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桃溪村记事(近代现代)——秦柒

时间:2025-05-17 12:59:16  作者:秦柒
  东西沉甸甸的,分量很足,陶知秋接过来,又很礼貌地道谢。
  这几天因为总是要干活,他不再穿自己喜欢的白衬衫了,换了件旧衣裳,粗布料子,但伸出去的胳膊还是雪白的,没有被晒黑也没有什么做事的痕迹,谢铭恩的手和他擦了一下,连忙就收回来。
  寒暄了几句,快到吃晚饭的点,村长拉着想要强行留下来吃饭的儿子走了,走了好几步,突然跳起来在他后脑勺上来了一下,“半个月吃一顿肉,你小子转头送人干什么?”
  “平时也没见你这么大方。”
  谢铭恩憨憨地笑了一声,装没事人,“爹,你也没跟我说那猪肉是留着自家吃的,你都拎过来了,那难道不是送人的吗?”
  谢正华一时语塞,黑着一张脸,有些心疼给出去的猪肉。
  “再说了,人还是我小时候玩伴呢,现在从大城市回来了,家里又有钱,我跟他活络一下关系有什么大不了的?”谢铭恩随口说了一句,心里想的却是,陶知秋还跟小时候一样,雪白雪白的像个小娃娃。
  谢正华无情戳破他的话,“还玩伴呢,人家可未必记得你,再说了,你小时候跑去沈家玩,去一次把人弄哭一次,后来人家一见到你去就藏起来,不跟你玩,他奶奶都差点来找我告状。”
  “人不记恨你都算不错的。”
  谢铭恩咧着一张嘴笑,“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谢正华撇他一眼,摆摆手,“回家吃你的咸菜吧。”
  这边的陶知秋倒没想那么多,他都好几天没吃肉了,天热没冰箱也放不住,于是拎着东西进厨房,顺理成章地交给林远让他处理了。
  做了个丝瓜蛋汤,毛豆炒肉丝,剩下一点肉用油纸裹了浸在冷水里头留着明天吃。
  灶台做出来的饭有锅气,味道香得很,饭桌上,林远和陶知秋商量着道:“少爷,明天一早我跟着村头大伯的板车去镇上一趟,您看看我们需要买点什么?”
  陶知秋虽然从小娇生惯养地长大,但因为奶奶管他管得很好,所以脾气并不算坏,何况这还是奶奶的家,他甚至有种既来之则安之的随意,想了想道:“我不缺什么……上次借隔壁邻居的药记得买一管带回来,我这几天就还回去。”
  “要买什么种子?我拿纸笔记一下给你,免得好不容易去一趟还漏了。”
  林远应了一声,一样一样地往外报:“辣椒、洋柿子、茄子还有冬瓜,但有些不适合这个季节种,我去跟人问问清楚。”
  “这藤上能爬点葡萄吗?”陶知秋看着眼前已然大功告成的藤架,不仅抱有期待还幻想起来了,“再不然买点小鸡崽回来,或者那种直接下蛋的鸡,镇上会有的卖吗?”
  纸上密密麻麻列了一整页,陶知秋放下笔,“要不我跟你一块去?这么些东西你一个人买估计要费不少工夫。”
  “没事。”林远把纸叠好放进口袋,“那板车少爷您估计坐不惯,能把人颠散架了,我一个人早早去,先把必须的买回来就好。”
  陶知秋也没强求,想了想道:“钱够不够?”
  林远犹豫了下才道:“应该是够的……”
  陶知秋跑进屋,将自己存的一些私房钱取出来,“我爸给你的钱里应该还有不少是你照顾我的费用,你先别全用了,我也没钱给你开工资,你就把那些钱当工资吧。”
  林远接过来,点点头应了声好,将钱和那张纸条放在一块。
  次日一早,天亮的时候也没出太阳,估计是个阴天,林远两个小时前就已经坐着板车去了镇上。
  陶知秋已经渐渐适应了眼下的生活,站在水盆边半闭着眼刷牙洗脸,又有点后悔没去镇上。
  “应该买本农业书籍回来看看的……”他自言自语,眼睛看着院子里还没翻完土的空地,上次去三婶家,他一进院子人都傻了,不大的地方竟然能种那么多的作物。
  以前寒暑假回来,奶奶家的小院也很热闹,所以基本也不会往镇上跑,村头的小卖铺就已经是他冒险的终点,两毛钱买两根连在一块的冰棍,能站在外面嗦半天。
  锅里还剩一点玉米糁,陶知秋不会烧火,厨房唯一通电的就是灯泡,他只好从暖水瓶里倒了点水兑着吃了,然后磕磕绊绊地刷了锅。
  到中午的时候,他蹲在地上研究了一下火柴,又看了看灶膛,火还没烧起来,他先想的是怎么灭火。
  从哪儿倒水进去吗?
