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我靠托梦教爹当富二代(近代现代)——黎因浅墨

时间:2025-04-06 08:41:38  作者:黎因浅墨
  这会儿他就有些羞涩,只拿着二师兄的作品先展示。
  筒车的运转果然流畅,水果然在转到高处后,又倒在了准备的半片竹子做的“水渠”里,哗啦啦的流向了菜地的垄沟里。
  黎淮星被宣蓉抱着,将这场面尽收眼底,不得不感叹于这手工的精细。
  这可是越小越难做的,因为尺寸小,容错率就越低。
  等收拾了筒车,李同就不得不将翻车拿出来了,模型的翻车也不过半臂多长,随着他转动尾端的机括,盆里的水一点点被翻页带上去。
  甚至随着李同的速度越来越快,水车的出水也就越来越大。
  虽都是木制的,且还是模型,可李同和二师兄也细心的上好了桐油,保证木材的不腐之外,还能保证接缝不漏水。
  便是一个模型,他们也做的格外用心。
  黎成周连忙将比小腿稍高的筒车拎起,拉着李同却找了村长,既然东西做了出来,那就赶紧问问谁家需要吧。
  ——在村里肯定是要村长出面,召集大家问问愿不愿意每家出点钱,合伙打造一个。
  这又五天过去了,老天可一点下雨的意思都没有。
  现在时候还早,虽是热,却也没有烈日当空的烧灼,一看黎成周和李同离开,黎淮星便摆着手示意宣蓉跟上去。
  他要去看看结果的呀。
  “呀,我们星星也晓得要看热闹了呀。”宣蓉抱着儿子,忍不住拽拽他挥舞的小手。
  黎淮星也不知道她是怎么理解的,大抵这个月份的小孩都到了看“新鲜”的时候吧。
  反正宣蓉既然知道他要出去,他也就继续表达着自己的意思。
  方孝全道:“嫂子你就趁天不热,带他去转转。”
  “这也没剩多少腐乳了,我一会儿卖完了就去蒸豆腐。”
  熬糖的事儿他也会做,这方面黎成周根本没瞒着他,不过他们之前做好的糖还剩下一些,今天是打算好了不做,后天做完后,第二天再带上新鲜的糖去赶集。
  ——这些一直忙碌着,也要找机会歇一歇了。
  宣蓉看宣姝和宣霖也催他,便拿上一把蒲扇,既能遮挡太阳,又能驱赶蚊蝇,还能不时扇几下风,抱着黎淮星就出门了。
  还没走出去多远,就看到了一群半大小子不怕热的挨家挨户的跑,说是村长召人去村中大树下。
  之前,村长宣布黎成周教大家做豆腐,就是在那召集的人。
  当初宣蓉还躺在床上,还被后来聚到她家去的、浩浩荡荡一群人给惊到,现在想来,事情仿佛发生在昨日。
  但眼下,她可以抱着日渐白胖的儿子,走在林荫下,而村民们看到她,也和善的打了个招呼。
  甚至有人问她,知不知道村长这次又要说什么。
  “难不成是你家成周,又要教大家点什么?”有人这般说。
  但这话一出口,便有人啐他。
  这些日子,大概还是天气热闹得,一来是豆腐不易保存了,二来是大家只惦记着地里的庄稼,属实没心情吃喝了,豆腐实在是不好卖。
  ——最好卖的那一段时间里,有些人家的豆渣都没地方堆,哪怕是知道能混点杂粮面做饼子,人也吃、鸡鸭也吃,还是没能吃完。
  眼下却是不行了。
  有些人就想着,哪怕黎成周不愿教他们做腐乳,那至少收他们家的豆腐做腐乳也好啊。
  也是有人后悔当初没向方孝全那样去拉拔一把黎成周的。
  当然,也有人眼红,却又不敢上黎成周面前说什么得罪他,背地里去寻李同那妻子嚼舌根,说黎成周带方孝全赚钱,却不带他们家李同。
  这一切,宣蓉倒是不晓得,她不是在家忙活腐乳、针线,就是带孩子——她儿子已经是最好带的孩子了——便是家里还没有田地,又哪有空闲出去闲磕牙。
  宣蓉笑笑,不回那人的话,只说道:“我也不知道村长要说什么,不过,成周确实有事去找了村长,不知道是否相关。”
  她说完全不知道也不好,毕竟到时候村长要说水车的事儿,人家一打听也知道黎成周干了啥。
  一听她这话,不少人心思就活络了起来。
  黎成周这些日子又是做腐乳又是麦芽糖的,他们可都看见眼里,虽说一块一块的价格也不贵,可他家那出货量可不小,一早上都是人来人往的。
  ——豆腐虽然不吃了,但带着咸味、辣味甚至是酒香的腐乳还是要吃的,又下饭、又省盐。不吃盐,人可是要没力气的。
