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天官纨绔(古代架空)——枫香

时间:2025-05-11 07:44:53  作者:枫香
  “爹的船是还没交付,不过他有许多朋友,整艘船而已,不难。再说还有租船的。”
  租船的业务一直有,从正经的像是赵淩这样的钓鱼佬出去钓鱼,或者是不正经的叫上几个花娘在船上游乐,都是常事。
  以前赵骅跟一群朋友们出去泛舟,也都是租船。
  赵淩“哦”了一声,不纠结了:“要不我们换蒸汽船去福满庄上吧?”
  “行。”
  福满庄距离神都不远,驾驶蒸汽船不比坐马车快,但现在京郊的道路实在太堵了。
  福满庄不是新城,却在赵淩的规划下,从一开始的慈幼院到后续的小学、中学和职校建设,再加上羊毛产业,已经是个小有规模的集镇。
  窦荣这些年过年就喜欢把赵淩往自己的庄上带,也有福满庄现在太热闹的缘故。
  赵淩这次过来,不禁感慨:“树都粗了好多。”
  庄上有人看到蒸汽船过来码头,见窦荣和赵淩下来,有些意外。
  没一会儿,庄上许多人都过来了。
  赵淩看到落在人群后头,挽着一个篮子的妇人,赶紧快走几步上前:“秋慧姑姑。”
  秋慧笑眯眯地拍了拍赵淩的手:“瑞侯爷和翊侯爷还是老样子。”
  赵淩却没法看着她回以一样的话,曾经精明强干的妇人,现在脸上已经明显苍老,是个十足的老太太模样,明明岁数也不算很大:“姑姑是在摘石榴?”
  秋慧却觉得现在很不错,从自己的篮子里挑了一个最大的石榴递给他:“特意留了几个没摘,现在应该已经很甜了。你们尝尝。”
  “谢谢姑姑。”
  庄上留了一些晚熟的水果。
  枝头的柿子被鸟雀啄食,石榴却没什么鸟光顾,长得个头极大。
  柿饼成串挂在廊下,赵淩和窦荣还没进门,就先各自吃了一个。
  柿饼还没有脱水到很干,是赵淩最喜欢的流心状态。
  窦荣本来就喜欢吃甜的。
  柿饼挂着白白的一层糖霜,还没吃进嘴里就觉得甜。
  赵淩刚跟人说了一句话,眼尾瞟到边上的柿饼串串像是短了一截,回头一看,窦荣一手捏着两个柿饼:“豆豆,不许再吃了!”
  庄上的柿子树是牛心柿,吊起来的晾晒的柿饼形状也是椭圆的。
  窦荣愣是把两个椭圆的柿饼压成饼子,像个汉堡似的,只差中间没夹心。
  窦荣两三口吃完两个柿饼,又要带着赵淩进山:“走,我去给你打野兔子。”
  赵淩对进山也是兴致勃勃:“打什么猎?野物的肉又不好吃,我去山里面摘野果子。”
  “打猎又不是为了吃,你不懂打猎的乐趣。你那什么野果子,不都是买的苗子种在山里的吗?”
  两个人相互吐槽,一点都不妨碍他们一起开开心心上山玩。
  等他们上山之后,才有人问:“秋慧姑姑,不跟书兰夫人说一声侯爷来了吗?”
  秋慧瞥了一眼问话的人,脸上表情不变,语气似乎也没什么变化:“你倒是叫得恭敬。书兰是什么身份,当得上一声夫人?侯爷回自己的庄子,还用得着通报谁?怎么?还想让侯爷去给书兰请安?这是书兰的意思,还是你的意思?”
  被问话的丫鬟直接跪倒在地:“姑姑,奴婢不敢。”
  “你不敢?你胆子大得很。”秋慧姑姑曾经是宫里的大宫女,这种小丫鬟的心思在她面前跟一张白纸似的,“来人,送去牙行发卖了。”
  丫鬟还想说什么,被旁边的仆妇一把捂住嘴拖走。
  “书兰呢?”
  仆妇回答:“带着孩子们上山摘野果去了。说不定能和侯爷们遇上。”
  赵淩还真遇上了。
  要不是书兰先招呼,赵淩差点没认出来:“茂儿妈妈?”
  穿着一身细棉布裤装,把头发用时新的格子头巾包裹住,脚上踩着一双更加时新的登山靴的妇人笑容温婉:“许久不见四郎了。”
  山林里种着很多零散树苗,外人进不来庄里,都是留给庄上孩子们的零嘴。
  庄上养了许多牲畜,不差粪肥。
  庄户们都会给这些果树苗施肥,得空了还会给修剪。
  山林里的果树长得很壮实,挂果的时间比平地里的果树要稍微晚一些。
  孩子们把果子摘回家,摘得多了,还能卖钱。
  赵淩看着她眼睛里的依旧不灭的野心,确定:“茂儿妈妈,你这是?”
