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无声证言(GL百合)——谙桥

时间:2025-04-24 14:55:31  作者:谙桥
  “火锅,我们店炒干锅的底料。”
  “辣。”李鹤薇呛得直咳嗽,她虽然可以吃微辣,但火锅面,还是望而却步。
  “辣?你以前不是挺能吃辣吗?”
  李鹤薇放下筷子:“您都说以前,我受伤以后,口味也越来越清淡。”
  “等会儿,我煮菌汤面吃。”李玉琼走进厨房,打开冰箱,拿出装汤的瓷碗,“这是昨晚吃菌汤锅留的汤。”
  “谢谢妈。”
  李鹤薇拧开燃气灶热汤,李玉琼另外起锅烧水。
  “薇薇,东街的房子终于成功出租,10点租客过来签合同。”去年6月,原主的外婆仙逝,两室一厅的楼梯房因此空置。李玉琼请中介帮忙出租或者出售,或许周围的邻居都知道老人去世,即便价格便宜,也难以脱手。
  “那就好。”
  “你爸去签合同,我们买菜。”
  李鹤薇满口答应:“好。”
  ***
  年前超市打折,饭后直奔超市。
  生鲜区,李玉琼在前挑选:“买两条多宝鱼清蒸。”
  李鹤薇回复陶聆消息,一心二用应道:“鱼不是应该明天买吗?”
  “明天超市人挤人,买来喂在鱼缸。”李玉琼拿渔网捞鱼,李鹤薇撕两个袋子,装半袋水,接住对方的鱼。
  “两条应该够咯,再来三个波龙,称三斤基围虾。”
  李鹤薇喜欢吃海鲜,点头:“可以。”
  “家里还有一只本地鸡,半只做白斩,半只煮粉条鸡汤。”
  最近两年的除夕,不过50平米的空间寂静寥寥,唯独红酒、海鲜作伴。她深吸一下鼻子,感慨:“好丰盛。”
  “基围虾和排骨做成干锅,蒜泥波龙,再炒点蔬菜,两盘香肠腊肉。”李玉琼迈步往肉摊走。
  李鹤薇紧随其后,左手推车,右手编辑信息:【早餐还算丰盛,中午吃食堂?】
  【嗯,听说中午吃腊排骨炖汤。】
  【不错,多吃点。】
  办公室,陶聆身前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监控录像的细节,分神打字:【你也是。】
  “啊。”她侧后方的赵晓婷撑懒腰,“你们昨晚几点睡啊?”
  安妤盯着电脑屏幕,头也不抬:“3点。”
  赵晓婷反手按压后颈:“我也差不多,实在熬不住才回房间,倒头就睡。”她喝水解渴,紧接着补充,“何姐好像快5点?歇两个小时?”
  “大概吧,4点半还在群里发消息。”
  何英去重案组开会,赵晓婷转头,问陶聆,“小陶,你5点回复何姐,不会通宵吧?”
  陶聆看似轻松:“嗯,睡不着,干脆看录像打发时间。”
  赵晓婷叹气:“说起视频,非常棘手,薇姐在街边打车,酒店门外的两个监控根本没法拍到车辆信息。”
  安妤负责酒店出来左转的二号监控:“是的,只能大海捞针。”
  “继续,继续。”
  讨论声顿时止住,办公室安静得针落可闻。何英将近10点回来,坐下没多久,接警中心打来电话。赵晓婷嘟囔:“不会吧,快过年撞在一起。”
  “东街青州小区三单元发现尸块,请技术组尽快赶往现场。”
  何英挂断电话,安排小孟和安妤留在警局,其余五人收拾东西,带好装备,行色匆匆地下楼。
  她们坐进勘查车,陶聆走在最后,被秋琬拽住,拉去旁边。
  陶聆抬眸,身前的秋琬神色凝重:“小陶,出租屋的业主是琼姨,我觉得不简单。”
  “先去再说。”自从知道青州小区发生命案,陶聆便神思恍惚,如今虽然表面镇静,但一颗心已经拧成麻花。她抬脚往前,不小心踩空,险些栽倒,多亏身后的秋琬眼疾手快,扶住她。
  陶聆坐到后排:“谢谢。”
  她们一前一后上车,一行两辆车驶出警局。
  15分钟车程,陶聆跟随秋琬进小区,走楼梯上二楼,戴好脚套、手套、口罩进屋。
  秋琬扬声问:“在哪儿?”
  民警招呼:“这儿。”
  陶聆快步走过去,低头查看冰柜的尸块。
  “没有头?”
  民警回答:“冰柜没有,其他地方不敢动。”
  “嗯。”陶聆观察尸块表面,游移的目光忽然聚焦在他后背偏左的胎记,眼神骤变......