  这就让不知多少人眼红黎成周家,还觉得他只教那累人的做豆腐手艺,却将真正赚钱又轻省的手艺,捏在了自己的手里。
  黎淮星虽然是个小孩,可也正因如此,哪怕他看过去,很多人也不会特意遮掩神情,也就让他看到了多少人都是这样的“恨人有”的龌龊心思。
  说实话,心里很不痛快。但是在人家没做什么的情况下,又真不好“先下手为强”,毕竟眼下是古代,不是现代那门一关,可能邻居都几年见不了三五年的环境。
  生活在这里,要顾忌“人言可畏”,要抱团。
  黎淮星眼睛骨碌一转,有了个主意,说不定能让他加快用上卫生纸的脚步。
  但在此之前,想要推广水车的村长,被人怼了一波。
 
 
第20章 就酱吃
  天太热的时候,是不适合浇水的,因为哪怕你凉水教下去,也会因为地热而变成温水、热水。
  再壮实的苗也经不住这么虐待。
  所以农家浇水,都要抢在清晨和日暮西山后——傍晚其实也不那么好,因为晒热的地,不会特别快的降温下去。
  特别是他们只能挑水来浇,没有大量的水,很容易被地热蒸腾掉,作物也吸收不到多少。
  所以在这将热未热的时候,村长叫人,虽大多数人不在家中,但等了一等,人也就来的七七八八了。
  村长也不在等下去,这也是不是收税那般的大事儿,谁要是没来,待别人回去一议论,他也能差不多都知道。
  ——在村里,就没什么秘密可言。
  这一次,黎成周却并没有领头,在村长和李同的“一马当先”之下,他似乎只是来早了一些罢了。
  等看到宣蓉抱了孩子过来,他则是快手快脚过去接过孩子,还颠了颠,似乎对黎淮星如今的重量,感到满意。
  黎淮星抿抿唇没出声,只盯着村长那边看。
  边上倒是有村人夸了黎淮星几句。
  虽都知道他是不足月生下的孩子,却没想到长的这样白净讨喜,这些日子养的越发有肉了。
  宣蓉笑着应和两句,就见村长要说话了,连忙不再搭腔。
  村长清清嗓子,示意大家安静,又叫自家儿子和李同一人一边将那翻车和筒车,都举起来让村民们看见。
  解释一番这东西的作用,又道:“这俩是给大家看模样的,真正的筒车和翻车,体型都是不小。”
  要是太小了,也只能摆着看。
  不过太大了,纵然木匠能做,村民们也舍不得花那老多钱。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得考虑使用环境。
  这一点,在筒车和翻车有望做成的时候,李同和他二师兄就分辨去看了澄河溪的两岸,估算了两边需要的不同数据。
  ——澄河溪的两岸,有着落花村和长溪村的大多数农田。
  这时一说筒车和翻车的作用,不少人家是心动的,虽说要花些钱,可如果地里的庄稼都颗粒无收,他们连今年只怕都活不过去。
  但也期望这价格不要太高。
  村长道:“我的意思是,这东西大,汲水量也不小,只要下水的位置合适,就能没日没夜的带上水来。”
  “所以也不用家家户户掏钱买,只要看好位置,几家合伙用一个也是可以的。”
  到时候这钱往几家头上一摊,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一听还能这般,大家就更有兴致了,不少人问出最关心的问题,直接说多少钱吧。
  至于这东西的用处?他们相信村长既然说了,那肯定是真的能汲水的。
  要是不能?嗐,他们这不还没下定决心买吗?
  村长一边说,一边示意儿子和李同,将筒车和翻车都演示一遍,解释道:“这东西根据用料找木匠做。”
  “大家也知道不同的木料,价格也不同。当然,用来做筒车和翻车的木料,也不需名贵,却也需要结实一些。”
  “毕竟是大件儿,大家也不想用个三两年的就不能用了。”
  翻车还好一些,能搬回家去妥善储存,但筒车立在那里可是风吹日晒,不论是木材的不合格还是工艺的不合格,东西都会很快损坏。
  农家人买东西,就喜欢花一次钱能得到长久的实惠。
  ——当然,前提是这钱也别太离谱。不然他们也宁可凑活着,也不愿花这钱。
  眼下就果然有田地离着澄河溪近的人,在心底盘算着,反正他们家离得近,浇水也不费太多时间,没必要花这一笔钱。
  甚至还有人想,等着水道真如村长所说的搭建起来,那只要从他们家的田地边过,他们还能弄不来水?
