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琼玖(GL百合)——山林钟鼎

时间:2025-03-18 07:54:26  作者:山林钟鼎
  “是。”老臣们别无选择,跟着宋琼进去。
  殿内侍奉的宫人突然见到一大群人,“啊”的惊呼一声,吵醒了躺在床上休息的宋邺。他睁眼瞥见有许多人影聚在自己房中,正欲怒斥,却在扫视中一瞬间对上宋琼的目光,顿时从床上跳起来。
  “宋琼?”
  只见宋琼翘着脚坐在圆凳上,桌上的茶杯在她指下旋转,随性得仿佛此刻是在她自己的卧房。
  “醒了?”
  她笑着站起身,走到众人面前:“诸位看清楚了,这个人,犯下欺君之罪,根本不是先帝亲生。”她自袖中抽出一块布帛,让花璎将上面内容宣读出来。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相信布帛上的话,待花璎念完,陈颛接过布帛,大臣们皆凑过来看,都不敢置信。唯有周金已盯着宋邺,汗颜不已。
  宋邺不屑一顾:“只凭一块破布,怎么就证明我不是亲生了?贤庄贵妃已死了十几年,父皇也过世四年,死无对证,说不定是你杜撰了找绣娘随便绣的。”周金已颔首:“有理,有理。”数位大臣附和。
  宋琼见他如此厚颜无耻,气极反笑:“好,那弑君之罪该当如何?”宋邺更不承认,道:“我何时弑君?分明是你克死了父皇。”
  “你掐住父皇脖子,令他窒息而亡,是我亲眼所见!你逼迫母后自刎,是阿玖亲眼所见!”
  “口说无凭。”宋邺见场面中和了不少,正色道:“朕知道了,你们想逼宫造反。周卿、陈大人,你们二位是百官之中资历最老的,竟也被一个黄毛丫头玩弄于股掌之间?若我不是亲生,父皇怎么可能早早立我为太子?各位大人,若你们现在回头,朕可恕你们无罪。”
  众人哗然。
  阿玖趁无人注意,到宋琼身边耳语几句。过了一会儿,宋琼上前打断众人的窃窃私语:“诸位有所不知,父皇有个习惯,便是在金龙殿常睡的床的隔层里放了一个母后绣的平安符。只要是趁他睡时谋杀,他定然会将这平安符扔下床,若有朝一日无故横死,即可凭此得知是否是有人谋害。”
  “这件事父皇给我们兄妹几人都说过,你贵为太子,不会不知罢?”宋琼说着走过去。
  “这……”宋邺从未听过此事,只拼命回想那日皇帝被他掐住脖子时,确实挣扎了许久。但因周铭忽然出现,他并没注意皇帝挣扎时是否扯了什么平安符……难道她说的是真的?先帝本就偏心,或许确有此事,专防他罢了。若他说“不知”,却真的找出了平安符,岂不是表明先帝对他有防备之心?不如说“知道”,就算宋琼在用这个诈他,他也可以反咬一口。
  “我自然知道。”
  宋琼笑着道“好”,指着那床:“现在只要探探床底,一看便知。”花璎会意,朝宋邺走去。宋邺浑身汗湿,乜视床榻。
  “等等。”宋邺忽然挡在花璎面前。宋琼冷哼:“怎么,心虚了?”
  宋邺异常冷静:“我怎知你们会不会动手脚,以防万一,让那宫人来探。”
  “好。”宋琼欣然答应。
  宫人哆哆嗦嗦将手向床底下探去……在场所有人屏气凝神,都盯着那只缓缓退出的手,从胳膊,到小臂,到手腕……手里空空如也。宫人道:“陛、陛下,什么也没有。”宋邺心中一喜,立即将床板掀开,看着隔层里那手掌大的符囊,突然大笑:“这平安符分明还在!是你诬蔑朕!来人,来人,把这帮乱臣贼子给朕抓起来!”
  “你看清楚了,那可不是平安符。”
  宋邺仔细一看,符囊里竟是他与姜国来往的信件!宋邺才反应过来中计了。
  “宋邺通敌叛国证据确凿,弑君之实昭然若揭。其穷兵黩武,致使民不堪命,这样的人何以为帝?”
  陈颛稽首:“请陛下归还玉玺。”众臣会意,纷纷附和。
  “请陛下归还玉玺。”
  “你们……”宋邺自是不肯,撞开宫人,揣着玉玺冲出金龙殿。不想迎面撞见一群士兵守候在外,他只好往太和殿跑去。半路上碰见许多大臣,而大臣们都没看清他的模样,只远远看见陈颛和周金已赶来,众人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回头跟了上去。
  此时宋邺已经穷途末路。
  宋琼让人守住出口,逼近他道:“把玉玺拿过来。”
  “谁敢!”宋邺环顾四周:“谁敢背叛朕,朕诛他九族!”宋琼见他仍旧执迷不悟,冷笑:“你的权力不是你手中的玉玺给你的,而是诸位大臣和万千子民给你的。你所谓‘诛九族’不过是动嘴皮子,又有谁听你的去做呢?”