  
 
第88章 耳畔的声音逐渐消弭
  岁未年关,菜市场摩肩接踵,买鱼的顾客也因此络绎不绝。差不多9点,柳芸和陶碌海收摊回家,准备收拾行李返乡过节。卧室床侧,柳芸将折叠整齐的衣服塞进箱子,转头望着客厅抽烟的陶碌海,眉头的褶皱明显加深,连名带姓喊他:“陶碌海,收一下阳台的衣服。”
  “没空,我在和陶忠聊天。”猩红的火星在指尖明灭,陶碌海吞云吐雾。
  柳芸撂着脸走过去,问他:“待会儿聊不行吗?”
  “干啥?吃火药啦?”陶碌海将烟摁进烟灰缸,低头继续滑动手机,“况且才帮你刷完桶,怎么又要差事我干活?”
  柳芸气不打一处来:“什么叫帮我刷桶?赚的钱你不花吗?”
  “啥意思?大过年的想干架?”陶碌海顿时涨红脸,手机拍向桌面,质问她,“我叫你通知兔崽子回家,两天过去,一点消息都没有。
  “现在担心回去没面子,知道叫她,早干嘛去了?她躺医院的时候你在哪儿?她25岁生日,你打电话了吗?”柳芸一股脑儿道出积压在心底的怨气,“还有,昨天陶忠生日,你发给他多少红包?”
  “怎么?我不想死后没人抬棺,给侄子塞钱有错?”陶碌海恶狠狠地瞪着她,啐道,“说起医院,我哪里没去?难道不是你让我回家?”
  柳芸摇头,无奈地冷呵:“你在医院的五个小时,不是跑去买彩票,就是回宾馆睡觉,打电话叫你送饭都要嫌麻烦。”
  “至于钱,小聆长到25岁,你为她花的钱肯定没有给陶忠的多。”
  “你总说女儿以后会嫁人,没必要投资,但她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柳芸眼圈通红,怒吼,“你不在乎,我在乎!”
  这些掏心窝子的话都是陶聆前些日子私信她的内容,将陶碌海区别对待的一桩桩,一件件摆在面前。直言曾经以为父母赋予她生命就是恩情,不断被道德绑架,深陷反抗父权和孝顺的两难境地。但后来意识觉醒,知道不是所有的父亲都值得期待和尊敬。
  至少陶聆已经对他彻底失望。
  被戳中脊梁骨的陶碌海恼羞成怒,腾地起身,操起烟灰缸砸向柳芸:“怼老子,脾气也越来越大,是不是她撺掇你?”
  柳芸肩膀受力,好在冬天衣服厚实,没有损伤身体。然而破碎声音响起,一切都无法停止,无法结束。仿佛经历过无数次类似的场面,她三步并两步蹿回卧室,眼疾手快反锁房门。
  耳边无尽的谩骂和砸门声像数不清的冰雹,打得柳芸措手不及。
  但她在女儿的再三劝告下已经学会反驳。
  “陶碌海,从你腰痛开始,我不仅每天需要煮饭做家务,还要搬运差不多两百斤的鱼,称鱼,杀鱼;你呢?回家就摊在沙发看电视,中午饭后去喝茶打牌,傍晚混在彩票店。”
  “别说其他家庭都一样,隔壁老周,二楼的老夏,五楼的老杨至少会做饭。”
  陶聆曾经向她诉说老家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以及严重的大男子主义,丈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随意打骂妻子。
  当初柳芸以为多数女人都是忍气吞声,毕竟在铜平村时不时就能瞧见男人追着女人打,她也不能避免。虽然陶碌海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极少动手,但伤害形成,往事历历在目。
  陶碌海怒极,忽然头痛难忍,捂着脑袋踹门:“你给我出来!”
  柳芸后背抵着门板,鼻翼翕动,呼吸也愈发急促。她掏出手机,打算联系陶聆,然而屏幕显示电量低,自动关机。
  “出来。”
  充电器在客厅,柳芸双手无助地遮掩着脸,琢磨怎么反抗,或者忍痛挨打。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她细听门外的动静,咒骂声渐弱,随后手机铃声乍然响起。
  “喂,哪个?”
  “啥子意思,他在哪儿?”
  柳芸清晰地听见手机落地发出的声响,紧跟着扑通的巨响。
  “陶碌海。”柳芸心脏提到嗓子眼,唤他的名字。
  毫无反应。
  她斟酌片刻,抬手拧动圆锁,打开房门,直愣愣地看着平躺在地面,口吐白沫的陶碌海。
  ***
  相隔不过五百米的案发现场,五分钟前,她们在厨房冰箱的冰冻层发现陶洋的脑袋。秋琬不认识他,但观察身侧陶聆的反应,猜测出结果。
  “小陶......”
  “没事。”陶聆些许恍惚,眼前似乎盖着拨不开的浓雾,周围同事的动作愈发模糊。
  “要不要出去歇会儿?”
