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穿进权谋文后绑定了农场系统(穿越重生)——阿九9

时间:2025-04-23 08:42:34  作者:阿九9
  “怀瑜毕竟初次来京,我带他先回紫宸殿,明日在回顾府,回报父亲。”顾清晏脸上又挂上温和的笑容,又成了那个世家公子。
  周瑾怪异的看了顾清晏一眼,这位顾家子似乎和顾家关系十分微妙,不过对方所为对他也算是有益之举。
  如今他没必要去做那扫兴之人。
  南珺的目光也落在陌生面孔之上,略微思索后:“莫非这位就是你在书信之中提过,有大财的那位先生?”
  嗯?南枝困惑,随之又有些高兴,难道他大哥对周瑾有兴趣,想要收入麾下?
  “周瑾是个少有的聪明人。”南枝将周瑾拉到身边向大哥介绍。
  南珺挑眉,能看出他弟弟的不凡,并且自愿跟着他的幼弟,仅从这点他就相信这确实是个聪明人。
  不过,他没兴趣和南枝抢人。
  他对着周瑾点头问好,就没有再过多关注。
  这让观察的南枝有些失落,看来他大哥没有夺人之好的意思。
  “周瑾毕竟属于外来者,你要去见父皇,我替你将人带到紫宸殿?想来不会有人拦下。”皇宫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进的,特别是发生生辰宴的事后,盘查更是严格。
  有南珺帮忙确实要少不少麻烦,这样也不必让周瑾和顾清晏在外面等候。
  去见仁安帝,简述了一下一路的所见所闻,包括荆州的异常,以及泉州他所作所为。
  说完正事之后才开始话家常。
  “出去一趟确实锻炼人,枝枝长大了,也瘦了,是不是没好好吃饭?”仁安帝如同一个普通的父亲。
  “爹!我还没说你怎么派那么多人跟着我?”南枝不想纠结有种瘦叫做你爸爸觉得瘦,干脆从另一方面质问。
  “多吗?朕还觉得不够,不过一小队人罢了。”仁安帝没当回事,听到小儿子的控诉十分淡定。
  派人的时候他就预想到了,“你记得去见皇后给她报平安,三天前听说你要回就一直准备着。”
  南枝忍不住生气!仁安帝最擅长的就是祸水东引,同时即使他认错,下次依旧我行我素。
  或许这就是皇帝吧。
 
 
第50章
  三年后——
  这三年发生了很多事, 但又相对平静,更像是大风暴前的序曲。
  九岁的南枝心中忐忑不安,这是他原剧情中下线的一年, 他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度过, 有长大的机会。
  只是他能做的都做了, 这三年他也不是全然什么都没做, 尽量多留下一些东西。
  原著关于他只是一笔带过,九岁夭亡, 却没有具体说过他到底是为何而早夭。
  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唯一能肯定的是他绝不会是病逝,他的身体虽不像兄姐那样强壮, 但健健康康几乎没怎么生过病。
  甚至前段时间因为完成任务,他还得到了地动仪图纸。
  三年前去了趟泉州之后,他再没离京机会, 主要是皇后不放心, 只是去了趟泉州小儿子都瘦成那样,要是还往外跑, 像南岭一样,那南枝还能好?
  反正说什么皇后都不松口了, 一定要南枝放眼皮子底下才行。
  最近听说盛京来了一伙古董商,听说都是不世珍品,只不过他一直都没遇上, 这个古董商要想见他, 据说还需要内部人员引荐。
  颇有几分会员制的意思,南枝对这个古董商有几分上心,只当是个营销奇才,也没多想, 秉承着碰到是缘分,碰不到也无所谓的心态搁置了。
  他的更多心思还是放在地动仪上,虽然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下线,但在下线之前他还是要尽自己所能多挣扎挣扎。
  看看能不能改变原本注定的那些灾害,就先从地震开始预防,不然就辜负了地动仪图纸。
  他记得地震让本就没有加固的大坝受到影响,内部产生裂痕,但当地官员压根没察觉到此事,之后又碰巧遇上百年难遇的大雨,直接让摇摇欲坠的大坝决堤。
  导致很多百姓都丧生于此场灾祸之中,而他则想从源头避免这一系列连锁反应。
  关于大坝的问题,他也和仁安帝反应过,荆州牧绝对有问题,不知出于各种考虑,仁安帝并没有动荆州牧,只是派专人下去检测大坝是否稳固。
  并且以此敲打荆州牧,荆州大坝问题确实算是得到处理,只是加固结果如何还是不太清楚。
  他记得地震其实并非是在荆州,震源只是在靠近荆州的豫州,只是两地相邻离的太近,再加上豫州的地震十分凶猛,才让荆州受到余震影响。
