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屠户家的夫郎赘婿(古代架空)——米酒蛋汤

时间:2025-05-29 08:59:30  作者:米酒蛋汤
  沈临川连连讨饶,“你看我像嘛,咱家本就是乡野人家出身,我哪里敢鱼肉百姓的。”
  周宁重重点头,“那就好,你安心当值,家中的银钱无需担忧,我和爹挣,短不了,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开个铺子,也好有个营生。”
  “好。”
  周宁又躺了回去,说着营生这个事,他有些犯难了,他做油酱菜的手艺不如他大嫂,他爹的猪肉生意可能也做不成了,这京师最不缺的就是肉铺子了,但是这杀猪的院子都不好找。
  “好了,先别想了,睡觉。”
  沈临川也没几日假期了,过几天就要去翰林院当值去了,刚换了地儿周宁有些睡不着,“算了,不睡了,睡你。”
  周宁把被子给撩一边去了,翻身就坐在了沈临川身上,手下不停地扯着沈临川的里衣,沈临川笑了起来,他家夫郎还是一如既往喜欢这个姿势。
  沈临川在家歇了几日,在家抱孩子,亦或者去集市上转转,这京师果真繁华无比,听说这京师有七十二正店,百十来家脚店,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等到入职的时候,沈临川一早就起了,婆子端了饭食上来,一家人吃了饭,沈临川换上了深青色的官袍,腰间束着皮革腰带,周宁帮他理了理官袍,“你还算穿艳色的衣裳更好看。”
  周宁觉得沈临川面皮白皙,穿一些老成的颜色反而不大好看,听他家夫郎这么说,沈临川轻笑了起来,“好,那日后为夫穿红色紫色的官袍。”
  头一日当值不好迟了去,周大已经驾好了马车在等着了,沈临川摸了下两个小崽子的脸就出来了,惹得周小煜啊啊不高兴地哼唧了两声。
  罗青山也在门口等着了,和沈临川穿着一样的深青色官袍,只是腰间的配饰有些许不同,两人在一块当值,周大赶着骡车一道给送了过去。
  沈临川踩着凳子上了马车,“辛苦爹跑上一趟了,家中还缺个赶马车的,这两日给寻来。”
  周大嗐了一声,“费这个银钱做什么,现在爹闲着也是闲着,不过是赶着马车罢了,还能省上些银钱,先不必寻了。”
  “好,听爹的,那就辛苦爹了。”
  “辛苦什么,一天就两趟,哪里就辛苦了去。”
  周大赶着车乐呵呵地走了,家中哥儿和哥儿婿还有小孙孙们都来了京城,若是他不跟过来的话只是放心不下的,这京城中花销又大,能省下一个人力是一个。
  沈临川今儿头一天当值,幸得有罗青山和叶景兰作伴,也不觉得有什么拘谨,只当是面试成功新公司入职了。
  罗青山是五经博士,说是掌经义讲解,其实是奉祀孔圣先贤,没有什么主要的事务,在翰林院可以说是相当清闲的一个职位了,若是没有建树的话,以后怕难以升迁。
  学问好的话能升为侍讲侍读,可以出入国子监讲学,若是升为侍读学士的话能入宫给众位皇子讲学,成为儒学大家不失为一条升迁之道。
  沈临川的典籍一样是个闲职,管翰林院内的文殊阁书籍,说白了就是个高级图书管理员,沈临川觉得挺好的,文殊阁里面有不少书外面可看不到。
  叶景兰一个庶吉士更不用说了,连个品级都没有,入了翰林院就是个打杂的,好在和沈临川一道分在了文殊阁也算是有个人作伴了。
  同榜的进士都是今儿同一日入翰林院,除了调任外地的,剩下的大多数的三甲进士都返乡等待朝廷征调。
  虽说在千千万万的学子中得以金榜题名,但也不是立马鲤鱼跃龙门,三年一次的会试,不知道有多少进士等待征调,像沈临川三人这样能入翰林的已经是其中幸者了。
  更有三甲的进士觉得名次不好,再次参加会试的,只求有个好名次,就算是不能留在京中,外派成为小官也是好的,也算是入了官场了。
  三人领了职各自去了,沈临川和叶景兰一道去了文殊院,看着浩如烟海的皇家典藏,沈临川不由惊叹,“这地儿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叶景兰也很是高兴,“这里面可有不少外面没有的孤本,当真是个好去处。”
  文殊院的掌事是个五十来岁的老者,一个七品的小官,平日里就转上几圈,全当是养老了,今日有几位新进士入了文殊院这才过来了。
  看见进来的几位年轻人,唐明世只是背着手转了一圈,“文殊院平日里没什么事,打扫一类的自有小吏做,也用不到你们,自己找事情做就是了。”
  唐明世说完就背着手走了,嘴上还嘟囔着,让老夫起这么早,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几人中就数沈临川的官职大一些,唐明世走后新来的进士纷纷看向沈临川,“沈大人,这可如何是好。”
  沈临川也头一次来,哪里知道该做什么,他只是一个高级图书管理员罢了,图书出借登基也不用他们下手,自有小吏做这些琐事,“唐大人说无事,自行找事情做就是了。”
  前面还有几位典籍,其中一位不停地打量着沈临川,见沈临川看过来了笑了笑,“沈大人,听说你也是清河镇人?”
