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在古代升官发财的日子(穿越重生)——熠柠

时间:2025-04-21 09:32:19  作者:熠柠
  江璟云笑着揉揉小妹的头,又心疼又无奈。
  一个拔丝红薯就高兴成这样,可见之前吃的都是什么。
  但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就算他想给弟弟妹妹做些好吃的,家里余粮也没多少了,就做拔丝红薯用的这点油跟糖,放的时候旁边帮忙烧火的二弟都心疼的抓心挠肺的。
  唉,说一千道一万,都是穷给害的。
  看着瘦骨嶙峋的三兄妹,江璟云暗暗叹气:还是得想办法搞钱才行,一会儿吃完午饭,他先去大伯家看看吧。
  吃过午饭,江璟云便留两个小的看家,端上一碗特意余出来的拔丝红薯充作伴手礼,带着二弟江璟林,慢悠悠地往大伯家走。
  路上,他东扯一嘴西聊两句,试图从二弟嘴里套话。
  江璟林如今才十三岁,正是天真浪漫的年纪,又对自家大哥不设防,对于他的话有问必答。根据原身的记忆,再结合二弟提供的信息,江璟云很快便把大伯家的情况了解个七七八八。
  江老大住在老宅,奉养两老,与李氏育有二子二女。
  现如今两老都已去世,江老大的长子江璟轩年方十九,去年刚与隔壁村的胡氏完婚。长女大丫年十七,也已嫁至外村张家为人妇,育有一女。次子江璟浩年十六,比江璟云大一岁,还有一个最小的妹妹小丫,今年才十岁。
  江家三兄弟分家后,都在村尾各自建了房子,离得不远,两人走没多久就到了。
  老宅是一座看着略显破旧的泥瓦房,一人高的院墙斑驳不平,木门上布满细小的裂痕,门扉半掩;透过门往里看,可以看到是只有一进大小的房子,不算宽敞,但收拾的颇为整洁。
  两人刚走到门口,便遇到正在院门口喂鸡的大伯娘。
  “大伯娘,忙着呢?大伯在家不?” 江璟云垫脚在墙外往里张望,还将手里的拔丝红薯举起来,“这是我新琢磨做的新鲜吃食儿,拔丝红薯,拿过来给你们尝尝,甜甜嘴。”
  “哟,大侄儿过来了,来就来了,咋还带东西,跟你大伯娘可不兴这么客气,下次可不许这样了。”李氏说话间透着股爽利劲,将门打开把两兄弟放进来后,在围裙上擦干净手才把碗接过去,嘴里还在念叨,“快进来快进来,今儿个的太阳可毒了,你身子刚好些,可别再晒坏了。”
  走进院子,是夯实的泥地,平整光洁,走起来不沾泥灰。
  厨房外放着一个储水的大缸,旁边一扎扎柴火整齐的垒在角落。虽然用栅栏围了一角养鸡鸭,但粪便也打扫的干干净净,没有异味,可见住的人平时极为勤俭干净。
  两人随着李氏往里走,边走边道,“我身体已大好了,前个儿在家躺太久,现如今出来走动走动,正好活动一下筋骨。”
  小院里安安静静的,除了他们的说话声,只听见栅栏里的鸡叫。挨着江璟云旁边走的二弟四处瞧了瞧,疑惑问道:“大伯娘,堂哥他们不在家么?”
  “他们都下地去了,近来连续下好几场雨,地里的杂草见天地长,得抓紧去拔掉,免得糟蹋了庄稼。”
  李氏将江璟云两兄弟带到正屋里坐着,一人给抓了一把干花生当零嘴,又转头往里喊:“他大伯,璟云他们过来了,赶紧出来!”
  不一会儿,就听到后院由远及近传来一句应声:“哎,这就来了——”
  循声望去,看到的是一个一脸憨厚老实相的庄稼汉。
  累年的劳苦耕种下,老汉的皮肤黝黑粗糙,微胖身子略显佝偻,突出的前额和眼角刻满皱纹,正板的面孔蓄着杂乱的胡须,显得人有些严肃,但开口却是个慈善人儿。
  “大侄儿怎的过来了,身子可好些了?有什么急事喊林儿过来说一声就行了,你这次身子亏了空,得好好休养才行。”
  又来了,从进门到现在,江璟云听到的都是关切的话语,一言一语勾的他心里有些痒痒的。
  他以前是个孤儿,从小到大都是凭着一股劲自己野蛮生长,从未感受过家人的关心爱护。
  今天过来,原只是想打听一下情况,好琢磨一下接下来的打算。
  虽然有想过最坏的情况,或是被叔伯催着还债,或是被冷眼相待,或是干脆直接关门不闻不问……但未曾想,过来之后,长辈们却对银钱之事只字不提,字里行间只有对他的拳拳关切之意,让他这个不曾得到过关爱的人,不禁有些动容。
  江璟云第一次面对亲人的殷殷关切,表情略有些不自在,他点点头,呐呐地回道:“已无大碍,这段时日麻烦叔伯婶娘们照顾,我怕耽误田里的农活,今日过来,也是想问问田里追肥的事情……”
  “麻烦什么,都是一家人。”江大伯不在意的摆摆手,打断他的话,“土肥我已经弄好,过几日,让老大老二跟着一起挑到田里撒上就成。”
  “多谢大伯,这段时日劳您操心了。”江璟云真情实意地感激道。
  “这些事都不打紧,倒是……”,家里三个壮劳力,这么点农活半天就能弄完,江大伯提起另外一件事,“关于你读书的事。你爹生前,是盼着你能有出息的,但现如今出了这事,大伯想问问你,今后打算如何?”
