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古代幼崽种田日常(古代架空)——昵昵儿女

时间:2025-04-25 09:04:48  作者:昵昵儿女
  他还是第一次听说鸡食里掺和人吃的粮,家家户户向来都是磨粮剩下的废料是留给鸡吃的。
  魏承记在心里,想着来日再好好试一试。
  夜晚,他欲给罐罐新买的护手缝一条绳拴着,不然这娃娃没稀罕两天就很容易将护手丢了去。
  他在灯下慢慢穿线缝绳,罐罐穿着老汉小汗衫贴着他的小腿躺着。
  “哥哥。”
  罐罐声音有点小:“以后不要凶罐罐了好吗?”
  “不凶。”
  魏承轻声道:“哥哥错了。”
  “罐罐原谅哥哥了。”
  罐罐打着小哈欠,眼皮都困得睁不开:“哥哥,罐罐明儿想吃鸡蛋饼呢。”
  “哥哥给你做,睡吧。”
  魏承放下针线,轻轻拍着罐罐的小后背,见着罐罐软软圆圆的窝在他怀里,他对今儿凶罐罐的事又愧疚几分。
  他也想明白些什么,也许罐罐没他想的那么懵懂弱小,他本就不一般又分外聪慧,就算离了他也不一定会发生什么事,说起来也是魏承自个儿担忧。
  亲人之间的爱总是含了许多担忧,担忧越多,控制也就越深。等日后罐罐长大点,他可不能再管小娃这么严格,若是老拘着困着反而对罐罐不好,还是要打小给罐罐养成敢闯敢拼的劲儿头来。
  小罐罐日后是要去做那翱翔天空的雄鹰。
  而不是停留在他魏承肩膀上的小小雏鸟。
 
 
第67章 
  北地的秋天向来是早晚凉爽, 午时日头炽热。
  魏承练过石锁后照旧给自个儿冲洗一番,最近这段时日他早已经将《小石练锁法》的高举、悬空、翻石这三招练着熟练不少,几个动作试着连贯起来也没先前那么吃力。
  他们家中没有铜镜, 不过魏承从院中大水缸的倒影中能看出自个儿原本瘦弱的肩周手臂, 还有胸前往下几寸的腹肉都变得有些厚实有力。
  他俯身拿过缸边搭着的帕子随意擦擦胸膛手臂上的水珠,正套里衫时便发现袖子短了一小截, 想来是这一年来吃补得好, 锻炼得当, 身上长肉衣服自然也短了些。
  魏承没着急去书房而是去看看新带回来的小鸡。
  昨儿从大集回来, 他们就用先前盖房剩下的木板木桩又搭建一个大鸡圈,眼下三十二只小鸡都养在了一处, 等再过两个多月分出公鸡母鸡就又要另给公鸡起圈了。
  里正娘子教过魏承辨认小公鸡,小公鸡的眼睛凸起,尾巴翅膀长于母鸡, 鸡爪之间的缝隙也大,小的时候看不出来,等到长大之后就很好辨认了。
  小鸡和老母鸡见着主人来了都围上来讨食吃,几十只小鸡叫得最欢,叽叽喳喳一片, 活像是挨饿好几天一般。
  魏承见状便去屋头拿钥匙开了粮仓大门,当初搭建的粮仓足够宽阔, 打回来的鸡草苜蓿怕晒蔫儿都一并堆放在粮仓里。
  村人都道, 房子可以盖建不好,但粮仓一定要避潮干燥。
  因着民以食为天,谁家的粮仓要是沤烂粮食那可是要被村里人笑话一辈子的,所以他们盖房时许多银子大都花在盖建粮仓上。
