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古代架空)——日进斗金

时间:2025-05-02 09:45:52  作者:日进斗金
  “既然你们无意与我们晋宁王府结亲,那我与你这般书信来往又算什么个事儿?”
  “我晋诗月就算是嫁不出去,没人要了,也不至于此。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你以后也别再来了。”
  晋诗月这话一口气说完,却是止不住红了眼眶。一滴泪珠也若有若无的挂在了下睫毛上,下一刻就要滚落下来。
  此话由一个哥儿自己说出来,便已经是十分的不体面了,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
  晋诗月实在是不愿再拖拉下去,便索性说了出来,就算是折了自己的面子,也好与这杨旭之间断个干净。
  忽然,一只大手抚上他的眼睑,帮他擦落了眼眶中的泪珠。
  晋诗月一愣,便见面前杨旭正看着自己,一脸严肃的对他说道:“对不起,我知道了,此事是我的不是。今日回去以后,我定会好好处理此事,县主你以后莫要再为了这些事情落泪了。”
 
 
第95章 
  杨夫人在家心绪不宁的踱着步,方才家中管家过来通禀,杨旭突然一个人抱了只箱子,骑了马出门去了,一个下人也没带,也不知到底是去做什么了。
  如今眼见着已经快到饭点,杨旭人却还没有回来。杨夫人不知为何,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她想起那只箱子,正是晋宁县主派人送给杨旭的。而里面的书信与东西,显示着两人之间已经在她不知道的时候互通往来了一段时间。
  晋诗月之前一直主动追求薛家世子之事,整个京城的名门世家已是人人皆知。
  他风评一向不好,杨夫人当下便觉得杨旭之所以会与晋诗月私下来往,定是晋诗月主动引诱。而她的儿子杨旭一向无心风月之事,就是因为没有见识过那些哥儿姐儿的手段,才会上了晋诗月的当!
  说来此事还是要怪自家婆婆杨太夫人!杨夫人心中忍不住想到:若不是她执意要带着杨旭去赴晋宁王府的宴席,旭儿一向乖觉,又怎么会着了那晋宁县主的道?
  她心中正暗暗吐槽着自家的婆婆,突然便听着外面传来动静,杨夫人的身边的妈妈过来通报,说是小少爷总算是回来了。
  杨夫人一听说杨旭回来了,便迫不及待的冲了出去。
  只是走到杨旭院子门口,才听说杨旭一回来并没有回屋,而是直接去了杨太夫人那边。
  杨太夫人是福书村出身,嫁入杨家之前也是有名的才女。
  她一路跟着杨老太爷来京中做官,为人颇有见地,甚至在杨老太爷和杨大人的仕途上都出了不少主意。如今虽然早不管家了,但家中大事却还是由她做主,杨大人对她也是颇为尊重。
  杨夫人表面上拿着管家的权力,但遇到事情却处处都要受杨太夫人的制约,心中本就有些不满。
  听说杨旭一回来就去了杨太夫人那里,杨夫人心中便是一紧,立刻也赶了过去。
  果然刚刚迈入杨太夫人的院子,还没走进屋内,便听到房门里传来杨旭的声音说道:“祖母,孙儿心悦晋宁县主,还请您主持大局,帮孙儿去晋宁王府提亲。”
  “不行!绝对不行!”杨夫人听了立刻走入屋内说道:“京中那么多的姐儿哥儿还不够你挑?偏偏看上那么个没人要的哥儿?”
  杨旭听到杨夫人的话却是不为所动,只是上前一步,对着杨太夫人跪下说道:“祖母,孙儿求您去晋宁王府提亲!”
  杨旭从小是个省心的,在家也是人人夸赞,除了入宫面圣和过年给长辈磕头还从未跪过。如今竟然为了一个哥儿跪下恳求祖母,让杨夫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杨太夫人见孙儿如此恳求自己,心中也难免动容。
  她对那晋宁县主也有些好感,但自家儿媳实在不喜他,她为了阖家安宁自是也不会强求。
  “旭儿,你先起来。”杨太夫人亲自上前一步,把杨旭扶起说道:“并非祖母不愿帮你。只是你也看到了,你母亲实在不喜那哥儿进门。这婚姻大事并非儿戏,是两个家族的事情。若是我依了你的,强行去晋宁王府提了亲,岂不是与你母亲对着干?家中岂能还有安宁之日?”
  “晋宁县主并未得罪母亲,晋宁王府宴席待我杨家也十分礼遇。我不知母亲为何这般讨厌晋宁县主?难道就因为孩儿喜欢?”杨旭闻言说道:“既然母亲不喜他入门,那大不了我娶了他后,与他搬出去重新开府,让他尽量不与母亲见面就是了。”
  以杨旭的脾气,若非十分生气,是决计说不出这番话的。
  杨夫人又哪里受得住儿子这么一番话,当下脑袋一晕,捂住心口后退两步。杨太夫人房中的妈妈连忙上前把她扶坐在椅子上。
  “你……你……”杨夫人泪流满面的说道:“你竟为了一个外人忤逆我?这话是不是那县主教你说的?”
