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我在清北考科举(穿越重生)——不就山

时间:2025-04-30 08:04:50  作者:不就山
  兵卫愣愣地看着手中油纸包裹的东西,在抬头时,那白衣服公子早就走远。
  ……
  “……就在青罗郡西南边的新安镇,家家闭户,门口栓了锁,兵卫把守,不许任何人出来,里面应该都是染病的镇民。”高容将所见所闻一一道来,“我打听过,兵卫说是上面的意思。”
  上面的意思?青罗郡最上面的人还能有谁,只有青罗郡守严如海了。
  “青罗严氏,多少也有些名头,算本地望族。”孔正卿一锤定音,“现在就叫他过来,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清和思索片刻,没有异议。青罗郡离京都不远,不算是那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严氏也并不是五姓那么庞大猖獗的地头蛇。御史中丞也算半个钦差,到底会有所忌惮。
  严如海大早就被传唤,赶忙命人将鞋袜官服都置备上,他体型超常,平常穿的戴的都是绣娘特制,就连床榻房门都生生加大了一圈。好不容易由仆从一层层穿戴好,他上了有四个人抬的软轿,到府门前又换了车马,哼哧哼哧赶到了两位大人下榻的客店。
  孔正卿与沈清和早就好整以暇地等着了,看着这位严大人上个楼梯就气喘如牛的架势,沈清和皮笑肉不笑地端了盏茶给他。
  “多谢多谢。”严大人喝着茶,一边滴溜着被肉挤压地没形的小眼睛,看着坐着的两人。见二位大人迟迟不说话,他忐忑地端着茶杯,试探开口,“大人们不是今日就要启程,是还有什么要指示下官的……?”
  青罗郡虽小但富庶,在大雍近乎是个风吹不到雨打不着的宝地,他们严氏能在此处偏安一隅,而他当上这青罗郡守,靠的就是这审时度势,相时而动的本事。皇家,五姓,两头不开罪,又能吃到他们手头里漏下的东西,站队,识人,其中门道不比官场上混迹的少。
  当今天子正是壮年,一个御史中丞可以随时参他一本,一个又是御前炙手可热的人物,两个都不想开罪,他只想舒舒服服当他的青罗郡守。
  看这位严大人目露疑惑,似乎全无胆虚之意,沈清和的目光从他瞩目的形体上划过,安坐在椅上,单肘支着膝盖,开门见山道:“严大人,我的学生胆小,出门就碰上你的人在埋尸,给人吓了一跳,这是怎么回事啊?”
  严如海擦了擦汗,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不过这桩。
  “是,是有这事,前阵子闹了疫病。我已经派人将染病的那块地方都阻隔了起来,不是什么大事。”
  “不是什么大事?”沈清和加重了音量,叫严如海硕大的肚腩都颤了一颤。
  沈清和拍桌而起,“百十条人命,在严大人眼里,不是什么大事!”
  严如海确实不解,他将二位都伺候的舒舒服服的,自认没什么过失,没有由头要逮着这门子事来兴师问罪讨他啊!
  他委委屈屈地颓下身子,“大人冤枉啊,治理这疫民本就是我们郡官分内的事,早早将他们都圈起来,没危害哄闹到外边,除了新安镇一块,我们青罗郡上下安安稳稳,半点没受波及,已算仁民了,不知是哪里惹恼……”
  高容皱起了眉,“假仁假义,死了的疫民大半都是饿死,你还说没有虐待!”
  严如海大呼冤枉:“这位小哥说话就实在栽污人了,染了这疫病,便有七成的食不下咽,上吐下泻,我也不是那等酷吏,天天将饭食往人嘴里灌啊!”他又看向两位坐着的大人,“虽说都是细民,但下官我既没有驱逐,也没有打杀,钱财丰裕的还可拿出钱来买药治病,甚至派下僚替他们收尸填埋,魂归故土,怎么不算仁义了!”说到最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就差要把一颗心都剖出来叫人看看了。
  严如海这副尊容实在令人不忍直视,他往那一跪,楼板都震荡一下,还要膝行过来抓人衣角,沈清和连连伸手打住。
  虽说涕泪横流,严如海也很有眼色地没有再上前,“下官无有不尽心尽力的,不知要如何做,才能叫您满意呢?”
  沈清和垂眸看着他,拳头慢慢握紧,
  说得一腔赤胆忠心,他是没有同其他州郡,用极端的手段处理疫民,可沈清和再清楚不过,这本质上并无不同。追剿或是冷眼,豺狼或是秃鹫,学着悲天悯人地叫唤两声,难道会真有良心么。
  黑发青年看着他,目光如锋如电:“严大人,你们严氏立身有多少年了。”
  这话怎么突转到这头了,严如海哭喊声一止,边抹泪边答:“自老太爷兴家立业,距今已有八十余年……”
  八十年。
  才八十年。
  三代人,就足够活生生的人,转投成相悖的另一胎。
  “不过几十年,就能叫你忘掉来处,忘记祖上也曾是这万千细民里的一个?”
