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我在清北考科举(穿越重生)——不就山

时间:2025-04-30 08:04:50  作者:不就山
  任何皇帝都如是,千百年都如是。
  往常都是他们略一相逼,昭桓帝就要出面,不论抚恤还是另有交代,内宫总会传出些许风声。可至此已经快三日,这些门阀出身的士臣从未被晾这么久过。
  有一便有二,今日也是试探,但对机敏的老家伙们来说绝对是强烈的信号。他们真正担心揣测的,是昭桓帝羽翼渐丰,也要对他们这群老臣功臣呲牙了?
  常太保与祁司徒都在此,往常掐架争端不断的常祁二家都捏着鼻子联袂。
  朝中最大的两股势力表了态,不说朋党,就是两不沾的朝臣该说什么做什么,都要掂量掂量态度。
  含章殿前同心同力中是三心两意,被各方窥伺揣测的人主端坐帷幕之后,遮掩下尚且难以分辨意图。
  “陛下没在处理公务?”轿子晃晃悠悠过了含章殿,沈清和继而发问。要知道萧元政的活动实在不多,他不热衷清谈集会、弹棋戏射,除了每日朝见,最多的时间都是花费在含章殿里,规律得不得了。
  元宝老老实实地答:“今日休沐,陛下身在珑璋台。”
  沈清和:“休沐啊……”
  倒稀奇了。
  说是休沐,但按沈清和从前当差的经验,休沐日对昭桓帝来说,除了不用早朝,晨昏定省,庶务理事,和寻常的日子并无不同。清晓就离开寝殿,到日暮才会回去。
  都是万人之上的皇帝了,还要心甘情愿当上班打卡的牛马,或许这才是真正把事业当作热爱的卷王吧。
  珑璋台。风动潇潇。
  他是第二次来了。上次从京都贬谪,和萧元政告别的地方是这里,如今京都重逢,再见的地方也还是这里。皇帝做主禁宫,他们又有快两年没见了。
  思及此,他脚步更迫切些。珑璋台的侍从见他都微微拂身,沈清和来不及理睬这些,畅通无阻地往内室去。
  “你是谁?”
  陌生的嗓音突然叫住他,沈清和顿住脚步,见里头还站了个少年。他也穿的一身红,衣着繁复端正,十四五岁的样子,眉眼间稚气未脱。
  小少年见他不说话,语气带上了问责:“知不知道这里是陛下的寝宫,你是怎么闯进来的!”
  沈清和视线从他袿衣两侧的尖角上划过,华袿飞髾,敝屣垂带,还是个宗室子弟,抱臂好笑问:“我应诏而来,可不是闯进来的。阁下是哪位?”
  “我是……”
  “子昭。”帘幕后传来温厚的声音。
  “皇叔。”小少年顿时偃旗息鼓,垂头倾听。
  “今日先这样,你先回去吧。”
  “是。”他掀起袍摆,不管帘幕后的人看不看得到,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才退出去。
  听到熟悉的声音,沈清和心中一时震荡,他压下心喜欢悦,屈身行礼,“臣沈清和,不负皇命,进宫谢恩,吾皇万岁。”
  珠帘碰撞的轻响后,是一双宽厚有力的手拖住双臂,将他扶了起来,沈清和由此才见到阔别已久的帝王。他没有穿庄重的服饰,只是一身石青色常服袍,笼着沉郁的水檀香,站在他面前。
  沈清和抬头,就撞进这双深沉的眼眸里。
  “既已入室,就不必再以君臣相称,随意就好。”
  沈清和原先还才想他兴许心情不好,没想到昭桓帝态度和煦,一如寻常,仿佛含章殿前群臣长跪不起,对他只是置若罔闻的小事。
  萧元政此刻也在看专注看面前人,高了,也瘦了,赤红色的官袍齐整,将身躯尽数包裹,只余一截颈项,在低头抬头间从洁白的领里探出。他难免想到多年前给他的探花郎簪花时的场景,当年他没穿上状元的红衣,如今也算以另一种形式贴补了。
  一时相顾无言,沈清和有些受不了这样的沉默,率先开口将一路所见所思都报呈一遍,昭桓帝比他高上一头,就静静低头听他说话,偶尔点评两句,沈清和在这分融洽中也找回了昔日熟悉之感,被这禁宫感染的戒慎也散了些。
  萧元政喜欢他这么随意,堂中有桌椅案牍,也可供临时办公之用,他绕过长桌,拉着红袍青年的手,将他引到帘幕之后。这是个十分暧昧的行动,若宫侍没有提前撤下,定要觉得这位高升的大人是位幸臣之流——但沈清和完全没有什么别样的心思。
  就是二人赤条条相对着,他也只会夸一句兄弟身材真棒。
  毕竟萧元政就是这么个看上去就十分可信的人。
  内室的焚香味更重,重到他一进来就皱起了眉。萧元政早就习惯,但见他不喜,便将香炉盖上了。沈清和随他的动作去看,发现炉前壁龛里静坐着一尊玉身佛像,他又想到萧元政不离身的珠串,没想到昭桓帝还会私下供奉祝祷。
  他也会有需要祈求的事吗。
  并不是说当了皇帝就事事顺遂的意思,只是沈清和觉得,萧元政想要什么,尽可以自己取得就是了。
  “刚刚那位是——”沈清和问了刚刚外室那位红衣少年。萧元政没有孩子,零星几个藩王也分封在外,很少在内宫见到宗室子走动。
  “是和亲王的后嗣。”
  和亲王?
