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祈想她这表妹不愧是书中为男主打下半壁江山的女战神,小小年纪想得就比一般人通透。
大周女子地位低下,被视为男子的附属品。女子若想出人头地,往往需要付出比男子更多的努力。
郑宓能让边疆将士对她心悦诚服,让敌人闻风丧胆,由此可见她在这过程中付出了多少艰辛。
赵祈一直都钦佩那些不向命运屈服的人,郑宓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志向,更是让她赞叹不已:“自古英雄出少年,表妹你年纪轻轻,却志向远大。表姐有你在身边帮衬,大周何愁不能兴旺,女子有你作为表率,又何愁没有未来?”
郑宓听了这番话,心中怎能不为所动。
从小到大,父亲身边的将士对她说最多的话便是:“郑宓啊,你若是个男子就好了,就能继承郑将军的衣钵,只可惜你是个女子。”
每次一听这话,她身上便涌起热意,她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这个时代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她想要证明,女子并不比男子差,甚至可以比男子更加出色。
现在,皇帝表姐告诉她,让她好好发挥自己的长处,让天下女子都看看,女子也能在疆场上驰骋,自己这么久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和支持,她听到后怎能不激动?
郑宓一脸严肃地说道:“皇帝表姐,你放心,我定不辜负你的期望。”
赵祈点点头,心中又涌起一阵疑惑:如此志向远大的女子,怎么会甘心屈居于燕君烨身边呢?
片刻间郑宓又换了一副嬉皮笑脸的面孔,对皇帝表姐说道:“宫里实在无趣,你什么时候能带我出宫游玩?”
褚淳贤闻言,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怒气,冷哼一声,“你竟然在你表姐面前献上人头,把她吓得不轻,现在她还在榻上躺着,你竟然还要让她带你出宫?”
她调皮地吐了吐舌头,“我本想给皇帝表姐一个惊喜,谁知道变成了惊吓。”说着,她还眨了眨眼睛,一副古灵精怪的样子。
她确实不知道皇帝表姐的胆子这么小,竟然会被人头吓晕。看见敌人的首级,应该兴奋猜才对呀!
赵祈摆摆手,宽慰道:“无妨。”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母后薨逝后,你和舅舅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亲缘了,你先在宫内住下,晚上你同我一起用膳,咱们姐妹俩浅酌两杯,好好聊聊。”
郑宓也不禁有些触动,她想起父亲每逢姑母生辰和忌日,便会将自己关进书房,一整天都不出来。
郑宓悄悄地走到书房门口,听见父亲在里面喃喃自语,似乎是在与姑母说话。父亲对姑母的感情很深,虽然姑母已经去世多年,但父亲始终无法释怀。
“皇帝表姐,我有句真心话想跟你说。虽然我们是第一次相见,但我却觉得你十分亲切,就好像我们从前见过一般。在我心中,你并非高不可攀的皇帝,而是我的亲人。”
褚淳贤心中咯噔一下,她仔细端详着郑宓,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端倪。郑宓的脸上一脸赤诚,这让褚淳贤也觉得自己可能是想多了。
赵祈闻言难得真心动容,“表妹,我也深有同感。”
褚淳贤想起前世郑家被判谋反,满门抄斩,她们姐妹反目成仇,再看今日她二人如亲生姐妹般的场景真是让人感慨。
褚淳贤柔声说道:“祈儿,你的身子不适,恐不能饮酒。”
赵祈回答道:“无碍,浅酌两杯而已。”
郑宓看着她们,眉眼弯弯,抿嘴轻笑,她的目光在赵祈和褚淳贤之间来回穿梭,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有趣的事情。
而赵祈和褚淳贤则是一头雾水,不知道郑宓在笑些什么。
她们对视一眼,齐齐抬头看向郑宓。
郑宓调笑道:“没想到皇帝表姐还很听嫂嫂的话呢。”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调皮和调侃。
赵祈心中无语,她感到困倦不堪,轻声说道:“我实在倦得狠,你先下去休息吧,容我小憩片刻,待我醒来再聊。”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似乎已经无法再支撑下去。
说着,赵祈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她的呼吸渐渐平稳,身体也逐渐放松下来。
郑宓此时倒是乖乖退出殿内。
褚淳贤贴在她耳边说,“祈儿,睡吧,我守着你。”
褚淳贤发觉祈儿身子实在虚弱,她之前总以为,前世祈儿不理朝政,身子骨还能好些,如今操心政事,心思重了,身子比前世还要差上许多,稍有劳心,身子便撑不住。
那胡太医医术到底如何?祈儿这气虚之症怎么总不见好?
半个时辰后,赵祈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精神也渐渐恢复了过来。
褚淳贤端着一碗药走了进来,看到赵祈醒了,轻轻地扶起她,喂她吃了药。
褚淳贤见她精神彻底好了些,才细细与她说起明日朝堂之事,赵祈听在心里,一一记了下来。
第12章
翌日朝上。
赵祈端坐在龙椅上,面色沉静,眼神庄重,她已经完全适应了一国之君的角色。
她开口问道:“徐将军,此次西平县之行,可曾有燕君烨将军的消息?”