  “好。”
  她眼底泛红,转身走出房间。诚然,陶洋身为既得利益者,鲜少在关键时刻为她打抱不平,但毕竟血浓于水,从小到大长达22年的陪伴,偶尔也会在外人面前护着自己,不说感情甚笃,至少还算正常的兄妹关系。
  因此失踪两年,虽然默认对方已经不在人世,但目睹尸体,仍然觉得心口闷痛,强烈的窒息感。
  秋琬将后续工作安排妥当,出门寻她,最后在三楼转角处发现陶聆的身影。她慢步靠近,低声问:“小陶,通知阿姨吗?”
  “嗯。”陶聆摸出手机,先联系柳芸,提示关机。
  “你爸的号码多少?我来打。”秋琬记录陶碌海的电话号码,将陶洋的死讯告知对方。
  “谢谢。”
  “我叫同事把陶洋的尸体带回警局,申请其他法医负责解剖,你休息两天。”秋琬沉声补充,“小陶,我刚才仔细观察尸表,发现一共38处刀伤,胸口位置的伤口深,死亡原因或许和杜国舟相同。”
  陶聆蓦然抬头,拧着眉直视她。
  “门锁没有撬动的痕迹,三扇窗户也没有攀爬的痕迹,也就是说凶手用钥匙进屋。”
  陶聆摇头,口中喃喃:“不会的。”
  “现在知道中介保存着一把钥匙,剩余的五把都在李家。”
  “嗯。”陶聆深呼吸,试图冷静分析。去年7月薇姐穿越,也就是说必须证明以前的薇姐清白。如果被陷害,凶手大概和谋杀杜国舟的是同一人。
  眼看薇姐杀害杜国舟的证据不足,仅需停职审查,进而将相同手法,且与薇姐存在利害关系的尸体曝光。
  所以,租房的房客......
  陶聆偏头,秋琬神色黯然,把手机递给她:“阿姨找。”
  “小聆啊,你爸晕倒,我已经打120,但他现在完全没有反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陶聆叮嘱对方不要搬动陶碌海,随即挂断电话,抬脚往楼下疾走。
  秋琬担心她的状态:“我找人送你过去?”
  陶聆行色匆匆:“不用,小区附近可以刷单车,骑车只要五分钟。”
  “你不在状态,必须听我安排。”秋琬语气不容置喙,立马联系守着警戒线的民警,送她回家。
  ***
  陶聆推开房门的第一眼,瞧见陶碌海仰躺在客厅,脸色已经发青。她快步靠近,半蹲在男人左侧,伸手触摸颈*部动脉,观察胸廓起伏。
  没有心跳,没有呼吸。
  她脑袋发蒙,问身旁的柳芸:“多久了?”
  “十来分钟。”
  陶聆即刻对陶碌海进行胸外按压,然而10分钟过去,急救医生抵达,依旧无济于事。
  “抱歉,节哀。”急救医生收起抢救工具。
  柳芸嗓音颤抖:“什么原因啊?”
  “根据我的初步检查,可能脑血管问题,他有没有高血压病史?”
  柳芸点头:“有。”
  “准时吃药吗?”
  “没,经常忘记吃。”
  “晕倒前是不是情绪激动?”
  陶聆走去阳台,失神地望着映染半边天,红得有些发灰的暖阳,耳畔的声音逐渐消弭。
  
 
第89章 朝夕相对的爱人
  【陶陶,我被传唤,正在赶去警局。】
  警局解剖室门外,陶聆靠坐在等候区的长椅,脸颊的泪痕还没干透,脑海中晃荡着李鹤薇五分钟前因为打电话她没有接听,发来的微信内容。虽然不过短暂的10秒就撤回,但还是清晰地捕捉。
  此时脑子乱糟糟,亟待解决的事像被浆糊黏在一起,搅得她心力交瘁,根本无法回应李鹤薇。
  安妤把陶洋的尸块按照构造进行简单拼凑,随即走出解剖室,将亲属知情同意书递给她:“小陶,节哀。”
  “谢谢。”耳畔柳芸崩溃的哭声萦绕,陶聆咬着唇,在末尾签字。
  安妤接过同意书,轻拍她肩膀安慰:“蜀江的陈法医负责解剖,你丧假,正好初二也不用值班,多休息两天。”
  “好。”安妤离开,陶聆伸手去扶柳芸,往常清亮的嗓音低沉,“妈,还得去1楼。”重案组根据三年前陶洋失踪案留存的笔录,联系最后和他见面的亲友。
  陶聆,陶忠,另外两位堂弟,以及陶洋的发小。
  柳芸默然点头,脚步虚浮,倚着陶聆挪动。
  她们乘坐电梯下一楼,前脚出电梯门,迎面撞见步履匆匆的陶忠。
  “二婶。”
  柳芸应他:“欸。”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