  沈临川不认得此人,他刚入这文殊院,怎么会认识里面的人呢,拱手行了一礼,“下官清河镇人氏沈临川。”
  那人也笑着回了一礼,“我还真是和沈大人有缘,我也是清河镇人氏,孙世安。”
  沈临川听见这个名字脸上的笑也没下去,原来是他呀,孙世平的堂哥,孙家引以为傲的进士孙世安,没想到两人竟然在一个地方当值,冤家路窄。
  沈临川只是客气地应付了两句,两人算是平级,都是典籍,只不过孙时安比自己早入了几年翰林院罢了。
  沈临川和叶景兰一道走了,孙世安看着沈临川的背影笑了起来,今年开平县出了个状元和探花郎,他一早就写信回家打听了一二,都是同乡,说不定以后还能有所助益。
  哪知道他那个蠢货堂弟和沈临川结了仇怨,他自然不会为了孙世平那点破事出头,只是这沈临川,两人若没有什么冲突也就罢了。
  沈临川二人在里面转了起来,他也没把孙世安当仇敌,相安无事就是了,但若是孙世安要挑事,那他也是不怕的。
  文殊院虽是皇家书院但有些不常借阅的典籍都有些发霉生了蠹虫,翻着一股腐朽的气味儿。
  叶景兰被呛得咳了起来,“前面还好,这后面的书都积了灰儿了。”
  “文殊院这么大难免有照顾不周的地方。”
  文殊院典藏了将近八万本书,不少不常借用的书疏于管理,腐烂也是常有的事,入职的头一上午无事可做,先来的进士们一脸兴奋的参观了文殊院。
  到了晌午去翰林院的公厨用饭,罗青山已经在伙房门口等着了,放眼望去都是身着青绿色官袍的小官员,俸禄微薄,来这公厨吃饭还能省下不少的钱。
  今儿是新进士入翰林的日子,一眼望去就知道哪些是新来的,哪是之前的,眼底都是兴奋好奇的泛着清澈的愚蠢满脸的抱负,一看就是新入职的翰林。
  那句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如入阁,是多少新晋进士的指导语,盼着有朝一日能建功立业,升官拜相。
  沈临川三人找了张桌子坐了下来,杂役端着托盘过来了,两个荤菜一个素菜一个汤,比在白鹿书院的伙食好上了不知道多少。
  “听闻京中喜食羊肉,看来所言不虚。”
  罗青山说着就先举起了筷子,中间放着的是碗蒸羊,带肥膘的嫩羊肉整齐地码在碗中,吃起来鲜嫩滑口。
  罗青山嗯了一声,“倒是滋味儿不错,沈兄叶兄快都尝尝。”
  沈临川两人也纷纷动了筷子,这翰林院的吃食做得确实不错,三人纷纷夸赞了两句。
  一旁的有人嘀咕了句,“没见识。”
  另一个小官用胳膊肘轻撞了一下出声的人,“吃饭吃饭。”
  又低声和那人说了什么,那人不敢回头默默吃起了饭,他只是随口嘲讽了句,哪知道邻桌是状元郎和探花郎啊!
  那人入职翰林院多年还是个青袍小官,升迁无望,又见是刚进来的新进士,心里有些怨气随口讥讽了起来。
  好在沈临川三人都是性子沉稳的人,眼睛都没抬一下继续用饭。
  沈临川也觉得这翰林院的饭食不错,边吃边和罗青山说着话,“罗兄,今儿头一日来,可有什么事?”
  罗青山摇头,“虽是个五经博士,但也无事可做,倒不如你和叶兄在文殊院。”
  “头一日过来,日后慢慢就知道该做什么了。”
  吃了饭三人找了个地儿喝了会儿茶就散去了,一天下来无什么事可做,按照现代时间算,翰林院八点中点卯,五点钟下值,沈临川和叶景兰两人老老实实待到了下职。
  只见文殊院内,除了杂役,有些官职的老同事下午半晌就悠悠哉哉走了,一同进来的进士小声说道:“沈大人,这文殊院当真清闲,以后我们熟悉了也能早早就回去了。”
  沈临川正在看书呢,只是嗯了一声没有在说话。
  孙世安有心结交沈临川和罗青山,都是同乡的情谊,保不齐日后能用得到的,孙世安下午转过来说想请同乡吃个饭,沈临川拒绝了,只说急着回家看夫郎孩子。
  孙世安也没恼,还笑着夸了两句沈临川顾家。
 
 
第130章
  等到了下职沈临川收拾了东西走了, 和罗青山一道出了翰林院的大门,周大已经赶着马车在外面等着了。
  看见两人出来了乐呵呵赶着马车过去了,“辛苦了一天了,快些上来。”
  “爹, 我来赶马车吧, 今儿头一日也没什么事, 倒是坐得身上有些困乏了。”
  周大哎了一声说道:“你这 一身官袍的,怎能让你赶马车,快些上去。”
  沈临川这才老实坐了上去,只是撩开帘子和他爹说这闲话,周大一个杀猪的平头老百姓很是好奇这当官的都是做啥的, 不由问了起来。
  听沈临川说一日都没什么事,周大感叹了一句, “倒是比种地的清闲。”
  周大又说了他无事在家中做什么, 送了沈临川去翰林院之后他就回去了,在家哄哄小孙孙,下午去周边转上一转,终是觉得没有在田庄自在,不过他没有说这话, 只说如今清闲了不少。
  沈临川笑着问道:“爹,小煜和晏晏今儿还听话吗?”