  好像是自然而然地就灭掉了。
  他不确定,更担心自己把厨房烧了,遂作罢,反正饿一顿也没关系。
  下午,陶知秋已经把空地规划得差不多了,想着等林远回来之后就让他教教自己怎么生火,反正他休学的手续也办完了,短期之内也不想回去。
  回去也是添堵。
  天色渐渐暗下来,陶知秋几次三番地站在门外往村头张望,但始终没有见到林远回来的身影,他有些着急,回屋想找点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却在听到板车骨碌碌的声响之后又迅速跑了出去。
  大伯回来了。
  但只有他一个人。
  大伯把那支药膏递给他,口音有些重,“那小伙子让我给你的。”
  陶知秋愣了一下才去接,问出的话却好像冥冥之中已经有了答案,“伯伯,跟您一块儿去的人没回来吗?”
  大伯点点头,“到镇上就走了。”
  大约以为这件事陶知秋是知道的。
  陶知秋不吭声了,末了朝大伯笑了下,“谢谢您。”
  他拿着药膏转过身,心头有点发苦的难受,但也哭不出来,好像这并不是什么很意外的事情,毕竟谁都不想一辈子留在村里,他被他爸赶回来,林远能跟他在这待了十来天陪他度过这段适应期,也罢了。
  昨天给他的那些钱就当一次结清的工资了。
  陶知秋心思敏感,但并不脆弱,比起林远离开这件事,他更发愁自己之后在村子里的生活。
  这会儿正是吃晚饭的时候。
  陶知秋敲了敲左边邻居的门。
  谢淮之从地里回来没多久,刚冲完澡,他穿着褂子打开门,外面站着的果然是那天隔着一道墙碰上的人。
  “那天谢谢你的药。”陶知秋把药膏还给他,“很管用。”
  谢淮之接过来,天擦黑,屋内昏黄的光勉强照亮院外的一席地,陶知秋眨着那双漂亮的大眼睛,笑眯眯道:“先前总是碰不上你,回来这么久都没有跟你打个招呼,我叫陶知秋。”
  “一叶知秋的知秋。”
  谢淮之不知怎的,心口好似被一阵轻飘飘的风掠了一下,喉结上下动了动,道:“谢淮之。淮水的淮,桃之夭夭的之。”
  --------------------
  ————--————--————
  啵啵啵啵啵!
 
 
第四章 
  陶知秋原本是抱着一点点想上门蹭饭的心思的。
  可是还完药膏,说了两句话,就再没了下文,他也实在不是脸皮那么厚的人,意识到谢淮之并没有会热情到主动留他吃饭之后便非常自觉地挥挥手走了。
  院门吱呀呀地关上,谢淮之看着桌上剩了一半的腌黄瓜和三个馒头,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在吃饭上吃得有些太随意了。
  两家之间离得实在太近了,比起走大门,翻墙甚至还更快点,而且之前村里大家都一样穷,东家不笑西家,连小偷都不会上门光顾,所以院墙也矮,陶知秋站在墙外看那颗梨树,思考这到底是谁家的。
  不管是谁家的,现在还没熟,他跃跃欲试地想翻墙回家,试了一下没蹬上去,悻悻地又从正门绕了回来。
  谢淮之隔着窗户瞧见了,觉得有点好笑又有点可爱。
  回到家,陶知秋翻出用油纸包好浸在井水里的那块猪肉,闻了闻还没坏,马不停蹄地拎着就去了三婶家。
  魏若芳家正在做晚饭,三婶和三叔一个在烧火一个在炒菜,见他来了就热情地打着招呼道:“小秋来了啊,吃了没啊?要不要留下来一起吃点?”
  陶知秋也不扭捏,“三婶,我就是来蹭饭的。”
  “昨天村长送了肉过来,但是我不会做,还想麻烦三婶呢。”
  三婶从锅的热气间抬了头,瞪他一眼,半是责怪地道:“你这孩子客气什么,婶子给你炒了不就是了。”
  于是陶知秋终于吃上了这一天的热乎饭。
  再普通的家常菜,魏若芳做出来的也有种不一样的好吃,剩的猪肉切开来,瘦的地方用青椒一块炒,肥的地方煸出油用来炒了青菜,剩下的猪油渣还能蘸白糖吃,再加个清炒小白瓜,丰盛得不得了。
  陶知秋吃得像个仓鼠,腮帮子塞得满满当当,一直说好吃。
  把魏若芳夸得心花怒放,捏着他的脸不住地道:“哎呦,跟小时候一样疼人呢,你都不知道,你七八个月大那会儿,你奶奶把你往外一抱,我都恨不得抢过来当自家小孩养。”
  “也是你妈妈好看。”
  聊着聊着,话题自然而然就偏到了他回村的事情上,“你不是考上大学了吗?这会儿六月份,怎么突然回来了?”