  书兰微笑:“我现在在庄上的小学当先生,今天算是带着孩子们进山玩。”她对附近的小山如数家珍:“现在水果已经基本没有了,倒是有一些核桃。板栗林子前阵子庄上组织人去打了,可能还能捡到一点。”
  坚果是好东西,含油量丰富。
  像板栗这种,庄户们可不会当成零嘴,而是当成粮食。
  食物太珍贵了,尤其是对这些庄户人家的孩子们来说,哪怕是一些酸果子都能让他们高兴很久。
  赵淩自然不会跟他们抢,跟书兰招呼了两句,就往深山里去。
  孩子们很是羡慕,但更深的山里不仅草木茂盛,难以行走,而且远远超出了孩子们的脚程,不管胆子大不大,孩子们都不会去。
  等到彻底农闲后,庄上才会组织青壮年进入深山去采集山货和打猎。
  给他们带路的青年指着前面的松树林说道:“我们也进不了真正的深山,过了那片松树林就差不多了。”
  松树林里有个小木屋,青年把他们带到后,自己就留在小木屋附近,拿着工具打松塔。
  赵淩和窦荣他们进山的速度加快。
  人烟稀少之后,山中的一些果实明显变多。
  赵淩看到几棵樱桃树:“可惜不在季节上,不然这几棵樱桃树能结不少果子。”
  “明年我们进山来住几天。”窦荣对打猎野营这一类充满了热情。
  赵淩只要能有钓鱼的地方就觉得没什么问题:“好啊。我先看好哪里可以钓鱼。”
  陪在他们身边一直默不作声的周南忍不住说道:“你们该先选好哪里适合做营地。”
  赵淩嘿嘿一笑:“这不是有你们嘛。好玩的话,我们可以盖个小屋。”
  “也行。”窦荣不反对,偶尔过来一日游,待在小屋里,比帐篷舒服一些。
  可惜他们想得再好也没用。
  这一片的山林里只有浅浅的溪流,压根没赵淩发挥的空间。
  他对打野兔什么的没什么兴趣,倒是找到了一点苹果和山楂:“应该是鸟带进来的种子。”
  这几棵果树长得无比随意,果子奇形怪状还梆硬。
  周东削了根棍子打栗子:“一会儿回去做糖炒栗子?”
  自家舍不得做,东市上卖得太贵,还得蹭侯府的。
  赵淩意思意思摘了一点果子就算了,等栗子都掉下来,跟着周东一起捡:“好啊。干脆多收一些板栗带回去,多炒一些糖炒栗子,大家分一分。”
  他们在山里玩了半天,回家又吃了糖炒栗子和爆米花。
  天气凉快下来,东西两市到处都是炒货的香气。
  吏部的工作中总是夹杂着各种嗑瓜子、剥壳的声音。
  食堂开始供应各种炒货,价格比东市的便宜一点,味道很不错。
  官员们纷纷解囊。
  他们过去已经在食堂消费了各种瓜果点心,买完炒货之后,被人告知:“马上水果罐头要上市了。”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就是对荷包可能不太友好。
  赵淩就不一样了,在食堂窗口买了一根糖葫芦,刚走出二食堂大门,就见老爹从一食堂出来,还瞪他。
  他低头琢磨了一下,明白了,反身回去食堂,买了两根糖葫芦出来,一根塞到老爹手里,一根塞到老爹的拖油瓶赵辰手里。
  赵骅:“……”
  赵辰低头看了看糖葫芦,咬了一口。
  别说,还真别说,还挺好吃的。
  赵骅看看四儿子,看看大儿子,恨铁不成钢:“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吃糖葫芦?”
  赵辰不明白:“你不还吃娘的糖葫芦嘛,我们怎么就不能吃了?”
  “那能一样嘛!”他妻子的糖葫芦是她年少时候的执念,是她的青春年华。他和妻子分享糖葫芦,是怀念过去的甜蜜时光,跟两个臭小子的嘴馋有什么关系?
  “你就说吃不吃吧。”赵淩觉得老爹叽叽歪歪特别烦,“不吃就还我,我带回去给豆豆吃。”
  赵骅一口咬下,感觉味道不错:“去,给你娘再去买一根。”
  赵淩于是又折返回去买了一根:“差点没买到。”
  赵骅伸手要去接,被赵淩躲过:“给我啊。”
  “给娘的。”干嘛要给老爹?
  “我带回去给你娘啊。”
  “不要。我要自己带给娘。”啥老爹,还抢他功劳。
  赵辰看他们俩吵吵嚷嚷:“别堵在门口,走走。”
  赵骅冷哼,等走到周围没什么人的地方,才小声说道:“忘记跟你说了,陛下可能最近要命你担任太子太傅,最近行为端正一些。”
  “我什么时候行为不端正了?”赵淩觉得自己特别端正,除了性取向弯了亿点,别的方面岂止端正,简直刚正!
