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怡点点头,看着在地上跪着的三人,那位壮汉已经被官府的人戴上了手铐脚链,看来事情已经初见眉目了。
户部司的人很快就过来,拿着记档,仔细比对着这张婚书,“回殿下,大人,这张婚书是真的,在户部有记档。这个孩子也在户部的记档上,是这位妇人的孩子没错的。”
“那看来这件事已经分明了,这个人在大街上就想要拐跑孩童和这位妇人,大人,按照我朝律令,应当如何处置啊?”唐怡望向这位大人,带着一点的探究。
“当然是打二十大板,监禁二十年,同时因为竟然皇女,除去大赦之列。”主审大人就这样直接结案,证据确凿,旁边还有六皇女在看着。
“谢谢大人,草民谢谢大人做主。”这位民妇带着孩子赶紧磕头,不仅仅对着主审大人,还对着唐怡磕了几个头。
唐怡看一眼秦楠清,示意她除去说几句话,秦楠清上前一步,“好了,之后上街小心一点,有什么事就立即报官。”
“是是是,谢谢大人,草民这就带着孩子回去。”
秦楠清又和这些人说几句话,就带着唐怡离开,“你说我要不要去找巡视东城察院的官,将那几个官兵玩忽职守的事情告诉她?”
“我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现在这么晚了,我有些饿,你不能光办公务,不管我吃饭啊。”唐怡有些饿,外面太阳刚刚落下,而她们从中午到现在,还没有吃一点东西呢。
秦楠清失笑,“好,你想吃什么,我请你,是想在外面酒楼吃呢,还是去我府上吃,不过去吃饭之前,我得先去卫属一趟,那边还有一些事情,就先委屈你再饿一会?”
“那好吧,我陪着你过去,你能不能快一些,”唐怡望着秦楠清,努力挤出几滴泪花。
秦楠清伸出手拭去,“怎么,我还会真的饿着你,这一路上难道没有给你买点心?走吧,很快就好了。”
第51章
秦楠清带着唐怡去酒楼用餐, 一楼大厅坐的都是些平民百姓,今日下午的事情都传了个遍,巡察司不愿意搭理的事情, 被新上任的金吾卫中郎将带着手下的人给送到了靖安司,还真的查出来那个壮汉是人牙子,大家对这个中郎将也是佩服有加。
就这么短的时间, 茶楼说书的都编出了个故事。下面人听的那叫一个全神贯注还会时不时的拍手叫好。
二人上楼的时候,总是能听到下面百姓的谈论,都在说这位中郎将是多么的英明神武,明察秋毫, 仅仅凭借几句话,就抓到了个人牙子, 实在是当今最好的青年才俊。
“我们的中郎将大人风评这么好呀,百姓们对你有这么好的评价, 都快把你塑造成明察秋毫的当代包青天了。”到了包厢,唐怡坐在上位, 笑着调侃道。
秦楠清点完菜,让店小二出去,这才无奈的望向唐怡, “我怎么样你不是最清楚嘛, 何必拿这样的话来取笑我,这不过是凑巧罢了,哪能凭几句话就断案的。”
“可是百姓都这么说你, 还说你不仅断案迅速, 而且武艺高强, 在陛下上次秋季遇刺中, 以一当十, 那些刺客都被你斩于陛下的銮驾前,还活捉了几个呢。”唐怡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看到秦楠清这样无措的样子,实在是好笑。
“我……殿下,您就别取笑我了,这没什么好讲的。”秦楠清被唐怡这番话说得有些无措,只会说不让唐怡再提起这件事,至于其他的,秦楠清不知道怎么讲。
看着她无措紧张的样子,唐怡大笑几声,“好了,我不会再拿这件事来揶揄你了,你不要生气,好吗?”
“我并没有生气,只是这只是一件小事,我觉得不应该大肆宣扬,而且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秦楠清微微低着头,她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宣扬的事情,这本来就是她分内的,如果因为这件小事而大肆宣扬,岂不是会在陛下那边留下不好的印象。
可是唐怡并不觉得有什么,“你要直到,你做的每一件好事都应该被民众知道,否则有些事情,民众更侧重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就拿这次来说吧,如果民众不知真相,可能就会传出来你仅仅是因为自己的马车被人拦下,就滥用私权将这三人给关了起来,知道吗?”