  宋邺望向老臣们,果不其然,所有人都自觉退到宋琼身后。
  宋邺气急败坏:“一帮乱臣贼子,一帮乱臣贼子!”宋琼静静看着这可笑的一幕,只见他咆哮着,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剑朝自己刺来。宋琼不需躲,甚至不需作出反应,花璎就已经出手拦截,轻松将宋邺手中的剑打落在地。宋邺不死心,爬起来仍旧冲向皇座,花璎立马将地上剑卷起,朝其扔过去。宋邺自觉没有活的余地,闭眼等死,然而想象中胸口贯穿的疼痛并没有到来,他睁眼,只见周铭替他挡下了这一剑,用最后一口气恳求:“殿下……”
  宋琼看着眼前一幕,心中分外痛快:“失去挚友的滋味如何?”
  宋邺跪在周铭的尸体前,一身里衣,狼狈不堪,半晌冷笑一声:“要杀就杀。”宋琼却不杀他,另拿出一份契约书扔到宋邺面前。宋邺看着那上面明晃晃的“和亲”二字,倍感侮辱,他瞪向宋琼,却觉得她站在高处怎么也看不清,连声音也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你既然享受了荣华富贵,自然要为宋国做出贡献,与魏国的和亲契约不可废,来人,将宋邺带下去,仔细装扮,即日启程。”
  宋邺伏在地上,发出一阵诡谲的笑声。众人都当他疯了时,阿玖却在空气中嗅到一丝奇怪的气味,她警觉地盯着地上的宋邺,忽然喊道:“小心,他有蚀骨水!”花璎即刻用力踢了他一脚,“哐当”一声,一股绿色液体迸溅出来,地板顿时被腐蚀出许多小坑,众人未来得及惊呼,只听宋邺哀嚎着在地上滚起来。他的眼角的皮肤正在被腐蚀,捂着眼睛的手已经全是血。
  花璎看着他这样子已经彻底失去攻击能力,不知作何处置,望向宋琼。宋琼拧着眉:“自作自受。”花璎又看向阿玖,阿玖道:“带他下去,请太医。”
  与此同时殿外的大军已经等得搓手探头,直到听见一声惨叫,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齐齐望向石雕御路,片刻之后,宋琼自里走出。众人见她身后跟着文武百官,手握皇玺,便知江山已定,纷纷举起兵器欢呼。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宋琼一时间有些恍惚。阿玖走过来,笑问:“想好年号了吗?”宋琼架着下巴想了一会儿:“就叫‘同仁’罢。”
  开乾四年,腊月初五,新宋军入京,废帝位,剿叛军。次年三月,宋琼登基,改年号同仁。
  同仁元年。
  封赏大典前夕,花璎正对月独饮,忽见一人行来。花璎知晓她所来何事,便未主动开口,宋琼果然问道:“一年之期将至,你是想留下来,还是回同栀郡去?若你肯留下来,我不会亏待你。”
  花璎默了默,回忆起当初宋瑶曾对自己说:“薛夷已与我约定,只要你留在宋国,一半的兵权都由你掌握。”花璎听出她言外之意,没有接话。彼时宋瑶看着面上有些寞然的花璎,又补充一句:“当然,留或不留,还是取决于你……你想一想罢。”花璎短暂沉默,开口道:“我想好了。请你告诉郡主,让她放心,陛下和薛相都十分器重我,花璎会好好留在宋国,做好同栀郡的底牌,望郡主照顾好自己的身子,莫要太过操劳。”
  她自小父母双亡,对她而言,尽忠即尽孝,虽说留下来的未来尚未可知,世人都说将军的结局不过一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比起享乐,她还是愿意拿着这杆磨损又修复的银枪继续去挑战未知。花璎颔首:“末将愿追随女君。”
  次日封赏大典,众人都获得了应得的功勋爵位。
  “封花璎为神勇将军。”
  “薛夷为宋国第一女相。”
  宋琼并未革去所有大臣的职位,但实实在在改变了一番朝廷结构。规定科考制度,男女皆可参加;军中更不必说,在花璎的管理下,出现了一批专由女子组成的精锐。
  自此北有花璎,南有俞瑾。二人坐镇,平定了各处大大小小的骚乱,使宋国达到统一。
  庆功宴后,宋琼携功臣们至城墙之上,看万民朝拜之盛况。
  阿玖看着万家灯火,感触良多。她终于站在高处,再无人看轻。十四岁那年的祈愿得以实现。尽管现在的宋国仍处于战乱后的疲弱,但只要肯花心思,总有一天,所有的疮痍都会被沃土抚平。春风戏柳,草长莺飞。
  她很期待,这片山河最终会成为什么样。
  正自想着,身后忽然来了一个人,不由分说就拦腰将她抱住,阿玖回头失笑:“你现在是一国之君了,拉拉扯扯成什么样。”
  “没事,没人会看见。”
  阿玖环顾四周,空荡荡竟无一人,便由她去了。她们确实好久没这样放松地亲近一会儿了。
  街衢流光如带,宋琼看得入神,喃喃道:“真美……”阿玖“嗯”了一声,察觉到她有些反常,问:“累了?”宋琼点点头,有些疲倦地将下巴抵在她肩上,用懒散的声音继续说着。
  “我今天原本很紧张,但看见你在我旁边,就安心了许多。”
  阿玖本想问问她会不会觉得不自由,宋琼突然放开她,往前小跑两步,指道:“你看!”阿玖便忘却了此事,顺着望去。
  千千万万个孔明灯升上夜空,争先恐后落入星河。
  “玖玖,你还记得我们上一次看孔明灯的时候吗?”
