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得知章淮到了幽州,卫椋也非常给面子的从居庸关赶到了蓟县。久未见面的师兄弟再度碰头时,四人齐齐红了眼眶。章淮轻抚着卫椋空空的袖子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反倒是卫椋坦荡一笑:“就算我少了一条胳膊,揍你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你瞅瞅你胖得!”
章淮呜咽着:“我这不是胖,是壮!老当益壮的壮!”
看着一群年过花甲的老者在院中笑闹,秦阙突然有些好奇了:“不是说师祖有五个亲传弟子吗?四师伯是谁啊?你知道吗?”
闻言温珣茫然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师祖师伯和师父都没对我说过。”
秦阙叹道:“若是四师伯还在世的话,找个机会将他调到幽州,师门也能团聚了。”
听见两个孩子的对话,院中的四人面面相觑,半晌后范琉叹了一口气,“傻点好,傻人有傻福。”
此话引来另外三人的点头应和,换来温珣和秦阙短暂的自闭:他们确实不知道啊!这神秘的四师伯到底是谁啊?
可惜范家学院这几日有事,范栗不得不回去,要不然师门齐聚,气氛能更加热烈一些。为了迎接章淮的到来,温珣他们准备了丰盛的晚宴。宴会上,往日高不可攀的大儒们谈古论今,诗词歌赋轮着来了一圈,欢声笑语中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
也正是这场宴会,让秦阙看到了不一样的温珣。在秦阙的印象中,温珣不善饮酒,一小杯酒就能放倒他。直到此刻,他才知晓,原来喝酒也分文武,先前秦阙和部曲们开怀畅饮的那种喝的是武酒,而温珣擅长喝的是文酒。
浅浅一小杯酒,喝之前要行酒令,输的人站起来唱个歌赋个词,再小小眯上一口。吃了半个时辰的酒席,众人面前的酒盏中酒水只下去了一半。
往常秦阙也见朝廷中的言官们这么喝过酒,当时他嗤笑一声:按照这种喝酒方法,几百年才能喝光一坛酒。可是今日,他看得兴致勃勃。通过这场酒宴,他才知晓,原来琼琅的师伯和师父们,擅长的东西都不一样。
范琉擅长吟诵,繁杂的古诗词通过他的嘴巴吟诵出来时像是有了新的活力;范璃擅长讲史书,尤其是擅长讲野史,那些劲爆的内容秦阙闻所未闻;卫椋擅长行酒令,别看他只有一只手,行令时从未出现差错;而章淮擅长音律,一手横笛如泣如诉,荡气回肠。
最重要的是,他家琼琅竟然也会音律!并且还吹得很棒!
章淮带了全套的笛子来幽州,师父吹长笛,音色醇厚悠长;徒弟吹短笛,笛音清脆悦耳。师徒二人的合奏引来了满堂彩,秦阙痴痴地凝视着手握竹笛含蓄微笑的温珣,觉得他家琼琅像是在发光。
宴会持续了两个时辰,要不是在场的大儒们年事已高到了修身养性的岁数,他们还能彻夜玩耍。温珣今天只喝了一小杯米浆,因为慢饮细品的原因,酒劲没有直冲天灵盖。此时的他毫无醉意,脸颊上泛起了薄薄的红晕,看起来像是夏日的蜜桃,想让人咬一口。
“你今日吹的那几个曲子,真好听。”秦阙牵着温珣的手慢悠悠往二人院子的方向走去,“若不是师父来了,我竟不知你会吹笛子。怎么办琼琅,越和你相处,我发现你知道的事越多能做的事越多,和你一比,我好像是个什么都不会的莽夫。”
温珣笑着捏了捏秦阙粗壮的手指,安慰道:“不会啊,我觉得行远很厉害。会带兵打仗,吃苦耐劳,脾气好……”
秦阙就喜欢听温珣夸他,他弯腰横抱起温珣,凑在他家王妃耳边轻声道:“多夸夸我,阿珣,你多夸夸我。”
温珣头靠在秦阙的胸口,感受着胸膛传来的动静:“我家行远啊,长得俊俏,功夫又好,耐力强悍,龙精虎猛。”
秦阙掂了掂怀里的温珣,低头在温珣额头上留下了一个热热的亲吻:“我还想听你吹笛子,一会儿能单独吹给我听吗?”
温珣不疑有他,满口答应:“行啊!”