秦楠清点点头,对于唐怡说出来的这些话,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惊讶,反而是很赞同。不过唐怡在说出这句话之后,才明白自己都说了什么,看着秦楠清如此镇定自若,不免有些后怕。
“那个,我刚刚说的那些话……你都听到了?”唐怡试探着问她,放慢呼吸。
秦楠清倒没有唐怡这么紧张,也没有听出她话里的意思,“听到了,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而且仅仅是老百姓知道可不够。”
唐怡听到秦楠清的话,浑身都吓出一身冷汗,不过好在面前的是秦楠清,她倒也不用这么担心,唐怡苦笑道:“秦楠清,你就当我是随口一说,你也知道,对于这些东西我什么都不知道,说出来的话根本就不能听。”
这几句话说完,店小二来上菜,站在一旁对应着,“好嘞,二位大人,这菜都上齐了,祝您用餐愉快,有什么事就叫小的。”
“你下去吧,不要让人靠近这边。”秦楠清拿出五两的碎银子,放在桌子上,算是给这个店小二的小费。
等店小二关上门出去之后,秦楠清给唐怡倒上一杯酒,“这其实也没什么,这里都是自己人,而且你说话的声音不大,外面更是听不见,你若想着试探我,大可不必这样做。”
这下轮到唐怡低头了,她承认是有些试探在的,“我……我只是有些担心,并没有不相信你的意思。”
秦楠清给她夹一块最嫩的鱼肉,放在唐怡的碗中,“先吃饭吧,你刚刚不还是喊着饿吗,现在菜都上来了,还是赶紧吃吧。”
“哦。”唐怡拿着筷子,看着碗里的米饭和鱼肉,突然就觉得不是那么饿了,有时候这饭不吃也可以。
秦楠清看她半天都没有吃一口,放下筷子,有些生气:“你若是不想吃,那就不吃,我现在就送你回宫,怎么样?”
唐怡愤恨的瞪她一眼,抱着碗开始吃饭。
“咚”,唐怡将碗放下,“我吃饱了,我现在就要回宫。”唐怡望向别处,没有看着秦楠清,她有些心虚。
秦楠清也放下碗,看着唐怡这个样子,哑然失笑,“好啊,微臣现在就派殿下送你回去,我今晚要在京城里巡逻,不方便送殿下回去。”
唐怡答应了,由玥一送她回去,马车行驶到宫门外,唐怡下车向后面看去,并没有秦楠清的身影,一甩袖子进了宫。
秦楠清今日需要值夜班,这可不是诓骗唐怡的。
“大人您不必亲自过来的,也不用亲自巡逻,之前那位中郎将大人就没有值过夜班。”秦楠清带上腰牌,准备带一队去巡逻,身边有人劝阻她。
秦楠清没有看她,“所以说他才会被革职,陛下不喜欢尸位素餐之人,更不喜欢徇私枉法之人,而他正好两样皆有。”
上一任中郎将因为什么被关在大理寺,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也没有必要刻意避开。
身边的人不说话了,而是跟在秦楠清的身后,在她们分配的区域巡逻,精确到每一条小巷。
晚上的巡逻确实更累一些,不仅仅冷,而且还困,几圈下来,才到丑正,夜间最漆黑的时候,而且所有的生物都已经入眠,再过半个时辰,才会渐渐地有鸡叫声响起。
“你们累了可以休息一会,等下次巡逻的时候我会叫醒你们。”夜间巡逻也不是一直都在外面,士兵也需要休息,现在是另外一队金吾卫在巡逻,她们就先回卫属休息一会。
“大人,您不休息吗?”有人问道,她已经很困了,但秦楠清没有一点要休息的意思,她们这些人也就不敢闭眼。
“我不困,你们先休息吧,一会还要继续起来巡逻呢。”秦楠清说完这句话,离开这个房间,她知道自己在那里面,这些人不敢闭上眼睛,索性就出来坐着。
今天晚上她有些睡不着,或许是第一天当值,有些兴奋,又或者是今晚在酒楼吃饭的时候,唐怡对她的试探。
前面那个不算是什么原因,她认为自己并不是小孩子了,不会因为第二天要去郊游就兴高采烈地睡不着,前世她可是做过禁军统领的,这个职位,对她来说并不是很惊喜。
后面那个原因,秦楠清承认今晚唐怡的态度有些伤到她了,唐怡对她并未完全信任,这让她想到了上一世,唐怡对她也是如此不信任,竟然听信了朝堂之上污蔑秦家造反的言论,最终她心灰意冷,自放边疆。
仰望着月亮,秦楠清叹息一声,她是不是应该早日预防……
再次巡逻的时候,有些距离皇城比较远的官员,已经乘着马车走在路上,准备去皇城上早朝,而有些专门卖早餐的商户,也已经开始准备,就等着街上人多,做生意。
而这次巡逻之后,秦楠清也回到了家中,先沐浴洗去身上的寒气,这才入睡。
只是白日并不是什么睡觉的好时机,虽然院子里并没有任何声音,但秦楠清也只是睡了两个时辰就再也睡不着了。
“小姐怎么这个时候醒了,您应该再休息一会的,不然对身体不好。”玥一在院子里守着,听到秦楠清开门的声音,立马站起来。
“实在是睡不着,现在是什么时辰了?”秦楠清看着外面的太阳,站在屋檐下,这阳光有些刺眼,晃得她有些睁不开眼。
“回小姐,现在是巳初,您巡逻了一晚上,早上还没有吃东西,现在需要让厨房准备点可口的饭菜吗?”玥一问道,厨房现在正在准备午饭,虽然说现在端上来不会太丰盛,但也不会太少。
