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朕与将军解战袍(穿越重生)——昼眠梦君

时间:2025-04-19 07:34:10  作者:昼眠梦君
  “朕让他秘密审理,就是为了保全皇族的颜面,”殷祝低声道,“而且才砍了七个脑袋,看来是手下留情了。”
  宗伯瞪着他,抖着手,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陛下就不担心,被史书记载为暴君吗?”他忍不住问道,“古人云‘亲亲相隐’,纵使这些人有过错,也该先用家法惩戒,再不行,在族中召开集会……”
  “人人都用家法,那国法何在?”
  殷祝听得不耐烦,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行了,朕看宗伯您今日也不想来当这个说客,虽说名义上是同族,但说白了,还是别人家的事。宗伯年纪大了,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替朕转告那些人,今后教育子孙谨言慎行,大夏不需要一帮只会拖后腿的蛀虫。”
  宗伯乞求地看着他:“陛下,您真的不能看在臣这一把老骨头来求情的份上,放剩下的那些孩子一条生路吗?”
  “假如他们不是十恶不赦,可以。”
  殷祝从桌案上拿起一份书信,朝着宗伯晃了晃,“您可知道,这是什么?”
  宗伯睁大浑浊的眼睛,却仍是看不清上面的字样,只能摇了摇头。倒是扶他进宫的小辈看清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北屹刚刚送来的战书,”殷祝说,“他们警告朕,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再不接受上面提出的和谈条件,那么接下来,屹国会向大夏全面开战。”
  宗伯瞬间捏紧了手中拐杖的龙头。
  他曾亲历过那场浩劫,也亲眼目睹过旧都被屹人军队攻破的惨状,乍一听闻这个噩耗,即使坐在座位上,苍老的身躯也不禁如风中残烛般摇晃起来。
  他再也顾不上为同族求情了,连声对殷祝道:“陛下,打不得,真的打不得啊!屹人真的和咱们不一样,他们生来就是为了打仗杀人的,那里连十岁的孩子都能上战场杀人……要是开战的话,我大夏的百姓又要被他们当成猪羊一样宰杀了啊!”
  殷祝瞧着他的瞳孔都在颤抖,知道这位宗伯大概率是有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也就是ptsd的。
  但他依旧没有心软,只是说道:“朕明白您的顾虑,此举在您看来,可能是一场豪赌。但朕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让我大夏的百姓,不再被屹人当成猪羊,堂堂正正有尊严地活在这世上。”
  宗伯和他对视许久,张了张嘴,低声问道:“可陛下,臣斗胆问一句,若是……您败了呢?”
  “朕或许会败,”殷祝笃定道,“但朕的大将军,绝不会败。”
  “陛下为何如此肯定!?”
  “因为他是宗策。”
  ——纵观历史,天上地下,漫漫几千载岁月里,最闪耀瞩目的一颗将星。
  殷祝把手中的战书一丢,扬起唇角,露出一抹难掩得意的笑容:“北屹将同样的一封信也送到了宗策的总督府上,甚至还带了重礼想要招降他,你知道他是怎么回复的吗?”
  不等宗伯出声,殷祝便直起身,抛下了掷地有声的一句话:
  “他只对那些屹人说了三个字。”
  “那就打!”
  作者有话说:
  遇到正事智商情商+100,遇到和干爹有关的事情,智商自动-99,还附加迷幻效果。
  由此可见:宗将军,一款生生的debuff[狗头]
 
 
第55章 
  天佑五十四年。
  屹国为王太子克勤复仇,撕毁合约,向大夏宣战,举五路大军南下扣边。
  当年八月,朝廷改年号为兴和。
  明仁药堂。
  作为一家口碑甚佳、且在大夏境内开了十余家分店的老字号,今日明仁药堂的柜台前,依旧是大排长龙。
  王六正排着队呢,眼珠子咕噜一转,竟然在不远处看到了老熟人,顿时惊喜道:“老张头,你也是来买金疮药的?”
  老张头:“哎呦,可不是嘛!朝廷和北屹开战,这几个月来伤药的价格都翻了好几番了,我家那口子一直怂恿我屯些在家,这不,刚开门就紧赶慢赶跑过来了。”
  两人正唠着嗑,一个身形魁梧、身穿灰麻长袍的年轻人撩起帘子,从堂后大步走了出来。
  众人一见到他,纷纷热情招呼起来:“少东家,今儿还有多少金疮药?”
  “归少爷,我都来三天了,毛也没买着!回去和老爷都没法交代,今天说什么也得让我先买了吧?”
  “一边儿去吧你,我都来五天了!”