等秦阙抱着他回到卧房时,温珣瞅着卧房中正在冒热气的浴桶,和浴桶旁边温润的竹笛时,他傻了眼:“你不会想……”
秦阙低头将温珣放在床上,伸出手指轻轻勾开了紧致腰身上的腰带,声音像是着了火一般:“是啊,放才在酒席上,我就想这么干了。阿珣,阿珣,你依了我吧。”
卧房中水波荡漾,温珣双手虽然握着竹笛,可吹出的音调却破碎不堪。秦阙感觉自己的身体快要着火了,他想他一定是中了名为温珣的毒,这个人让他怎么都看不够,怎么都抱不够,怎么都亲不够。
“啊……”笛膜沾了水,温珣半身靠在浴桶上,修长的手指紧紧攒着光滑的笛管。荡漾的水波吞走了他的笛音和他的呜咽,耳边只留下了秦阙低声的倾诉声:“琼琅,我心悦你。”
湿漉漉的手指紧紧相扣,二人的长发在水波中纠缠。浴桶中相拥的二人像是交颈鸳鸯,抵死缠绵。
*
依照惯例,新的州牧上任后,辖区内的大小官员都需要到州牧府上认认脸。
二月初一,章淮上任第一天,幽州各郡县大小官员早早地来到了蓟县。州牧府前热闹非凡,大到郡守小至县令,幽州境内能叫得上名号的官员都来了。众人聚在一处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话题一半围绕着章淮,还有一半围绕着秦阙和温珣。
“你们都听说了吗?端王爷和王妃准备大力发展辽东和辽西郡,那地方有什么可发展的?出了山海关都是荒地。”
“可别说这种话,我听说辽东郡建了个什么第一村,去年就开垦了上千亩地,今年还要调更多的流民去。”
“几千亩地算什么?我们哪个县没有上千亩良田。”
“啧,田亩再多,也收不上来税。”
“田亩不田亩的无所谓,我听说章州牧是端王妃的恩师,这章淮在江南就是有名的大儒,手上可抓过不少贪官,大伙儿都警醒点,别嬉皮笑脸的。”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突然听见四周传来了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循声看去,只见州牧府前的街道两侧,各有一队披甲的将士跑步而来。将士们手中背后背着长弓,腰间挂着利刃,随着他们的步伐,金属相撞的声音破空而来。
将士们很快在州牧府前的街道上站成了两排,肃杀的感觉让在场的官员们心中生出了一股寒意,也有胆大的人宽慰道:“章州牧第一天上任,他和端王妃关系好,许是端王妃在给他壮胆。”
正说着,就见长街尽头有两人骑白马而来,领头的那人膀大腰圆笑容满面,后面那人温润如玉,自然是端王妃温珣无疑了。
看到温珣陪着章淮出现,官员们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看吧,果然是在给章州牧壮胆。就是这阵仗,有些吓人啊。”
温珣岂会不知众人的想法,等到了州牧府前时,温珣扬声对章淮说道:“恩师,学生陪您进去吧?”
章淮点了点头,笑道:“你我师徒不必客气,你自然是要进去的。”
见章淮和温珣率先进了州牧府,官员们紧随其后鱼贯而入,有一部分部曲也跟着他们的脚步快速进了州牧府。就在他们进门后不久,州牧府四面八方都被披甲的部曲围住了,领头的崔昊端坐在高头大马上,眼神凌厉地吩咐部曲:“记住了,一只苍蝇都不能从你们的眼皮底下飞出去!”
待幽州官员们在州牧府的厅堂中站定后,章淮迈着四方步,稳稳走到了厅堂前。对着下首的官员拱拱手后,章淮阔声道:“在下章淮,蒙圣上器重,得端王爷端王妃看中,今后将担任幽州州牧一职。长话短说,章淮今日请诸位前来,只有一个目的——”
不少官员神情了然,还能有什么目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呗,先烧个火让大伙儿看看,以后你姓章的就能在幽州站稳脚跟了。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不稀奇。
结果当章淮的后半句话传入众人耳朵时,在场的官员们齐齐傻了眼。
章淮字正腔圆道:“请,诸位赴死——”
话音一落,部曲们齐齐亮出了兵刃对准了在场的官员们。顿时官员们慌成了一团,有不少人怒骂道:“胡闹!章淮你这是在草菅人命!”
“我们是朝廷命官!你一上来就行凶杀人,圣上不会放过你!”
“你不要仗着你是温珣的师父就敢胡作非为!本官要参你,狠狠参你!”
“还有你温珣!你虽然是王妃,但是没有官身,你不配站在这里!本官也要参你!”
章淮无视了众人的怒骂和呵责,他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温珣轻笑一声,上前抬手竖在耳边,轻轻击了两下手掌:“来人,将诸位大人想要的罪证抬上来。”
“我想诸位大人可能搞错了一件事,幽州是端王封地,而我是名正言顺的王妃。我能不能站在这里,诸位说了不算。”
“但是诸位今日能不能走出州牧府,我说了算。”
看着在场官员们面上的表情,温珣突然有些想笑,这群人除了韩靖之外,竟然没有任何人意识到:当秦阙拥有了兵权之后,接下来就会收拾他们。
可笑这群安逸久了的官员还在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还想着继续坐在那个位置上鱼肉百姓横行乡里,却不知今日他们死期将至!
