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剧烈的咳嗽声响起。
南枝吓了一大跳,连忙去给他爹顺气。
莫名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以上也发生过。
貌似他每次找仁安帝说正事, 都要上演这么一出,这么多回了,他父亲都没学会谈事情的时候不要喝茶,容易呛到。
“您慢一点,别激动。”别咳出个好歹出来。
如果这不是最心爱的小儿子,而是南岭那个糟心儿子的话,仁安帝早就一巴掌将人推到一边去了。
这是他想激动的吗?心里对幺儿一言不合就干个大事的行为有了一定准备,但每次都会超出他的预料。
“怎么还和地龙翻身有关?”仁安帝抓着小儿子给他顺气的手追问。
“此物名为地动仪,可以检测到大规模震源,试验过了,确实能准确指出震源位置,太过轻微的动静影响不了它,准确率应该低不了。”南枝汇报成果。
略微思索过后,他也知道小幺要求他什么了。
“你想专门设立一个官职来监管地动仪。”不是询问,而是肯定。
知子莫若父,他可不就是为此而来的吗?既然亲爹猜到了,他就不需要再旁敲侧击试探了。
如今就要看他父亲考量之后,觉得是否可行,可行他就可以直接把人选交给仁安帝了。
南枝心中的小算盘打的噼里啪啦直响,一副古灵精华的模样,还自以为伪装的很好,实际上在仁安帝面前暴露无疑。
对小儿子的疼爱让他直接选择纵容,权衡利弊之后,又考虑到世家瓜分利益问题,新设官职一事他还在犹豫。
“很为难吗?”沉寂半晌,南枝心里也开始打鼓。
仁安帝摇头,直接指出其中的难处:“不是为难设官职,而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南枝不理解,不是可以科举选拔人才,有什么好困扰的?况且地动仪的监测者其实并没有品阶只是拿俸禄。
应该不至于涉及到利益相关,可以说这个岗位一点油水都没有,纯粹是用来历练,成为正式踏入官场的跳板。
世家大族而言这就是三瓜俩枣,根本不会放在眼里,实在是官太小什么也做不了。
“这里面不涉及利益吧?俸禄低又没品级。”皱眉不解。
“哪能不涉及利益?地动仪的监测者最起码能够直接和州牧说上话,并且一定程度能影响到百姓,这里面可做手脚的空间不小。”还是孩子心态,过于天真了,仁安帝心中叹息。
这是多年和世家相处的为帝经验,南枝不能想到也不奇怪,毕竟他的小儿子还太过稚嫩。
南枝虽然没能一眼看穿,但他胜在足够敏锐一点就透,反应极快。
“也就是说即使位置不起眼,为了话语权也会有人去争?”理解的点头。
仁安帝十分欣慰,一点就透天生就适合当上位者,他教起来也十分有成就感。
有些人怎么都学不会,有些人却能像吃饭喝水一样自如掌握帝王的敏锐心术。
“位置朕可以帮你,但人员怎么安排需得你自己想办法。”仁安帝其实也有让南枝培养自己班底的意思。
只不过小儿子志不在此,他一方面在潜移默化将小幺当继承人培养,另一方面也在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权。
两手准备最起码对于南枝而言是好事,无论未来怎么选择他都有退路可言。
“其实我确实想安排一些人。”南枝不好意思。
嗯?
这倒让仁安帝有些意外,他们家枝枝改性了?
