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白云山下事[种田]——凉千晚

时间:2025-05-29 09:06:09  作者:凉千晚
  周淑云拿把刀出来:“大川,忙完把家里四只鸡杀了。记得拿出院子杀,别让你大嫂瞧见。”
  要赶在年前把鸡熏出来,两只野鸡,两只家鸡,足够一家人过年吃。
  “好,”贺尧川答应。
  杀鸡对林榆来说轻车熟路,山里雪渐渐停下,他不跟贺尧川一起杀鸡。拿扫把把院里的雪扫干净,避免走路摔倒。
  水盆里一层薄冰,是昨天夜里结的。旺财和花花围在水盆边舔冰块,不知吃了什么,渴的想喝水。
  林榆走过去:“别舔,我给你么们倒热水。”
  忙碌又繁杂的小事充满一天,烟囱上炊烟袅袅,腊八粥的香味慢慢溢出,一家人端菜上桌,赶在一天结束前,吃上一顿暖和的腊八粥,桌上偶尔几句家常闲聊,笑声阵阵。
 
 
第94章
  辰时初, 天寒地冻下起小雪,屋外风雪交加。
  林榆把小桌放在床上,炭火盆挪到床边, 再搓根灯芯点燃。冬日无事,他俩同披一床棉被彼此靠着。
  林榆闲不住, 忽然不需要起早贪黑忙碌,他有些不适应。床尾有个木箱,钱匣子挪到木箱里了。上面一把小锁, 贺尧川买的。
  闲来无事,林榆搬出匣子数钱。
  里面有碎银, 也有一些铜板, 是小半年攒下来的。
  “鸡跟鸡蛋赚了八两多, 早食摊有二两, 散钱还剩六百文左右。年货都买了,应当没多少花销。余下散钱留在外面用, 堂叔家和舅舅家都有娃娃,用这些铜板发压岁钱足够了。”
  碎银很好数, 他俩有小秤, 叮当一声放在秤盘里, 不多不少刚好十两。
  普通农户一年的开销也就三两, 他俩算是比较富足了。
  “压岁钱包多少合适?”
  贺尧川正用剪刀裁红纸, 侧目看向夫郎说话:“小娃娃无需太多,往年爹娘都给二十文, 大哥大嫂给十八文。我们不能越过他们,十六文足够了。舅舅家的新媳妇也算晚辈,过门第一年,也要象征性给六十文就成。”
  给红包也是人情世故, 不是想给多少就给。今年给出去,明年别人又想法子给回来,来回拉扯,总是扯不清的。
  他俩不在乎这点钱,毕竟手头宽裕,红包讲究心意。
  至于外家不是亲戚的小孩,六个、八个铜板都成,图吉利数字。
  林榆笑眯眯收起钱匣子,用小锁把木箱锁好。离了棉被冻的哆嗦,林榆手脚并用爬到贺尧川身上,堪堪把自己挂在贺尧川脖子上。
  怕他掉下去,贺尧川双手托住臀,往上掂了掂,面对面坐着。
  “怎么胖了?”贺尧川笑笑,手摸进林榆腰间,笑意愈浓:“长了一圈肉。”
  “才不胖,”林榆捏捏自己,忽然有些心虚,好像是圆了一圈。
  冬天不怎么动弹,除了吃就是睡,贺尧川爱惯着他,他不想走路了,不是背就是抱,肥膘都养出来了。
  林榆悻悻换个话题,他趴在贺尧川身上,声音软软的:“别人都有红包,我也会有吗?”