  严如海看着这位年轻的御前红人,为难道:“大人,你说的那记挂苍生的,岂不是圣人嘛!下官只是一个凡人,已经够体恤的了,您这不是为难我嘛……”
  沈清和只看着他。
  严如海将可能发生的情况翻来覆去想了个遍,愣是没想到会让二位兴师动众的缘由。他滴溜着眼珠看向似动肝火的青年,“敢问是这新安镇有什么特别的人,或是朝廷另有指示……?若有个中隐事,还请大人明示,下官定然尽心尽力。”
  沈清和:“没有隐情。”
  严如海诚惶诚恐,言听计从,都只因为自己如今得权在握。
  永不愧疚,只敬服强权。
  严如海:“那是……?”
  “你仗的是谁的势,又是谁供养的富贵。”
  沈清和语调平平,严如海四十好几的人,被这双年轻而锐利的双眼看得心中发毛。
  他仍在努力找寻其中关窍。
  “是……朝、朝廷?”
  沈清和冷笑一声。
  严如海多么八面玲珑的一个人,此刻也是兜兜转转忖度了好几轮,最终想到一个最不可能的可能,神情如见了鬼一般,怪异地看着这位朝廷新上的中书舍人。
  他是在为……,抱不平?
  严如海想说些什么,但因为过于悚然,张了嘴也是张口结舌。
  黑发青年拂袖走了,留下浑圆的严大人站在原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究竟是为什么啊!
  人精似的严大人头回有频频碰壁的苦闷,难道是天家的意思?
  难道上头就喜欢这个调调……?
  那自己是不是也该效仿效仿?
  他一拍脑门,重新挂起笑,赶忙追了出去。
  ……
  “沈大人也无须如此动气,这严如海已是比下有余的了。”
  孔正卿劝慰,他为官十数载,手上经办的差事如流水过,见过的私曲也太多,今日的青罗郡守甚至算不上苛暴,算最不痛不痒的一桩。
  也是沈大人年纪尚小,不像他早已是木石心肠。孔正卿看着身侧黑发青年沉凝的侧脸,又在心中叹息,都是要经历这么一遭的,现在他也开始怀疑,小沈大人青莲一样洁净的人,调拨回京都到底是好是坏。
  “这是……”
  一行人突然停下脚步,孔正卿错愕地睁大了眼,被眼前的景象一慑。
  沈清和一语不发走在最前面,他站在林地里,兵卫挖下的坑已经填埋好,下头是未寒的尸骨,上头是冒尖的土包。翻动过的新土周围,层层叠叠的赤苏草肆意伸展着叶片,更有数不清花瓣蜷曲的花朵静默矗立,鲜红如血,铺天盖地,染红了在场所有人的瞳膜。
  晚来一步的严如海看到这酷似炼狱的景象,后退一步跌坐在地上,口中讷讷:“……引魂花?!”
  引魂花生长在黄泉路上,是连接人界和冥界的桥梁,视为不详。
  难道真把这群人的魂灵给招来了!
  天灵灵地灵灵,他严如海也没做什么,没道理赖上自己啊!
  高容见他吓得差点魂飞,冷淡开口:“红花石蒜,这里埋尸多了,土壤是它最喜欢的酸性。”
  什么酸性,严如海半点没听进去,只印证了这花是因着尸体而来,打了个寒栗。
  沈清和站在这片用血肉浇灌的红色花海里,有风吹过,带起他丝缕未束好的发,地上繁茂的花朵如一双双手掌招摇,仿佛在回应他浮动的心迹。
  轻贱如草,也能叫人惧怕吗。
  他闭了闭眼。
  饶是严如海心中没鬼,也被这怪异的景象吓到。他被几个仆从搀扶起来,恍惚若有阴风吹过,他不安地搓了搓手臂,看着领头的两位大人,又不好拔腿就走,只能僵硬地站着。
  “严大人。”
  突然被点名,严如海连声应和。青年站在花丛里,摘了一朵寓意不详的花,微抬下颚,对他掀唇一笑,相衬下宛如鬼魅。
  沈清和:“既然你尽心尽力也是这个结果,我来插一手,你不会觉得我多事吧?”
  严如海立即表态:“自然不会!”