“如师兄他们在我名下三年,也没正经给他们一官半职,反倒埋没他们,所以儿子想为他们争取一些位置。”虽说并不能算是直接进入官场,但这个位置足够锻炼人,可以以此为基础过渡到朝堂。
仁安帝有些失望,他还以为幼子难得有了野心,终于知道筹备自己的力量,结果空欢喜一场,觉得自己的完全不是好去处,于是给下属找条光明之路。
心中暗自摇头,他们这些谋士哪里是没眼光?怕是太有眼光看出小儿子的独到之处,根本不觉得自己被埋没了。
不过如此也好,即使南枝本人还没意识到,先为其打造一个用人班底出来。
仁安帝在心中盘算,十三个州府,只有三个小儿子的人,感觉还不够。
“还有其他安排吗?”一口气说完,爹好给你不动声色全安排了。
面对小儿子,确实好说话很多,甚至愿意给南枝没想到的地方做补充,甚至还有暗含鼓励对方多搞些事的意思。
“其实清晏说剩下的人选他可以替我安排好。”南枝眼神飘忽,话中底气也不是特别足。
仁安帝点头,意味深长看着一脸状况外的幼子,让他操心的小子自己不怎么在意培养自己的势力,但他的伴读已经开始替他做准备了。
“后续你让清晏过来,让他自己和朕说。”他已经不指望小儿子了,干脆绕过当事人和他伴读谋划。
他和顾清晏虽然还没达成一致,但在南枝相关问题上达成空前默契。
南枝耸了耸肩,不想细究他们怎么谈,反正他把这个事定下来,知道能够有个提前预警,不至于造成原著中的惨烈情况。
回去之后他将三名谋士叫到跟前,告诉他们他的安排,并且看他们三个当事人的意愿。
“殿下是想让属下负责地动仪监测?”孔亮思索。
“嗯,我想让师兄去荆州。”南枝考虑良久,还是想把孔亮安排去荆州,眼前这位谋士的原型可是那位卧龙先生,说不定会有奇效。
士元面带犹豫:“如果是荆州,明阳一人足以,在下和怀瑜可以留下参与科举。”
无论如何科举第一届推行十分重要,肯定不能让一些没本事的人浑水摸鱼,最起码要能服众。
学识方面他们还是有些自信的。
周瑾思忖,这三年他跟着孔亮他们一起,宋清廉授课时也带着他,虽说没有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谊。
对于宋清廉而言多教一个少教一个没区别,更别说周瑾也是个聪明人,给他一个意外惊喜。
如果不是收了南枝当关门弟子,恐怕也会心动收下周瑾。
周瑾没有奢求那么多,对形式上的师徒也不在意,心中把宋公当做老师尊敬。
反倒是宋清廉十分愧疚。
“老夫已收九皇子为关门弟子,不然也可将你收于门下,怀瑜,你之才能不在明阳和凤襄之下……”宋清廉是真惜才,更别说周瑾也是同样也是寒门出身。
“无须师徒之名,宋公亦是在下老师,有师徒之实足以。”周瑾十分豁达。
“不止明阳,你们三个都都要去。”南枝摇头,他倒不担心科举问题。
虽然参加科举可能成为前无古人的第一人,但目的还是为了为官做宰,他觉得他的三个谋士完全没必要靠科举再贴一层金。
他们本身就能凭借自身能力在千古之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不需要再绕个路,直接他就能给他们安排了。
“都去荆州?”士元意外。
南枝摇头,取来地图,然后点了几个地方:“凤襄你去豫州,怀瑜你回泉州。”
“啊?”怎么他就去豫州了呢?
“殿下送在下回泉州是因为郑州牧?”周瑾不知道南枝是不是找个理由把他送回泉州。
南枝摇头否认,他正是因为相信并且将他们当自己人才这么安排。
“这三地于我十分重要,而能派出去的人只有你们了。”看着谋士的眼中露出信任的目光。
三个人神色瞬间正色,听到南枝十分关注也不多想了,直接等安排。
“荆州之事在下略有耳闻,殿下派明阳去,明阳也能理解,只是另外两地又是?”孔亮皱眉思索,对于荆州之事他们都知道。
“荆州与豫州、泉州相接,同时豫州与荆州又与冀州相连,荆州一旦出现问题,泉州、豫州还有冀州全都会被牵连。”更别提大夏国都盛京处于冀州。
“所以殿下是想如果荆州有变,泉州和豫州可策应?”泉州倒是好说,毕竟也算是周瑾大本营,州牧郑光也听他劝。
士元在豫州毫无根基,豫州牧可不会像郑光一样好说话,甚至极有可能拿不到豫州的话语权。
南枝眼底闪过莫名神色,早在知道豫州要出事,他就央着仁安帝将人换成能听得进去劝,并且愿意听他安排的人。
“观殿下神色,殿下认识豫州牧?”士元一直在观察小师弟,自然没错过对方的神色变化。
该怎么描述呢?南枝有些为难,对方和他的关系好吗?
他觉得豫州牧似乎不是很看得惯他,见了他总要刺他两句,完全不顾他的皇子身份,一点也不担心得罪他。
可他真要有事相求对方也绝不含糊,他都不知道关系算好还是不好。
“认识,关系算是不错吧……?”不确定。
这个用词很微妙啊。
谋士三人组相互对视一眼,知道这里面有事。
“那豫州牧能信任吗?”士元也不多问,直接问点有帮助的。
南枝松了口气:“正事相关,他还挺靠谱的。”
大概最难的是孔亮,荆州就属于一个烂摊子,荆州牧完全没办法用,很有可能还会从中捣乱。
可以说荆州毫无助力,还要拖后腿。
偏偏荆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无论陆路水路,都要从此地经过,不然就要绕极大一圈。
想想南枝都觉得头大,他派孔亮去荆州更多是带着点玄学效应,万一有奇效呢?