  粮仓的仓身也是大有讲究,不是随随便便只用碎石垒搭起来的, 挖好之后要用烈火烘干墙壁泥土中的水汽,待烘干数日后还要将墙壁仓底涂抹从野嫘猪身上烤下来的油,地上铺着厚厚的席子夹糠,怕得就是地里潮气和虫鼠盗粮,眼下墙角堆垒着整整齐齐的苞米和高粱,一侧摞着由粮杆磨成的鸡群和驴子的粮食,地中间还铺晾着许多鸡草苜蓿。
  魏承抱着一些草料出来,就看到粮仓旁边的地下窨井盖子没压东西,他忙将鸡草放下,抱起旁边的重石牢牢压在井盖上。
  昨儿闲暇时他顺着梯子下去给宽敞的窨井打扫了一番,还铺上一层繁复的席子夹糠,因着再过两三个月秋菘菜和地豆就要收了,他怕到时候忙着收菜来不及拾掇,再让菘菜和地豆遭了冻。
  鸡粮一洒进鸡圈里吵闹的鸡群顿时安静不少,魏承又从井边拎来两桶水倒在长条木碗里,见鸡群吃着正欢,他便跳进先前的鸡圈里摸出来小母鸡今儿新下的五六个鸡蛋,今儿罐罐想吃的鸡蛋饼是有着落了。
  做完这些活计还没亮,他净手之后才去书房静心读书。
  吃过早食兄弟俩就赶着驴车去了镇上,这一路上罐罐都困倦的靠着魏承手臂:“哥哥,罐罐好困噢。”
  “春困秋乏夏打盹。”
  魏承笑道:“困是正常的,不过等冬日下厚雪咱们许是就不用去私塾了,罐罐就可以天天在家睡懒觉。”
  “罐罐不喜欢下雪呢。”
  罐罐伸伸小手,晃晃小脚,又揉揉脸蛋:“会冻手手,冻脚脚,脸还红红的,好痛呢。”
  魏承知道去年冬天他们在漏风的小草屋遭受的那些罪是让罐罐记在心里了,他道:“放心,今年咱们搬到严实暖和的新家就不会挨冻了。”
  又想到什么,道:“过两日我就让木匠叔给咱们做个四方车板,到时候再在里面放个炭火盆,罐罐坐在驴车上也不会冷了。”
  罐罐歪歪头,来了点精神:“那可以在火盆里烤地豆吗?”
  魏承笑道:“自然是成的,不过那就得去镇上再打个炉子炉盘,炉盘上面不仅能烤地豆还能热鸡腿鸡蛋饼呢。”
  罐罐欢呼一声,想到好吃的才嘿嘿笑:“那罐罐也有点点喜欢冬天啦。”
  说着话兄弟俩也到了济民堂,魏承跳下来将驴车栓好,又把罐罐从车板上抱下来。
  罐罐敦敦跑到药堂门口,轻轻敲了敲大开的木门,见忙碌整理药材的药童看过来,捂着小嘴笑道:“是罐罐呀!”
  药童一笑,忙上前稀罕的抱了抱罐罐,又看向后头跟上来的魏承:“瞧瞧,我有日子没见罐罐,这娃娃还这么胖乎乎。”
  “不是一直胖乎乎。”
  罐罐摆手手,不承认自己是小胖墩:“罐罐只是今天吃多啦!”
  药童憋笑,又上下打量下魏承,有点惊奇:“魏学子又长高了,再过两日怕是长得比那些人高马大的衙差还要高呢。”
  “只长了一点点。”
  魏承无奈笑道:“我才九岁再长也是长不过那些成人汉子的。”
  药童笑了两声,比划两下:“我九岁时才到你肩膀这头,你这九岁可和我们不太一样。”
  魏承的确是比同龄甚至大他两三岁的孩子高出一大截,想来也是随了魏大年那个猎户汉子。
  他张望一下:“钟掌柜可在?”