  归亭冷着一张脸,把一块牌子摆在了众人面前。
  “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现场不少人不识字,看着那牌子上墨汁淋漓的字迹,脸上不禁露出茫然之色。
  归亭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写的是‘一人一瓶,不许多买’。”
  “什么,一人才能买一瓶?”
  “可我家十几口人呢,少东家,一瓶怎么够啊!”
  “爱买买,不买就出去,”归亭不耐烦地一拍柜台,“如今我家药堂和朝廷合作,为前线抗屹军队供药,药品物资本就紧缺,前些日子居然还有人故意大量采购囤积居奇,弄得真正有需要的伤患买不到药,这等败类,就是在发国难财!”
  人群中立刻响起一片附和声,也有几人面露心虚之色,嘴里嘀嘀咕咕,被归亭全部看在眼里。
  回去后他与父亲说:“我看这些大量买药的人,都是一副官宦富户家刁奴的打扮,幸好他们识趣,没闹起来,否则我定要让他们尝尝我拳头的厉害!”
  正在眯着眼睛看一本古籍上穴位图案的归仁从桌边抬起头,瞪了他一眼:“你也是个大夫,作甚动不动就要使拳脚?”
  归亭:“爹,您又不是不知道,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参军,听说最近宗大人带的兵又在前线打了胜仗,您从前总说,官匪一家,兵过如筛,那宗大人总不会是那等将领了吧?”
  归仁撇开脸,不说话。
  归亭一看有戏,连忙道:“再说了,我又不上前线,只是在军营里给伤兵救治,这总行了吧?”
  “你爹我还没傻到信你这种鬼话!”归仁骂他,“老人家总说的‘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你以为是跟你说着玩的?”
  “那都是从前的老黄历了,”归亭辩解道,“如今陛下下旨,不仅把每月军饷提到了四两白银,伤亡了家属还有二十两银子的抚恤金可以领,医馆药堂都是优先救治退伍的伤兵,现在不少人家报名参军都还要抢名额呢。”
  归仁再度语塞。
  片刻后他又道:“那之前又是谁说的‘好男儿当血洒疆土,马革裹尸’?老夫要是真放你去战场,你不出一个月就得横着回来!”
  “爹我可以发誓!我真的不去前线!”归亭急了,“我,我只是想去见见宗大人,跟他说上两句话……顺便再去城头上看一眼。”
  他的声音渐渐微不可闻。
  “你小子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是不是以为自己刀练得很好?”
  归仁被他气得不轻,使劲儿拍了一下逆子的手臂,“当游侠和当兵,可完全不一样!你要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敌军,还有密密麻麻当头射来的箭雨!脚底下踩着的是你同袍的尸骨,面对头阵的也是屹人驱赶而来的大夏百姓,你敢说,自己下得去这个手吗?”
  归亭抿唇不语。
  “可是爹,”他低声道,“祖父祖母,您的亲朋好友,当初全都死在了屹人的刀枪之下,孩儿想去为他们报仇。”
  归仁枯树皮似的老脸抖了抖,闭上了眼睛。
  “报仇,报什么仇?这个世道,能好好活着就不错了,还想着为死人报仇,”他自嘲地笑了两声,“你爹我活了这么多年,恨意早就被磨没了,心也早就凉了,你还太年轻啊!你不懂。”
  归亭紧皱眉头:“有什么不懂的?爹你直说就是了,卖什么关子。”
  归仁摇摇头:“你等着瞧吧,宗策,他是个好将军,可惜没生在好时候。官员们容不下他,陛下也容不下他。”
  “怎么会呢?”归亭诧异道,“陛下不是最信重宗大人了吗?还一力主张与北屹开战,夺回失地,这是明君之相啊!”
  “明君,哼,”归仁冷哼一声,“你以为你爹我当初为什么离开太医院?就是见多了宫中这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能坐在那个位置上的尹家人,终究是多疑善变的,现在君臣关系好不代表以后,等再过几年,国库打没了银子,朝中议和声音只会越来越大,到时候,陛下还能不顾朝廷民生,继续让宗策打下去吗?”
  “况且,若他真的像外界传言的那样,一心抗屹不愿和谈,又怎会把年号改成‘兴和’?”
  “这……或许,只是一种期望?”
  但这个理由,归亭自己说来也有些勉强。
  归仁叹道:“罢了,你若是真想去前线,那就去吧,爹不拦你。正好下一批药材也该送过去了,但无论如何,你都不许上战场,听到没?”
  “听到了!”
