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笨蛋王妃手撕be剧本(穿越重生)——自助枕头贩卖机

时间:2025-05-17 12:52:57  作者:自助枕头贩卖机
  “夫君,你早点回来啊!”
  荀淮笑着点点头。
  一旁的百姓将这一切都看着眼里,叹道:“王爷和王妃可真是伉俪情深……”
  荀淮的笑容就又浓了些。
  这边,荀淮前脚刚把人带走,王耿后脚就得了消息,火急火燎地带人赶了过来。
  然而登闻鼓前早就没了人影。
  他气急败坏地喊:“人呢?都到哪里去了!”
  “老爷,”一旁的随从气喘吁吁地赶回来道,“周围的人说,那些状告的读书人都被荀淮带去大理寺了!”
  王耿听了这话,只觉得自己要被气晕过去!
  今日清晨,他刚刚醒来,就听见有考生去敲了登闻鼓,要告他的状!
  他好差没从床上弹起来。
  若说他真的在秋闱中做了动作也就罢了,他还有些头绪去应对这次危机。
  然而问题在于——
  他真的什么都没做啊!
  这叫什么事!
  王耿又不傻。他既然已经拿到了这秋闱权,就只需要安安稳稳地把秋闱推进就是了。等放了榜,自然会有无数人去拜到他的门下。
  这本来是个稳赚不赔的活计,他犯得着去铤而走险吗!
  很明显,他被人给坑了!
  “可恶,”王耿跺跺脚,咬牙切齿道,“这是荀淮设的一个局!我疏忽了,他把我摆了一道!”
  甚至到现在,荀淮都还防着他,早有准备,马不停蹄地把人带到了大理寺!
  大理寺少卿明桓是正统寒门科举出身,清廉正直,刚正不阿,一直以来都只认事实不认人,不属于任何一方。
  偏生明桓还敏感得紧,王耿花了好几年的时间,都没能在大理寺安插进他的人。
  若是明桓去查案,朝中人无人不会信服。
  “马上联系陈宴秋,让他给我想办法!”王耿道。
  “烧鸡,烧鸡,好吃的烧鸡……”陈宴秋哼着歌,穿过王府的回廊。
  一阵风吹过,刮起院子里的那棵银杏树,像是下了金色的雨。陈宴秋被分了神,盯着那树发呆。
  突然,破空之声传来,一道暗箭直直地射到了他面前!
  在暗处隐蔽的霖阳反应极快,他掷出手中的石子,“啪”地将那暗箭打落。
  王爷说得没错,王耿果然给王妃发信了。霖阳想。
  陈宴秋被眼前出现的箭矢吓了一跳,他定睛看去,却见那暗箭上绑了一个纸条。
  陈宴秋将那纸条取下,拆开看,只见那上面写着:秋闱出事,王大人被人所害,想办法打消荀淮疑虑,调查真相。
  陈宴秋读完上面的字,眼珠一转,立刻拐了几个弯走到暗处唤道:“霖阳。”
  眼前闪过一道黑影,等陈宴秋看清楚时,霖阳已经单膝跪在了他面前:“王妃有何吩咐。”
  果然,方才那石子时霖阳打的。陈宴秋想。
  只是他怕射出暗箭的人尚未走远,才没法现身。自己走到这暗处来霖阳才能放心。
  陈宴秋把纸条给霖阳,嘱咐道:“你去把这纸条给王爷,如实禀告就是。”
  陈宴秋:我要做王耿的第一大漏勺!
 
 
第23章 当堂对峙
  荀淮是在宫中演武场找到薛应年的。
  他被宫里的太监们带着拐了一个弯,看见了在演武场里挥剑的少年。
  先皇后喜欢花,因此宫中各处都种上了各种各样应季的花朵,一年四季,皇宫中都花开不败。
  而这演武场,恰好种的就是金桂与菊花,它们清清冷冷又浓郁地盛放着,取的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之意。
  薛应年没看见他,荀淮就远远地看着薛应年。
  薛应年现年十三岁,个子不高,年纪尚小,力气也不算大,却拿着一把重剑挥舞着。因此,他的动作在荀淮眼里看起来略微有些绵软。
  他明显练了有一会儿了,气喘吁吁,脸上出了一层薄汗。
  即使如此,薛应年的动作却没停。
  荀淮看着他的动作,突然想起来,先帝曾经调侃过,他们薛家都是一屋子犟人。
  想想薛端阳,又想想薛应年,荀淮突然觉得先帝说的这话好生有道理。
  只是……
  心性到底不同。
  荀淮不愿再想下去,出声对薛应年行礼道:“微臣见过皇上。”
  “皇叔来了,”薛应年停下了动作,把重剑递给旁边的太监,“快要到秋猎的日子了,朕先练练手。”
  他接过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汗,对荀淮道,“皇叔来寻朕,可是为了今早有人击鸣冤鼓一事?”
