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小孩天天看鸡看不够似的,沈新喊了一声:“到识字的时间了,二毛三毛快过来。”
结束授课后,秦宁试探着问:“相公,咱们现在就去大黑山吧。”
沈新反问:“为什么?”
秦宁盘算着:“明天还有做吃食,时间可能不太够。”
刚好推车也在比较方便,现在是未正,估计酉正能下来,沈新点头答应了:“行,现在就去。”
嘱咐好二毛和三毛后,两人拿了四个背篓推着推车就出了门。
上了大窝山山坡,沈新瞧着周围没人,开口说道:“你坐上来,我推你去。”
秦宁脸涨红了,睫毛不断扑闪着,不敢直视沈新的眼睛,连忙摆手道:“这样相公会很累的,我自己走就好。”
秦宁看上去不到一百斤,加上推车也就一百二十斤,于他不过被子的重量,沈新劝说道:“我一点都不累,你脚程慢,若我推着你咱们还能早点到大黑山,也能找更多的菌子,等天黑了咱们就得回来了。”
秦宁听进去了,犹豫后上了推车,坐姿端正,双腿微蜷。
沈新叮嘱道:“你怎么舒服怎么来,记得抓紧扶手。”
即使坐着推车,翻山越岭也要经受不少颠簸,到了大黑山山脚时,秦宁脸上带着薄薄的红晕。
沈新停了下来,说:
“下来休息一会儿吧,休息好了在进山。”
秦宁点头,从推车上挪了下来。
沈新拿起背篓里的鱼篓,伸手一指:“那就是我之前说的水潭,我现在把鱼篓放下去,等回去的时候咱们就有鱼了,不但可以吃还可以放回鱼塘。”
昨夜雨下的又多又急,水潭已经有水溢出来,水潭边缘都成了泥滩。
秦宁走过去,低头往水里看,面露惊喜,说:“相公,这里有好多青虾,可以多篓点,回去做蒜爆青虾吃。”
沈新弯腰把鱼篓放好:“行。”
两人休息了一刻钟,就进了大黑山。
秦宁抬首望去,大黑山山势高耸陡峭,奇形怪状的树木屹立在山坡上遮天蔽日,微风划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他下了推车,和沈新走进树林里,树枝上的鸟儿察觉到陌生气息张开翅膀离开。
“嗷呜嗷呜。”
山间静谧,狼的叫声形成回声在山间盘旋。
秦宁低声问道:“相公,这是狼叫吗?会不会有狼群?”
沈新也低声回:“没事,狼来了搞死就好。”
他为了安秦宁的心还特意带了弓箭。
“相公,这地上有好多蘑菇,我还看到木耳。”
秦宁压低嗓音,激动道:
“那里还有果子,咱们快捡吧。”
这些可不是果子,都是钱啊。
做了这么多天的果汁,秦宁也知道果汁的大概做法了,就是把水果碾碎成汁兑水和糖就好了。
沈新顺着望去,说:“那个果子不能捡,它叫麻风果是有毒的,不然地上那么多果子怎么没有野兽吃。”
秦宁失望,看了一眼就收回了视线,“好吧。”
沈新敲了敲树干:“不要顾此失彼,专心采蘑菇。”
“好。”
林间阴凉昏暗,藤蔓在树干攀爬,各色花草点缀其中,一片生机盎然。
秦宁走在张牙舞爪的树林间,趟过比膝盖还高的杂草,一点点的捡蘑菇。
不一会儿,草上的露水便洇湿了裤子。
沈新打算多采点药材,碰碰运气,看能不能采到一些珍贵的药材,比如石斛和灵芝,等炮制好了自留和卖去药堂都行。
两人或走或停。
沈新叫住弯腰要起身的秦宁,“别动。”
秦宁僵住了身子。
这人后面六尺远有一条竹叶青。
反手把手里的石子抛出去。
沈新说:“好了。”
鲜绿色的毒蛇当场就断成了两半。
秦宁回头望去:“是青竹蛇,这蛇有剧毒。”
跟着比划道:“相公好厉害,手一扬,刷一下,石子飞过去蛇就死了。”
沈新剖出蛇胆,淡定的说了句:“唯熟练尔。”
秦宁懵懵懂懂的点头。
解决完这一插曲,两人继续往前走,进行他们的采摘大业。
沈新如愿在老树上采到了两颗两斤重的铁皮石斛。
不能可着仁心堂一个羊毛薅,薅秃了就不妙了。
可以去府城试试卖,价格也能更高些。
最后蘑菇装了满满四个半人高的背篓,下面还压着不少木耳。
秦宁还意犹未尽想继续采,直到沈新说小推车装不下了才肯罢休,依依不舍地离开的大黑山。
到家时天已经黑了,沈新把蘑菇和收拾好的石斛放在冰盆旁边保鲜。
几人简单吃过晚饭后,便上炕睡觉。
秦宁也老老实实的铺上了两床被子。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秦宁和沈新依然丑正起,开始为秦家糕点铺忙活。
日头挂在头顶时,秦宁问:
“相公,前两天做的板栗饼和核桃酥隔一天吃味道没什么变化,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今天做,明天拿去县城卖?”