  赵骅看他这幅态度,倒是有些诧异:“陛下找你谈过了?”
  “没。”赵淩吃到一粒籽,皱眉抱怨,“这个籽没去干净。哥,你有没有吃到?”
  “没。你那颗山楂大概籽长歪了。”
  赵骅恨不得拿手上的糖葫芦签子给他们一人扎一下:“跟你们说太子太傅的事情呢,你们管山楂有没有去籽!”
  “爹是不是秋燥?回去让人给你炖一盅梨?”赵淩眼看着赵骅要打人,赶紧转回正题,“稳稳天天叫我先生,陛下没反对,太子太傅迟早是我的。现在太子大婚,自己的班子也该建立起来了。”
  “你准备怎么建?”赵骅内心已经想好了许多名字。
  赵淩更正:“是太子怎么建。”毕竟是在宫里,周围说是没人,其实也就是同僚们距离他们比较远,但保不齐被人听了去,不够安全,压低了声音道,“回去再说。”
  赵骅一想也是:“那你今天到家里来用晚膳。”
  “好。”
  尚书府花房里,赵淩给窦荣一边剥糖炒栗子,一边跟赵骅、赵王氏和赵辰解释:“太子有自己的想法,我只能给他建议,不能干预他的决策。”
  窦荣小声给自己争取:“我自己剥。”
  赵淩断然拒绝:“不行。你最近甜的吃太多了。”他数了五颗栗子,把剩下的推给赵辰。
  最近谁都甜食吃多了,赵辰下意识摸了摸自己初具规模的小肚腩,忍痛把剩下的一小包糖炒栗子收起来,端起桌上的清茶喝了一口:“嗯,少吃点甜的。”
  赵王氏吃着糖葫芦,习武之人消耗大,无所畏惧。
  赵骅总觉得眼前不像是个谈正经事的样子,但……算了。
  多少年都这么下来了,习惯了。
  “太子不是都听你的吗?”
  赵淩把剥好的一颗塞到窦荣嘴里:“怎么可能?哪怕他真的全听我的,我也得劝着他别全听我的。”
  不然太子不成了他的提线木偶了?
  他也不是圣人,不可能事事都对面面俱到,肯定有所偏颇。
  他也不想干那么多活。
  窦荣吃下一颗香甜的糖炒栗子,喝了一口茶才说道:“顾轮胎主意大得很,小心思还特别多。”顿了顿,他看着赵骅认真说道,“爹,您和娘再干个几年,就该致仕了。”
  赵骅毕竟是在官场浸淫了几十年的人,一听就心里面一咯噔,问:“几年?”
  赵王氏倒是神情平静:“想想太上皇退位的时间,差不多十来年吧。我当个大学山长倒是好一些,你这个户部尚书的位置该想着给自己找接班人了。”她看看赵淩和窦荣,“等太子三十岁?”
  窦荣从赵淩手上叼走刚剥好的糖炒栗子:“嗯。”
  外面卖的糖炒栗子用的是白糖,家里的糖炒栗子还会刷一层蜂蜜。
  家里的更好吃。
  赵骅的表情有着难以掩饰的失落:“唉……那我再干个五年就提出致仕吧。”
  像他这样的臣子提出致仕,陛下得挽留,得留出提前量。
  再有个三五年时间,足够他把陛下或者是太子看好的人选培养起来了。
  他仕途顺遂,从一开始就有实权,到如今的户部尚书,不能说权倾朝野,也是无可争议的权臣。
  想到马上就要致仕,手中没了权力,他心里面就空落落的。
  赵辰不理解赵骅:“致仕不是挺好的?您可以天天跟你那群老朋友们泛舟吟诗,不想回老家就陪着娘去神都大学教书。我倒是想回老家过清闲日子,现在跟着四弟,一天天的忙死了。”
  赵淩哼了一声:“你不想待在吏部,等年底大考就把你外放了。”
  赵辰好奇:“现在有外放的好去处了?”
  有个当吏部侍郎的兄弟,赵辰在这方面可谓占尽优势。
  他现在官职差不多到了,外放出去能干个四品,在外面干个六年,再回神都应该就能混个从三品之类的当当。
  赵淩低头把最后一颗栗子剥开:“你想外放就肯定有好去处。”好歹他也是吏部侍郎,“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没?”
  老家肯定是不能回的,官员得异地任职。
  赵辰去的地方少,不是很确定,但:“去有糯米的地方。”
  神都不是吃不到糯米,但是糯食没象州那么丰富。
  当然别处也有糯食,还各有特色。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