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古代架空)——日进斗金

时间:2025-05-02 09:45:52  作者:日进斗金
  听说薛凤麟已经准备要把人给送走了,叶辰倒是点了点头道:“难怪你这几日在外表现的这般好,原来是为了堵住他们的嘴。现在再把这位沈哥儿送出薛府,外人想来也不能再说些什么了。”
  薛凤麟听了也不接话。只是又让叶辰喝酒吃菜,将话题转去了别处。
  待一顿饭吃完,薛凤麟回了国子监,叶辰才连忙回家复命。
  叶夫人听完叶辰的话后倒是安心了许多,点点头道:“看来凤麟他心中还是有数,到底是要把那沈哥儿送出去了。如此也好,他出去了才好从长计议。”
  又过了两日,沈宣忽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归云楼的信件。
  归云楼在大晋拥有好几家分店,其中京城里也有一家,比乐州那家的规模更大。
  沈宣这封信就是京城的归云楼送过来的手书,他拆开一看,写信之人竟是梅掌柜。
  原来因着沈宣的那张蜂蜜吉士茶的方子,梅掌柜竟然高升调到了京城任职。
  他也不知从哪儿打探到沈宣住在薛府,就送了这封书信过来,里面还附带了一张银票,足足有二千两银子。
  【沈哥儿你抱诚守信,送来蜂蜜吉士茶的秘方。
  我将此事上报之后,东家夸赞你为人言而有信,说不能白拿你的方子。故命我给你送来两千两银子,以资报酬。】
  沈宣惊讶的看着手中的银票,没想到自己竟然还能得到这笔意外之才。
  虽说他若是还在卖蜂蜜吉士茶,一年也能赚个一千多两,二千两也就是两年的赚头。
  但这方子已经送出去了,归云楼自是没有再给自己一分钱的必要。
  这归云楼的老板竟然还能再拿两千两银子出来,可见也是守信诚恳之人,也难怪生意做的这般大了。
 
 
第41章 
  沈宣穿了薛凤麟送来的衣服首饰却没有上报给白氏,让薛凤麟长了脸,白氏心中极为不满。
  虽然她明面上没说什么,但暗地里却待沈宣更为苛刻了。
  起居上因为有薛凤麟的交代,家中下人倒是也没法克扣什么。但之前说好了的中秋宴后就可以出门之事也不作数了。
  沈宣让金桂去通报了几次,都被尤妈妈找了理由拦下来了。
  沈宣整日被关在家里心烦,只能悄悄去找了薛凤麟的小厮无妄来问。
  无妄听了却是只道:“沈哥儿不要急,世子早就已经有安排了。”剩下的却也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递给了沈宣几本书,说让他没事就好好看看。
  沈宣见问不出个什么,就只能在家里等着。
  好在是如今知道了世子就是薛凤麟,沈宣倒是安心了下来。
  左右薛凤麟是不会害自己的,不过就是应对这侯府里的事情烦人了一些。
  不过如今两人齐心协力,倒是比他自己单打独斗要轻松不少。
  况且薛凤麟一个人在侯府与白氏纠缠也是艰辛,也不知自己此次能不能帮上他什么?
  结果又过了几日,薛凤麟忽然遣了无心过来,问沈宣书看好了没有?
  沈宣有些奇怪,看了看薛凤麟送来的那几本书,全都是些神话故事,志怪游侠类的话本子。
  他这几日因着太过无聊倒是翻看了几眼,但大晋现在的这些故事书都写的大同小异,远不如他在现代世界看过的那些小说网文的精彩。
  “这书很重要么?我就随意看了几眼。”沈宣说道。
  无心听了便道:“世子来让我问问,说看通了更好,没看也不妨事。”
  沈宣迷惑的送走了无心,没过多久,宫里就来了人。
  说是太后听说了薛家把沈家哥儿接入京城之事,就让他入宫一趟,要亲自见见这个世子的未婚夫郞。
  太后好端端的怎么却要亲自来见自己这么一个乡下哥儿?沈宣一惊,只感到一头雾水,实在是想不通了。
  比沈宣更加震惊的则是白氏。她虽是贵妾出身,如今又抬为了正妻,但却一直没有诰命。
  除了逢年过节,京中的官眷集体入宫朝拜,还从未被太后单独招见过一次!
  “不过一个乡下哥儿,也配得太后亲自招见?”白氏呯的一声杂碎了一套茶杯。
  “夫人你消消气。”尤妈妈连忙在旁边劝道,她是白家跟过来的老人,对朝中的陈年旧事倒是也知道一些。
  于是便对白氏说道:“听说那哥儿的生母沈夫人,幼时也是经常入宫,很得太后喜爱的。”
  “那都是多少年前的旧事了。国公府倒的时候,太后可是没有出来说过一句话。”白氏愤愤的说道。
  “虽说如此,陛下也终究是看在了沈国公的从龙之功,没有降他的罪啊。”尤妈妈说道:“虽不知到底是谁说动太后招了那沈哥儿入宫。但那哥儿哪能上得来台面?入宫也不过是丢脸而已。”
  “再说他此番入了太后的眼,倒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白氏听到这里,倒是还转了过来,点点头道:“这倒也是,连太后都招见过了,薛凤麟总不能推脱不娶了吧?”
