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果不堪设想!
“还是去公馆吧。”傅彦提议道,“那边环境更好,房间更大,而且没那么多熟人。”
不像府衙里,走三步就能遇见一个熟人, 每天早上从出门到抵达处理政务的地方, 这一路上能撞见不下八十个人跟自己问早安。
“哦, 原来如此。”贺听澜恍然大悟地点点头,“那就去公馆,正好,我还没去过宁远郡的公馆呢。”
“去年翻新了一遍,我觉得挺不错的,条件不比金陵城差多少。”傅彦道。
自从去年郭鸿开拓了更辽阔的西域互市之后,宁远郡的税收轻轻松松便提了上来,官府手里富裕了,各城池的城墙房屋也得到了修缮。
如今的宁远郡已经跟七年前那个流寇横窜的宁远郡不一样了。
两人一路聊着天, 不知不觉便到了公馆。
此处位于城池的最中心,旁边就是最为繁华的长春街。
“嚯!”贺听澜不禁感叹道,“这公馆得有七八层楼了吧?怎么建得这么高?”
一般来说公馆只有三四层楼,只有一些城池中的观景楼才会建得这么高。
“宁远郡比较特殊,摘星楼便是建在公馆上面的。”傅彦解释道,“只有最下面的三层才是可以住人的房间,从三楼观景台出去可以沿着楼梯爬上摘星楼,晚上上去看夜景才叫妙呢。”
“原来是这样!”贺听澜顿时兴奋了,他突然明白了什么,神神秘秘地凑到傅彦跟前,小声问道:“所以,你非要带我来住公馆,难道是为了……”
傅彦抿唇一笑,“正好,你不是带酒了嘛。”
“我就知道!”贺听澜嘿嘿一笑,迫不及待地一个箭步跑进公馆大堂。
登高望远,是到了任何时候贺听澜都拒绝不了的诱惑。
当夜,宵禁一过,两人拿着酒坛子偷偷摸摸地从房间里溜了出来。
“往那边走。”傅彦往左手边指了指,“那里有一道备用门,平时没有人把守的。”
“你挺懂啊。”贺听澜一挑眉毛道,“难不成以前经常干?”
“你想什么呢?当初修缮公馆我也是参与了的。”傅彦哭笑不得道。
贺听澜忍俊不禁。
他突然想起来,六年前他们刚刚离开无名寨,来到金陵城的时候,傅彦跟他提起过自己以前在国子学跟几个同窗好友偷偷溜上凤凰台的事情。
原来是从那个时候练出来的本事。贺听澜心想。
两人顺利躲过守卫,沿着楼梯一路爬到摘星楼的最高层,在护栏前扫出一块干净的地方,席地而坐。
夏日的晚风拂过,风力不算小,还残存着一丝白天的暖意,所以不显凛冽,反而很温柔。
“舒服啊!”贺听澜不禁眯起了眼睛,仿佛置身于人间天堂,“要是天天都能坐在这里处理政务就好了,那我能在这干三十年!”
傅彦失笑,“三十年?那都给你熬成宁远郡土霸王了,圣上能答应才怪!”
“我就是个铁匠兼木匠,圣上有什么顾虑不答应?”贺听澜仰头喝了口酒。
堂堂一个机关制造大师居然把自己给说成铁匠兼木匠,傅彦哭笑不得。
“你是不知道,你现在名声可大了呢。”傅彦用胳膊肘戳了戳贺听澜,把酒坛子从他手中夺过来,自己也喝了一口。
“不少百姓家的小孩都知道,多亏了贺大师为大梁军队研造连环炮弩战车,咱们才能把北疆蛮子抵御在外。你现在是大功臣。”
其实还有一件事傅彦没说,怕某人骄傲得尾巴翘天上去。
前段时间城中有书局开始卖以贺听澜为原型的话本子,什么从山大王到一代军械机关大师。
结果不知怎的传到了郭鸿耳朵里,郭鸿表示严令禁止利用朝廷命官赚钱,于是把这家书局关闭整改了。
但是收缴上来的话本子傅彦保留了一本,你别说,写得还不错。
傅彦把它藏在自己的枕头下面,晚上睡前看,十分有帮助。
“谁这么缺德传播的消息?”贺听澜蹙眉道,“如果真要归功也得归功于那些整日经受风吹日晒的边疆战士,宣传我干什么?”
