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赵佶赵桓赵构这几个,原来皇帝也能卖国!
此时,岳飞已经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下狱,大宋向女真称臣投降,李世民抬头看着这间殿内,哪里有什么玛瑙水晶、丝绸罗帐,分明只有流不尽的生民血泪!
皇帝?
赵构,你配吗!
金石的光芒落到李世民的眼睛里,统统变成了刀光。
天可汗拍案而起:“叫秦相公来,朕有‘大逝’要与他商议。”
没过多久,李世民就带着一身风雪走进大理寺,亲自打开牢门,将一颗头颅扔在了饱受折磨的岳飞面前。
“鹏举,朕来晚了。”
李世民安排岳飞回宫养伤后,先带兵抓了鱼肉百姓还诬陷岳飞的李俊,随即转头就让杨沂中带着禁军,把御史中丞府给围上了。
谁让万俟卨严刑逼供岳飞来着。
厘清朝廷后,李世民下了道罪己诏,一来是让抗金义士看清他的拳拳之心,二来就是逼着中饱私囊的重臣出钱出粮,助力官家北伐。
数月后,李世民亲征,岳飞则率军渡江直扑庐州,完颜兀术撤退,他们就在后头追。
虽然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但经过长途奔袭,完颜兀术还是想抵抗一下的,但岳飞这次有友军了。在撤退的途中,那面韩字大旗竖起时,迎着韩世忠的大刀,完颜兀术当场心如死灰。
好不容易以折损大半铁浮图的代价跑了,他又一头撞上李世民带领的大军。
完颜兀术隔着战场,看到意气风发的天子弯弓搭箭,势如流星。
——必杀岳飞,乃使可和。
在人生最后的时刻,这句话突然划过了他的脑海。
今,岳飞未死。
则金亡。
完颜兀术战死后,北伐中原阻力便大大降低,燕云十六州收复在望。
绍兴十三年,岳飞踏破贺兰山。
很多年后,李世民和岳飞、韩世忠坐在一起喝酒,李世民突然对岳飞说,朕发现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年轻人,要不就给你当徒弟吧。
岳飞问,那年轻人叫什么名字。
李世民笑了笑,回答说。
辛弃疾。
岳飞也跟着笑道,说不定日后就是大宋的霍去病呢。
这次他活了很久很久,多年以后,李世民看着窗外摇曳的光影,平静地闭上了眼睛。
漫长的黑暗过后,他怀着复杂的心情再次睁眼。
李世民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让朕看看,这次又是哪个皇帝啊……
哦,这次不是皇帝了,是太子,叫李亨,而现在的皇帝是李隆基。
等等,李隆基?
李世民垂死病中惊坐起,磨刀霍霍向玄宗。
别说贞观之治了,稚奴和武才人两朝都压住了世家,这才多久你就让他们爬起来了?朕不是留了本《帝范》吗?但凡你愿意照着建亲篇来做也不会搞成这样啊!
就你先开元盛世后安史之乱是吧,就你国都六陷而天子九逃是吧,就你豪强四起还在听霓裳羽衣曲是吧!
你曾爷爷太宗来了!
眼下李亨正是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李隆基记得李亨就是在灵武登基的,成了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
这次让他来,他一定要把他的大唐就泥潭里拉起来!
至于李隆基……呵,给你点面子叫你父皇,不想给你面子了直接叫你先皇。
李世民再造大唐江山后,大刀阔斧进行了改革,不但废了节度使,还搜刮了一下门阀的土地,科举的卷子也学后世糊上了姓名。
杜甫官至御史大夫,李世民某日故意在他面前大声念“艰难苦恨繁霜鬓”,还得到杜甫的连声惊叹,追问陛下是哪位大才所作。
将军南霁云摸摸自己的断指,哈哈大笑着与张巡撞了一盅酒,共同回忆当年陛下神兵天降救睢阳的往事。
颜真卿被李世民老神在在地叫作“北极驱邪院左判官”时,实打实地吓了一跳,说陛下若无聊就多批点奏折,别消遣臣。
李白华发萧萧,魂魄却不曾衰老,帮李世民写了一连串的诗文骂永王,在重开的昭文馆里喝酒舞剑,望着他的月亮。
郭子仪也说,圣人无论为政还是用兵,都很有太宗风范,然后就被李世民赶去教吐蕃人能歌善舞了。
这一世,李世民含笑睡去,心想他再无遗憾了。
然后他就成了季汉后主刘禅。
李世民:……
有完没完啊!