  “无人教我说任何话!”杨旭长叹了一口气道:“是母亲你实在偏见太深,难以沟通。再说我业已成年,马上就要上差事了,搬出去住也没什么奇怪的。”
  “与我一批进入翰林院的进士们,都是从外地来的,也早就自己开府了。”
  “他们都是外来的进士,不过是些乡巴佬,怎么能与京中子弟相提并论?你当他们不想住在家里?”杨夫人忍不住开口说道。
  “我祖父也是外地考入京城为官的进士,难道也是乡巴佬?”杨旭闻言皱眉说道:“母亲,你失言了!”
  杨太夫人就是陪着杨老太爷一同从外地入京的,听到杨夫人的话便是心中一沉,气不打一处来。
  当年她给扬大人挑选亲事的时候,相看了不少人,杨夫人并非是其中家世最显赫的。
  只因着她家里也是京中的福书村,家中虽然不算富裕,但所有的姐儿与哥儿都读了书。再加上相看的时候,杨夫人明显对杨大人一见倾心,杨太夫人才特地挑选了她做家中的媳妇。
  这些年来,杨夫人给扬大人添了一双儿女,做事虽有些不够大气,但也算不功不过,待她这个婆婆也还算尊敬。杨太夫人便把手中管家的权力放给了她,自己退居到了幕后。
  然而今日这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才让杨太夫人发觉,这个京城出身的儿媳妇,心中竟然还瞧不上他们杨家这样从外地进京的清流之家!
  “你简直混账!”杨太夫人一拍桌子,狠狠对着杨夫人说道:“老太爷如今是早就去了,可也容不得你这般肆无忌惮!”
  杨夫人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现在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连忙对着杨太夫人解释道:“母亲,我错了。我是一时情急说错了嘴,并非真心对老太爷与您不敬啊!”
  “当日若是我杨家也与你一般挑三拣四,自是也有家境更好又有才学的人可结亲,你难道不知?”
  杨夫人不敢说话,只敢呜呜的哭,一边用手帕揩掉脸上的眼泪。
  杨太夫人嫌弃的看了她一眼,之后才对杨旭说道:“你既然那般喜欢那个晋宁县主,那老身就做个主,帮你去提一次亲。”
  只是此事到底是你的人生大事,还要你父亲同意,等他回来你自己去与他说。
  “谢祖母!”杨旭闻言眼前一亮,之后才扶起杨夫人道:“母亲,你回去歇着吧。”
  杨夫人哪里还敢多留,此时便顺着杨旭递过来的台阶与杨太夫人告辞离开。待出了杨太夫人的院子才对杨旭说道:“旭儿,你当真要娶那晋宁县主?就不顾你母亲的脸面了?”
  “我方才所言,全都当真。”杨旭听后对杨夫人说道:“包括搬出去另外开府之事。母亲你对晋宁县主那般偏见,若是让他与你住在一处,怕是冲突不断。为了大家好,还是孩儿与他单独出去开府更为合适。”
  “你!你……”杨夫人你了半天,最后才放弃般的说道:“好好好,你翅膀硬了,我说不过你。我去找你父亲,看他能不能同意!”
  “也好,我也会说服父亲。”杨旭十分认真的说道。
  待到了杨大人下了差事回家,刚一下马车,就被杨夫人截住了。之后便被她拉入房中,说了一炷香的时间才出来。
  他出来以后,便看到屋外站着杨旭。此时便看着他叹了口气道:“你定是也有话要与我说吧?到书房里来。”
  杨旭与杨大人走进书房,杨夫人还不放心的在门外守着。方才她软硬兼施,磨得杨大人为她撑腰,不许应下杨旭与晋宁县主的亲事。
  杨大人平日里不怎么管家中之事,这些事情大多随她,这次应当也不会例外才是。
  关上房门以后,杨大人才对杨旭说道:“男人当以事业为重,娶妻娶贤。你就非要与你娘对着干?娶那晋宁县主,闹得家宅不宁不可么?”
