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宁觉着自己是个贪心的小孩,现在看沙滩上那些零星的贝壳也不怎么感兴趣了,拎着小红桶就要和他们回去。
晚上大家自然也是在度假村里吃的饭。
岛不大, 又因地处海面, 所以昼夜温差大。
太阳刚一落山, 气温就开始下降, 寒风一吹, 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没到寒冬那么夸张,但是大家也都添了衣服。
好些人开始准备篝火晚会,元宁蹭的烧烤吃。
薛兰鹤精心养孩, 清楚小孩子肠胃脆弱,不可吃太多辛辣的,于是就只给他吃了一两串,然后让他再尝尝这里的特色海鲜面和椰子鸡。
元宁也不挑,有的吃就成,何况那两样特色菜味道也不差,他吃得津津有味。
吃饱喝足后,他们又沿着海岸散了会步,才优哉游哉地回去洗澡休息。
元宁今天在沙堆里玩,衣服里面都能抖落出一堆沙子来。
薛兰鹤带着他洗完,白白嫩嫩的小孩就从浴室里新鲜出炉。
今天的问题也从天幕之上选了出来,并且由系统交给元宁——
“夯土墙遇暴雨和大雪易坍塌,敢问五皇子,如何才能让墙面更严实?”
这问题同百姓的生活休戚相关,远的不说,近来的流民之乱,就是因为连绵不断的雪灾淹没了百姓居住的房子,导致他们没有定所,一年的收成也付之一空。
没有得到极好的救助,他们活不下去后,自然沦为流民,一齐涌到其他能活命的城镇之中。
长孙祯他们要是打下了锦丘郡,考虑的就是重建之后的事情。
他揣测了一下薛兰鹤他们的心思,又引着人提出这个问题,再派人去百姓之中散播此事的重要性,自然有不少人会跟着他一并给它投票。
好在结果和他所想的一样。
现代。
元宁听到这个问题后,第一时间告知了薛兰鹤,并说:“舅舅,我觉得这个事情必须做。”
他想做的事,薛兰鹤就没有不支持的。
不过元宁也不想事事都倚靠舅舅,这会子更是主动说:“舅舅,你教我怎么查资料吧。日后我就不用再麻烦你了。”
不过他没忘了自家舅舅和渤海郡王之间的交易,有些问题他还是得多多斟酌,不能直接解答,免得被有心人利用。
薛兰鹤对他自是无有不依。
现在的知识查起来还是很容易的,视频教学更加方便,不用白不用。
“找视频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之前就说过,假如全提供现成的资料,久而久之这些人就不会自己思考了。”
如果不是什么需要知识含量的技术,教就是了,一旦涉及脑力的,还是得让他们自己想。
元宁思索了会:“确实不应让他们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
“那舅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元宁穿过来前,大盛还是“太平盛世”,哪怕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即将碎裂薄冰上,可很多人还是无知无觉的。
他不知道这事,所以没有那么忧虑。
薛兰鹤清楚大盛的困境,但也不会因为乱世而心软就打破规律,否则就是贻害无穷。
“提点为主。”他只说了这四个字。
元宁就明白了。
大盛朝,有些人能理解薛兰鹤的良苦用心,有的人却不能。
[教就教,不教便不教,弄得这般神神叨叨做什么?装模作样!]
[这般享受别人因着他的每句话而提心吊胆!薛兰鹤他定是很得意吧。]
[一群狼心狗肺的玩意儿,人家愿意教那是人家心善,少在这阴阳怪气呢。我大盛怎会有你们这样的败类在?]
[天幕怎的不禁止这些恩将仇报的狗东西观看呢,就该让他们一无所知下去好了。]
那些真正关心此事的人却不会在意天幕上的吵吵嚷嚷,而是专心看起了薛兰鹤和元宁一起找的教程,认真地学起来。
他们有心向学,根本不会被这么一点小小的难题给绊倒。
而且他们对能够把知识无偿分享给他们的这一对舅甥是非常感激的,这年头哪怕是花钱去给人家当学徒,别人都要对你白眼,怎么可能会多尽心教你。
哪有端起碗就骂娘的道理呢?那种白眼狼的眼界就只有这点了。
*
元宁并不知道大盛朝那边的事情,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太过在意。
他现在的生活重心也越来越向着现代这边转移了。
第二日一早,闹钟响起来后,他就穿着冲锋衣应关飞渡的约去赶海了。
天还蒙蒙亮,太阳尚未升起来。
清晨还有海风胡乱地吹,气候还有些寒凉。
元宁挨过饿,所以哪怕心里急切地想提着小红桶去赶海,却还是坐在原地,乖乖地把自己早餐慢吞吞地全都吃完了才走,一点都不浪费。
关飞渡在旁边好一顿瞅。
他觉得自己跟元宁还挺合得来的原因之一就是元宁这股子对食物的虔诚劲儿,绝对是现代衣食无忧的小孩们身上难以出现的。
他自己爱好烹饪,所以对食物还挺珍惜的,小伙伴能和他一样,他当然开心了。
吃完之后,他们各自捎上小桶就往外走。
薛兰鹤和关臣两个大人紧跟在他们身后,这个难得的假期二人过得也还挺清闲,偶尔这样放松一下也确实舒服。
大盛朝人习惯了天幕在早晨会安静很久,现在还是头回看他们起这样早。
许多人在瞧见湿润海滩、石缝里的各种海产时,眼睛都睁圆了。
他们连忙在天幕上问。
[有沿海的乡亲父老么,清晨的海滩真是这样式儿的?]