  阿玖点头:“记得。”
  宋琼兴冲冲说:“我们再许一次愿罢!”
  阿玖笑:“好。”
  虽说双手合十闭上了眼,不过对她自己而言,其实没有什么想许的愿望。若说对宋琼……那一箩筐诉诸不尽的祝福,与其祈求上苍,不如亲手去为她实现。
  阿玖想着时间差不多了,便睁开眼,发现宋琼正盯着自己看,目光一如既往的认真澄澈,仿佛还是当初那个十几岁的骄傲公主。
  她满眼期待地问:“你许了什么愿?”
  阿玖注视着宋琼,脑海里浮现出的都是过去的日日夜夜,从分开到重逢,从相爱到相守……一切都是天意。无论是前半生的颠沛流离还是后来她和宋琼的相遇,她一点也不后悔。阿玖忽然想对眼前人说一句“我爱你”,可是临到嘴边又觉得怪肉麻的,不好意思说出口。
  她们对彼此的爱意其实早已不需要再用言语去表达。
  宋琼见阿玖半天不答,凑近又问了一遍。阿玖忽然红了脸,推开她一些。
  “你知道的。”
  宋琼不可思议:“我知道?那我猜猜……是天下太平呢,还是国富民强呢……”阿玖看着她猜测的背影,时而叉腰,时而指天,时而抱胸,仿佛真的认真在思考此事。
  阿玖笑了笑,悄悄走开了。
  “……还是和我长相厮守?”这边宋琼还在嘟囔阿玖许了什么愿,一转头,只看见心爱之人远远站在檐下等着自己。残雪缀在屋檐上,像月光流动的波光。
  “玖玖!”
  她追了上去。
  两个身影溶在月光里,再没分开过。
  (正文完)
 
 
第73章 番外·帝相韵事
  自二人携手治国以来,才知道朝廷纷争一点不比江湖的恩怨少。江湖多是直来直去,真刀真枪,不服就干;而朝廷则是文臣的战场,唇枪舌剑,弯弯绕绕甚多。宋琼以前还不觉得,在正式临朝后才真实体会到当帝王有多不容易。
  阿玖亦然。自从她任相职后,许多旧臣因不服,背地里讽贬她不说,还故意在上朝时阻拦自己说话。阿玖并不恼,想着来日方长,倒是宋琼执意要为她树立威信,故而朝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形:
  “薛卿怎么看?”
  “薛卿觉得呢?”
  “薛卿……”
  明明是个再正常不过的称呼,从宋琼嘴里说出来却总带着一点缱绻的意味,听得她耳根发热。偏偏宋琼还一直喊个不停,逼得阿玖不得不说:“陛下,你能不能有点自己的主见……”她特意咬重“陛下”两个字,暗示宋琼注意自己的身份。然而宋琼却不当回事,表面上咳两声正襟危坐混过去,下了朝又立马走到阿玖身边。
  “你就是我的主见。”
  阿玖露出无奈的表情。宋琼立马认错,连说“好”,并保证:“以后我绝对好好处理政事,绝不在朝堂上喊‘薛卿’了。”
  是啊,她在床上喊。
  同仁二年春,风平浪静了一段日子之后,燕国得知宋国朝中变动甚大,以维系友谊之名送来几样珍宝,实则为了刺探其实力。
  次日早朝,谢双奏道:“陛下,燕国要和我们交换一位使臣,在彼此国家待足两月,以促进两国交流学习,不知派谁为好?”
  宋琼颔首:“你们谁愿去?”
  殿中寂然无声。宋国正处于休养生息的时候,燕国突然行此举动,众人都觉得没安好心,恐有去无回,故满朝官员竟无一敢应。
  沉默间,忽听一清冽女声道:“臣愿去。”
  新旧大臣顿时自惭形秽,自此薛夷在朝中有了一席之地。
  此次外交,阿玖也增长了不少见识,学到了许多技能,譬如调香。她回来后改良小试了一下,没想到宋琼很喜欢,从此每晚都缠着要熏香。阿玖害怕吃不消,以“要处理朝政”作借口,一直不答应。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