徐岩鄂赶忙回答道:“回禀陛下,并未有燕小将军的消息。”
赵祈一脸沉痛,声音充满了懊悔和自责:“燕君烨失踪多日,至今杳无音信,恐怕是凶多吉少了。此事,皆是朕之失策,朕难辞其咎!”
她稍稍停顿了一下,看向众人继续说道:“为了弥补朕的过错,朕决定追封燕君烨为武安君,并昭告天下,受大周百姓敬仰,让他永载大周史册。同时,其父燕啸鸿教子有方,赐伯爵位,享伯爵俸禄。”
赵祈刚说完,便有文臣站出来反对,“陛下,燕君烨作为此次大战的主帅,不但没有击退敌寇,反而命丧疆场。如今赐予他如此厚重的恩典,是否有些不妥?”
燕啸鸿听后也匆匆跪下道:“承蒙陛下隆恩,老臣受之有愧,实在不敢当此殊荣!”
此时,朝堂上陷入了一片寂静,众臣纷纷交换着眼神,似乎都在等待着赵祈的反应。
赵祈微微皱眉,她看向那位反对的文臣,问道:“卿家有何高见?”
文臣恭敬地答道:“陛下,燕君烨战败,导致我军损失惨重,赐予他恩典,恐怕难以服众。”
赵祈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文臣接着道:“陛下,西平县之所以战败,责任全在燕君烨身上。他若无事,应该受到惩罚,而不是在死后还会受到褒奖,否则,何以对得起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将士们?”
有些臣子纷纷点头称是。
赵祈沉思片刻后,说道:“卿家所言有理。但是,燕君烨也是为了保卫大周而战,虽然战败,但其忠心可嘉。又以身殉国,应当报以嘉奖,若将士战败都要受到惩罚,还哪有将士敢为大周而战。”
那位文臣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赵祈打断了。
赵祈看向燕啸鸿,“燕将军,你是燕君烨的父亲,你对此有何看法?”
燕啸鸿知道自己儿子和女帝后宫里那位的纠缠,因此刚才不敢答应。
他还以为女帝又要给他设什么陷阱,看到有人反对,他心里还有些宽慰,可是女帝言语中给自己儿子的恩典似乎不像是假的。
又转念一想,自己半生都在为大周效力,就燕君烨这么一个儿子,临老了儿子还战死沙场,他和他儿子怎么就不配得到恩典了!
他一改刚才的态度,感激涕零地跪地谢恩说道:“陛下英明,老臣感激不尽。犬子虽然战败,但他也是为了保护大周,陛下能够不计前嫌,赐予他恩典,老臣实在是无以为报。”
赵祈道:“燕将军你为大周征战多年,立下赫赫战功。此次燕君烨为国捐躯,朕自然要给予他应有的恩典。”
赵祈心中暗想:燕君烨,我视你为英雄,倘若将来你要对大周不利,那便是叛国之举,看你还有何借口来侵犯大周。
她又缓缓开口道:“徐将军凯旋而归,朕心甚慰。他不仅为朕带回了拓跋泽济的项上人头,更是大涨了我大周国威!”
徐岩鄂毕恭毕敬地对赵祈行了跪拜礼,惶恐道:“陛下谬赞,老臣实在愧不敢当。那敌军首领的头颅,并非老臣斩下的。”
赵祈闻言,眉头微挑,追问道:“哦?那是何人?竟有如此能力?!”
徐岩鄂忙回话:“回陛下,是郑泰将军的小女儿郑宓。老臣亲眼所见,她在马上,手起刀落,斩下了拓跋泽济的人头。”
“郑宓何在?”赵祈问道。
郑宓此时还站在徐岩鄂将军身边,看着一本正经的皇帝表姐和徐岩鄂老头一问一答,觉得十分好笑。
听到皇帝表姐点到自己的名字,她也学着徐岩鄂老头的样子,毕恭毕敬地向皇帝表姐行了个礼。
“小女郑宓,参见陛下。”她的声音沉稳,不卑不亢。
赵祈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她虽然年纪尚小,但在这朝堂之上,却没有丝毫的胆怯和失态。
“你就是郑泰将军的女儿?”赵祈问道。
“正是。”
“你父亲是我朝的骠骑大将军,你此次又立下赫赫战功,真是虎父无犬女啊。”
郑宓恭敬道:“陛下谬赞了,这都是陛下领导有方,将士拼命,才能取得此次胜利。”
“你于战事中有功,朕决意封你为御前带刀侍卫,并统领五千京畿卫,以表彰你的功绩!”