[确实如此,不过还是需要多多注意,免得遇见危险。要是不知道何时涨潮就完了。]
[也不是你们想要中那样好捡的,大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人一多还有可能会空手而归。]
想要碰上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哪是那么容易的。
不过元宁他们运气还不错,硬要说的话,是因为这里是海产养殖区……赶海项目也是这次两天一夜游轮旅游活动之一,绝大程度上保障了他们不会空手而归。
“啪嗒”一声,海星被扔进了小红桶里。
螃蟹的爪子刺啦地抓着桶壁,发出好些噪声动静。桶里面还着蛤蜊、虾、海螺……
蛏子这玩意元宁还是头回见,晃眼看去还以为是哪里的枯枝,如果不是关飞渡能认得出来,他可能会以为是乱七八糟的海洋垃圾。
原本大家对赶海这个活动不甚在意,但是看元宁他们从海边捡起各种稀奇古怪的海产时,还是咂摸出了些许兴味。
广大百姓的爱好就是这样朴实无华,嘴上说着无聊,眼睛却看得眨也不眨,甚至还饶有趣味地点评谁捡的海产作物个头更大。
太阳不知道什么时候升起来,缕缕金灿光华落在他们身上。
不但景致更美,连带着温度也上升了。
元宁的额头也开始冒汗,他的小红桶快要提不动了。
好孩子不贪心,他跟关飞渡说:“飞渡哥哥,我们现在回去了吧。”
关飞渡颔首:“好啊,正好转头去处理这些海产品,中午就可以拿去吃了。”
说到吃,元宁再矜持也没法矜持到哪去,不禁升起了些许期待之情。
薛兰鹤却是跟元宁说:“下午就要返程了,你们还有什么想玩的吗?”
元宁也知道这两天的旅行很短暂,却没想到几乎是转瞬即逝。
他心里有些遗憾,但是惦记着自己的功课,觉着出来放松一圈也足以了。
“舅舅,我们四处走走就好了,我想看看这座小岛。”
岛虽然不大,但是走一圈,再吃吃喝喝地玩耍也要废一番功夫。
这不是什么无理的要求,别说是薛兰鹤了,就连关飞渡都能满足他。
一行人就绕着小岛逛了一圈,简直很有一家四口的气度。
在薛兰鹤和关臣根本就没有遮掩的情况下,他们又丝滑地上了热搜。
广大网民:“???”
他们一时间有些弄不懂到底是两个孩子关系好,还是他们大人之间的关系特殊了。
要说看得最清楚的那些人,还要属大盛朝日日夜夜都看着元宁直播的,他们是最能察觉到薛兰鹤和关臣二人之间猫腻的。
第58章
龙阳之好古来有之, 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鲜事了。
可大盛朝人不成想过,薛兰鹤和关臣二人竟也有断袖之好。
“这……那薛将军日后的香火该如何传承呢?他们薛家可是只有他这一滴骨血了啊。”有的人暗中泛起了嘀咕。
也有人眼中异彩连连,笑道:“那个世界这般神奇, 许是男子也能怀孕生子呢,咱们何苦操这个心。”
男也好, 女也好, 人家自己中意便好。
一来他们并非人家家中长辈,没有资格对人指手画脚。二来人家薛兰鹤在另外一个世界,他们这些人就是有再多的不满和指责, 人家也是瞧不见的。
不过还是有些思想封建的,觉着阴阳交合才是正道, 男子同男子在一起终归是有悖人伦的……
他们也觉着那些好美少年和娈童的不是正经人,这种风气要是传承出去非常之差。
原本这些人觉着那些百姓也是对此深恶痛绝的,却没想到天幕上的发言终究还是刺痛了他们的双眼——
[说得那样好听, 可是咱们这些穷苦人家大都娶不了妻,最后不也是只能同弟兄们搭伙过日子?]
