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路边的野男人可以捡(古代架空)——天不亡我

时间:2025-05-25 09:19:52  作者:天不亡我
  “臣领命。”傅景渊立刻应道,“两日后定将其中细节呈与陛下。”
  下朝后,傅景渊满面红光,掩盖不住的喜气,就连步伐都轻快许多。
  不少大臣纷纷前来恭维。
  “尚书大人,恭喜恭喜!令郎青年才俊,圣上又对傅家垂爱有加,我等真是羡慕不已啊。”
  “是啊,尚书大人真是教子有方。下官回去也得好好教育一下我那不争气的儿子,让他多向傅公子学习才是。”
  “哎,各位同僚言重了。”傅景渊哈哈大笑,对其他官员拱手道,“犬子年少轻狂,初入官场若有粗鄙愚钝之处,还得请各位同僚多多照看一二才是啊!”
  傅景渊十分享受这种被众星捧月般地围绕追捧的感觉,心中不免有些飘飘然,但面子上还是十分谦逊。
  上天保佑我傅家,傅景渊心想,虽然次子愚笨、三子不成器,但至少他精心培养的嫡长子还是十分拿得出手的。
  然而傅景渊刚一回家,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傅彦的时候,却发现傅彦竟然不见了。
  “大公子呢?”傅景渊问傅彦房里的一个小厮道。
  “家主,小的也不知道啊。”小厮低着脑袋,唯唯诺诺地说,“一大早小的就看见大公子带着四喜出门去了,小的也不敢问。”
  一大早的能去哪儿?傅景渊直皱眉。
  “那等大公子回来,叫他过来见我。”傅景渊吩咐完,便一撩衣摆离开了。
  此时的傅彦刚从城东的绫罗铺子出来,在大街上快步走着,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四喜见自家公子从铺子出来就这个表情,实在是猜不透,于是试探地问道:“公子,您这是怎么了?”
  “哦,没什么。”傅彦恍惚道,“一会去清味斋买些绿豆糕,娘爱吃。”
  “是。”四喜应道。
  公子明显是有心事,四喜在心里嘀咕道,不过公子不说,自己也不敢问。
  感觉公子回来之后就经常会有些不对劲的举动。
  比如有一天傅彦问他金陵城里有没有可以捏陶人的店铺。
  四喜虽然十分不解,但还是说帮他去问问,结果傅彦过了一会又说不用了,就是随口一问。
  再比如以前若是有人给傅彦说亲,傅彦大多是个无所谓的态度,保持着足够的体面和礼貌,没多感兴趣,也没多抗拒。
  可是自从公子回来之后,一有人跟他说成亲的事,公子都会立刻推脱,并且有些生硬地转移话题。
  真是奇了怪了。
  四喜一边走一边琢磨,突然,他意识到了什么!
  难道说,公子在村庄养伤的时候,看上了一个村姑?!
  还与这个村姑私定终身了?
  如果是这样,那就说得通了!
  一想到这,四喜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气,整个人定在原地。
  傅彦听到他发出一个怪声,不禁疑惑地回头看过去。
  “怎么不走了?”傅彦不明所以地问道。
  “啊、这……”四喜舌头打结,语无伦次起来。
  “公、公子,您在那边养伤的时候,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人啊?”四喜在傅彦跟前向来是憋不住话。
  “啊?”傅彦一头雾水,“怎么突然问这个?”
  四喜一听,立刻坐实了自己的想法,神色大变,一对眉毛变成了八字眉。
  “不是,还真让我猜中了啊?”四喜惊慌道,“哎哟我说公子,您这叫什么事儿啊?以您的身份,以后必定是要娶高门贵女的,还是……还是早点放下吧。”
  傅彦更迷惑了,“你这说的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公子,您在四喜跟前就不用隐瞒了吧。”四喜苦口婆心道,“您贵为尚书之子,怎能娶一个村姑呢?就算您愿意,那家主和主母也不愿意啊。再说了,您如果真的喜欢那位姑娘,让她嫁入傅家,每天应对这些勾心斗角,对人家姑娘也不好是不是?”
  这一番话下来,傅彦总算是明白了。
  敢情四喜这小子以为自己看上了一个村姑?
  傅彦简直哭笑不得,用扇子不轻不重地在四喜脑门上敲了一下。
  “你可真能想!”傅彦笑骂道,“我什么时候说我喜欢上一个村姑了?”
  “啊?没有啊?”