“陛下,万万不可啊!女子为官有为祖训。”
又是那辅政大臣齐忠站了出来,他神色激动,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
另有多数朝臣附和着他,齐齐跪在地上,异口同声地说道:“求陛下收回成命,女子为官有为祖训。”
郑宓面上沉了下来,她紧紧地握着拳头,眼里闪过一丝杀意。
她抬头看向赵祈,声音冰冷地说道:“陛下,臣虽为女子,但并不比男儿差。臣在战事中表现出色,立下战功,为何不能为官?”
赵祈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觉得郑宓还是太过年轻了,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让人一览无余,在朝堂之上,情绪如此外露,很容易让人猜透心思。
赵祈怒声呵斥道:“祖训?齐大人,女子为官有为祖训,那女子为帝呢?先帝驾崩之时,立朕为帝,你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辅政大臣,当时为何不与先帝说有为祖训?如今朕要封一个功臣为御前带刀侍卫,保护朕的安危,你倒是带头阻止,你们这些重臣,到底安的什么心?”
她的声音威严,回荡在朝堂之上,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敢言语。
赵祈的目光扫视着他们,继续说道:“朕即位以来,一心想要重振国威。如今大周正是用人之际,郑宓在战事中表现出色,立下战功,朕要封赏她,有何不可?”
陛下几次违背辅政大臣的意见,与以往言听计从的态度判若两人,齐忠心中暗道不妙,但还是强忍着说道:“陛下,臣等并非有意违背圣意,只是担心此事会引起朝中非议,有损陛下威名。”
赵祈冷笑一声:“朕的威名,岂是那些流言蜚语所能动摇的?若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敢封赏功臣,那朕还有何颜面做这个皇帝?”
“郑宓,朕今日就封你为御前带刀侍卫,统领五千京畿卫,负责皇宫的安全。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尽心竭力,保护好朕和皇宫的安全。”
郑宓听了,连忙跪地谢恩:“臣谢陛下隆恩,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祈点了点头,道:“好了,众卿无事就退朝吧。”
散朝后,赵祈便去了云光殿,褚淳贤在等她用早膳。
赵祈却有些饿了,喝了一碗粥,才缓过劲来。
“早朝还算顺利?”褚淳贤问道。
赵祈用锦帕轻轻擦拭嘴角,如说着家常般与她言谈,“如你猜测那样恩赏燕君烨之事却有文臣出言阻止,只是燕啸鸿态度变化之快倒是让我有些意外,他最开始严词拒绝,后又感激领赏,着实让我费解。”
褚淳贤亲自又为赵祈添置小半碗粥,她道:“他儿子是为大周战死沙场,也算死得其所,陛下不计前嫌,赐予恩典,他感激涕零也是人之常情。”
赵祈恍然,“还是你看得透彻。”
褚淳贤继续说道:“陛下如此厚赏这些武将,也是为了让大周的将士看到,陛下对武将的重视,只要他们能够忠心耿耿地为大周效力,陛下绝对不会亏待他们,这份荣宠也只有陛下能够给予。这样一来,他们也会更加心甘情愿地为陛下效力。”
赵祈并没有觉得褚淳贤是想要为燕君烨做些什么才要封赏燕君烨,从大局来看,此举确实能够拉拢武将的心。
赵祈不满地说:“今日齐忠那老东西,果然像你说的那般,用女子为官有为祖训,不许郑宓入宫为官,我几次在朝会上说些什么,他都要三番四次地阻止,这个老东西,真是让人厌烦。”
褚淳贤深思熟虑后说道:“他是先皇留下的辅政大臣,在朝中根基深厚。如果你想要撤了他的官职,还是要徐徐图之,不能过于急躁,否则欲速则不达,可能会引起百官恐慌,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倒不如先按兵不动,等他们自己露出破绽,到那时,你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其一击即溃。”
赵祈一副受教的模样点了点头,起身对褚淳贤作揖说道:“多谢先生教导,学生收益为匪浅。”
褚淳贤勾起唇角,捏了捏她的下颚笑道:“我看你是跟你那调皮捣蛋的表妹学坏了。”
赵祈身体忽地一僵,脸上露出了一抹不自然的神色,忙开口说道:“那为何齐忠和众朝臣会如此反对郑宓入宫为官呢?”
褚淳贤颇为耐心温柔的解释道:“他是怕陛下开了先河,如高宗在位时那般,让女子入朝为官后重用女子,致使女子地位与男子平起平坐,男子的权益就会受到影响。齐忠顽固不化,信奉男尊女卑那一套,自然不愿意郑宓为官了。”
“高宗?”赵祈心中升起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愿意重用女子?
褚淳贤想到那位英明圣主感慨道:“高宗是大周第二任皇帝,也是大周首位女帝,继位后颁令女子可入学、为官。高宗在位时,国家民富国强。可惜高祖四十岁时突然驾崩,其弟成宗继位后,禁止女子入朝为官、入学堂。此后,平民女子少有读书机会,早早嫁人;官宦女子虽可读书写字,但也难登朝堂,只能操持后院。”褚淳贤话语间充满对高宗的崇拜与惋惜之情。
8/89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