的地方了。”
许湛澈扫了一眼刑武:“还是邢将军那一仗打出了威风,要不然夫余人一直鬼鬼祟祟的多闹心啊。”
刑武冷静地分析道:“夫余人只是小打小闹,要我说还是去年那一仗打得鲜卑措手不及,这才震慑了周边的小国。”
说笑间,几人策马扬鞭,荡起阵阵春风。
在驿站休息一晚后,隔天上午,刑武几人直奔部曲大营而去。刚到大营东门口,众人就见大营前方宽敞的官道上停满了盖着麻布的大车,大车旁边立着整装待发的部曲们。就在几人研究着麻布下面盖着什么好东西时,就见崔昊快步而来:“刑兄弟!小范,许家公子,走南门,走南门!”
南门外也好不了多少,身着布衣的青壮年们在南门外排了长长的队伍,每个人眼中都流露着忐忑和期待。
见此情景,许家两位公子有些纳闷:“崔将军,什么情况啊?今日怎么这么热闹?”
崔昊解释道:“嗐,可别提了,就是赶巧了。东大门那边是要送到鲜卑去的盐,咱也不懂什么情况,以后卖盐还要部曲送到居庸关的陉道外。要我说啊,这盐卖得便宜我们吃亏了,可是王妃却说这是在放长线钓大鱼,什么盐便宜了,牛马养得多,草就秃了……王妃的话我说不来,但是听着听着还挺有道理,回头你们自己去问就知道了。”
糙汉子们不懂的事情,许氏两个兄弟倒是听明白了,二人心中惊讶之余背心又开始发凉。若是王妃的计划成功,将来整个鲜卑的经济命脉就掌握在了他们手里!好可怕的人!
对视一眼后,许湛清问道:“那南门那边怎么回事?我看到了好多百姓。”
崔昊挠了挠脸颊,笑开了花:“嘿,他们都是想要入部曲大营的百姓,有不少还是从幽州铁骑退下来的呢。铁骑的兄弟们眼馋咱大营吃得好住得好,不少拖家带口就过来了。”
部曲大营和幽州铁骑有本质上的区别,部曲大营是秦阙的私兵,先前只受秦阙一人调用,如今多了一个温珣。而幽州铁骑是领着朝廷军饷的将士,其中有很多人是因为服兵役才会被送到铁骑中的。
大景律令,每年春季开始抽调壮丁服役,相应的,每一年都会有将士已经服完兵役了。每年春天,各地的驻军都要忙碌一阵,送旧人迎新兵。
幽州铁骑条件差,往年服役完成的将士领了军饷后马不停蹄就回老家了。可是今年,不少将士前脚刚从铁骑大营离开,后脚就往部曲大营跑。气得铁骑的几个统领写信来骂街,笑得崔昊肚皮都痛了。
想要入大营的不只是退下来的铁骑将士,还有不少是幽州当地的百姓。听说大营中馒头管饱,每个月还能得九百银钱,而且家属还能得到有待,不少青壮年都动了这个心思。若是能被端王收为部曲,以后一家子吃喝不愁。
这就导致南门外排队的人一眼看不到头,竞争激烈。
许湛澈迟疑地问自家兄长:“可是……藩王部曲数量不是有规定吗?”如果许湛澈没记错的话,每个藩王最多能养两千部曲?
许湛清连忙给自家弟弟使了个眼色,自家弟弟什么都好,就是脑子一根筋太憨直。秦阙是幽州之主,多养几个部曲算什么?没见幽州铁骑都受秦阙调遣了吗?
崔昊笑道:“对啊,部曲数量确实有规定,不能超两千。可是咱王爷不一样啊,王爷离开长安时,圣上还赏了他一千部曲。所以咱王爷手里有三千部曲,只有三千哦~”
许氏兄弟瞅着满大营的精壮汉子,齐齐黑了脸。胡扯吧,别以为他们不知道,大营中现在常驻的部曲就有六七千,都快多出一倍的数量来了。
崔昊仿佛看穿了许氏兄弟的疑惑,一本正经道:“没错啊,正规部曲只有三千,这三千名额可抢手了。其他的都是后勤队伍,什么种菜的,养马的,耕地的,喏,还有洗衣做饭的。”
范祁差点笑出声,谁家营房做饭的是披甲将士?谁家营房厨子大军能上千?
谈笑间,崔昊领着众人深入了大营中。这时刑武看见一群人从营房的某个房间中走了出来,这群人中有披甲的将士,还有身着青衿的文人,他们手中拎着布袋子,三五成群边走边聊。
刑武一愣:“这……什么情况?”