  入宫的日子就定在明日,翌日一早,沈宣穿戴整齐,就被宫中一辆马车接了过去。
  对待这大晋皇家,他心中是有些复杂的。
  平心而论,晋武帝算是明君,在他的管理之下大晋朝还是挺繁盛的。
  但沈国公夫妇为大晋尽忠多年,却因着势力太大,最终被晋武帝忌惮了。找了个理由发落到了燕云边境,又全家战死在那里。
  狡兔死、走狗烹,不过是无数个朝代不断重复的皇家政权把戏罢了,沈国公一家自是也不能幸免。
  沈宣不喜这皇权的残酷,但说起恨?他也不知恨谁?
  自他穿越到了现代世界,又重新回来。两世为人,时间已经过了太久。
  他连沈国公夫妇的样貌都快忘了,更何况是这父辈的恩恩怨怨?
  进了宫门以后,马车就换成了轿子。
  沈宣被抬着一路到了太后住的长宁宫,到了宫门外面,才被请了下来。
  “太后与皇后正在里面说话,你在这儿先等等。”有小太监上前对沈宣说道。
  沈宣等了一炷香的功夫,宫里才传了他进去。
  他整了整衣衫,抬头挺胸的大步走了进去。
  穿过了一个庭院以后,才是太后的寝殿,里面正燃着一只香炉,炉里散发着桂花的幽香。而太后与皇后两人则端坐在两只椅子上,一边喝茶说话,一边看着沈宣走了进来。
  沈宣仔细一看,一位年纪稍长的女士,鬓边已经生了不少白发。她衣衫颜色深重,样式端庄,大概就是太后了。
  而另一位年轻些的,眉眼瞧着格外柔和,穿了件墨绿色的衣服,应该就是皇后了。
  “草民沈宣,见过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沈宣对着两位女士的方向跪下,按宫中的规矩给她们磕了一个头。
  他小时候也是被沈夫人带在身边学过些规矩,好在是现在也没全忘,倒是让他能用得上。
  沈宣这一番大大方方的磕头跪拜之礼,倒是让太后与皇后两人都有些惊讶,彼此对视了一眼。
  这宫中整日招见的各家官眷命妇不少,但大多数第一次入宫的都难免战战兢兢。不仅表现的手足无措,而且连话都经常说的磕磕巴巴的。
  然而沈宣不过是一个在乡下养大的哥儿,第一次进宫却有这等沉稳的表现,实在是让人感到意外。
  太后仔细打量了跪在地上的这个哥儿一眼。只见他个子很高不输男子,整个人腰杆也挺的直直的。
  一双眼睛很大,鼻梁也高挺,容貌虽不柔弱但也颇为清俊。
  他这一副大胆的模样倒是立刻让她想起了他的生母蒋舒,也就是沈夫人。
  太后突然有些感慨,招呼了沈宣起身赐座。之后才对着身边的皇后说道:“你看这沈哥儿的性子,是不是很像舒儿?”
  “毕竟是母子,哪儿有不像的?”皇后闻言笑道:“想当年我们一起入宫的几个小的,母后您最偏心舒儿妹妹,让我也吃了不少的醋。”
  太后听到这里,似乎是想起了年轻时的愉快时光,也跟着笑了起来。之后才开口对沈宣说道:“想来你母亲曾经也经常到我这里来玩,那都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了。”
  “听说你这些年一个人在乡下,可是吃了不少苦?”
  沈宣听了,想了想才摇摇头道:“回太后,也算不得苦,乡下的日子也自有乐趣。”
  沈家倾倒,沈宣流落乡下都是晋武帝的决策造成的。
  沈宣若是当着太后的面叫苦,岂不是有怪罪晋武帝的嫌疑?
  太后作为一个母亲,自是不可能愿意听人怪罪自己的儿子。于是沈宣不过片刻,就决定了回答不苦。
  果然,听了他的回答,皇后与太后两人倒是又对他有些另眼相看。
  要知道沈国公府当年在大晋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从那么高的地方跌落泥潭,又有谁能心里不怨?
  这沈哥儿却是奇了,也不知是不是因着出事时年纪太小,所以才能这么洒脱的说出不苦二字。
  于是这次皇后便接着问道:“你说乡下的日子自有乐趣,不妨与我们说说,这乐趣到底在哪里?”
