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带炮灰夫郎做开国皇帝(穿越重生)——金戈银盾

时间:2025-05-10 10:18:53  作者:金戈银盾
  沈新把背篓放在枣树下面,手掌敲向树干,噼里啪啦的枣子掉在地上,果子圆润,只有一半拇指大小。
  他尝了一个,口感发脆,酸酸甜甜的,沈新捡了半筐,又捡了一把枣核,使力扔向远方,希望几年之后能长出新的枣树。
  深山的物种丰富多样,沈新往前走了走,又见几棵核桃树。
  他心中一定,面包的坚果有一种了,核桃的果子是青色的,熟了的表皮会裂开一道口子掉在地上,他捡了大半框,家里的几个人都还在成长期,可以多吃点核桃补补脑子。
  他还见到不少松子树和板栗树还有山楂树,可惜这几种才刚开始熟,没有多少成熟的果子,沈新只捡到十几颗松塔,二十几个毛板栗,几兜子山楂。
  更深露重,沈新的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走着走着,他竟然发现一株人参,看年轮得有五十年了,这可是能吊命的东西,沈新不打算卖,小心翼翼的刨出来。
  夏枯草,茱萸,龙葵,草药多样,只要觉得有用也能卖钱的,沈新都采了一些,止血的也采了不少,这样炮制出来可以留着用。
  采药,摘果子,沈新忙的不亦乐乎,采药材的时候还发现一片猕猴桃,藤蔓攀在一棵大树上,大燕称之为羊桃,野生的羊桃只有两个手指大,他挑了三四十个熟的把背篓装满了。
  来深山一个多时辰,天色逐渐变白,野兽叫声不断,沈新返回了大窝山,在水潭把他放好的鱼篓拿出来,鱼篓有倒须,不用担心鱼跑出来,沈新晃起来瞧,有一条胳膊大小的鲤鱼,巴掌大的鲫鱼也有四五条,还有些小鱼小虾,收获颇丰。
  路过池塘,沈新又把鱼篓里的鱼虾放进池塘。
  打开家门,秦宁正坐在面包窑旁看火,听到动静,他转过身,赶忙上前要接他身前的背篓,惊讶出声:“这么多东西?”
  沈新前后各背着一个背篓,左手还拎着一个鱼篓,滴滴答答的往下渗水。
  沈新侧身避过,“这东西沉,你就别沾手了。”
  “山上好东西多,我还抓了几条活鱼,放在后面池塘了,等下午从县里回来吃。”
  沈新把背篓放在地上,一一展示给秦宁看,“捡了许多能吃的东西,枣子,羊桃,板栗,还有可以放进面包里的核桃和松子。”
  “核桃你们也多吃点,对头脑有好处,我还捡了些山楂,赶明做山楂糕吃。”
  “还有一些草药,最贵重的当属这株。”沈新小心翼翼从一堆干草里拿出人参,“这是人参,能保命的东西,等我把它炮制好后找个单独的匣子放,然后和钱匣子放一起。”
  秦宁瞳孔猛地一缩,一片参片就要一两银子,何况一整根,这得当传家宝传下去吧。
  他按下心里的火热,使劲点点头,“好,相公说得对,就按相公说的办。”
  一缕阳光刚巧照进院墙,秦宁脸上细小的绒毛都被映金色,沈新抬头:“二毛三毛也快起来了,早饭做了吗?”
  秦宁回:“做好了。”
  沈新还想着他去做,没想到秦宁动作这么麻利,又忍不住嘱咐:
  “行,铜钱和油纸都先准备好,再看看还有没有落下的。”
  铜钱可以用来找零,油纸用来包面包。
  “咱们是做吃食生意的,衣服得干干净净的,手也要干净,尤其是指甲缝。”
  “到了西市可以观察周围商贩是怎么做生意的,还可以准备些切成小块的面包让大家试吃。”
  “别怕吆喝,要是放不开就让二毛三毛吆喝。”
  沈新絮絮叨叨的说着,秦宁仔仔细细听着,时不时点头。
  早饭是面包配粥和咸菜,吃过早饭,带好东西,沈新四人就上了牛车,去往县城。
  进了城,沈新就开口:“今天我不插手,你们三个一起租摊位卖面包能做到吗?”