  昏黄扑簌的烛灯下,夫郎软声撒娇,言语之中都是期待和渴求。
  他不缺钱花,他就是想要。
  贺尧川心荡起一池春水,暖洋洋流过,他笑的浓烈:“你闭上眼。”
  林榆双眼一闭,嘴角忍不住微翘,伸出双手捧着,身后一根无形的小尾巴猛摆。
  一只小木盒放在手心。
  贺尧川打开,“可以睁眼了。”
  半大小银锁,普普通通的圆形,下面坠着三颗银珠子,是寻常人家的姑娘哥儿都有的那种,背面雕刻平安二字。
  唯一不同的是,小银锁上面还有一个榆字,雕的歪歪扭扭,却很认真努力想拼成一个字。
  “家里孩子出生,爹娘都会给买,村里小哥儿都有。你来的时候什么都没带,既如此,我替岳父岳母给你买。以后别人有的,你也会有。”
  林榆眼眶有些热,他吸了吸鼻子。小银锁在手里握出温度,一根红绳串在银锁上面。
  “我给你戴上。”
  贺尧川把红绳绕过林榆脖颈间,银锁坠在胸前,亮白晃眼,比黄金珠宝都好看。
  “大川,”林榆嘴唇动了动,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对得起这份情珍意重。
  他脑子一宕,语出惊人,含着泪音断断续续道:“我、我要给你生崽崽,生好几个。”
  林榆亲上去。
  ……
  年前这几天,雪停了一日,晴光照在山林,菜地积雪融化。被霜雪打趴下的白菜该收,圆圆一颗卧在地里。
  贺尧川早起挖地窖,菜地旁挖出深坑,白菜萝卜放进去,放十天半个月都是新鲜的,等来年开春,再一把土覆上。
  不止萝卜白菜,莴笋嫩叶绿油,揪一把叶子清炒,杆子也能炒肉片。
  “今年的萝卜不错,连杆子一起收,泡满三坛子,足足吃个饱,”无论粮食或者蔬菜,只要丰收,周淑云就心满意足笑。
  孙月华熬过孕吐,大夫说还要忌口。听到吃泡菜,不用周淑云多说,她就撸袖子动起来:“我拿刀,切成萝卜条晒干再泡。”
  林榆则把圆白菜外层剥下来,嘴里咕咕咕两声,扔进鸡圈喂鸡吃。冬日难得有新鲜叶子,鸡群都扑腾翅膀跑过来。
  林榆站在地窖上面探头,窖坑挖的足够深。贺尧川把土铲出来,交给他爹倒在菜地旁。
  “小榆,搬个梯子给我。”
  挖了一丈高,贺尧川觉得差不多了,能储存菜地里的萝卜白菜,吃一冬应当没问题。
  林榆把梯子放下去:“你小心,把梯子放稳,别摔了。”
  一丈虽然不深,摔一跤也疼。
  怕人或者猫狗掉进去,林榆搬一块木篱笆盖在上面,再覆一层干草,地窖算做成了。
  不盖篱笆也不行,夜里雪一下,厚厚的积雪掉进去,白菜萝卜一准冻坏。
  萝卜都拔出来,一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围在一块切萝卜条,切好的萝卜条晾在绳子上,风干后就能吃。
  还剩一筐新鲜的。
  周淑云道:“你赵阿嬷家里今天杀年猪,拿钱买些排骨回来,晌午炖大骨汤。腊肉不是熏好了,也切一块煮,不用等过年才吃。今天要去上坟,要带酒肉去。”
  贺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村子里,后山密林中,四座坟都是贺家的。是贺长德的祖父祖母和爷奶。
  每逢过年,他们这些小辈都要带酒肉去看看。
  贺尧川洗干净手:“成,我现在去,”新鲜肉抢手,去晚就没了。
  “我跟你一起,”林榆爱凑热闹,也起身洗手。盆里有热水,他用贺尧川洗过的水,这没什么。
  切萝卜不是重活,周淑云知道林榆是爱凑热闹的性子,摆摆手无奈笑:“都去都去,记得多买些。”
  多买些这种话,换作以前想都不敢想,如今日子可不一样了。
  去买肉,路上碰见张大和杜满满,他俩走过去同路,“你们也去买肉?”