孔亮也知责任重大,不过有两位同僚帮衬,他觉得荆州也不是没有可操作空间。
他们三人告退,顾清晏办事回来,需要安排的其他人他已经安排到位。
“如何?陛下答应与否?”看到陷入思考的九皇子,伴读奇怪。
南枝摇头,看着顾清晏:“答应是答应了,但要你自己和他谈。”
“陛下要求?”清晏惊奇。
点头。
“嗯,他亲口所言。”毫不犹豫。
虽然不知道仁安帝为什么要见他,但顾清晏丝毫不惧,并且胸有成竹。
南枝不知道两个人聊了什么,怎么聊的,只知道最后结果他的伴读十分满意,像是得到了某种肯定。
只是在顾清晏将外派另外十人名单给他时,让他有些意外。
“文若?”他怎么也会在这份名单之上?
他记得原著中,顾清晏和这位世家出身的谋士应该没有交集才对!
不对!不对!顾清晏和文若同属世家出身,即使不怎么熟识,他们也绝不该没有交集。
可他记得,这两人的关系应该不太好才对,如今怎么文若反倒跑顾清晏手下了?
“枝枝认识文若?”顾清晏讶异,他以为南枝不会关注世家相关消息。
“算听过吧。”南枝眼神有些飘忽。
好在顾清晏也不介意,只是道:“文若可能会在科举之后再去赴任。”
“他打算参加此次科举?”南枝瞬间反应过来,怎么刚劝走三个,又跑来一个?
难道他们这些聪明人都不觉得欺负人吗?完全和其他考生站在不同层面,考赢了也不长脸啊!
“他就是想试试自己的才学能走到哪一步。”顾清晏也很无奈,偏偏劝也劝不住。
总觉得如果他手下的三位谋士听到此话会不服气,也会等考完再去赴任。
这个念头一从脑子里过,南枝就打了个寒颤,不行!胡来的一个就够了,四个都来真成欺负人了!
第53章
该安排下去的都安排到位, 日子也还要正常过。
只是南枝又一次听到了最近盛京最有名的古董商,让他升起好奇之心。
听说古董商姓庞,号称拥有全天下最稀罕的宝贝。
越见不着南枝反而越感兴趣, 不过心底总有一种莫名的不安, 这个古董商有问题吗?
原著中好像并没有提过这号人物?
既然如此应该不是什么重要人物?造不成太大影响?
只是一个古董商而已, 是不是名声太大了?
“听说庞老爷有一个稀世珍宝, 他是出海后遭遇海难之后,大难不死反而因祸得福。”说话之人故意压低声音, 实际上周围一圈百姓都竖起了耳朵。
“我也听说了, 好像是花一两银子就能得到如何获得稀世珍宝的线索。”插话的百姓十分激动,像是珍宝就在他手上一样。
“嗐, 咱们老百姓不用想了,哪里掏得出一两银子去买消息?”也有心疼钱,觉得太贵不想去掺和的。
“也不是没有办法, 你们过来, 我听说……”这个声音越来越小,南枝离的远, 并没听清后半句说了什么。
而围在一起的百姓则是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好像得到了什么指点迷津。
这到底闹哪出, 南枝忍不住皱眉。
“清晏,你知道他们说的到底是什么事吗?”他总觉得不对劲。
顾清晏对什么古董商不太感兴趣,之前也没怎么关注过, 再加上为了安排出十个靠谱的人选, 关于最近盛京的动向他还真不太清楚。
“回宫之后就能有消息,到时候再和你说?”他凑到九皇子耳边轻声回答。
南枝点头,只能如此。
比起一个外来的古董商人,南枝更多的注意力还是放到地动仪上, 以及负责地动仪相关人员安置问题。
还有各州州牧配合情况,以及哪些地方的重要性可以适当往后压一压。
文若不能把他放到鸡肋的地方,要放就得放在要地,如果不是他已经决定让孔亮去荆州,其实文若才是最适合去荆州的人。
他是世家出身,四位谋士之中他的人脉最广,即使是荆州牧也必须给他几分薄面,其实他去这种不听话的州牧身边有奇用。
此人聪明,那些老狐狸坑不着他,同时他自身手段了得,反而可以借力打力,再加上那些州牧还会顾忌他背后的文家。
除荆州外另一个刺头……
39/289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