  鸣冤鼓就在皇城门口,薛应年是第一个听到鼓声的。
  “正是,”荀淮答,“有秋闱的考生击鼓鸣冤,状告王大人徇私舞弊,调换考卷,录取不公。我已把人带到了大理寺听审。”
  “此事事关重大,不可不查,”荀淮继续道,“所以微臣想亲自接手此事,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荀淮讨厌变数,因此一旦涉及到自己的计划,他都喜欢亲力亲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最相信自己。
  他很少直接替薛应年做出决定,但是一旦做出,轻易无法改变。
  因此,这话看起来是询问,其实是告知。这一点双方都很明白。
  薛应年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微微笑着,看了荀淮好一会儿。
  天气渐凉,寒风刮得一阵又一阵,那一树树桂花轻轻颤栗着,如米般娇小的花瓣星星点点地往下落。
  即使如此,天气也没到最冷的时候,但是荀淮已经披上了寻常人冬天才会穿的厚重大氅,整个人都被包裹在了厚厚的衣料里,一层又一层,在荀淮的脸上投下一层阴影。
  虽然在陈宴秋的照顾下,荀淮的面色看起来比前些年好了不少,不再是病态的惨白。但是一眼望去,还是能让人感觉到那壳子里逐渐衰败的生命力。
  这人活不了多久了。
  想到这一点,薛应年转过身,又把那重剑提起来,背着荀淮道:“皇叔的安排自然是好的。”
  荀淮接着道:“即使如此,微臣可能要委屈王大人几日了。”
  他要去抓王耿,有薛应年的口谕自然要方便些。
  “无风不起浪,”薛应年把重剑握在了手里,随口道,“他若是清白的,自然应该全力配合证明自己;若是不清白,这也是他自食恶果。”
  这就是同意的意思了。
  荀淮领了命,正要走开,却听见薛应年突然道:“朕记得皇叔以前是使重剑的,对吗?”
  荀淮的脚步微微一顿。
  他皱皱眉,如实答道:“是的,但那是微臣尚在领兵时,好几年前的事了。”
  自从接了这摄政王的位置、又大病一场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许久没用过剑了。
  他先前的那把剑,也被束之高阁。
  “既然如此,”薛应年回过头,笑着把那重剑递过去,“那皇叔可否指导我一二?我记得皇姐的剑法还是皇叔教的呢。”
  荀淮愣住了。
  他目光一点点向下,看着薛应年递过来的那边重剑。
  薛应年用的重剑自然是最好的,剑刃锋利,削铁如泥,泛着冷光。
  就跟荀淮以前的那把剑一样。
  荀淮的指尖狠狠颤了颤。
  薛应年等了良久,也没有等到荀淮把那把重剑接过去。
  他挑挑眉,看见荀淮对他行礼:“望陛下恕罪,微臣……恐怕无法胜任此事。”
  “微臣已经拿不动重剑了。”荀淮道。
  这话说得有些夸张,重剑虽然重,但远远比不上陈宴秋的体重。
  荀淮是能把陈宴秋抱起来的。
  只是……他现在不想教薛应年。
  这是请求,更是试探。
  薛应年看着对自己行礼的人。
  即使是拒绝自己的旨意,荀淮也没有跪。
  他在自己面前永远站得笔直,像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击穿他的铠甲,打断他的傲骨。
  即使在他面前的是大梁朝唯一的皇帝。
  “……无妨,”沉默了一会儿后,薛应年露出点笑意来,“皇叔身体不好,自当好生调养才是。”
  “这件案子就交给皇叔了,”薛应年转过身走向演武场,“皇叔办事,朕最放心了。”
  荀淮望了薛应年的背影好一会儿,这才转身离开。
  京城,大理寺内。
  考生们蜂拥而入,把大理寺挤得满满当当。好在读书人都是知礼的,他们在官员们的引导下安顿好,静静等着荀淮的吩咐。
  而大理寺少卿明桓则是沉着脸,在门口等着。
  终于,王府的马车在大理寺门前停下。荀淮从马车上下来,对明桓笑道:“明大人久等。”
  “王爷,”明桓面无表情地对荀淮拱拱手,“里面请。”
  明桓在此前已经了解了这件案子,此时有条不紊地对荀淮道:“考生们都被下官安顿好了,为首的陈冉、安幼禾二人在堂内等着。”
  他顿了顿,继续道:“下官已派人去礼部接崔大人过来,想来也已经快到了。”