  沈清和有点印象,似乎很早就死了,被曾经的逆王构陷而死。
  “我念他年幼失怙,无人教养,将他接进宫中,封了郡王。 ”萧元政并不欲多谈此事,他伸手将佛龛关上,那尊低眸笑脸的玉佛彻底被遮盖。
  沈清和也就转了个话题:“我看到含章殿外跪了很多人。”他们间早就有别于君臣,这样或许触怒龙颜的事,也能随意出口。
  这件事沈清和没去追问元宝公公,而是选择直接来听萧元政说,不管他是什么打算,他都押注追投。
  萧元政只简略将剿灭涿州两大氏族的事告诉了他,沈清和一路都在行进,没收到半点风声,此刻听闻两个颇有名望的家族倒塌,茫然一瞬,复又兴奋起来。
  就知道无端将他召回京都,肯定没那么简单。
  沈清和:“陛下是打算向世家动手了?”
  萧元政:“嗯,你怎么想。”
  “现在……是有些着急了些,不过也不是全然不好的时机,也能打个措手不及……不过现在肯定警惕许多,后面还得从长计议。陛下手下一定养了不少心腹部曲,正好我在各州也洒了不少人,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胜在打入基层,有时候能发挥点意想不到的作用……”
  沈清和开始绞尽脑汁地谋算,他的力量潜藏在不起眼之处,若轻若水。但载舟覆舟的,也往往是这些不起眼的轻水。
  萧元政看到他眼里跃跃欲试的光彩,叹息一声,打断了他的话:“无需你出力。”
  “陛下不信我?”
  “信你,才不叫你来去。”萧元政知道自己又越界了,但是没办法,对着这双眼睛,他没办法说些似是而非的话。
  沈清和的疑惑已经漫到脸上。但他转念一想,昭桓帝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于是又把疑惑吞回了肚子里,半开玩笑说:“那陛下需要我时,可不要怜惜。”
  昭桓帝轻轻‘嗯’了一声,他看着新任的中书舍人,细细交代:“清和有大才,我再清楚不过,只不好与你过于近密,若想展开拳脚,朝中已安排好信得过的心腹,可供你仰仗。”
  “书院不少学生也用百般方式收拢进来了,我私下派人考教过,没有差的,日后长成也能做你在时局说话的臂助,届时你的声音有了重量,更要记住步步审慎,三思而行。”
  昭桓帝眼中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绪,彼时的沈清和尚且不明白那是什么。
  萧元政捂住这双令他心肝也开始为之轻颤的明亮双眼。
  这已经是他身为皇帝可以做的,最侵越的一件事。
  眼睛被挡住,其余的感知就更明晰。沈清和觉得他一定是被上上下下又仔细看了好久。
  萧元政的声音变得轻起来,因为他们贴的很近,沈清和也能听得很清楚,那近乎是和一片云说话的温柔:
  “不用困惑,也无须细想,只将这些话记住就好。”
  “说不定有一天,这担子就要挑到你的肩上了。”
 
 
第76章
  沈清和在珑璋台待了快两个时辰, 和萧元政在一起的时光实在不算难捱。他知道宫里的日子无聊,就将这些年的分别切了片,挑拣出有意思的分享给这位大雍至高无上的帝王, 说到最后,帝王的眉眼间已经都是笑意了。
  沈清和知道见自己的时间在萧元政的日程里已算耽搁, 知道他还得抽身处理含章殿外的人,也不好再留, 辞了一起用晚膳的邀,坐着来时候的小轿往宫外去。
  又途经含章殿, 已是日暮时候, 成群寒鸦从金色的檐顶上过, 且飞且鸣。
  这群朝臣还跪在这儿, 也是硬憋着一口气, 不见到昭桓帝誓不罢休。他走过时, 正好见有捧托盘的内官鱼贯而过, 盘中盛有羹饭, 一一放在跪见的大臣前。
  发饭吃?
  朝臣们哪里席地用过饭,这和街边乞儿有什么区别!
  简直奇耻大辱!