崔昊解释道:“他们刚上完军事理论课,范栗大儒亲自讲课。说起来辽东郡还是远了一些,不过没关系,铁骑和我们部曲大营的将领们都有机会听课的。”
刑武眉头依然没舒展开:“我是说,为什么那些文人墨客会和将领们一起听课。”
崔昊还没开口,众人就听身后传来了一道清朗的声音:“自然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了。”转头一看,只见温珣正阔步走来。
待众人见礼后,温珣解释道:“自古以来,文臣和武将好像分裂成两个阵营,文臣见不得武将鲁莽粗鄙,武将见不得文臣迂腐寒酸。可这样就是对的吗?大家都是大景的子民,无论是文臣谏言还是武将死守,都是为了大景的江山更加稳固。既然目标一样,那大家就不该对立敌视,而是应该互相了解对方的不易。”
军事理论班刚开课时,受邀前来的铁骑将领和学子代表们分别挤在教室的两边,一眼看去泾渭分明。可是随着讲课的推进,双方都知晓了对方的不易和苦楚后,小课堂中的氛围越来越融洽。
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武将逐渐明白了文人迂回的妙处,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们也知晓了战场的凶险。如今大家在沙盘上推演,以前朝和大景立朝以来经历的所有战阵为原形互相厮杀,每一堂课都给人无限启发。
温珣笑着拍了拍刑武的肩膀道:“邢将军回来晚了,赶不上这一期的培训了。不过没关系,以后这样的课会越来越多,你一定会喜欢的。”
这次回蓟县,只有范祁一人还要折返回辽东郡。而刑武和许氏两兄弟,则有新的任务分配给他们。
一见这三人,秦阙便挑明了任务:“大景和鲜卑的和谈已经接近尾声了,我们得到了可靠的消息,鲜卑将会归还并州五城。这五城需要人驻守,刑武,给你多少人马,你能守住它们?”
刑武的呼吸瞬间乱了,魁梧的身躯不自觉地颤抖了起来:“王爷,您的意思是……”
秦阙笑着颔首:“对,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这些年鲜卑侵吞了并州太多的地方,能吐出五城来,咱一定要好好守着。并州雁门郡是我们幽州的西大门,本王需要你去镇守,你可能做到?”
刑武的大刀猛地立在了地上,邢将军单膝下跪领命:“末将遵令!”
这四个字铿锵有力,刑武的心却在狂野地颤动着。他能回家了,他能回到并州五城,重拾自己的荣耀了!独眼的猛将闭上通红的眼睛,狠狠握紧了手中的刀柄,这一次哪怕死,他也不会退让半分。
秦阙早就猜到了刑武的反应,笑了两声后,他缓声道:“本王给你两千部曲,铁骑那边卫平西统领会带三千人马和你汇合。补给方面你不用担心,到了雁门郡,你放开手脚谁都别怕知道了吗?”
刑武眼神坚定:“末将得令!”
秦阙交代给许氏两位公子的任务就更加轻松了:“听说并州有一条河叫汾水?”
许湛清颔首:“回禀王爷,汾水在太原郡以西。”
秦阙笑容更深,轻轻拍了拍二人的肩膀后,缓声道:“那更好了,你们跟着邢将军一道去雁门郡,没事的时候就在汾水以西多转转开开荒种种地找找矿。有空多回去看看你们的爷爷定北侯,说起来幽州和并州是邻居,让他老人家有空的时候来我们幽州小住一段时日。”
许氏两兄弟敏锐地捕捉到了端王话中的深意:“是!”曾经的他们是许氏分支随时可以丢弃的棋子,可是现在的他们是纽带,联络并州和幽州的纽带。
第71章
先前听说藩王在自己的封地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轮到自己做藩王时,秦阙恨不得一日能有二十四个时辰,自己能长出八条胳膊来。
忙啊,根本停不下来。
虽然很多事情都分给下面的部曲帮忙处理了,可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多事需要他和琼琅亲自确认。前脚刚安顿好了刑武他们,后脚秦阙又马不停蹄去接待幽州铁骑中来骂街的将领们了。
这一天天的,从睁眼忙到闭眼。等秦阙终于能喘口气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疲惫的端王爷这才发现,他已经大半日没见他家王妃了,问了问随行的部曲,才知晓温珣还在开会。
听到这话,秦阙心中了然:“我去看看。”
这段时间温珣将幽州孩童启蒙教育提上了日程,他想要让幽州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也能有受教育的机会。想法是好的,可是实行起来很有难度。就拿蓟县为例,整个蓟县只有两所官学,能入官学学习的都是富商或者小士族家的子弟,百姓家的孩子连入学的资格都拿不到。
等秦阙找来时,会议已经结束了。偌大的会议室中暗沉沉,温珣坐在靠前的位置上,两只手撑着额角,背影看着有些落寞。
秦阙轻轻敲了敲门,笑着问道:“我的王妃,可是遇到阻碍了?”
温珣抬头看去,就听秦阙挑眉道:“是不是官学的那些老学究不说人话了?本王帮你抽他们?”
温珣忍不住笑了,他舒了一口气,神情柔和道:“也不算多大的阻力,做事总会遇到麻烦,哪有一帆风顺的。幽州孩童启蒙教育势在必行,凭他们无法阻拦。我就是突然有些感慨,觉得世界之大,总会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想法。”
“也不奇怪,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总会有人守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不思进取,也会有人最大限度地利用手里的那点权利去为难别人,开了半天会后,温珣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别把他们放在心上,他们配合也就罢了,若是不配合,不用他们就是。幽州两百五十多万人,离了他们难道还不做事了?”秦阙的观点很明确,“不是你对我说的么:别为了不值得的人伤身伤神。”
聊了几句后,温珣感觉心里舒坦了不少,他起身收拾着身前的资料:“有点饿了,王爷用饭了吗?”
秦阙上前拿过温珣身边的布包,待温珣将资料装入包中后,他随手将布包挂在了自己腰身上,另一只手顺势牵住了温珣:“没有,这不是等你一起用饭么?”
暮色降临,这也是部曲大营中最轻松的时刻。每一栋营房都亮着烛光,随处可以听见部曲们的谈笑声。此时漫步在营房中,能感受到部曲们的年轻和活力,心中会有一种莫大的安全感和松弛感,别说温珣和秦阙喜欢这种感觉了,就连范栗和他带出来的大儒们也喜欢呆在大营里。
55/90 首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