  视线一一扫过三人。
  秦宁使劲点点头:“我可以。”
  二毛三毛声音动作整齐划一:“我可以。”背上的空背篓随之向上一颠。
  他们昨天在屋子里偷偷练习过卖东西,今天肯定可以。
  县城格外热闹,来来往往的行人络绎不绝,沈新一行人到西市时已经有没什么空位置了,有两个市吏在街口监管摊位。
  秦宁带着二毛三毛上前去租摊位。
  沈新如他所说,只负责背东西跟在后面,其他一概不管,都交给秦宁三人。
 
 
第22章
  西市布局较为有序,摊位应当是根据商品种类进行划分的,街道两旁大致分四个区域,蔬菜区,肉类区,吃食区,杂货区。
  秦宁租到的摊位在蔬菜区和吃食区相接的位置,摊位大概三尺长宽,左边是个中年妇人在卖蔬菜,各式各样的蔬菜摆在木盘上,右边是一对夫夫在卖油条。
  沈新把背篓里的竹架子拿出来,这是现做的售卖工具,竹架子大概五尺高,下面是个密封的单开门柜子,可以装面包,柜子上面是呈阶梯型的三层架子,间隔均匀,最上层只有一尺宽,专门用来放试吃面包,下两层放面包,用来吸引来往顾客。
  沈新摆好竹架:“你们先卖着,我去仁心堂,卖不完也不要着急,等我回来走街串巷卖。”
  秦宁把碟子里的面包切成均匀的小块,匆匆瞥了他一眼,“好。”
  二毛三毛忙着放面包没搭理他。
  沈新没有走远,而是在街口观察,三个人表情正常,没有出现害怕或不适应的情绪,而且已经步入正轨开始叫卖,他才离开去了仁心堂。
  仁心堂里看病的人在排长队,偶尔还有呻吟声传出来,黎大夫在坐堂问诊,小七在去大夫拿药方和去药柜抓药之间来回奔波,深沉浓厚的药香弥漫整间药堂。
  沈新排队了将近二刻钟,才轮到他。
  为了节省时间,沈新提前把背篓拿下来,药材露出来,放到身前,做到木凳上。
  “哪不舒服?”
  沈新摇摇头,“我不是来看病的,采了些药材,您看看收不收?”
  黎大夫要把脉的手收了回去,盯了他半响,“你是之前来卖黄精的?”
  沈新点头,赞道:“黎大夫好记性。”
  黎大夫又往后扫了一眼,“等这波病人都看完了就看你的药材。”
  后面还有还有四个等看病的人。
  沈新干脆的点了点头,走到旁边。
  看完了病,黎大夫走过来检查药材,“走吧,跟我去后院。”
  沈新回:“好。”
  黎大夫一一仔细检查沈新带来的药材,时不时点点头。
  他这次带来了半筐草药,只有三种草药,夏枯草,茱萸和龙葵。
  “夏枯草十文一斤,茱萸七文一斤,龙葵八文一斤。”
  “夏枯草四斤,茱萸三斤,龙葵三斤,加起来一共八十五文,对不对?”
  沈新:“对,没问题。”
  回了前堂,黎大夫把铜钱交给沈新,嘱咐道:“如今我这缺黄精,你可以多找些,现在价格高。”
  “行,我记住了。”
  铜钱放入背篓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沈新再次开口:“大夫,我还想买些常用的药品以备不时之需,您有哪些推荐?”
  小小年纪,还挺有成算,黎大夫从柜台里面拿出几贴膏药和两个巴掌大小瓶,一一介绍,“解表药治疗发热头痛,一瓶五颗,三十文一瓶。活血化瘀膏药十文一贴,止血散三十文一瓶。”
  “解表药和止血散要一瓶,膏药要三贴。”
  刚到手的铜钱一下子就没了,还倒贴进去两文。
  沈新接过没什么重量的药品,糙米五文一斤,九十文能买将近二十斤的糙米,加起来不到200g的药也要九十文,看来不管在哪个世界,哪个时代都是求医贵,药更贵。
  出了药堂,沈新盘算着要不要在县里租个铺子,或者买个牛车,但如今家里银子只剩十两多一点,还是得多赚点银子,才能做这些事。
  西市人群喧嚣不停,沈新便看到摊位围着一圈人,二毛三毛身高不够看不到身影,秦宁脸上带着明亮的笑容,不断和客人交谈。
  走的更近了些,还能听见他们的对话:
  “店家,这东西怎么卖的?”
  “五文钱一个。”
  “主材料是面粉,吃着还会有一股麦香,越吃越甜。”
  “给我来一个。”
  “我先来的,别挤。”
  拿面包,包装面包,收钱,三个人配合的很默契。
  秦宁脸上一直挂着笑,朗声开口:“面包卖完了,明天我还来卖,秦家糕点铺,大家可以来买。”
  还有人不断询问,秦宁一一作答。
  有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有了银子,自信自然而然就有了。
  四五十个面包一个时辰就卖完了,看来很受欢迎,秦宁也很游刃有余,沈新彻底放下心,走了过去,明知故问道:“怎么样?”
  二毛三毛声音响亮,脸色红扑扑的,“大哥。”
  秦宁声音带着兴奋,又强装镇定,他掀开布露出一小堆铜钱,低声道,“相公,都卖完了,好多铜钱。”
  很骄傲地说:“大家都夸好吃。”
  沈新轻笑:“行,这是开门红,咱们去吃点好吃的庆祝一下。”
  县里的吃食这么贵,一碗素面就要七文,要是吃好的岂不是要贵上天?