  怕江璟云误会,他又补充道:“当然,现在只是随口说说,具体如何,咱们慢慢看着来也行。”
  “若是你想继续念书,”话到嘴边顿了顿,大伯似是在犹豫什么,迟疑半晌,才下定决心开口道,“大伯这边,再给你想想办法……”
  旁听的大伯娘见他这样说,张张嘴,想讲些什么,但是看着那两个低头坐着的消瘦侄儿,最终还是闭上了嘴没有开口。
  唉,算了,都是苦命的孩儿。大不了家里再攥紧点腰带,总能熬过去的。
  江璟云很清楚,大伯其实也不富裕,甚至拮据程度与他家不相上下,但是为了他,大伯还是开口担下这个重任。
  这话听的他不禁眼眶泛红:从来没有人,会如此不计成本地对他好。
  不过,他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大伯家也不容易,实在没必要将自家的重担也压上去,再压垮一家本就岌岌可危的贫苦人家。
  所以尽管十分感动,江璟云还是拒绝了。
  “你们的心意,我心领了。”
  “关于学业的事,我打算暂且放下。一是父母离世,需得守孝三年不得科举;二是长兄如父,爹娘去了,作为长子的我,现下最应当担起责任,撑起这个家才行。”
  大伯娘听着大侄儿懂事的话,忍不住掏出帕子,擦掉眼角泛出的泪水:“唉哟,可怜的大侄儿,可恨那老天爷,让我那命苦的二叔弟妹早早地去了,苦了这些孩子们……”
  “又说这些做甚,凭白再惹侄儿们难过。”江大伯瞪大伯娘,自己却也红了眼眶。
  江璟云忙起身宽慰两位长辈,费力一番劝解,两个长辈才稍稍释怀。
  与大伯两人又聊一会,约定好去田里追肥的时间,二人便起身告辞。
  “好孩子,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跟大伯说,大伯虽没甚本事,但只要我还在,少不了你们一口吃的。”将大伯娘递过来的一篮鸡蛋转交给江璟云,江大伯粗糙的大手拍拍他的肩膀:“这些鸡蛋拿回去补补身子,莫伤心,凡事咱们且看后头。”
  满满一筐鸡蛋,也不知要攒多久。
  江璟云没忍住,再次红了眼眶。
 
 
第3章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1]
  要问谁最苦,当属江老五。
  家中排行老五的江璟云,此时正在稻田里,尽情地挥洒辛勤的汗(泪)水。
  农历五月的太阳高高悬挂在天上,晒的人火辣辣的疼。
  江璟云手里拎着沉重的木桶,不断的弯腰在稻禾根部撒上土肥。
  不一会儿功夫,他就开始腰酸背痛,汗如雨下,尽管穿着遮挡手臂的裋褐,也仍被锋利的稻禾叶割穿了皮肤,更别提流下的汗水浸湿衣服,真是让人又痒又痛。
  咬着牙坚持了一早上,江璟云便累的跟死猪一样,瘫在田埂边上动弹不得。
  江大哥江二哥两人看见,不禁打趣道,“读书郎怎的如此体弱,还是赶紧去旁边歇着吧,璟林也去,剩下的活也不多了,我两晌午就能干完。”
  江璟云也不逞强,任由他们笑话,拉着璟林便在田埂上坐下,咕咚咕咚灌了好几口水,才缓过气来。
  累过头的他眼神呆滞,双眼无光地看着前方:前两日知晓家里只剩那么点田地的时候,心里还慌张的不行,如今看着这一大片稻田,只觉得浑身哪里都疼。现在还不到天最热的时候,光施肥就快要了他的老命,到真正收割的时候,可咋办啊?
  百无一用是书生,老祖宗的话就是有道理。
  曾·大学生·江璟云,现·文弱书生·江璟云,愁啊!