  药童抿嘴一笑:“师父家中有喜事,这两日都不来坐堂,是她夫君沈郎中帮着来照顾咱们济民堂。”
  他将手里的药材放下,一边擦手一边道:“魏学子你俩先坐一会儿,我去后院喊沈郎中。”
  魏承记得药童说过这位钟掌柜的夫君也是位深情人物,他与钟掌柜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早年间沈郎中举家搬到幽州城,后来沈郎中又因着坚持为亡父守家业的钟掌柜回到这小小凤阳镇,说是如今比镇上千金堂还要厉害的济世堂就是沈郎中新办的药堂。
  自从镇上有了济世堂,店大欺客的千金堂每况愈下,他们想耍手段都不成,说是这位沈郎中师承大家,许多疑难杂症他都能诊治,比那些顽固急躁的老郎中厉害数倍。
  一阵脚步声起,沈郎中推开布帘出来,他面容清俊,脸带三分笑,微微向魏承颔首,又看一眼罐罐,笑容更大了些:“这想必就是君儿常常念叨的罐罐了。”
  罐罐不怕人,而且沈郎中面相英俊又不像是给小孩配苦药的老郎中,向来喜欢美人美食美物的罐罐不设防的挥挥小胖手:“我就是魏罐罐呀。”
  沈郎中顺势握住罐罐小手,手指搭在罐罐脉上探了探。
  罐罐不明所以:“郎中哥哥摸罐罐小手做什么?”
  沈郎中道:“见你白白胖胖,小手肉也不少,郎中哥哥有些羡慕。”
  “不要羡慕罐罐。”
  罐罐微抬小脸,另一只小手叉腰,十分自豪:“罐罐的肉肉都是哥哥喂起来的呢!”
  又打量下清瘦的沈郎中,小罐罐好心道:“你要是想长肉肉,罐罐可以教你噢。”
  沈郎中笑容不变却对一旁的药童道:“银翘一两、生甘草梢三勺,淡竹叶二两……这药十分苦,但是很有用处。”
  药童忙扯过纸笔写了下来,见沈郎中说完又复念一遍。
  罐罐有点懵懵,麻溜跑到魏承腿边,感受到欺骗般大喊:“罐罐不要吃药!不要吃苦苦的药!”
  魏承忙扶着罐罐肩膀拢在怀里,不解看向沈郎中:“不知郎中给我弟弟配的是什么药?他可是生了什么病?”
  “你弟弟是不是每日甜果要吃上许多?肉也吃得多于菜?”
  罐罐又逃避的往魏承怀里塞了塞,只露出个圆润的小屁股。
  魏承点头:“罐罐还小,他是喜欢吃肉和零嘴,我其实也仔细着让他每日少吃一些……”
  “孩子该宠,可也不是你这样宠的。”
  沈郎中摇头笑笑:“他身子没什么不适,只是再不败火嘴角可就要生折磨人的白点疮了。眼下天热,不能吃太多甜物荤物,你让他早些喝清热泻火的药,也省得到时候嘴痛咽痛,十天半个月吃不下东西,你这给他养起来的过冬膘可就要瘦没了。”
  罐罐小脸从魏承胳膊缝隙钻出,只露出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又怂又生胖气的控诉:“长得美的郎中也会骗小娃的吗?罐罐好心教你长肉肉,你却要给罐罐灌药药,罐罐才不要吃药!”
  魏承哭笑不得,面带谦意:“沈郎中不好意思,我弟弟有些淘气……”
  “让这么个雪白可人爱的小娃夸了美,我怎么会生气?”
  沈郎中变戏法一样手中忽然出现粒朱红色的药丸:“罐罐你可以不吃苦药,这个药丸和汤药比起来可是一点也不苦,你尝尝呢?”
  罐罐转头:“不吃噢。”
  “不吃药丸可就要吃苦药了。”
  沈郎中看向魏承:“魏学子,你说是不是?”
  魏承领会一笑,拍拍罐罐后背:“对啊,不吃药丸可就要天天喝黑乎乎的药了,哥哥前些日子喝的药不是还被你嫌弃味道臭臭?”