  沈宣听了,想了想便答道:“春天溪水很凉,是从山上的冰雪里化了来的,溪里的鱼遇到雪水会被冻僵,游的很慢。”
  “那个时候去抓鱼,一抓一个准。肚子饿的时候,就可以在溪边烤了来吃,别有一番野趣……”
  “夏季的时候,乡下的萤火虫很多。孩子们会用纱布缝了袋子抓起来,挂在屋内,就是一盏萤火灯……”
  “秋天山里物产最为丰盛,村民们经常挖了陷阱放些米糠做诱饵,抓野鸡野兔……”
  “冬天很冷,但下了雪后,用积雪覆盖在屋子外面,却可以保温。而且整个山头都被白雪覆盖,看起来特别的美……”
  沈宣说的都是宫里从来没有见过的事情,倒是让太后与皇后两人听得津津有味。
  只是听完以后,太后却开口问道:“听沈哥儿你说了这些,都是乡下的好处,只是都说天下最苦最难的是农民,难道你就没有遇到过一件难事?”
  沈宣闻言就笑道:“太后娘娘,这世上怎会没有难事?只是若是处处只看难事,岂不是满眼里都是苦日子?”
  “都说兰花生于幽谷,不以无人为不芳。难道兰花生在悬崖石壁上就不艰难?便是无人赏识,它不也独自绽放的很好么?”
  沈宣这话说完,太后与皇后两人倒是深吸了一口气,短暂的沉默了一会儿。
  此时太后回头看了皇后一眼,皇后才开口说道:“此话说的真好,没想到沈哥儿你长在乡下,对这些圣人之言却也能脱口而出。可不就如同兰草一般遗世而独立?”
  见皇后如此夸赞自己,沈宣倒是有些意外。
  此时便又听太后说道:“原本听说你是薛家小儿的夫郞,还有些担心你们匹配不上,如今看来,却是我多虑了。”
  话语间显然也是对沈宣颇为欣赏的。
  因着对沈宣印象极好,太后招见他过后,又留了他下来用饭。
  沈宣倒是也能说会道,讲了许多京外的野闻趣事,掺杂了不少天马行空的故事,直逗得太后笑的合不拢嘴。
  待沈宣出宫以后,皇后才又对太后说道:“母后,这沈哥儿人很聪明,性子又通透,我瞧着倒是喜欢。”
  “只是他到底是身份低了一些,如今又与薛家那世子还未成婚,一直住在侯府也是不太体面,恐被人轻视了去。”
  太后闻言,挑眉看了皇后一眼问道:“你怎么突然想到了这里?可是又有什么主意了?”
  皇后:“日前有人进献了一处城东的宅子给我,不过三进的小院儿。我想着这等小的院子,自是用不上的,只能赏了人。倒不如以母后的名义赏给沈哥儿,也叫他在京中有些体面,也算是全了我以前同舒儿妹妹的一桩姐妹情谊。”
  太后听皇后提到蒋舒,心中动容。她原本也挺欣赏沈宣,但与从小在她膝下看着长大的蒋舒又不一样。
  听了皇后这提议,她自是也觉得没什么不妥,便应了下来。
  之后就让人写了一道懿旨,送了城东的一处小院子给沈宣,又并百两赏金和一些御赐之物,一起送到了薛府之中。
 
 
第42章 
  沈宣从宫中回去不久,就接到了太后送来的懿旨。
  赐了他东城三条街杨柳巷的一处宅子,又并御用紫檀家具一套、青花瓷瓶一套、青花碗盘一套、宫纱床帐一套,外加黄金百两。
  还有皇后赏赐的马车一辆、上等好马两匹、床品、衣物、首饰若干,着实是十分的大方!
  太后御赐的宅子,自是不能不住!
  沈宣当下欣喜万分,立刻接旨谢恩。
  倒是让白氏气的倒了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沈宣从薛家搬出去。
  她此时哪儿还能不明白这背后到底是谁的手笔?
  什么太后念旧,果然不过是借口。
  沈家倒了十多年了,太后都没对这沈家的遗孤多看一眼。倒是沈宣一回来,太后就赏了宅子,说来说去,不过就是为了让沈宣从薛家搬出去。
  皇后是二皇子的生母,叶家一向与他走的很近。
  想来这次太后招见沈宣,也是二皇子在背后使了力。
  只是薛凤麟一向与二皇子走的不近,这次却能得他相助,莫非是他们背后已经结了盟?
  白氏想到这里,连忙叫人去请自己的哥哥白焱。
  而沈宣则是简单收拾了细软,就迫不及待的搬了出去。
  只是虽说是从侯府搬走,却也是需要下人来伺候的。
  白氏想了想后,便借着照顾沈宣的名义,硬是让尤妈妈也跟了过去。
  沈宣不好拒绝,想了想后,就又要了金桂和金枝。
  他们两个这些日子已经被他调教好了,如今倒是事事以他为先。再加上他们都是府里的老人,对尤妈妈颇为了解,帮着他应付尤妈妈倒是不错。
  只是搬过去了以后,叶家又突然来了人。
  沈宣出去接待,才发现来的正是那日与叶夫人一起过来的那个婆子,叫做韩妈妈,应当也是她的心腹。
  韩妈妈带来了一些贺礼,有床品、布匹、点心糖果等物品。身后还跟着两个随侍。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