  “好。”沈清和点头,他对着身边唯一跟来的学生高容道:“课题先放放,你留在这里,直到疫病祛除为止,高容,你的医术我放心。”
  确实不是什么大问题,高容正要点头,又听老师说:“行囊里的钱财你尽可取用——我将尚方剑也留给你。”
  高容错愕地看向老师,他在朝没有一官半职,并非天家臣,持这尚方剑未免名不正言不顺。
  沈清和明白他顾虑,“陛下将此剑赐我,便是全然信任,如今我也全然信你。”他瞥了眼垂头思索的严如海,像是特意说给他听。
  “阻碍者,可杀,违逆者,可杀,听到了吗。”
 
 
第74章
  车马过了午时才再度启程, 沈清和独自闭目养神,通往京都的官道平坦安定,他们才敢趁着夜色一路行进, 直抵京都。
  已是宵禁时,更深夜静, 御史中丞持有昭桓帝御赐的符节,二人顺利被放入城中。
  孔正卿知晓他离京前和家中多有不快, 适时相邀:“夜深了,沈大人不如来我府中暂住。”
  沈清和摆摆手, “这么多年没回家, 我的思乡之情也很旺盛, 如今回了京都, 怎么能不回家里看看呢?”
  孔正卿见他从容自如, 便也应许, “别忘明日进宫谢恩的事, 陛下等着你呢。”
  沈清和:“自然。”
  昭桓帝执掌中馈, 除了很偶尔几次微服,他们能碰面的次数虽屈指可数, 但这些年飞鸽传信可不少,信鸽都换了一两波, 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隔阂。
  那身赤红的官袍笼冠被锁在随身的箱子里——里头还有清北书院这学年的学术成果总结, 财务报表,重要档案, 来年的展望计划。
  沈清和伸手抚上那只雕花的木箱, 那人的信重,与自己在这个世界曾刻下的痕迹,都在这里了。
  时过境迁, 他已不将昭桓帝当做要奉承的老板,而是志同道合的好兄弟。
  虽然他现在能略微施展开拳脚的力量皆依仗这位好兄弟,但且再等等他,等他羽翼长成,一定投桃报李,什么世家,什么权臣,统统都给收拾了,叫他这皇帝也能当得安心痛快。
  这想法是有多大逆不道,自己都觉得有点好笑。
  但沈清和确确实实就是这么想的。
  两队车马分道扬镳,相背而行。
  沈清和没带什么回来,孤零零就他一人,一辆车,随他来去的雪骓,还有孔大人匀给他的车夫而已。
  夜里的京都归于一片沉寂,只有门前的两盏纱灯颤巍巍地映照出‘沈府’二字。沈清和掀开车帘看了一会儿,马夫下车去叫门。
  守门的仆役半夜被惊醒,早已宵禁,是哪里来的狂徒敢在门前撒野。他揉着眼睛,提灯恶声恶气的去开门,见是个灰衣短打的生人,刚要斥喝,远处车驾上传来幽幽的声音:
  “你家公子回来了,不认得了?”
  委屈到拉车的雪骓打了个响鼻。
  仆役吓了一跳,抬了灯循声看去,素净青衣的公子挑着车帘看他。仆役是家生子,一打眼就认出了这是离府多年的二公子——不,二公子早就被除了名,现在他们的正头公子只有两位。
  但这除名也不代表他们这些下人能随意驱赶造次,家主也没留个准话,仆役颤颤巍巍,开门不是,关门也不是。正所谓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到底该不该将人迎进来!
  就见他丢下句“公子稍等”,头也不回地往里跑。
  沈清和摸摸鼻子,自己有这么吓人吗,跑得鞋都掉了。
  看了眼半开的门,直接招呼车夫往里进,不管自己的突然回来会造成怎样的震荡,黑法青年拖着乏累的身躯回到他曾经的院子。
  当初沈府购宅添置,少不了用到他母亲带来的钱财,他常住那座院子理所当然又大又宽敞,一应用度都是上佳,一个混吃等死的二代,近乎能和他那便宜爹的主屋媲美。
  不过他走了这么久,屋子久未洒扫,肯定住不了人——
  嗯?
  他抬脚就将紧闭的外门踹开,一路向内,门前点着两盏灯笼,天井更是连片落叶都没有,完全不是荒废多年的样子。
  有人鸠占鹊巢啊。
  这一脚直接将整个门房惊醒,他可不管此举会招来怎样的非议,抢了盏灯,一路进到他的卧房,榻上一人睡得正香,这样的动静都没把人折腾醒。
  微弱的烛光将睡熟的脸庞照亮,沈清淳迷蒙地睁眼,一张午夜梦回多次出现的脸正对着他。
  ??!!
  “啊——!!!”
  沈清和看他脸色由白转青,由青转红,煞是好看。待他吸上一口气,沈清和把提灯搁在一边,无声看着他。
  “沈…沈清和?!”
  “嗯哼。”
  沈清淳努力瞪大眼,才断定自己并没有看错。
  沈清和回来了!
  他怎么能回来呢?
  “快起来。”
  或许是心中过于惊骇,沈清淳一时竟也没有反驳,迷迷瞪瞪地下了床——于是他就眼见着沈清和解腰带脱外袍,将锦绣一掀,自己爬上了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