傅彦噎住,因为那个“缺德”的人貌似也是郡守大人。
算了,不说这个了,换个话题。
“哎,你知道吗,顾四终于出息了。”傅彦突然神神秘秘道。
“我知道啊。”贺听澜道,“安国公府送来的家书里提到了,说他终于抱得美人归!哎,也是不容易。”
傅彦:“……”
“我说的是他终于从太学结业、入仕为官这件事!”傅彦给了贺听澜一拳,突然反应过来,“哈?抱得美人归?他成亲了?他不是断袖吗?”
贺听澜点点头,“对啊,你还记不记得咱们一起在霓裳阁看演出那次,顾四对演西域王子的那个少年一见钟情来着?”
“那叫见色起意。”傅彦纠正道。
贺听澜认同地点点头,“说得对。”
“所以他把人给赎走了?”傅彦震惊道,“顾四哪儿来这么多钱?”
“没赎,人家自己不干了,直接从霓裳阁走人,入伙了西域人开的铺子,现在在卖熏香。”贺听澜解释道。
“霓裳阁就这么轻松放人了?”傅彦更困惑了。
贺听澜意味深长地笑着看着傅彦。
傅彦眯起眼睛,“你别告诉我,那个乐伎也是你们清河盟的人?”
“猜对咯!”
傅彦:“……”
“贺听澜你还有多少好朋友是我不知道的?!”傅彦抓着贺听澜的双肩开始前后摇晃他。
“有很多哦~”贺听澜嘻嘻哈哈地说,“清河盟遍布全天下,但旧案沉冤昭雪后,大家也不过是普通百姓而已。你今天买过早点的摊子、叫来家里修桌腿的木匠、路边打过照面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清河盟的人。”
“也是。”傅彦点点头道,“所以,顾四现在就和那人在一起了?那他在信中怎么没告诉我啊?这不像他的性格。”
“我也纳了闷了,他也没告诉我,还是舅舅跟我透露的。”贺听澜也不禁思考起来,“难道是两人天天吵架、感情不和?”
“应该不会吧?”傅彦道。
事实上,贺听澜和傅彦都猜错了。
顾泽礼和萨尔罕不是一般的如胶似漆。
至于为什么顾泽礼没有在信中把这件事告诉贺听澜和傅彦……
金陵城。
“哎哟,我的屁股……”顾泽礼忍着隐隐作痛的某处,还得早早起来穿戴整齐去处理政务,简直是酷刑。
再回头看看睡得正香的萨尔罕,顾泽礼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凭什么他不用早起,可以睡个舒舒服服的懒觉,而自己却要带着盛开的菊花去处理政务?
这不公平!不公平!
顾泽礼慢慢靠近床榻,想捉弄一下萨尔罕,以报此仇。
结果一看萨尔罕那张我见犹怜的绝美容颜,顾泽礼瞬间就不生气了。
美人多睡一会怎么了?
自己好好当官让美人舒舒服服地当官太太,这不是应该的嘛?
一想到这里,顾泽礼顿时觉得自己肩负起了重任。
自己是个真正的男人了,要赚钱养家!
于是顾泽礼俯下//身在萨尔罕唇角吻了一下,心满意足地出门了。
一路上,顾泽礼还有些心猿意马。
眼馋了一年多的大美人终于到手了,而且还吃到了,顾泽礼简直觉得自己可以在此刻羽化成仙。
极乐之境应该也不过如此吧。
只不过这件事告诉别人也就罢了,如果让那两个远在天边的家伙知道……
不妥,不妥。
那两人可是精通于此道的,如果知道了,肯定会好奇地问自己关于谁上谁下的事情。
他才不要让傅彦和贺听澜知道自己菊花盛开!
嘶……等等,顾泽礼突然意识到有一件事他至今都不清楚。
所以,那两人究竟谁上谁下?
找机会好好打听一下嘿嘿嘿。
于是一个月后,贺听澜和傅彦同时收到了一封信。
两人把信展开一对,不约而同地笑了。
顾泽礼显然没有料到他们两人此刻是在一块的!
“所以,他分开问你和我,要如何在那啥的时候让对方不疼?”
“他在试探,他一定在试探,这太明显了。”
“那咱们怎么回信?”
“反正不能让他得逞。”
“有道理。”
“有了!”
很快,顾泽礼收到了来自两人的回信。
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发现里面装着的居然是自己分别给二人寄过去的信件,另外还有一张纸。
顾泽礼:他们俩竟然串通了?