  宫人放下托盘就走, 几位党派领头人相互较劲,正是很有骨气的年纪, 就是肚子早就震天响, 也不肯吃那一口嗟来之食。
  沈兆也在其中,快速藏了个米糕进袖, 看来是要吃饭不要骨气的。
  沈清和笑得锤了锤扶把, 陛下折腾人还是有一手,都是世家精细尊养的人,能有多少风骨, 等不了多时就要找个台阶下去。
  只怕是今日过去,要换个方式来软硬兼施地刁难。
  黑发青年心中周转,该用什么办法来为萧元政化解一二。
  肩舆走到近外的青石路,他挥挥手要侍从们将他放下:“送到这儿就行,各位回去交差吧。”
  侍从们相互看看,无人拂逆,扛着轿子回深宫去。
  沈清和抻抻身体,捋捋袍摆,往武直门的方向走。门前的将领看到他没有阻拦,由他顺畅走到宫外,正要上马车,远远听到有人在叫,沈清和脚步一顿。
  “嘿,沈老师!”
  沈清和抬头,是个松青色衣衫的青年,靠在城墙边,见到他后努力地挥手,像一颗飘摇的水草。
  长相挺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沈清和在脑中挖了一圈,从百千面孔里捞出一张,“刘霖?”
  “是我!”刘霖没想到自己还能被记得,兴冲冲地走上来,“我刚刚在含章殿前看到老师,还以为错认,没想到真的是您!”
  刘霖是从清北书院出去的,运气不错,一毕业就科举中试当官一条龙,他们有过几年师生情谊。
  “当年我的毕业论文作的不好,几位老师骂得狗血淋头,还是您给解的围。”
  虽然沈老师的年纪并不比自己大,但刘霖尊敬钦佩,称呼都时刻带着敬称。
  一看他思索的神情,就知道是没想起来,刘霖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我当年学的农,想以后当个农官,叫我大雍物阜民丰,处处是膏腴之地。”他话锋一转,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只是天赋一般,试验田里成绩总属我最差。”
  这么说,沈清和就有些印象了,农学课成绩不行,政治课倒是很行。他记得书院里有个学生,刷过的科举模拟卷叠起来就能到小腿肚,毕业就试着下场科举,一发入魂,想必就是这位仁兄了。
  “六品了?”他看着刘霖身上的纹样判断,六品以上可参与朝会,他家境虽算不上贫寒,但与世家相比只是普通,拔升速度不可谓不快。
  “从六品。沾了些运气罢了。”刘霖答得倒是谦逊,“书院里教的我都潜心学了,加之陛下赏识,才有今日。”
  沈清和点头,“你说你刚刚在含章殿?”
  “是啊。”刘霖笑时,颊侧会出现一个深陷的窝,叫他看上去总是人畜无害,便很容易忽视他还有一双狐狸似的眼睛。“我结识了几位大人,也算打入内部,知道了他们今□□请的消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一起来了。只是见到老师,一时激动,就又溜出来了。”
  无间道啊。
  这下算是知道他这么快的升职速度是怎么来的,朝中最大的两股力量都是依傍,没有步步高升才是奇怪。不过也是他的本事,如何周旋,如何持衡,寻常人连门槛都摸不着。
  “我曾看三国,读过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知遇之恩,学生没齿难忘。”刘霖看着沈清和,将心中藏了多时的话给说了出来,“我心向书院,心向老师,曾经老师一人独行,如今我是不是也能加入到局中来。”
  清北书院的一切都是奇巧,刘霖只待了两年多,再到外头,才知道曾经那是真正的桃源所在。如今那么无所不能的沈老师也来到京都,一定是来成就一番伟业的,他刘霖心甘情愿佐助。
  不仅是他,清北书院出身的其他学士,没有一个是不情愿的。
  沈清和告诉他:“这件事很危险,你不过六品。”
  已经掌握在手的州郡,尚且能偶尔放肆,但京都内水深,就是他自己,也得暂且潜在深潭之下。沈清和看着这些人,就想到从前的自己。他自己是了无牵挂,随意挥霍,他的学生不行。
  狐狸眼的青年弯身作揖,行了个大礼。
  “老师,我们来到京都的,都已经想好走在游丝之上,虽然如今官职低微,但也有赴汤蹈火的决心。就是没有选择参加科举的书院子弟,也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沈清和:“我怎么不记得,还教给过你们什么使命?”
  刘霖:“老师不说,学生们也能领悟。”
  “……”
  似乎在什么时候,学生私底下达成了某种他并不知道的共识。
  “我知道老师效仿孔相结庐归隐!”刘霖越说脸就激动得越红,“但现在时机将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我们清北书院扬名天下,将其他杂学都踩在脚下的时候啊!”
  老师韬光养晦,善刀而藏,他耳濡目染,也学着藏拙,此一时彼一时,也该风水轮转了!
  沈清和:“……小刘啊,你,是不是很爱看书啊。”
  刘霖收起狂热,腼腆一笑:“我在书院时,一直蝉联图书馆的‘借阅之星’称号,现在颁的证书还摆在家中。”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