“可以,先准备热水,洗个脸吧。”秦楠清又进到屋子里,这一天她都在自己府中,练剑读书,也没有人过来找她。
唐怡被陛下带在身边,唐成伊在勤政殿见大臣,批折子,而唐怡就在偏殿里读书背书,二人互相不打扰,这样也方便唐成伊监督她。
只是今日唐怡读不下去这些书,这上面的字她都认识,只是她实在是看不下去,她的脑海里都被昨日的秦楠清给占据着,挥之不去。
她不是不相信秦楠清,而是她这样已经习惯了,深宫中没有任何人是可以信任的,尤其是在她小时候,读书写字都是被唐成伊亲自教的,后宫中自然有人看不惯,对她下了毒手。从那以后,她便谁都不相信了,就算是贴身的婢女白露,她也总是保持着三份怀疑。
唐怡盯着这一页,已经有半个时辰都没有翻动了,这让在旁边伺候的人觉得很不对劲,想要上前查看一番,便见唐怡动了一下。
“你没必要时时刻刻都盯着我,我就在这里,又不会跑,母皇也知道我一时半会背不出来,并不会为难我。所以,你若是想偷懒便偷懒吧,这里又没有其他人。”唐怡连眼睛都没有动一下,提醒着在这偏殿里的其他人。
这些人都是唐成伊派过来看她背书的人,唐怡并不觉得不自在,左右就是在这里站着,茶水什么的还都是白露准备。
余光看着这些人互相看看,唐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第52章
剩余的十万两银子还没有送到府上, 之前贪污的十万两银子也没有查出来,刑部的官员似乎是有意压着这件案子。
这大内是皇帝的财库,里面的人员手中都有不小的权势, 刑部的官员也拿不准,见陛下没有催促,便想着慢慢办理。
平常的京城不会有什么事, 百姓都按部就班的生活,秦楠清也只是每天去巡逻,训练士兵,有时候轮到她还会去上朝, 只是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唐怡。
二月二龙抬头,是皇帝亲自下田耕种, 并且乞求一年风调雨顺的日子,金吾卫负责陛下的安全, 秦楠清安排人在周围警戒,最外围还有禁军, 确保不会有刺客混进来。
往年的这个日子,都是皇帝一个人下地耕种,可是今年陛下身边还有誉王和明王殿下, 二人跟在陛下的身后, 和她一起耕种。
周围是文武百官,观看着陛下和两位最有竞争力皇女在田地里耕种。
“誉王和明王是陛下的好女儿,有这两位, 这盛世定能持续下去。”有一位老臣说道, 说话间还一直点着头, 对这两位很是欣赏。
“阁老慎言啊, 陛下春秋正盛, 您说这话,莫不是……”
“休要胡说,老夫可没有说过这些话,老夫只是希望国泰民安,国富民强,与尔等小人根本不同。”赵阁老气得吹胡子瞪眼的,往旁边站站,与他拉开距离。
这些话声音不大,也就周围的几个人能听到,而站在他们周围的人,大抵都是阁老的学生,自然不会将这些话讲出去。
今天的天气不错,太阳晒着,不过对于在那边耕种的人就不怎么友好,里衣被汗水浸湿了一部分,可是这垄田还没有耕完。
唐成伊停下来,向着后面望去,之后扶着腰,走向一边,“剩下的路你们去吧,朕老了,就这么点田地,有些吃力。”
说着,就有人跑过来扶着唐成伊,在一旁的仪仗下坐着,看着唐愔和唐怀继续耕田。
“这田地是万民生存之本,大家生活也靠的是农民种出来的粮食,朕觉得,这士农工商,排的不对,应该是农在前面,你们说呢?”唐成伊看着自己两个女儿在那边劳作,从几十年前,每年的今日就不会是做做样子,这些由她们亲自撒下的种子,今日会亲自浇水施肥,之后会有人专门照看着这田地,等到粮食成熟之后,会端上陛下的餐桌。
唐成伊身边的阁老不赞同这些话,不过在他说话之前,有人附和了陛下说的话,“陛下英明神武,臣等自愧不如。”
“陛下,此人只会溜须拍马,微臣认为,士农工商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岂能随意更改,更何况那些农民都是不识字的,从未得到过圣人教化,若是将他们放在最前方,那谁来管理他们,那样岂不是会天下大乱。”这位阁老不是有些,而是非常不同意唐成伊的看法。
唐成伊也不恼怒,“怎么,全国农民占了九成,纵观历史,哪一次起义不是因为老百姓没饭吃?怎么,往上数三代,你家就没有农民了,还是说你家里的粮食,都是凭空变出来的?赵阁老,读圣贤书是没错,但死读书可不行。朕看你年纪如此,特许你下地体验一番,别说朕不体恤你,老百姓家里像你这么大年纪,还有力气的都会下田,朕看你也有不少的力气,明日就在你院子里开一片地,等秋日,朕要吃上你亲手种的,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吧?”
31/79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