  “没有。”傅彦干脆道,“以后别瞎猜。”
  四喜瞬间转忧为喜,放下心来,嘿嘿直笑,“是小的想歪了。”
  傅彦哼了一声,转身就走。
  不过四喜猜的也不完全跑偏,傅彦心想,甚至事实比他猜的还要令人瞠目结舌。
  毕竟谁会想到傅大少没看上村姑,反而看上了个无法无天的山大王呢?
  这件事要是让身边人知道了,估计又得掀起一阵风浪。
  傅彦想想就觉得头疼。
  纸包不住火,他和贺听澜的关系迟早要被家里人知道的。
  娘亲那边或许还能说得动,可是老爹那边基本是没可能。
  以傅景渊的性子,要是知道了自己引以为傲的嫡长子搞断袖,还是认真的,还是和一个山匪。
  只打断傅彦一条腿都算仁慈的了。
  归根结底,打铁还须自身硬,只有自己有了权势才能跟老爹抗衡。
  傅彦一回到家,就看到自己房里的小厮匆匆跑过来。
  “公子,家主回来了,叫您过去呢!”
  “好,我这就过去。”傅彦匆匆喝了口茶润润嗓子,便往堂屋走去。
  傅彦赶到时,只见傅景渊背对着他,正在擦拭桌上那尊半人高的玉佛像。
  “回来了?”傅景渊缓缓开口。
  “是,父亲。”傅彦恭敬行礼道。
  “出去做什么了?”傅景渊转过身来,神情晦暗不明地看着傅彦,“怎么也不提前和为父或者你娘说一声?”
 
 
第72章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傅彦觉得这三把火全烧到自己身上来了。
  他去工部领了属于自己的官服、官靴、官帽、绶带,又去礼部领取了入职文书等等一系列用物之后,次日一大早便匆匆前往吏部报道。
  傅彦对接下来的工作生活充满期待,本以为自己会先慢慢学习各项工作内容, 逐渐上手。
  结果他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上任第一天, 吏部尚书张启东便笑呵呵地走了过来。
  “贤侄啊, 眼看着要到年关了, 这是今年一整年的各地方官员考核报告, 你给整理一下。”张启东朝身后的两个小吏做了个手势。
  那两个小吏将满满一箱子的卷宗抬到傅彦的桌前。
  傅彦看了一下, 粗略估计这些东西至少有二十斤。
  “你对照着这份升贬律法, 将这些官员分为有过、有功, 以及无功无过三大类。如果有重大立功或者失职的,就单独分出来。”
  说着,张启东递给傅彦一个小册子,“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还有啊,这两个抄写员分给你了, 尽管使唤。”
  交代完工作, 张启东捋着胡须笑吟吟道:“老夫还有政务在身, 就先行一步了。”
  说罢,胖胖的张启东脚底抹油溜了。
  傅彦看着那一箱子卷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这……看起来很是繁重的样子。
  傅彦转过头,只见那两个抄写员正认真地看着自己,仿佛是在等着自己给他们安排任务。
  是了,自己现在是官吏,不是学子。傅彦心想。
  得拿出点姿态来,千万不能露怯。
  傅彦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道:“麻烦二位把这些卷宗按照日期与地域依次排好。”
  “是。”两个抄写员立刻应道。
  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些卷宗, 傅彦颇为激动地心想,以前总觉得这些东西都神秘得很,被严格看管锁在库房里,一般人根本都接触不到。
  现在成山的卷宗就摆在自己面前,等着自己去整理审核。
  傅彦瞬间觉得自己肩负重任。
  一定要对得起自己这身官袍,不负太学博士们的教导,傅彦暗暗地想。
  于是他撩起官袍,端坐在书案前,郑重其事地翻开第一份卷宗。
  上任的前几天好像根本不知道疲惫为何物,傅彦把自己埋在卷宗之海中,除了吃饭去茅厕以外几乎一直都在忙活。
  他从天亮忙到天黑,又从天黑忙到第二日天亮。
  若是实在困了,就在六部所属的公署院落稍微打个盹。
  可谓是醉心于政务,无法自拔。
  直到四喜从家中赶到吏部,见到傅彦的瞬间松了口气。
  “公子,您这是还在忙啊?”四喜面露心疼地询问道。
  “是啊,”傅彦点点头,“初来乍到,诸多事务还不甚熟练,更得仔细些。万一哪儿出了什么岔子可就糟了。”
  “那也得注意身体啊。”四喜道,顺便将两个食盒放在书案上。