  豫州离盛京也不远,荆州既然会被波及,盛京同样也在所难免。
  当务之急是先把地动仪做出来,并且尽量每个州保证最起码能有一个。
  这样能够有机会提前预示地震,同时也能避免为什么只送豫州,其他州府连盛京都没有的情况。
  可惜地动仪只能检测到是否有地震,是哪个方向的地震,却没办法准确到哪片区域,准确率有些堪忧。
  不过这也够了,南枝要的也就是个警示作用,如今最要紧的是怎么能把东西做出来后,取信于人,让人相信地动仪确实能检测出地动,而不是哄人的骗局。
  不过在取信于人这一方面,周瑾应该比其他人都有经验,毕竟泉州牧就不是一个好说服的人。
  如今的周瑾并没住在宫里,他和南枝的师兄们一起,被打包塞到南枝举办的学宫之中。
  当然,名义上学宫还是南枝的老师,宋清廉宋公一手操持。
  毕竟南枝年纪太小,学宫即使举办了,大家也不会产生信任,相反如果是历经三朝的帝师来办,可信程度就直线上升。
  其实他想替他带回来的谋士找一个更好出路,可本人似乎认准了他,无奈也只能将人和师兄一块打包。
  科举之事也有条不紊的推进中,而今是第一次科举之年,如试行成功,大概就会变为三年一小选,五年一大选。
  只有通过小选成为进士之后才能参与大选,这还仅仅是统考,参加这两次统考之前还有一系列小考。
  首先要通过当地书院考核成为一名童生,然后才能进行乡试考取秀才,可以说有了秀才身份才有了正式进入统考体系的门票资格。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进行着,而周瑾他们三个也都准备参加这次的科举,让南枝意外的是他们三个虽然都算是谋士,但似乎关系挺微妙。
  孔亮和周瑾惺惺相惜,又微妙的竞争,而士元和周瑾的相处则融洽很多,没那么浓重的竞争意识。
  不知道和原作者设定原型有没有关系,好在他们整体而言关系还算不错。
  相互之间有些竞争,就当良性磨合了。
  边郡变化也比较大,自从他完善了速食大全,昭阳就如同脱缰的野马,有了给力的后勤补给撒野撒的更加欢实。
  也导致有了未婚夫的昭阳,如今都还没成婚,他这个未来准姐夫也十分惯着,本身洁身自好,一心一意的等着昭阳。
  原著中也为了昭阳终身未娶,身边也没有什么红颜知己、蓝颜知己。
  其实公主之中真正极具戏剧性的,反倒是五皇女,由于有北狄血统,身高比一般男儿还要高一些。
  早在两年前五公主一跃成为身高最高的公主,这倒也没什么,真正让他在意的是五公主的驸马。
  这一对实在太有意思,上演了一出女驸马的戏码,比起戏剧中的女驸马,她们俩算是难得的两情相悦。
  只是不知道这位驸马,这一次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
  他的农场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牧场还是没能开启,但出现了不少小模块。
  除了果园和鱼塘,还出现了菌菇培养房,甚至还开了药田。
  也是开启药田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药材之前种不了,不光有等级问题,还有就是土地不同所以不能种。
  回京之后他还是将马蹄铁捣鼓出来,他连带着铁匠一起打包送去边郡,能够极大减少马匹折损。
  可以说昭阳越打越兴奋,从来没想过回来成婚,还有很大一部分他的原因。
  每次碰到这位准姐夫他都觉得不好意思,下意识想躲,更别说准姐夫对他这个弟弟爱屋及乌,更让他不太好意思。
  而他大哥府上那个没了的侧妃,后来南枝打听到和弹劾南岭的李御史有关系,南岭被弹劾似乎也有她听到什么消息。
  细节南枝不太清楚,但世家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让他头疼,感觉遍地都有亲戚关系,两个平日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的人,极有可能家族与家族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世家就像一张庞大的网,即使不想身处其中,依旧被其笼罩。
  农场的初始田已经全部解锁,并且开始升级黑土地。
  每每想到他花了三年才做到这个程度,他就像吐槽,哪个好人家的游戏三年了都没满级的?真不怕被骂死!
  农场也就仗着它没有客服,也没有投诉途径。
  不过当游戏变为真实的随身农场,升级慢的弊端都变得无关紧要,都有这么大一个宝贝了,还要提什么要求?