  秦宁赶忙劝道:“生意刚刚起步,还是不要铺张了,买块肉回家做五花肉吃,也算庆祝。”
  二毛三毛边咽口水边点头,“回家吃红烧肉。”
  少数服从多数,沈新背好背篓,同意道:“行,快中午了,先买几个肉包子吃。”
  四人一人手里拿着一个包子,边走边吃。
  秦宁咽下嘴里的肉包,“相公,我们去粮店买些材料吧,家里小麦不多了。”
  相公买的粮食种类多,糙米,小麦,等等加起来有近十种,小麦分下来只有不到三十斤,还吃了不少。
  沈新和迎面的人侧身让路,“行,再多买点麦芽糖,既可以吃又可以做糕点用。”
  出西市不远,偏僻无人的小巷走出来三个人,大刺刺地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语气恶狠狠道:“在这摆摊的人都得交保护费,懂不懂规矩?”
  三人身高中等,肤色微黑,穿灰褐色的麻衣,袖口用绑带系的紧紧的,眼睛贪婪的盯着秦宁的背篓。
  背篓里面装的是铜钱。
  沈新刚想说话,就看见秦宁就拽了拽他的衣服,轻轻摇头,示意他不要说话。
  秦宁清了清嗓子,问:“交多少保护费?”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有家有业怎么跟这群无赖斗?这些人大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三人对视一番,中间的冯大青嗤笑道:“呦,看在你这么知趣的份上,少要点。”
  又慢悠悠的开口:“二十文。”
  秦宁脸色煞白,心里却松了一口气,今天卖了四十四个面包,除去原料和进城的费用赚了一百五十文,二十文咬咬牙就出了,下次从人多的地方走看能不能绕过他们。
  他身形晃了晃,语气艰涩道:“好。”颤巍巍的要从背篓里面拿钱。
  三人脸上露出还算你识相的表情。
  沈新抓住了他的胳膊,本来以为秦宁有办法解决,没想到他的方法是送银子。
  辛辛苦苦,一点一滴赚的银子怎么可能就这么让给别人?还是几个游手好闲的无赖。
  给了一次就有第二次,柿子挑软的捏,这些人的胃口只会越来越大,沈新可不觉得他们会收敛,欲壑难填。
  沈新笑吟吟的开口:“要是不交你又能如何?”
  冯大青威胁地说:“那你们就别想在西市摆摊了,摆一次我砸一次。”
  沈新捏着三毛的肩膀,朝秦宁握了握拳:“你们在这等我。”
  他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子,抛了几下,说:“咱们去巷子里面详谈如何?”
  左边稍矮的刘六凑到冯大青耳边嘀咕,“老大,不会有诈吧。”
  冯大青瞪了他一眼,“青爷我还怕他不成,他这样的小白脸我一拳一个。”
  右边的冯七附和道,“就是,老大英勇无比,这人看上去跟麻杆一样还能和老大比?”
  沈新耳力好,他们说的话听的清清楚楚,轻笑一声:“请吧。”
  几人走进小巷后,转了个弯身影都消失不见。
  二毛和三毛紧紧扯着秦宁的衣摆,二毛眼睛红了一圈,语气担忧:“哥哥,大哥会有事吗?”
  三毛立马反驳,“才不会,大哥很厉害什么都会,是不是哥哥?”
  大哥会打獐子会建房会讲故事,三毛坚信大哥全能,几个毛贼一脚就能踢飞。
  虽然知道相公会些拳脚功夫,但秦宁心里还是充满担忧,面上只能装作镇定,安慰二毛三毛,“三毛说的对,你们的大哥很厉害,肯定没事。”
  要是一刻钟还没出来,他就进去找相公,并让二毛三毛去报官。
  小巷幽黑阴凉,阳光被隔绝在砖墙之外,哀嚎的声音也被困在这里,没传出去半分。
  沈新右手拿着砖头提起冯大青的下巴,“你们很嚣张啊,刚出闹市就敢打劫,谁给你们的勇气?”
  他们刚摆摊第一天就知道来收钱,和那俩市吏没点关系他都不信。
  视县城法度为无物,不是莽撞就是背后有人撑腰,看这几个人的熟练程度,显然是后者。
  冯大青咽了咽唾沫,不敢直视沈新的目光:“我们兄弟几个认栽,以后你们想摆摊就摆摊,我们不管了。”
  转弯后,这人直接从墙上扣下来一块砖拍下他们,砖砖到肉,砸的他感觉五脏都移位了,他们一顿反击却连这人的衣角都没摸到。
  点子太硬,先低头为好。
  沈新没回他,手上继续使力:“你们叫什么?家住哪?”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