  “这是主母特意叫小厨房给您准备的饭菜,还有十全大补汤。您这三日操劳过度,想必也睡不好,多补补气血。可不能仗着年轻就不管自个儿的身子。”
  傅彦心中一暖,“回去替我谢过母亲。”
  然后他突然意识到什么。
  “等会儿,我都已经忙了三天了吗?”傅彦惊愕道。
  四喜愣了一下,随即哭笑不得道:“是啊,公子您看您,忙得都忘了日子了。”
  傅彦揉了揉太阳穴,怪不得感觉脑子转得都不快了。
  然而自己毕竟是新官上任,肯定得多用些功夫。
  不仅是为了尽快摸清楚吏部中的门道,也好对自己未来的路有些规划。
  更重要的是,他得给同僚们留下个好印象,绝不能让别人觉得他仗着出身显赫就怠慢公务。
  所以还是把手头的事情忙完再回家吧。
  “四喜,你帮我跟父亲母亲传个话,代我跟他们请安问好。望二老保重身体,饮食起居勿需挂怀。待我这边公务稍得闲暇,定立刻回去。”傅彦吩咐四喜道。
  “是,公子。”四喜虽然心疼,但自家公子毕竟是忙于政务,他嘴上也不好说什么。
  “那公子照顾好自己,小的就先告退了。”
  四喜放下食盒,便离开了。
  虽说整理卷宗看起来很繁琐枯燥,但傅彦还挺喜欢的。
  至少不是千篇一律、重复性极高的那种工作。
  这些卷宗涵盖了整个大梁各地方官府的政绩和表现,通过阅读卷宗,傅彦可以快速地对全国上下的局势有一个粗略的判断。
  真是涨见识了。
  就比如傅彦现在正在看的这份——
  壬申年,顺昌郡府共计破获大小案件二十三起,其中重大案件九起。承蒙府衙上下勤政爱民、断案如神,当地百姓安居乐业,民生大有改善。百姓感激官府功德,纷纷献上自家所产米粮果蔬。
  知府郑铭具呈
  早就听闻顺昌郡每到夏季容易突发涝灾,这位新知府能在短时间内改善当地民生,看来是个实干的。
  傅彦在汇总单上记了一笔,将这份卷宗放在“有功”那一摞。
  而下面这份卷宗就比较让人头疼了。
  壬申年,宁远郡府所辖区域饱受匪患之扰,民众苦不堪言。故有生计艰难、居无定处者,无奈落草为寇,致使匪患愈加严重。然官府上下衣食住用奢华非常,疑似贪污公款。特此呈报,恳请上级彻查处理。
  知府李则 具呈
  傅彦不禁皱起了眉头,宁远郡不正是武扬县所在的州郡吗?
  无名寨就在宁远郡所辖范围内。
  怪不得贺听澜能聚集那么多无处可去的人,原来整个宁远郡都已经千疮百孔了。
  如此看来,当地的情况只怕比自己了解到的还要糟糕。
  傅彦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
  若是还有其他的流寇山匪,会不会伤害到无名寨?
  不过转念一想,贺听澜捣鼓的那一堆机关确实强。
  毫不夸张地说,连军队里的机关师也不一定比贺听澜厉害多少。
  应该……能应付得来吧?
  于是傅彦将这份卷宗的内容简单概括了一下,记录下来,然后放到“重大失职”一类。
  傅彦又忙了两日,才终于把这些卷宗全部整理汇总完毕。
  他瞬间觉得一身轻松,站起来抻抻胳膊腿。
  这是自己入仕为官以来完成的第一项任务,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得赶快禀报尚书大人!
  然而傅彦还没高兴多一会,又想起来自己看到的那几份西北地区的卷宗。
  看来如今整个西北都不太平。
  傅彦记得前不久,他在家里路过堂屋时,听见父亲在和几位官员商议政事。
  他隐约听到什么“北疆……战败……流民”之类的话。
  总感觉要有什么大事发生。
  于是傅彦起身离开了书案,在吏部转了一圈。
  此时天色已晚,大部分同僚都离开了。
  尚书张启东也不在,反而是郎中孙道仁还在点灯熬油地忙活。
  见傅彦走了过来,孙道仁冲他打招呼道:“傅员外郎,这么晚了还没走啊?”
  “孙郎中。”傅彦拱手一礼道,“下官尚有些政务要处理。”
  孙道仁爽朗地笑起来,“年轻人就是干劲儿足啊!想当年我初入官场的时候,也是每天都有用不完的精力,总想着多办点实事,好让上级赏识我。”
  见傅彦规规矩矩地杵在那,孙道仁对他热情地招招手道:“这又没别人,就别拘着了。来,尝尝内子做的卤香牛肉!”
  傅彦也不好拒绝孙道仁的好意,于是便坐到他旁边,夹了一块牛肉尝了尝。
  “夫人好手艺!”傅彦称赞道,“孙郎中真是好福气!”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