  “大哥大哥,看我们抓到的大田螺。”一个鸡蛋大小的田螺唰地举到江璟云眼前,一股子扑面而来的泥腥味,打断了他的惆怅。
  “嗯?好大的田螺,哪里捡的?”江璟云回神,伸手接过小妹几乎举到他鼻尖的田螺,转头看她和老三,发现他们两已经在带出来的竹篓里,装了小半篓的田螺,个个都大的出奇。
  今天江璟云把两个小带出来了。
  古代没啥娱乐活动,但整天闷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今天原是想着让孩子们出来放放风,没想到在江璟云干活的时候,他两跑去捡这玩意儿了。
  江璟云皱了皱眉头,这么多的田螺,他们不会跑去河里玩了吧,“老实交代,哪里捡的?你两是不是跑河里玩了?”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平时江璟云从未责罚过他们,但现在三弟江璟风一看到大哥严肃地板着脸,就莫名的有点发憷。
  江璟风慌忙指着离田埂不远的小水渠解释:“没有去河里,就在那里捡的,因为这个可以拿回去砸了喂鸡,我才带小妹去捡的……”话越说声音越小,头也越来越低,生怕被大哥责骂。
  江璟云闻言走过去看了下那个水渠,这大概是平时用来给农作物浇水灌溉才挖的,约有两尺宽,水深只能浅浅没过脚踝。因为水是流动的,看着还算清澈,偶尔还能看到一两条手指粗的小鱼在两边的水草里游来游去,看着应该没什么危险。
  他这才缓了缓脸色,但还是正色道:“抱歉,是大哥误会你们了,但以后像河边、湖边,这种水深可能有危险的地方,你们不许擅自靠近,知不知道?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晓得不?”
  三小只都乖乖点头。
  江璟云满意地挨个摸了摸三个小朋友的头,然后开始高兴地看竹篓里的田螺:“这田螺真大啊,水渠里还有没有,快快快,我们再多捡一点,晚上给你们弄个爆炒田螺吃。”
  二弟不晓得大哥怎么突然兴奋了起来,还打算吃田螺,忙劝道:“大哥,这个不好吃的,一股子泥味,里面还有沙子,我们平时都是拿来喂鸡的。”
  “啧,那是你们不懂的吃。用小米辣爆炒,再放点葱姜紫苏什么的去味提鲜,嘶,那滋味,绝了。”江璟云光是说就想流口水,干了一早上的农活,他现在饿的前胸贴后背。
  “哇,有那么好吃吗?”小妹也跟着流口水。
  “超好吃的!”
  “那咱们中午是不是就能吃到?”
  “中午不行,得先把田螺放水里吐干净沙子,晚上才能吃。”
  二弟、三弟在旁边听着也馋的厉害,已经迫不及待地下水捡田螺了。
  江璟云也挽起裤腿下水捡,边捡还边叮嘱:“圆屁股的是福寿螺,记得要跟田螺分开放,福寿螺是不能吃的,但可以拿来喂鸡。”
  三小只头也不抬地应声:“晓得了。”
  经过半个时辰的奋战,江家四兄妹收获颇丰,盆满钵满。
  看着这满满一篓田螺,江璟云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脸上都是笑眯眯的。
  穿过来快半个月了,终于能闻闻肉味了。
  也幸好,这个朝代的丧葬风俗对饮食要求不严:前三日不饮食,前七天只吃粥,七日后食蔬果,二七后可食肉。
  不然真让江璟云三年不沾荤腥,那他可能啥也不想干了,只想一头撞死回去。
  虽然田螺肉也不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嘛,咱有的吃就行,不挑!
  正巧那边施肥的江大哥江二哥也收工了,江璟云热情地举手招呼道:“辛苦两位哥哥,今儿个一起来家里吃饭啊,我亲自下厨炒两个菜。”
  江大哥摆摆手推辞,家里肯定已经备好饭菜等着了,且他也晓得五弟家现如今十分困难,若真不懂事去吃饭,指不定回去还要挨爹娘一顿念叨,“小事一桩,无需客气,先回了。”三句说完,便跟江二一起挑着桶往回走了,生怕后面有人追着撵似的。
  江璟云看着他两离去的背影也没去拦,晚上炒好田螺再送一份过去就是了,到时给送家门口去,他们还能退回来不成。
  想罢拎起沉甸甸的竹篓,满足地招呼三兄妹:“走,咱们也回去。”
  回到家,先将田螺倒入盆中泡水,同时加入少许油和盐——这样能更好地去除田螺里的泥沙。
  之后便去厨房简单地糊弄了一顿,累瘫了的江璟云终于能坐下来放空一下,想想以后的事情。
  江璟云在大学参加社团时,偶然之下接触非遗文化,当时便被这穿越千年的瑰宝所吸引,以此开始了他的非遗直播之旅,接触学习到许多精湛的的技艺和璀璨的历史传承,并因此挣下人生第一桶金。
  但是,太超前的东西江璟云不太敢轻易使用。
  一来,本钱只有借来花剩下的二两四钱,根本做不了什么;二来,这可是封建社会,讲究权利地位,太招人眼的东西容易招来祸害。
  思前想后,现如今能拿出手的就是厨艺了。
  高中三年,江璟云都在学校附近一家小饭店做兼职。店老板看他一个小孩勤工俭学着实不易,平时待他还算不错,偶尔心情好,也不介意教他做一些做菜小技巧。
  托店老板的福,江璟云的厨艺学的还算可以。
  可是,做什么买卖好呢?
  江璟云看着院中那一木盆的田螺,若有所思。
  “明天先去镇上看看情况再说吧,船到桥头自然直,作为接受过社会主义熏陶的新青年,还能把自己饿死不成,完全不带慌的!”江璟云自我安慰,站起身招呼跟屁虫们,“走,跟大哥去菜地里摘点晚上吃的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