好吧,那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灭了曹魏与东吴,诸葛丞相不必星落五丈原徒留千古遗恨,修养一段时间就去打匈奴,把五胡乱华的种子都掐灭。
相父,你要天可汗不要?
然后就是这里了。
李世民看着晦暗的天空。
这次又是哪个王朝留下的历史遗憾啊,按照顺序,他现在是大汉戾太子刘据还是大秦长公子扶苏?
无所谓,朕什么场面没见过。
他拍拍衣服站起身来,回头就见一个女子脚踏长剑,御空而来。
“天策!”
李世民:???
李世民:!!!
……这场面他还真没见过。
第17章
李世民坐在飞行的灵舟上时,还在沉思。
朕这是在哪儿?
仙境?
后世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吗?他以为大明的火炮已经够神奇的了!
他整理了一下这具身体的记忆,发现这具身体是个傻子,记忆里有用的东西不多,只知道这具身体名叫秦天策。
这个名字让李世民不禁直呼好家伙,秦王加天策上将是吧?
——他确实是。
最开始叫他的那个女子是秦思悯,紧随其后跟来的那两个年轻人,年纪小一点的名叫谭奇,另外一个叫什么他不知道,秦思悯和谭奇都叫他师叔,自己大概率也得这么叫。
看到那位师叔的第一眼,李世民还以为自家相父追过来了。
对,他当过刘禅,诸葛亮自然也是他相父。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举止端方而不失洒脱,气质儒雅而不失威严,朗朗如日月之入怀,肃肃如松风之徐引,很符合他对年轻版诸葛亮的想象。
这个念头刚起,李世民差点给自己一个大耳刮子。
相父这才走了多少年,他怎么什么人都敢拿来和相父比了?自家相父天下第一好吧!
所以,自己现在到底在哪儿?
他身下坐着的是一艘小小的木船,和以前看到的民间小船没什么两样——除了它飞在天上。
冷风从他身边嗖嗖刮过,那个师叔和谭奇一左一右把他夹在中间,似乎是怕作为傻子的原主掉下去。
李世民面不改色地观察着四周,木着脸,留心听着其他人的每一句交谈。
秦琢侧身看了秦天策两眼,觉得他今日似乎有些不同寻常,但再看这傻孩子直愣愣地盯着坐在对面的秦思悯,又觉得是自己想多了。
最近发生的事有点多,搞得他一天到晚疑神疑鬼的。
秦琢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纸,挡着高空之风小心展开,仔细地压平。谭奇探身看了一下,原来是秦琢那份写到一半的《出师表》。
“你把这东西带来干什么?”
秦琢头也不抬:“写到一半就停了,想路上找时间写完。”
秦思悯冷冷开口:“风。”
“嗯,眼下的风太大,我只是拿出来看看。”
李世民不露声色,趁着大家都没注意他,匆匆往那儿一瞥,借着月色去看纸上的字。
字写得不错……嚯,出师表!
李世民眼皮兀的一跳,发现师叔似乎察觉了他的目光,疑惑地抬起头,便立即眼观鼻鼻观心,努力当个合格的傻子。
这样不行,他得找个机会合情合理地恢复成常人。
小型灵舟在高天云海中乘风破浪,李世民的心也跟着摇摇晃晃,没有遗恨难平,没有壮志未酬,他出现在这里的意义又是什么?