  杨旭这才说道:“父亲,我实在心悦于他,且我与晋宁县主结亲,也绝非头脑一热,而是我思付许久以后,觉得最稳妥的一条路。”
  “怎么个稳妥法?”杨大人听了以后问道,脸上倒是有些不赞同:“那晋宁县主名声不佳,你母亲也是因着这个才反对你娶他入门,怕丢了杨家的脸面。”
  “父亲,母亲一个内眷,自是只能看到嫁娶表面之事。然而您身在朝中,应当更加明白朝廷上的情势才是。”
  “如今朝中瞧着一片平静,但实则危机四伏。”杨旭说道:“就拿我那日去晋宁王府赴宴来说,看似是京郊流民闹事,实际上我与晋宁县主之所以遇袭,正是因着路上与那薛家世子的未婚夫郞沈宣同行。”
  “也正因如此,后面那沈哥儿骑马逃走,那些匪徒便都去追他,放过了我与县主。”
  “薛家世子也就是近日里隐隐有着倒向叶家和二皇子那边之势,他的未婚夫郞便遭此危机。”
  “若是当日那沈宣死了,此事就瞒不住了。负责镇守京郊和安抚灾民的叶家首先就要被问责,薛家世子作为未婚夫也洗不清嫌疑,恐怕会被废掉。”
  “这样的手段,实则是冲着他们背后的二皇子一脉去的,可见朝中大皇子与二皇子两党之间已经势如水火。”
  “你分析的的确有理,但这与你娶亲又有什么关系?”杨大人略略沉思以后,才眯起眼睛问道。
  “那日大皇子的人之所以放过了我与晋宁县主,不就是因为我们都不属于这任何一脉?”杨旭说道:“晋宁王爷身份特殊,一直是个闲散王爷,不参与什么朝政。对他们任何一党都没有威胁。”
  “而其他权臣,或多或少都有参与两党之争。我们杨家与哪家结亲,是不是就意味着要倒向其中一党?必定会被卷入这党争之中!”
  “晋武帝年事已高,日后若是膝下皇子登基。是与我们一脉的还好,如果正好与我们并非一脉,我们杨家岂不是也要跟着受牵连?”
  “倒不如娶了晋宁县主,远离这些纷争,日后无论是谁登基,都会拉拢我们,反而更加稳妥!”
  听完杨旭的话后,杨大人沉默了许久才道:“按你的意思,这迎娶晋宁县主竟然是最好的选择了?”
  “孩儿的确如此认为。”杨旭说道。
  “那你到底是为了杨家所以才娶他,还是你真的心悦于他?”杨大人又问。
  杨旭这才上前一步说道:“两者皆有,原本就是两全其美之事,还请父亲成全,说服母亲。我会带着晋宁县主出去开府,自食其力,不会让杨家不得安宁。”
  杨大人听到这里,捋了捋胡子,长叹了一口气道:“你到底是大了,如今也能自己拿主意了。”
  说道这里,他才一甩手道:“罢了,你搬出去也好。男子成家立业,总是要自立的。既然你喜欢那县主,娶他也有好处,那我自是没什么可反对的。”
  “只是你母亲到底是不开心的,此事我也不好拧着她来,此事我就不参与了,你让你祖母去给你提亲便是。”
  “多谢父亲成全!”杨旭闻言面上露出一丝难掩的喜色。
  待他兴高采烈地推门出去,便瞧见杨夫人站在门口。见了他面露喜色,杨夫人心中咯噔一下。便连忙过去对着杨大人说道:“你不会同意了吧?你怎能连儿子的婚姻大事也不顾了?”
  杨大人这才摸摸鼻子道:“此事他主意大得很,我也说不过他。再说母亲那边都同意了,我这个做儿子的难道还能忤逆?”
  他将此事又推回杨太夫人那边,叫杨夫人也是毫无办法。
  只能又是一边落泪一边对着杨旭放出狠话道:“你这亲事,我可是不会出一分聘礼。你就这么去提亲吧,看看晋宁王府怎么看你!还有出去开府,那买宅子也是要银子的,家中可没有这些闲钱,你既然翅膀硬了,就自己想办法去!”
 
 
第96章 
  往日里薛凤麟时时都恨不得赖在沈宣这里不走,但到了成婚之前,却是一连十多天都不见人影。
  一是因着授官以后,国子监的同窗与老师多有聚会,薛凤麟自是也不能不去。
  二是因着薛家对他与沈宣这门亲事的态度,也只是不得不尊皇命,自是无人愿意精心准备聘礼之事。
  薛凤麟又怕轻慢了沈宣,便处处亲力亲为,一时间忙的团团转,比之前备考的时候还要辛苦一些。
  薛凤麟筹备聘礼忙,沈宣准备嫁妆当然也是闲不下的,两人倒是各忙各的颇有默契。
  这般忙了数日,忽然府上一早便收到了一封帖子,是晋宁县主晋诗月送来的,说是有事儿急着相见沈宣一面,若是沈宣没空,他就坐了轿儿让人抬过来。
  晋诗月腿伤还未好全,这般急着想见沈宣,显然是遇到了自己无法拿定主意的大事儿。沈宣想了想后,便给他回了信,说是明日去定下嫁妆的木器以后,会抽空去晋宁王府一趟,让他不要路上颠簸了。
  翌日,沈宣先去了一趟运河码头的木器铺子,挑了上好的木器定下。侯府中所用的木器不多,无非就是水桶、澡桶或是马桶一类。
  沈宣全挑了最好的料子定下,外面还用了彩漆绘制图案,也就只花儿二百多两银子。
  订完木器以后,沈宣便去了晋宁王府。一到了门口,便见到晋诗月身边的随侍已经等在门口了,见了沈宣以后就连忙迎上前道:“沈哥儿,县主命我在这儿接您过去,他一早就在院子里等着,早就盼着能与你见面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