  一提到小孩子周大兴致高了不少,“好着呢, 好着呢,就是今儿你不在,许是你常抱着晏晏,今儿不在家了,晏晏有些闹脾气了, 不大好哄了,哭了两场被宁哥儿给哄住了。”
  一听到晏晏离了自己不大适应,沈临川心软成一片,是个嫩生生惹人怜爱的小哥儿,沈临川难免偏爱上几分,恨不得马车生了翅膀飞回家中去。
  周大今儿来得早,怕路上车马多早早就来翰林院接人了,他是个平头老百姓也不敢把马车给赶太近了,门口站在衙役呢。
  和沈临川说这京城就是京城,那些接大人下朝的马车不少甚是华丽,不仅有马夫还随行跟着小厮,他们的马车往那些大人的马车堆里一放灰扑扑的,还被人家嘲讽了两句呢。
  周大没和沈临川说他今儿被嘲讽的事,何必给他家哥儿婿添堵呢,今儿他家哥儿婿头一天当值的好日子。
  不过是一旁有个青衣小厮见他家马车很是朴素,笑着问他是接哪个大人的,周大闲着无事,以为是过来攀谈的就说了接的是谁。
  倒是惹得那小厮哈哈大笑了起来,“是这届的探花郎啊,听说是个乡下人家出身,还是给人家入赘呢,那家还是个杀猪的呢,难怪这马车如此破旧,哎,你这马车是不是租来充面子的呀?”
  周大这才知道这小厮瞧不起人,顿时就冷下了脸,“自是沈大人自己的马车,你不过一个小厮也敢随意嘲笑这翰林院中的大人。”
  周大没说他是沈临川的爹,周大穿着很是朴素,那小厮就以为他也不过是个赶马的呢。
  那小厮哎了一声说道:“你怕不是跟着探花郎从外地过来的吧,你不知道那宰相家奴七品官,你家探花郎不过从小品小官,说出去还不如宰相家的家奴风光几分哩。”
  周大哑然,他初来京城,这小厮说得也有道理,为了不给沈临川惹麻烦索性就不和这小厮说话了,自顾自坐着等他家哥儿婿下职。
  周大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儿就是那开平县的校尉了,别看只是个八品的校尉,那在他们开平县府可是很风光,哪像京城,这芝麻大的官儿遍地都是。
  周大越发觉得他家哥儿婿这官儿当得也不容易,别说什么官大一级压死人了,就是那大官家的家奴都风光无比。
  这件事周大没有和沈临川说,怕沈临川跟着他一道生这个闲气,还不如高高兴兴地回家呢。
  周大边赶着马车边说道:“我出门的时候宁哥儿就开始拾叨了,这街上不少羊肉铺子,我滴乖乖,那铺子门口一扇挂着十来只宰杀好的羊,生意做得可真大,还买了鲈鱼,宁哥儿亲自下厨准备庆贺一番呢。”
  沈临川面带笑意,“宁哥儿照看小煜晏晏辛苦,还为我辛劳,我这心里着实过意不去。”
  “都是一家人,什么过意不去的。”
  沈临川邀了罗青山一道去他家吃饭,罗青山笑着拒绝了,“意哥儿怕也在家置了一桌,就不去打扰你们了。”
  “好,那改日我们再聚。”
  周大赶着马车回了家,罗青山道了谢也回家去了,沈临川跳下了马车,还没进门呢就听见晏晏的哭声,沈临川赶紧进屋去了,“晏晏,怎么了这是?”
  只见养嬷嬷正抱着周晏晏哄呢,周宁也身上系着蓝色的围裙,手上的锅铲都来不及放呢,看样子是慌里慌张地从厨房出来哄人呢。
  周晏晏哭得小脸通红,可见是已经哭了好一阵了,沈临川赶紧给接了过来,“我来抱着吧。”
  沈临川抱过了周晏晏,周晏晏小手紧紧抓着沈临川的衣袍,小脸委屈巴巴地朝着沈临川的胸口蹭了蹭。
  沈临川就是一颗铁做的心也给蹭化了,拍着哄了起来,“晏晏受委屈了,爹爹抱抱,抱抱,不哭了。”
  周宁也松了一口气,“你先抱着他会儿,我饭还没做好呢。”
  沈临川侧头亲了一口周宁,“辛苦我家夫郎了。”
  有外人在呢,周宁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一声赶紧走了。
  沈临川一接过周晏晏小家伙就不哭了,只是还在委屈地哼哼唧唧,跟小兽似的惹人怜爱,“怎么回事这是,晏晏最是乖了,今儿怎么哭成这样?”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