从秦阙和他入幽州开始,就为了这一日在准备,如今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刻。
第68章
部曲们抬了五个大箱子放在了众人身前,打开箱子后,一迭迭的卷宗印入眼帘。温珣上前随手拿起一本卷宗:“涿郡郡守王守,和瑞八年,贪污军饷十二万两白银。在任期间,于涿郡郊外置办十处房产,纳八名小妾,其中有两名小妾是强抢来的民女……”
随着温珣一句一句读出卷宗上的话,涿郡郡守浑浊的眼神中满是惊讶。这么隐秘的事情,温珣如何得知?!哪怕明知卷宗上记载的东西都是真的,涿郡郡守也不会承认,一旦承认了,光凭贪污军饷这一条,就足够他满门抄斩了。
听着涿郡郡守含糊喊冤的声音,温珣合上卷宗,眼神凌厉地扫过涿郡郡守的脸:“不冤枉,实不相瞒,能将诸位凑集一堂,本王……妃也着实费了一些时间和心力。”
说这话时,温珣其实有些心虚,其实他并没有为今天忙碌什么,都是师门中的长辈们在操劳。原本今天他不想来的,可是师父说,这是他扬名立威的好机会。
师门愿意托举他,温珣不会浪费长辈们的心意。今天他站在这里,为的就是咬死这群和世家牵连的贪官,拔出萝卜带出泥,将幽州官场的蛀虫们拎出来晒晒太阳。
温珣扬了扬手中的卷宗,沉声道:“卷宗上记载的罪证,每一条都能找到铁证。诸位也不用在此对我鸣冤,来人,开堂。”
“州牧府今日起不闭门,咱们当着幽州百姓的面,把诸位做过的那些烂事坏事一件件抖出来。让百姓们评判,我到底有没有冤枉你们!”
州牧府不是衙门,原本没有可以升堂的地方。可是在部曲们的运作下,厅堂很快变成了衙门。章淮端坐在案桌后方,手握惊堂木猛地一拍:“宣原告——”
从古至今,民告官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幽州这片土地上,百姓们受了委屈,想要讨回一个公道太难了。朝廷任命的官员哪怕一开始怀揣着想要为民请命的想法来到幽州,也会被当地的士族豪强拖下水。
从大景立朝至今,幽州的百姓们不知天子,只知压在他们头上的官员坏得流脓。可是他们能怎么办?世家和官员勾结,他们状告无门!就算有天大的委屈,也只能往肚子里面咽。
听温珣说开公堂时,官员们原本还紧张了一下。主要是卷宗上记载的罪名太详细了,详细到他们忍不住流汗。可是这会儿大多数人冷静下来了,开公堂好啊,他们倒是要看看,温珣到哪里找原告。
幽州这么大,那些苦主出事之后有些拖家带口离开了幽州,更多的早已被打压得不见踪影。就算现在开了公堂,苦主们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消息。得到消息之后还得做好心理准备,再准备好证据……
想明白之后,官员们眼含讽刺地看向了厅堂中的师徒二人。卷宗写得再细有什么用,没有人证,谁知道所谓的证据是不是构陷?
果然,公堂开了一盏茶后,一个告状的都没有。州牧府的公堂上,只有正襟危坐的师徒二人和严阵以待的部曲们。被部曲们控制住的官员用庆幸的眼神互相交流着,他们倒是想看看,没有原告,温珣私设公堂这件事怎么收场!
一盏茶、两盏茶……州牧府外安静得只能听见麻雀叫声。见此场景,几个胆大的郡守终于不怂了:“端王妃、章州牧,没有原告啊?你们抬来的这些案卷罪证,到底是不是真的啊?”
温珣拢了拢衣襟,神色未变:“渔阳郡守不要着急,原告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章淮更是气定神闲:“来人啊,把渔阳郡守的卷宗找出来。”说完章淮笑眯眯看向了渔阳郡守:“郡守不要着急,稍后啊,本官先审和你相关的案子,保证你心服口服。”
渔阳郡守:……
时间一点点过去,崔昊已经在州牧府前转了好几圈,“耶,人呢?”别说没有告状的人,就连看戏的人都不见一人。戏台都搭好了,蓟县百姓这么不给面子的吗?
崔将军甚至摸着自己的下颚,又皱眉瞅了瞅板着脸的部下们:“难道是我们太凶了?吓到人了?”
正说着,就听长街两边传来了马蹄声和杂乱的脚步声。崔昊循声看去,只见长街尽头,秦阙一马当先,秦甲和其他部曲们紧随其后,部曲们中间则是神色紧张的百姓。
崔昊大喜:“来了!原告们都来了!”
为了今日这一仗,范琉范璃准备了许久,每一起冤案错案要找到苦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不是秦阙和卫椋提供了大量的部曲支持,今日这事也不会如此顺利。
秦阙亲自护送着要告状的百姓们来到了州牧府前,他率先下马,疾步走到了厅堂内。看到秦阙进门的那一刻,温珣脸上不由得绽放出了笑容。秦阙对着温珣笑着点了点头,而后阔步走到了温珣身边:“能带来的苦主都带来了,现在可以升堂了。”
端王爷声势浩大,一路上又是敲锣又是打鼓,在蓟县街上走了一趟后,身后跟了不少不明情况的百姓。没多久,州牧府内外挤满了要告状的苦主和看热闹的百姓,见此场景,秦阙遥遥对崔昊使了个颜色。
53/90 首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