  归亭响亮地回答,顿时喜上眉梢。
  归仁看着他这副喜形于色的模样,不禁对这个儿子既好笑又好气,心想叫他去见识见识也好,免得老吵着闹着要去参军。
  但随着儿子离开,他的笑容很快便从脸上淡去了。
  想起那年旧都的惨状,还有后续几十年来朝廷的种种不作为、甚至是对北归人的打压、对屹人的百般求和讨好……归仁的心中便溢满了愤懑难平的怒火。
  有多少次,他曾像儿子一样满怀希望地期待,甚至都已经在家磨好了剑准备上前线为国拼杀;
  又有多少次,朝令夕改,叫他的希望反反复复地落空,最后一怒之下,从太医院挂冠离去,发誓此生绝不再为朝廷、为尹家人做事。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保家卫国,寸土不让……”
  可听着外面传来的征兵号子,归仁心中那颗已经沉寂了几十年的心,还是狠狠震动了一下。
  若是真有那么一天,他能够重回故土的话……
  老人捏紧了手中的医书,眺望着窗外透进来的一线天光,苍老的手微微颤抖起来。
  *
  “三个月了,苏培盛,朕已经整整三个月没见到他了。”
  “陛下,奴才叫苏成德。”
  殷祝:“…………”说顺嘴了。
  “总之朕忍不了了,”他拍案而起,大声逼逼,“三个月没人陪朕聊天!三个月没出皇宫!朕都要憋死了!!!”
  苏成德提议道:“那不如,陛下去新都郊外围猎?”
  “前线打着仗,朕在后方打猎,这合适吗?”殷祝瞪了他一眼。
  唉,要不是他实在不懂军事,虽然懂点儿历史但大部分都是纸上谈兵,现在早就去前线御驾亲征,和他干爹并肩作战了。
  “您可以不亲自上场打猎,”苏成德给他出主意,那小模样像极了在昏君身边的拍马溜须的奸宦,“但您可以带上尹英殿下啊。殿下八岁了,学过骑马,也学过君子六艺,正好您可以考较考较他骑射的技艺,这样传出去,朝中也没人会多嘴说什么。”
  这倒是个好主意。
  殷祝想了想,同意了。
  这段时间他实在憋得够呛,每天不是看前线送来的战报,就是和干爹一起忙活筹建神机营的事情,还有国中这些因为战事而起的矛盾争端,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飞鸟坊那边有宗小弟在顶着,暂时不需要他操心,但征兵、赋税、后勤保障等等,殷祝全部都要亲自过问,否则他压根儿不放心手底下那帮人。
  尤其是唐颂和世家出身的那群人,要是不借机大发一笔战争财,那殷祝才要奇了怪呢。
  但他目前着实腾不出手去处理他们,只要别做的太过分,殷祝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尹家人动手是一码事,因为那毕竟还是自家人;但对世家动手,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支援他干爹抗击北屹,殷祝想,别的能忍就先忍忍,等战争结束后,再找这帮人秋后算账。
  殷祝打定了主意,把应涣叫到面前,让他负责这次出行的护卫工作。
  应涣一听陛下要带着皇子一起出门,神情立刻紧绷起来,抱拳道:“陛下放心,臣必定誓死保卫好陛下和殿下!”
  “还有公主。”殷祝提醒道。
  尹昇一共有三个孩子,一个皇子尹英,剩下两个是一对五岁的双胞胎公主,因为早产的原因,身体都很虚弱。
  她们听从太医的叮嘱,平时基本不大出门,就算出门也是被嬷嬷抱来抱去,据说三岁前脚都没粘过地。
  要不是殷祝听说了这事儿立马叫停,这俩倒霉孩子估计到现在都还学不会走路呢。
  所以历史上这两位公主双双早夭,他一点儿也不奇怪。
  早产,再加上尹昇的基因不好,一整个先天不足。
  要是再不出来活动活动,以古代的医疗水平,她们能活到成年才怪了。
  但说起公主,殷祝倒是想起了一个后世流传甚广的传说。
  他干爹死后数年,新都城破,大夏亡国,最后一任幼帝年仅七岁,据说是尹昇最小的儿子。
  这个孩子很喜欢宗策,还曾屡次在朝堂上公开说“若是宗将军在此,大夏必不会是如今这番模样”。
  只可惜大势已去,城破那日,太后带着幼帝殉国,屹人将领敬这对母子的忠烈,便叫人给他们收敛衣冠下葬,但负责收敛尸骨的人却发现,那幼帝竟是个女孩。
  虽然正史未经证实,但野史早已把这段历史大书特书。
  现代还据此拍了一部电影,但里面错漏百出,狗血泼天,七岁幼帝变成了十七岁少女,还和他干爹来了一段旷世生死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