  陶知秋咽下嘴里的饭,也没有瞒着的意思,“我跟我爸闹了矛盾,办了休学手续,等过一段时间再回去继续上学。”
  魏若芳拍拍他的手,“就是,不管闹什么矛盾,这好不容易考上的,书还是要念。”
  三婶很有分寸感地没有继续问下去。
  吃完饭,他站起身要收拾碗筷,三叔抢在他前面,“来了就是客,坐着。”
  魏若芳又和他聊了会儿天,夜色慢慢浓了,陶知秋和他们告别,三婶道:“小秋明儿再来吃饭!”
  陶知秋只是笑,并没有接话,不管三婶说的是客气话还是真心话,他都不能再来蹭饭了,一顿两顿也罢了,顿顿都来那就是不要脸。
  他打算明天去小卖铺看一看。
  方便面总是有的吧。
  ***
  太久没回来,小卖铺也变了个样,里头方便面的口味也多了不少,小孩吃的零嘴玩具在玻璃柜台上摆得琳琅满目,陶知秋现在很庆幸自己这趟回来至少带够了钱。
  结账的时候老板端着个搪瓷缸吃方便面,香香辣辣的味道闻着就上头,陶知秋转头又买了三包,还捎了两包小糖水。
  老板一边算账一边和他拉呱,“你是沈春莱她孙子吧?”
  陶知秋点点头。
  “我记得你呢,小时候老来我这买冰棍,这会儿可算大顾客了,”老板回过身从冰柜里摸了支冰棍给他,“送你的,这天气热死人。”
  “谢谢老板。”
  陶知秋拎着一大包吃的回去,路上碰到谢铭恩,这人很自来熟,主动要帮他拎东西,陶知秋连忙摆摆手,“没事,不重的。”
  想了想,他又从袋子里翻出一包糖水给他。
  谢铭恩也不客气,接过来用牙咬开个口叼在嘴里嘬着喝,含混不清地问道:“你还记得我不?”
  陶知秋没回答,但从眼神的迷茫中能看出来确实是不记得了。
  谢铭恩蹙了蹙眉,“算了,你那会儿才三四岁,记不得也正常,我总去找你玩,还带着你躲猫猫呢。”
  “诶,你这趟回来待多久啊?打算什么时候回去?城里好玩吗?是不是比南岭镇要大很多?”
  他问题一个接着一个,陶知秋挑着回答了,“城里也不全是好玩的,比南岭镇要大,但我很久没去过镇上,也说不清。”
  谢铭恩就这么一路把他送到了家门口,陶知秋还得回去收拾东西,没有邀请他进屋坐坐,反倒是谢铭恩自己主动嗷了一嗓子,“有空去我家玩!”
  说完转头就走,差点撞上不知从哪儿回来的谢淮之。
  谢淮之成绩好,人长得也好,还考上了大学,属于是整个桃溪村小孩一辈的生物链顶端,经常出现在各家父母比较的口中,导致谢铭恩看到他就有点下意识的害怕,低头叫了一声淮之哥就一溜烟跑没影儿了。
  陶知秋没注意,他把东西一样一样摆出来,收拾好,发现还是有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横亘在他的吃饭大业上。
  他不会烧水!
  不管是用灶台还是炉子。
  天天干嚼方便面得把腮帮子嚼大了。
  陶知秋有点炸毛,一来他不能总是去麻烦三婶或是别人,二来就算有钱,天天去买别人家的水或者饭又算什么事呢?
  村里似乎总还讲究人情往来,可是现在他没有这个基础,只好另做他想。
  最好是找个……明算账,还不怎么在乎人情的。
  请他来教自己怎么烧水,顺便看看院子该怎么弄,过个几个月他学上了,能自理了,就不需要总麻烦别人了。
  陶知秋又把视线投到了矮墙外。
  --------------------
  ————--————--————
  啵啵啵啵啵!
 
 
第五章 
  谢淮之家的门这几天被敲响的次数已经高过前几年加起来的总次数了。
  他也不意外,打开门瞧见陶知秋,这人比他矮了估计有十公分,仰着脸朝他笑,“我有个事想麻烦你。”
  他顿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怎么称呼他,眼皮飞快地撩了一下,他自己大概不觉得这有什么,但谢淮之比他高,见他用上目线这样瞧人就颇有种无法言说的感觉,窗外蝉鸣阵阵,一点风都没有,太阳烤得土地都快裂缝,他心口却又吹过一阵凉意。
  “我可以叫你淮之哥吗?”
  笑不恼人,何况陶知秋长得又漂亮,他知道自己讨人喜欢,自然也就不怯于显露出来。
  谢淮之淡淡地应了一声。
  陶知秋这才继续道:“你可不可以教我怎么生火做饭啊?还有就是,我想学着在院子里种点菜。”
  他小心翼翼地补充道:“我会给你钱的。”
  谢淮之没有立刻答应下来,他先问了个问题,“你哥呢?走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