  “至于王大人……还请王爷示下。”
  “王大人贵为左相,自然不能怠慢。”荀淮道,“放心,我已派人去请他过来。”
  出了这事,王耿与崔明玉都脱不了干系,崔明玉比较好说话,王耿却不一定。
  “还是明大人想得周全。”荀淮夸他。
  明桓哼了一声。
  很快,崔明玉就到了大理寺。
  他仍旧是一袭白衣,眉眼微微蹙着,没什么情绪地望了明桓一眼。
  “崔大人。”崔明玉的官位比明桓大,他对崔明玉行礼道,“此案关系重大,还请崔大人体谅一二。”
  “明大人言重了,”崔明玉道,“鸣冤鼓响就是大事,我自然全力配合。”
  “今年秋闱的全部考卷,我已悉数送到了大理寺,”他说,“放在明大人这,比放在礼部要安全。”
  “崔大人放心。”明桓对他拱拱手。
  几人说话的间隙,陈冉和安幼禾都被带了上来。
  荀淮坐在主位,明桓与崔明玉坐在侧位,审视着在堂下站着的两人。
  陈冉穿着更加华丽精致,年纪看起来也比安幼禾要大些。面对堂上面无表情的人,他下意识挪动脚步,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他们向安幼禾投去的视线。
  这是保护的姿势。
  安幼禾穿着普通,看起来倒是比陈冉要凶些,看向他们的眼神里带了些倔强的狠劲儿,拳头攥紧,像是一匹小狼。
  有意思。荀淮把打量着他们的视线收了回来,听明桓问话。
  “堂下何人?”
  “雍州人士,陈冉。”“雍州人士,安幼禾。”
  “何事状告?”
  “我们状告王耿王大人在秋闱中徇私舞弊,更换考卷!”
  “你们可知,大理寺断案,讲究的是证据二字,”明桓微微皱眉道,“你们既如此说,可有证据?”
  “自然有!”
  陈冉道:“放榜那日,我与幼禾双双落榜,本来心有不甘,但是我们发现,录取的名单里全是官宦纨绔子弟,寒门学子少之又少!”
  陈冉义愤填膺:“他们恐怕连书都没怎么读过,怎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明桓摇头道:“非也,非也。这只是你们的主观猜想,无法断案。你们可有实证?”
  “要实证又有何难!”安幼禾听了这话,一拂袖子,对一旁静静看着他们的崔明玉道,“这位是礼部崔大人吧?”
  崔明玉面无表情地点点头。
  “如果要查,只消把今年我等的考卷拿出来对证便可。”安幼禾道,“那是最有力的证据,不是吗?”
  “此话倒是在理,”荀淮笑道,“那就按照你说的……”
  “不可!!”荀淮等人还没说什么,就听见外头传来一阵怒吼。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王耿迈着大步子,急匆匆走来,对荀淮行礼道:“王爷,科举考卷关乎国运,岂能随意示人!”
  “王大人。”崔明玉与明桓对王耿行礼。
  王耿却没搭理他们,而是继续对荀淮说:“王爷,下官完全没有理由去做这事儿啊,下官是被冤枉的。还请王爷明鉴!”
  “王大人若是清白的,调查考卷又有何不可!”安幼禾急道,“王大人这般抗拒,可是做贼心虚?!”
  “竖子尔敢!”王耿对安幼禾吹胡子瞪眼,“你竟敢这般冤枉于我!”
  眼看两人就要吵起来,荀淮开口道:“好了。”
  这屋子里面荀淮最大,他一开口,大家就都安静了下来。
  “王大人,查明真相也是为了还你清白。若是考卷没有问题,那岂不是皆大欢喜?”荀淮丝毫没有理会王耿要吃人一般的眼神,对崔明玉道,“崔大人,把考卷拿上来。”
  王耿气得喘不过气来。
  现如今,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是荀淮的一场局,从把秋闱权给他开始,荀淮就在等着这一天!
  偏偏他还没有察觉,还以为是自己安插的棋子起了作用……
  王耿狠狠攥紧了拳头。
  崔明玉叫人把考卷带了上来。
  “这是陈冉与安幼禾二人的考卷,”崔明玉道,“你二人看一看,考卷有没有什么蹊跷之处?”
  陈冉与安幼禾分别接过考卷拿在手里。只看了一眼,他们便忽地跪下道:“王爷,大人,这不是我们的考卷!”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