[唉, 传宗接代在乱世又何用呢, 家中坐又无皇位继承。还不是容易成了诸侯倾轧之下的垫脚石,说不准就会亡于明日。]
[痛痛快快活一场不好么,这世上总归不缺结婚生子的, 何苦指责他人。]
古代三妻四妾是极其常见的, 因此旁人宁愿给有钱人家当妾, 也不乐意过苦日子。
穷苦百姓又觉着多子多福, 往往会生七八个孩子出来, 就算里头的几个兄弟一起长大了,又哪来这般多的钱财去给所有人张罗娶妻之事呢。
那些读书人未免想的太过天真!
*
现代。
元宁可不知道舅舅和关臣二人之间的弯弯绕,他们溜溜达达之后, 竟然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中午。
既然早晨赶海捡了不少的海产品,午饭时不吃白不吃。
而且他们吃的就是这个新鲜的滋味。
那些海鲜从早上开始就放在一旁吐沙,然后又经过大厨的处理烹饪——因为有两个小孩子在,所以没打算让他们生吃。
煮熟后的海鲜也很鲜甜,碟子上放着各种蘸料,甚至还有很冲鼻的芥末!
元宁好奇蘸了点尝尝,只觉得辣味直冲脑门,连天灵盖都嗡嗡的。那滋味,可不是他一个小孩子能够轻易驾驭的。
几人看着他皱巴的小脸,有些忍俊不禁。
被冲到的不只是元宁一个人,还有广大和他味觉共享的大盛朝人。
他们头回尝到这种辛辣滋味时,也是面色骤变,然后就着急忙慌地去寻清水来喝了。可见天幕上不是每种美食都味道极好的,他们时不时也会面临各种“美食刺客”的袭击。
有难以接受这种香料的,自然也有很喜欢的。他们甚至还意犹未尽地咂摸着嘴巴,显然是对刚才的感觉回味无穷。
[海边的景色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有生之年我也想去一回。]
[不知这世道何时才能安稳下来,要是生在太平时候,何时去海边不行?]
[说起来,当今渤海郡王的治地不就靠海么,若是想去的话,何不走上一遭。]
谈及了海,现如今尚且安稳的渤海郡自然就跃入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本来大家还不知道乱世该投靠谁好,但是天幕上的弹幕话赶话介绍起了渤海郡,大家现在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它。
这下一合计,流民往那里涌,人才也往那投奔,何愁往后势力不强大。
名人效应不外乎如是了。
那些诸侯王抬头一看,不禁磨牙气恼。
这个长孙祯真是好有心机,要说这上面没有他带点节奏,他们是半点都不信的。都是些黑心肝的人,谁还不知道谁。
可这也是一种运道,他们根本羡慕不来。
有些个人却是一激灵,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们犹记得薛兰鹤曾经借助天幕,好似向他们抛过橄榄枝,原本他们还在和自家谋士商量此事,可是不知怎的薛兰鹤就没了下文。
他们又没有办法联系上对方,只能等着薛兰鹤主动,此事就不了了之。
玩政治的就没几个蠢人,两相结合来看,恐怕那长孙祯就已经和薛兰鹤私底下联系上了,甚至还达成了他们所不知道的合作!
众人一想到天幕上那些神异的手段,不禁打了个寒颤。
若是薛兰鹤指间漏些好处给长孙祯,后者再反过来对付他们,他们还能有活路吗?
聪明些的想到此事,在勤王联盟中也坐不住了,纷纷回自个的营帐之中,去和自家的谋士探讨此事,势必要琢磨出应对的法子。
谋士们也并非是吃干饭的——
他们自是要站出来为主公出谋划策,这时他们不但不能泼冷水,还得宽慰他们。
“主公不必心慌,此事并非无解。”
虽然天幕上的那些能掏出来的神异手段确实骇人,但是他们却用不着因尚未发生的事而心慌。
其一,不管从天幕上拿出来什么,将那些玩意制作出来总归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嘴巴皮子上下一碰就能成功。其二,若是薛兰鹤真的能把那个世界的什么东西都掏出来给他们用,早把皇位上的仇人给杀了,还用得着跟他们虚与委蛇?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今长孙祯的大部分兵力都深陷在锦丘郡中,一时半会儿难以从泥沼中脱离出来。等他仗打完了,兵力也被消耗了许多。且勤王一事结束,他未曾在此次重要战役中出现,难以声名远扬——光是嘴巴皮子吹有什么用,得拿出实绩证明你强大才行。
经过谋士们再三讨论分析,这些诸侯们的心情安稳了许多,不再似方才那般慌张了。
他们刚议论完,连营帐都还没出,结果传令兵就到了外面,带来的还是个外消息——
“渤海郡王长孙祯此次战役大获成功,马上就要分兵来勤王了。”
62/74 首页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