  张大跟着陈老板做事,人虽然机灵了,但一回到村里就憨实起来,他笑笑:“是,满满说想吃炒猪肠,娘也许久没吃,就来买一截,年前也解解馋。”
  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闻见香味夜里馋的睡不着。日子窘迫的乡下人,酒肉都不多,只能干等到过年那一天再吃,提前吃完可不就没了?
  两家人高高兴兴结伴买肉,都敞开肚皮可劲儿吃。
  上坟在下午,各家准备香烛纸钱供品,结伴往密林子去。贺家族人都来了,贺大广辈分最大,由他来带头。
  林榆在人群中看见大房一家,短短几月没见,赵春花和贺大全竟变成满头白发,像是苍老十岁,站在那里不怎么说话。
  大房来是来了,手里只拿了纸钱香烛,酒肉没有,点心也没有。
  贺大广对这个弟弟失望至极,碍于大过年,不好在长辈坟前闹不愉快,侧身给他们让位置上坟。
  酒撒一圈,每人手里拿把纸钱烧,在坟前跪下叩三个头,祭祖就算完成了。孙月华不用拜,站着躬身三下就行。
  大骨和腊肉都煨在炉子里,一家人脚步匆匆,还没进家门就闻到香味。
  大骨没砍断,整根扔进锅里炖煮,等小火顿到软烂,一人一根捏在手里吃,蘸点粗盐和酱油,那滋味,别提多香。萝卜也软和,吸足了汤汁,筷子一戳就烂。
  围坐在桌边,看着外面的晴光和远山山顶白雪皑皑,手里一根大棒骨,日子这样过就满足了。
  人吃肉,猫狗也能啃骨头。啃干净的大棒骨喂给旺财,炖软烂的软骨喂花花。再舀一碗骨汤拌饭,是别家猫狗都没有的待遇。
  它俩就是这样被喂的膘肥体壮,俨然成了村中二霸,所过之处别家猫狗都要夹着尾巴。
  林榆蹲下捏会儿狗儿子,玩够了才洗洗手,进灶屋帮忙去。今天不管男女哥儿,都要在灶房忙活。
  “肉丸子和鸡块先下锅炸,火候别太大,不然准要炸焦。炸鱼最后,待调好面糊也不迟,花生备好了吗?”周淑云问。
  “刚剥完,”林榆连盆带过去。
  明天年夜饭可谓丰盛,炸丸子炸鸡块炸鱼块,水晶脍炖大骨炖鸡汤,腊肠腊排骨腊耳朵,光想想就叫人馋。
  林榆认真盯着锅里,香味慢慢飘出,“娘,一盆鱼块够不够?”
  “那可不够,”周淑云走过去看:“后儿你大哥把亲家接过来,足足要吃两天,至少两盆。”
  说完,她往外喊一声:“大川,把桶里新鲜的鱼再杀一只。”
  “好,”贺尧川跟他爹正在地窖取萝卜,闻言交待一声,自己先爬上去。
  不止贺家,家家户户都忙,挂灯笼挂桃符扫屋子,就等着明天除夕到来。
  忙活一天,吹灯睡觉之前,林榆把新衣裳摆出来,整整齐齐跟贺尧川的放在一起。
  红色小袄子,领口袖口一圈白绒,是周淑云专找兔毛扎的,塞了足足的棉花,看着就暖和。
  贺尧川也难得穿红,平时都是一身灰蓝。看着和夫郎一个颜色的衣裳,他不由自主笑起来。
  要过年了。
 
 
第95章
  飘飘的雪花落在院里, 桌子摆在廊下,菜还没炒,酒先摆上。
  案板和灶台边摆满备菜, 碗碟盆盘错落摆放,小小的案板快摆不下, 就这样,周淑云还觉得年夜饭少了两道。
  炸丸子炸鸡块炸鱼,腊肉香肠。小炉里煨着鸡汤, 大锅里有排骨种种。都是大鱼大肉,再添一碟炒白菜最好, 正好十个菜。