他连忙将那张纸展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一句话——
你猜,猜到也没有彩头!
字迹狂傲潇洒,一看就是贺听澜写的。
至今,顾泽礼仍未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第280章
五日后, 宁远郡府兵要在城外进行演武,百姓们也可以去观看。
过去的三年里,每一年都会举办一次演武展示,十分壮观。
据傅彦说会有不少人过来观看, 有时候就连一些县丞也会远道而来, 有的是单纯想看, 有的则是过来攀附关系的。
郭鸿当初决定举办演武, 便是为了展示军队之强悍。
此举一则可以让百姓们放心, 二则可以警醒大家、任何时候不可以松懈下来, 三则可以威慑北疆。
这次贺听澜来到宁远郡任职, 说什么也得过去见识一下。
“我已经跟凌霄书院的山长打过招呼了, 学子们后天下午应该就能到郡治。”傅彦一边整理桌子一边道。
“是应该让这帮学子们好好领略一下真刀实枪是什么样,否则都是纸上谈兵。”贺听澜表示赞同。
傅彦突然抬头,笑着问道:“你就不好奇凌霄书院在哪吗?”
“在哪?”贺听澜随口问道,却突然察觉出一丝不对劲。
傅彦这个表情怎么好像憋着什么事似的?
他很少露出这种表情,一般只有在准备捉弄自己一下的时候才会有。
“说起来……之前我还真没听过有什么凌霄书院, 难道是新建的?”
“嗯。”傅彦点点头, “在武扬县。”
“真的假的?”贺听澜睁大了眼睛, 随即调侃道:“武扬县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啊,都建了书院了。”
你别说,民风粗旷豪放的武扬县,和“凌霄书院”,搭配在一起还挺让人意外的。
甚至还有点违和。
就像手抡流星锤的二百斤壮汉去参加曲水流觞。
一想到这里,贺听澜便忍不住想笑。
然而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表情突然凝固。
等等……
凌霄书院?山长?
不……会……吧……
“你说的这个凌霄书院,建在哪座山上?”贺听澜眯起眼睛,狐疑地问道。
“一座你很熟悉的山。”傅彦的笑容快要控制不住了。
贺听澜瞬间头皮发麻, “你……”
“正好,山长说他和学子们一直想见你一面,看看是何方神圣选了入云峰这么好的一块地方,还建了爬山水车,现在那群小子喝水洗澡都不用自己下山挑。”傅彦道,“等演武结束,咱们跟凌霄书院的人一块回去,故地重游!”
贺听澜惊得下巴都要掉到地上了。
所以说,他的无名寨现在变成凌霄书院了?
离开无名寨的时候贺听澜本以为这里将会一直荒废下去了,如果能有个猎户什么的偶然路过,在此歇歇脚,也算是不可惜。
没想到六年过去,这里竟然成了一座书院?!
“这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贺听澜激动地拉着傅彦的胳膊,一个劲儿地晃来晃去。
“四年前郡守大人就相中入云峰了。”傅彦回忆道,“宁远郡地处偏远,又常有战事,所以一直未能像大部分的州郡那样拥有一座标志性的书院,这一直是大人的心愿。”
大梁境内,大部分州郡都有一个最拿得出手的书院,用于培养贤才,每年都会送不少优秀学子去考太学。
比如名扬天下的阳川郡青霞书院、石泉郡栖鹤书院、横溪郡白岳书院、玉阳郡承文书院等等。
可以说太学的学子当中,有一半来自世家望族的私塾学堂,还有一半便来自全国各州郡的顶尖书院。
私塾一般仅供家族内部和亲戚的孩子就读,而这些书院才是寒门之子通往太学的唯一道路。
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郡的书院能有多少学子考进太学,足以说明这个郡整体的文化水平和经济能力。
而学子考进太学后,将来便很有可能做官,这对他家乡所在的那个州郡也有反哺的效果。
所以各州郡都很重视当地的书院,然而宁远郡先前战事不断,又有高廷均这个大贪官,再加上此地民风彪悍、重武轻文,书院的事便一直搁置,只有一些民间不成规模的学堂和私塾。
“那郡守大人是如何找到入云峰的?”贺听澜好奇问道,“入云峰那么偏远,平时都很少有人经过。”
“就是因为偏远、幽静,才适合潜心读书嘛。”傅彦解释道,“不过也有你的功劳在。”
214/217 首页 上一页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