  村长不说了解他们每一个人,但能做出那种“损人利己”事情的人,他心里都还算有数的。
  ——每个村里都总有那么些人的,也说不好是好竹出歹笋,还是谁家的风水被坏了。
  “因为不是挖水渠,所以这水道搭建好了之后,未免漏水、断连,你们哪几家买了这水车,也得商量着留人轮流看着。”
  当然,也就是眼下这光景,地里庄稼正是紧要的时候。等下了雨或是不缺水的时候,也就不太在乎这水道中有谁用了水了。
  但也确实有人想到,若是自家出了钱,旁人家没出钱却从他们家的水道用了水,让人心里多不痛快。
  一时,村民之中像是水开了锅一般沸腾。
  “而且,也说不好就会继续干下去,说不得过几日就下雨了呢?”
  一听那价格,有人就忍不住嘀嘀咕咕。
  特别是知道李同的师父那边发生什么的人家,话虽没明说,但神情里多少带了几分李同是否来揽钱的意思。
  ——黎成周这次没有出这个头,并非是怕这件事情,这方面他也早与李同提过。他没出头,完全是因为不该什么事情都落在头上,坏事不该,好事也不该。
  李同纵然会被村人一时的议论,但若是因筒车、翻车救了大家的收成,这便是极大的风头与恩惠。
  黎成周觉得虽说图纸是自己从神仙老爷那里学来的,用心制作的却是李同和卫师父他们。
  ——其实水利一事,最好的发起人,合该是官府。
  但不论是黎成周还是李同,他们的谈论里都没提过这个路子,顶多是提了找村长。黎淮星便也没在梦境里提,以免影响他的判断。
  到底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是黎成周和幼儿黎淮星,黎淮星怕自己过于超前的思想,会给这个不能经历风雨的小家庭带来危险。
  哪怕“发家致富”这个进展慢一些,也好过风雨飘摇。
  黎淮星是这般想,却不想这个“进展”会来的比预料的快的多。
  村里到底要不要筒车、翻车,李同也没见天的苦苦等候结果,而是带着那些模型,真的前往附近的庄子。
  那些老爷们或许不会心疼庄子里的佃户,可他们会忧心庄稼的减产。
  ~~~~
  黎成周带着一家赶大集。
  这一次是请了方家二嫂去帮忙看顾家里。
  宣姝本是不想来的,毕竟姐姐、姐夫是来做买卖的,宣霖是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笔墨纸砚的。
  她又来干什么的呢?不如在家看家,做点家务,也省的麻烦人家。
  但是宣蓉和黎成周坚持,甚至黎淮星都冲她挥手,小小年纪的宣姝又哪里坚持的住?
  谁不向往那花样琳琅的集市?
  黎家这次卖的就不是煲仔饭了,而是腐乳、麦芽糖、刺绣以及堪堪能够出坛的大酱。
  ——有了这一小缸大酱的成功,黎成周有了大批制作的底气,不过具体好卖与否,还得看这一回大集。
  这个时候的人还不吃“酱”,甚至对这个东西没什么意识。
  而那富裕的人家,吃的也不叫做酱,而是叫做醢,都是肉糜所做。
  可现如今又有多少人家能吃的起?
  所以一开始,大豆酱虽不是乏人问津,可大家的眼神里都是打量与疑惑。
  黎成周耐心的解释道:“这酱咸香浓郁,不管是用来炖肉还是炖菜,亦或者是豆腐,都能增香添味。”
  “而且,这个酱还能直接拌面、拌饭吃。”
  因为豆子做的,所以哪怕耗时挺长,黎成周的定价还是不贵,巴掌高、双手合握粗细的一截竹筒,装满了才要价三文。
  一边说,他还将一旁的碗递出去,上头是放了不少指头长的小竹棍,给大家沾了酱尝味。
  这卖东西还让试吃,哪怕量少也已经是很大方的人家了。
  用面饼来沾酱吃什么的,就别想了,谁家也经不住这么折腾。至于用手?大家来逛集市,一双手早不知道摸了多少东西,哪怕现在的人不计较,可黎成周也得顾着不让酱味儿变了不是?
  试吃的时候人潮涌动,但是真的想买的却不算多。
  不过,总算打开了市场不是吗?
  黎成周一筒筒的卖,后头方孝全和宣霖就一筒筒的装,这竹筒空着好堆放,要是装满了,却容易泼洒了。
  等这一批人离去,带来的大酱已经不剩下多少,方孝全索性就全给装好了。
  也是因为他们带来都不算多,大概是大缸的三分之一的量。
  宣蓉的绣品就摆在了酱摊子的隔壁,招呼起人时,也顾不上这边。
  还有人问那麦芽糖怎卖,宣姝虽怕自己一脸的红疙瘩吓着人,可左看姐夫和哥哥、右看阿姐,都没谁腾的出手,只好低声回应。
  来大集的人,就是冲着集上价格比镇上店铺便宜些许才来,有些人出门前就盘算好了要买什么,这会儿见价格合适,便也要了。
  当然,也有些人会还价,实在不给还价的,那也想要个饶头。
  一般这时候,麦芽糖的小碎块,多给一点便是给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