  罐罐犹豫一会儿,小手偷偷从沈郎中掌心摸走那颗药丸,送进嘴里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药味和涩味,有些苦但是没那么苦,比起黑乎乎的药好上不少。
  吃完药丸罐罐从魏承怀里抬起头,张了张嘴:“哥哥,罐罐吃完啦。”
  “真乖,吃了药火气下去就好了。”
  魏承说着罐罐这两日睡觉总是出许多汗,想来也是火气大的原因。
  药童知道沈郎中和魏承有话说,便主动带着罐罐去一旁玩。
  沈郎中见状,将一巴掌瓷瓶送到魏承手里:“一日三颗,饭后食用。”
  又笑道:“此药丸便是用刚刚所说几种药材炼制的,因着不甜,味苦生涩,只要一来娃娃就会先这样唬着他们。”
  魏承接了药:“多亏沈郎中,不然就这个药丸我也是要应着他许多主意他才肯吃。”
  “你弟弟挺乖的,旁的娃娃可是一点当也不上。”
  沈郎中又给魏承探脉,问过魏承何时前来问诊后便翻了翻钟掌柜的随记诊书,点头道:“比起一月前你的脉象不浮不沉,柔和有力,脉象有些稍洪,不过不打紧年纪越小,脉越快,且如今夏秋两季交汇,如此都是正常。”
  “看着钟掌柜的所写,你这身子也要一年半载恢复,你可是又去旁家吃了什么药?”
  魏承稍敛心思,没说山参一事,只道:“没喝旁的药,只是跟着震金镖局的镖头学了几招石锁,日日晨起练着。”
  “也有道理。”沈郎中没再追问。
  魏承见此也问出此次前来的重要之事,他将那本被贬诗人的传记从书箱拿出来与沈郎中看。
  这上面只有诗人所画草药图,诗人也不知道母鸡误吃的草药是什么。
  “敢问沈郎中可知道此草药是什么草药?母鸡吃了可行?”
  沈郎中仔细看了会儿草图,道:“此物是三枝九叶草,又叫仙灵脾。”
  他又将那篇传记读过,道:“此物于人来说是补肾壮阳,强身建骨的良药,养鸡的确也是极好的药材,既可让鸡长久产蛋还能抗病灾害,不过此药材多产于梁州城,幽州等地不多见。”
  魏承点头:“这位诗人当时所在正是梁州。”
  沈郎中又指出一处:“此药能让母鸡多多产蛋,但你想让其下蛋颜色红黄却不可得,想来是这只母鸡不仅吃了草药还吃了旁的东西,但必不可能是吃了此草药才让蛋黄与众不同。”
  魏承沉思一会儿:“还望沈郎中帮我配几副药来,我回去慢慢琢磨。”
  “因着有别的用处,此药价可不低。”
  沈郎中想了想,起身道:“我也试着给你再添几味药,几种药草合在一处,少量混在粮食里喂给鸡群,也能让你少花些银钱。”
  “如此便麻烦沈郎中了。”魏承也起身拱手道谢。
  “不碍事,君儿常与我说起你兄弟年龄虽小,可心善纯良,将来是大有本事的。”
  沈郎中一边翻药书一边笑:“日后若是成了才,当了大官,常回乡来看看我们也是成的。”
  魏承也笑道:“但愿魏承能学有所成,不辜负沈郎中和钟掌柜的宽慰照拂。”
  沈郎中翻过几本药书,沉思许久才将药配成,这也是他第一次给母鸡配药,乡野人家养牲畜不容易,所以他免不了有些谨慎。
  除了三枝九叶草,还有一味黄芪,一味冬青子等几种草药,眼下天热的厉害,魏承又让沈郎中配了一副给小鸡强身健体的药。
  两副药拢共四大包再加上罐罐的败火药丸,这些就花去一两银子,可见药材是有多贵。
  离开济民堂,兄弟二人赶紧去震金镖局,沈郎中翻医书废了不少时间,眼下去镖局还真是有些晚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