  泉州有他提供的方法,再加上由南岭接手了官盐相关生意,整个泉州比往年都好过不少。
  日子过的好,精神面貌都改变不少。
  不过为了官盐的售卖权,也没少折腾出幺蛾子,毕竟盐属于世家的钱袋子之一。
  那段时间弹劾三皇子的竹简差点没把仁安帝给埋了,最后还是泉州牧郑光主动要求南岭交易。
  世家还有不服气的,仁安帝直接甩出南岭收盐和卖盐的价格,并且直言如果能够比三皇子收价更高,卖价更低就交给对方。
  此话一出,瞬间作鸟兽散。
  他们争取盐,也不过是为了赚钱,如今让他们降价他们肯定不干。
  同时心里还在暗骂三皇子脑子有问题,好好的钱不赚,直接把棋盘都掀了。
  好在这时候南枝想起纸张推广,在盛京开了一家纸铺,除了最简单的竹纸,还有花笺,以及雪白细腻细薄光润的澄心堂纸。
  纸张大受追捧,仁安帝趁机将竹简全部改为纸张所制奏折,奏折款式由小儿子提供,他看过之后也觉得更加便利。
  南枝参考了后世的奏折,比起竹简,加上封皮都没有竹简重。
  携带起来也方便,如同仁安帝以往看那些奏书,很多时候都需要两三个内侍一起才能将那些大臣呈上的竹简搬到皇帝的办公桌上。
  如今只用一个内侍就能轻松搬运了,极大节省了人力与时间。
  奏折的改革倒是没碰上什么阻碍,主要是这些为官做宰的也觉得竹简又笨重又沉,用刻刀刻内容也太费事。
  用了纸张配套的笔墨砚台,他们迅速爱上了这种更轻松的书写方式。
  特别是纸张产量稳定,完全能够替代竹简。
  纸铺不出所料赚了盆满钵满。
  南枝还给他二哥出了个主意,随身携带银钱不方便,不如开个钱庄,将制币权捏在朝廷手中,这样更不容易造成经济动荡问题。
  不过也需要注意不能滥发货币,造成通货膨胀,那将是极为可怕的事,特别是百姓不再相信朝廷的货币,最后又回归银两这些稀有金属交易,对于市场而言并非好事。
  可以说在金融这一方面,他二哥简直是敏锐性点满,他只是稍加提示,他二哥立马能举一反三。
  同时也在他的建议下,将钱庄部分国有化,让仁安帝成为持股人之一,同时也费力的做出防伪水印。
  虽然十分简陋,但对于现在工艺而言已经足够了。
  把控风险的同时尽量避免造假导致通货膨胀,虽然费时费力,但确实有效达到了南枝的目的。
  这三年的成果不少,大夏也在缓慢的进行一些改变,乱象少了不少,不说盛世之象,却有了太平之景。
  地动仪还是得想办法尽快做出来,里面有些零件细节也十分考究,既要能检测出深处震源,又不至于被一些非地震导致的外来晃动导致一些错误信息。
  越是研究他就越是佩服张衡,古人的智慧真不能小瞧。
  地动仪形状类似酒樽,八个方向皆有一只异兽,异兽嘴里叼着一枚铜珠,若是检测到哪个方向有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异兽嘴中铜球就会掉落。
  准确率十分高,可惜由于年代太过久远,传到后世已经失传,后面复刻的地动仪都是根据留下的文书资料复刻。
  而南枝农场提供的图纸是原版,这图纸要是放在后世怕是要在史学圈震好几震。
  比起空有其形的仿制品,原版地动仪的威力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只不过里面复杂而精细的设计,十分考验匠人手艺。
  好在这三年南枝没少折腾新东西,每次都拿这些工匠折腾,让工匠们的技艺水平直线上升。
  向来地动仪零件虽然复杂,但经历过三年累计的工匠,应该也没问题?
  南枝并不知道,每次他找工匠,那些工匠都是痛并快乐着,痛是因为九皇子要求太高,需要极高的水平还有全心全意的注意力才行。
  每次替九皇子做事都能脱一层皮,办完之后技艺又会进一步提升。
  这种提升对于工匠而言是一种追求,可南枝的高要求也确实让人为难。
  不管工匠怎么想,反正地动仪肯定是要做出来的,并且要做不止一个。
  无论他什么时候会夭亡,他都想要尽可能改变原本的那些灾祸。
  书中冰冷的文字,对于如今的南枝而言那就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除了地动仪,还有水泥也必须提上议程,地震后不久,荆州就碰到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雨,河坝直接垮塌决堤。
  比起其他加固材料,其实水泥才是真正最好的选择,坚固程度更上一层。
  只不过这个加固需要经过荆州牧,他得想办法顺利实行才可以。
  他预想的情况十分多,后续处理也不同,面对天灾做再多预案也不为过。
  即使他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都不可能将伤亡降至为零,只能尽量减少伤亡数字。
  这是人力的极限,他必须学会去面对现实,过于理想主义只会什么都做不到。
  不仅脑内做好演练,连灾后预案他也准备了好多。
  其实更倾向于将现有荆州牧换下,换成一个类似于郑光那样做实事的州牧,只是荆州不比泉州,荆州地处要地,并且资源丰富,可以说是一个美差。
  荆州牧身后也是有世家支持,没那么容易能把位置抢过来。
  南枝心知十分遗憾,连仁安帝对荆州牧都是敲打,而非直接更换,除非对方犯了不可饶恕的大错,不然光是这个位置的利益牵扯都能扯出一大串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