  外边几个小辈玩的倒是开心, 麻雷子冲天炮摔炮, 还不到夜里, 已经兴冲冲拿出来,小溪被两个哥哥撺掇, 也大着胆子上手。
  “现在玩没了,看你们夜里怎么办?”周淑云站门口吆喝一声。
  贺尧川顿时接话:“娘, 炮仗买了不少, 玩一天也够。”
  就他有话, 大过年的, 周淑云不好教训儿子。看一家人都玩的开心, 她也笑笑,索性不管了。
  今天是自家的团圆饭, 天色渐暗,桌上十道菜,七盏酒。
  林榆摆碗筷,贺尧川摆凳子。
  “我把灯笼点上, 今夜守岁,多添些灯油。”贺尧川踩在凳子上面,往大红灯笼里添油。
  他俩买的灯笼足够大,红光照在廊下,映着冬日的雪景,身后门框上还有对联,顿时充满年味。
  挂完灯笼,村里接连响起鞭炮声,别家开始吃年夜饭了。
  “我们也出去放,”林榆笑着拿鞭炮,从院里铺到台阶下,红红一长串。
  周淑云他们都跑出来看,站在廊下不敢靠太近,捂着耳朵睁大眼,又都是好奇。
  贺尧川把火折子给林榆,笑着打趣:“你敢不敢点?”
  林榆接过:“我不怕,以前烟花爆竹都是我来点,见过火树银花没,漫天炸开那种。”
  林榆高兴上头,说起小时候的事。
  火树银花,贺尧川嘴里默念,那一定很贵。他问林榆:“你喜欢火树银花?”
  林榆打开火折子靠近,他点点头,眼里笑容不断:“很美,五颜六色。”
  点燃引线,细小的火花逼近鞭炮。
  他俩快速后退,全家都都捂着耳朵。
  贺尧川抬手覆在林榆耳边,在新年炮声中大声道:“等明年,明年让你亲手点一次火树银花!”
  他俩四目相望,眼中除了火花,还有彼此的倒影,无言胜有言。
  “开饭!”
  全家人共同举杯,一句简简单单的“新年快乐”做祝酒词,都埋头开始吃年夜饭。
  炸鱼块外酥里嫩,排骨软糯入味,一筷子戳下去就能将肉和骨头分开,配一口微甜不烈的屠苏酒。
  外面渐渐落下小雪,白雪覆盖的长阶小院上,留下一地红色纸屑,旧年最后一天在喧嚣中慢慢归于宁静。
  饭后守岁,林榆把小泥炉放在院里,里面烧红了炭火,一张铁网放在上面,烤栗子花生红橘。
  “若困了只管去睡觉,守岁有我和大哥。”
  林榆摇头,抬手揉眼睛打哈欠,他想和大川一起守岁。
  “爹娘大哥大嫂都去睡吧。”林榆躺在竹椅上,晃一晃抬头看天空。
  受岁并不是真要守到天亮,过了子时末,想回房睡觉随意。
  喝茶吃果子有些无聊,肚里吃的饱足,也咽不下什么东西。林榆眼睛一亮,“我们来翻花绳。”
  红绳系成一圈绕在指尖,两指一勾翻出花样。是村里小哥儿姑娘爱玩的游戏,贺尧川看着花绳无处下手。
  “你拿着,我教你。”林榆兴冲冲,翻出各种形状。手却冻的通红,连打两声哈欠。
  贺尧川把炉子搬到廊下,他俩坐在廊下守岁。火有些小,贺尧川塞一根木棍进去,顿时又暖和起来。
  林榆伸出手烤火,等闲下来,他要做纸牌。家里人多,玩纸牌肯定有意思。
  风雪渐小,子时已过。林榆疯玩一天,终于忍不住瞌睡,闭上眼躺在贺尧川腿上。
  贺尧川静静看着夫郎的侧脸,是眉目温和雅致的俊秀美,笑起来仿佛有种特殊的力量,能让周围人心情都变好。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