沈新把书盖在脸上,闷声说:“也可以,家里就一个面包窑,明天做也来不及。”
秦宁又问:“这两样今天各做五斤怎么样?”
沈新回答道:“可以。”
透过书的声音略显厚重。
他又试探着问:“那板栗饼和核桃酥也定两文一块?”语气略显底气不足。
一斤面粉,一斤麦芽糖分别能出三十多块板栗饼和核桃酥,单论核桃酥,一斤算下来得赚大几十文,可能有点贪心了。
没等沈新回答,秦宁又补充道:“是不是太贵了?”
沈新把书拿开,明晃晃的阳光让他把眼睛眯了起来,他认真解释道:“不贵,咱们的原料是在山里采的才不会花银子,若是单买板栗和核桃这些山货也要不少银子。”
西市有卖核桃的,要五文一斤。
“还有人力成本和来回路上的花费,我每天去山上采果子、你做糕点花费的时辰都要算进来。”
“我们的糕点在望江县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珍稀性。”
秦宁反应了会儿,丧气道:“我们的小食卖便宜了。”
沈新挑了挑眉。
秦宁继续说着:“相公可是童生,你的时间最为宝贵了,多少钱财都买不来的。”
他总觉得现在的家也有点配不上相公,他就应该在琼楼玉宇般的屋子里生活。
沈新站起来揉了揉他的脑袋,失笑道:“你还挺会算账的。”
又说:“咱们也得考虑地理位置,望江县富人不多,咱们的糕点走的是平民路线,二文钱合适的。”
秦宁抿了抿唇:“好。”
心里却想,下次一定把新品价钱提高点,不然亏死了。
下午,沈新坐在院子里,边讲故事边剥核桃仁和板栗。
秦宁揉面,二毛和三毛烧火,两人肉嘟嘟的脸上擦着黑灰,听到精彩处便直愣愣,灶口里的柴没了都不知道添,还得秦宁提醒后才回神。
几人伴着香甜的糕点香进入了梦乡。
翌日清晨,沈新一家四口带着新做的核桃酥和板栗饼去了县城,准备摆摊。
几人按照往常一样在城门口等排队进城,前面却吵了起来。
沈新往前走了几步,争吵声更加清晰。
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背着背篓,瓮声瓮气道:“凭什么不让我进?我早上交过进城费了。”
身着青色官服的门吏不耐烦道:“都说了进城要收进城费,一人一文,货物另算,你没交钱想混进去,当我们眼睛瞎了不成?”
黑衣汉子急的满脸是汗,急忙解释道:“刚才从城里出来才发现荷包不见了,我所有的钱都在那个荷包里,能不能先让我进去,等我进去找到荷包,再回来补行吗?”
语气哀求:“官爷,行行好。”
门吏公事公办地说:“我们不管那些,从这进就得交钱,不交就甭想进。”
又朗声道:“若人人都是你这样的说辞,那我们这个官还怎么做?”
汉子后面的人早等的不耐烦了,齐齐催促道:
“是啊,官差也是按照命令行事,你在这耍赖有什么用?”
“赶紧让开,你不进去,我还要进城呢。”
“快点啊,别耽误大家时辰。”
黑衣汉子眼睛充满血丝,瞪得通红,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最后还是让开了位置,挪动脚步僵硬的向队尾走去。
第37章
传说中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现实写照?