他想回头看,但忍住了。
他知道,现在自己的身后什么人都没有。
没有魏征李靖,没有于谦岳飞,没有颜真卿南霁云,也没有相父。
忽然,李世民的肩上一沉,他略感诧异地垂眸,见左边的师叔伸来一只手,环着他的肩头拉过了一条厚实的披风。
相父……他一时恍惚。
对面的秦思悯吐出三个冰珠似的字来:“会热的。”
秦琢一边替秦天策笼住披风,一边回答道:“打猎时跑起来肯定会热,但现在还是有些冷的。”
原来他们要去打猎。
李世民动弹了一下手指,悄悄拉紧了颈部的丝绸系带。
身处哪个时代又有什么要紧的,朕可是唐太宗李世民啊。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
大乾的长定公主东方介,此时正带着数十个亲卫在山野中跋涉。
秦家主秦瑞猜测,长定公主驻军甘渊是在威慑世家,实际上,他只猜对了一半。
东方介全身包裹着贴身软甲,连手指都没有放过,背后交叉负着两把长剑,头发也盘好塞进了头盔里。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
甘渊位于天台山之中。
苏颦是长定公主的亲卫之一,她从小与东方介一块儿长大,说是主仆,实为姐妹。
她正落后半步走在东方介的身侧,练练惊叹道:“无怪古人有云: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当真是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
东方介也颔首赞同道:“天台山物华天宝,盛产药材,乌药、黄精、铁皮枫斛等名贵药材不可计数,天台山云雾茶也久负盛名,还有蓬莱秦家上供的天台山蜜桔,孤曾尝过,十分甘美。”
说话之隙,就见一只长头短尾的鬟羚从树丛探出脑袋来,脊背上耸立着一溜又长又密鬣毛,瞧着神气极了。
“呦,这还有只四不像呢。”苏颦笑起来,连忙指给东方介看。
她的长相本就秾丽,这一笑更是如百花齐放。
那只鬟羚也不害怕人,侧着头去啃树上的嫩芽,长耳朵慵懒地轻颤着,转动眼珠打量眼前一行人。
东方介淡淡一眼扫过去,目光中带着不自觉的锐意。鬟羚忽然警觉起来,乌黑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她,犹豫片刻,一步一步往后退,转眼就消失在了丛林中。
东方介只是想看一眼苏颦指的东西,看是看到了,但是也顺便把那只鬟羚吓跑了。
见公主久久地朝着鬟羚逃跑的方向看,苏颦沉吟了一下,问公主道:“公主想要吗?要的话我给公主抓回来。”
东方介摆摆手:“不必了,我们继续赶路吧。”
苏颦快走两步追上她,凑到她的耳边悄声问道:“公主,您给属下透个底呗,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孤还在想,你要憋到什么时候才肯问呢。”东方介唇角微勾。
“公——主——”苏颦撇撇嘴,眨巴着狐狸似的眼睛,拉长了声音唤道。
东方介屈指,在她脑门上一弹,在苏颦气鼓鼓地揉额头时,突然问:“知道白帝吗?”
“少昊?”
“根据《帝王世纪》记载,少昊穷桑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凤鸟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少昊之国。”
“莫非公主此行的目的与白帝少昊有关?”
“不错,虽然诸多史料都证明了少昊之国位于曲阜,陵寝也在曲阜之东的云阳山上,可《山海经》中也记载,甘渊是少昊之国所在。”
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
白帝少昊曾在东海外的大沟壑中建国,并在那里养育了玄帝颛顼。
“这……这两个地方差的有点远吧?《山海经》佚散甚多,抄本也不尽相同,书中还说白帝住在长留山呢!”苏颦思索着说道,言语中充满了对山海经内容的怀疑。
东方介的脚步一顿,隔着软甲,她摸了摸胸前挂着的一片碎玉。
长定公主东方介,握玉而生,今上以之为祥瑞,亲赐名为介,极尽宠爱,及笄之年,为她取字友直,五年后东方介护送流民有功,今上赐封号长定。
“总要试一试。”她喃喃道。
就算不为白帝可能留下的传承,只为困扰了她二十多年的怪梦,也该试一试。
自东方介记事起,就在反复做着同一个梦。
梦中的世界一片漆黑,有个苍老的声音不断地呼唤东方介。
“来,到白帝之城来,快点到白帝之城来……”
偶尔,她在梦里看到一双模糊的眼睛,而比那双眼的形状更清晰的,是瞳孔深处永不熄灭的、火焰似的光。
他是谁?
东方介曾去过奉节白帝城,但是找了好几日都没有任何发现。
奉节白帝城在长江北岸,原名叫子阳城,乃西汉末年公孙述所建。
公孙述割据蜀地,在山上筑城,因城中有一口井常冒白气,其形状宛如白龙,他借此自号为白帝,并将其命名为白帝城。
公孙述过世,当地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但在汉昭烈帝白帝城托孤之后,白帝庙里就没了白帝,改为长祀蜀汉先贤。
东方介突然醒悟了。
梦中人所说的白帝之城,或许并不是指奉节白帝城。
而是真正的白帝少昊留下的遗迹。
曲阜的少昊之国早已被时光长河冲刷得片瓦不存,只有传说中位于甘渊的少昊之国还可勉强追溯。
她领下了威慑众世家的任务,借机来到了甘渊附近。就在到达此地的第二天夜里,那个梦变了。
梦中的声音愈发清晰,带着一腔经久不灭的热血与游侠气。
“月晦之时,天台山之巅,白帝之城将开。”
“别磨磨蹭蹭的,叫你来你就赶紧来!”
14/175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