沈新挑了挑眉。
黑衣汉子肩膀微驼, 背部灰色的衣裳已经被汗洇成深色。
沈新一行人排的位置在队伍末端,和那个汉子隔了四五个人。
沈新从怀里摸出来一枚铜钱,走到后面递给他, “拿好。”
黑衣汉子先是愣在原地, 下意识地道谢:“谢谢。”
迟疑了一会儿才接过铜钱, 又弯腰不住的道谢:
“谢谢, 谢谢恩公。”
“请问恩公进城在哪落脚,等我找到荷包,一定会还你的。”黑衣汉子脸色发红,激动不已。
“举手之劳, 不必言谢。”沈新没等他回复, 摆摆手便重新回到队伍里。
秦宁探寻地问:“相公, 怎么了?”
二毛和三毛同时歪头睁眼看着他。
沈新长话短说道:“那人没钱进城, 我给了他进城费。”
秦宁眼神发亮,真心实意道:“相公是个好人。”
二毛有些心疼道“那个是一文钱啊。”
以前娘十多天才能攒下二枚铜钱。
三毛也嘟嘟囔囔:“一文铜钱能买将近手指大小的麦芽糖呢。”
沈新伸手把两个小家伙整齐的总角揉乱, “你们两个还挺会算账的,嗯?”
二毛和三毛齐齐噤声仰头。
也没指望他俩回答, 沈新低声说:“一文钱于咱们家不过九牛一毛,但于他可能是很沉重的负担。”
“伸伸手就能帮忙,何乐而不为?”
二毛认真的点点头“知道了。”
三毛懵懵懂懂,也乖乖点头。
进了城, 沈新推着木质推车, 七扭八歪的避开熙攘的人群,几人花了将近两刻钟时间才到西市。
推车上, 果汁,面包和山楂糕依次摆在三层竹架子里面,竹架前面放着新做的核桃酥和板栗饼。
最前面放着两张碟子, 里面放着切成小块的新品。
秦宁一边摆放东西一边说“相公,铺子这好了,你去买东西吧。”
昨晚沈新和秦宁一起列了家里缺的米面粮油和杂货,就等着今天进县城采购。
沈新回道:“不差这一会儿,我等会再去。”
秦宁开始叫卖:“秦家糕点铺新出核桃酥和板栗饼,两文钱一块,不好吃不要钱嘞。”
二毛和三毛也跟着吆喝。
“卖糕点嘞。”
沈新站在小摊里面,听秦宁和客人的对话:
“有点贵啊。”
“这都是上好的核桃做成的,板栗饼的馅料也是足足的,绝对划算。”
客人点头,“这个尝起来还行。”
“核桃酥略微咸口,吃起来也是香脆可口,保管您喜欢。”
一个身穿深蓝色儒衫的男人站在不远处一直朝铺子张望。
沈新仔细一瞧,好像还是认识的。
这人名为陈志瑞,二十岁,永和二十三年考取的童生,性格坚毅,河梨村人,是原身在学堂里唯一一个朋友。
两人都属于午饭吃馒头泡凉水或咸菜的人,都是一样的贫穷。
这具身体还挺抗造,吃了将近三年的馒头咸菜,除了个子矮一点,没营养不良,也没别的毛病。
思索的时间,沈新已经走到了陈志瑞不远处。
陈志瑞迎了上来,拱手道:“沈弟,我可等到你了。”
沈新回礼,说:“陈兄,近来可好?”
陈志瑞笑道:“和平时一样,日日苦读罢了。”
又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名帖,低声说:
“县令的嫡公子打算在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那天,开个茶会雅集,这次雅集广邀读书人参加,学堂里人人有份,这是你的帖子。”
名帖用蓝色的细绸缎包裹着。
沈新接过名帖打开,行云流水的书法跃然纸上。
他粗粗的扫过内容,便把名帖还给了陈志瑞,干脆利落道:“我不打算去。”
陈志瑞眼含惊讶,着急的劝道:
“这次雅集地点可是在县衙,说不定还会见到县令大人,若是在县令大人那得了青眼,无论是继续科考还是谋个一官半职都事半功倍。”
想法是挺好的,但是不符合沈新目前的规划,只能婉拒了,他推脱道:“陈兄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现在专心养家,旁的事都先放一放。”
陈志瑞叹了一口气,也不好再劝,“沈弟说的在理,那我就不多打扰了。”
“等等。”沈新叫住了要离开的陈志瑞,笑着说:“不来见见我新娶的夫郎?”
陈志瑞比原身大三岁,平时里照顾原身很多,也该给他拿点糕点吃。
“好啊。”陈志瑞应声,调侃道:“我看看是到底是什么温柔乡让你连书都不读了。”
23/152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