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白云山下事[种田]——凉千晚

时间:2025-05-29 09:06:09  作者:凉千晚
  闭眼睡觉时,又安静可爱,微粉的唇瓣微微启合,呼吸轻微绵长,脸颊被火光映衬出颜色。
  他伸出手,轻碰林榆脸颊,像面团子一样,又白又软。
  “别闹,”林榆皱眉,迷迷糊糊挠痒,依然睡着。
  贺尧川笑着,低声说:“好,我不闹你。”
  小炉里的柴火渐渐燃完,新的一年开始了。贺尧川轻手轻脚抱他回去,搭在腰间的手一顿,这是又圆了一圈?
  还是说,是他的错觉?
  正月初一要挨家挨户拜年,他们准备的年礼足够丰盛。
  鸡蛋十枚,龙须酥一盒,红枣花生瓜子一盒,最后一包红糖。
  先往关系不错的几家去,送完东西坐下寒暄两句,再去自家亲戚家,这时候就不走了,大房留吃饭,二房带着圆圆也来了,今天是族里的团圆饭。
  族里小娃娃多,林榆他们红包给到手软,薄薄的红纸里面一串铜板,用红绳串在一起,有喜庆又高兴。
  一圈小娃娃结伴跑过来,手里还捏着饴糖枣子,就哐当一声跪在地上:“大川叔,榆阿嬷,恭喜发财!”
  红包拿来!
  林榆跟贺尧川露齿一笑,小娃娃就是可爱,他俩从怀里拿出来,十个孩子挨个发。
  对小孩来说,过年除了吃肉,收红包就是最高兴的,一个个眼珠子都瞪圆了,伸出双手接。
  “别急别急都有。”
  发完红包,孩群又一窝蜂跑开,去给下一个大人拜年,就是大哥大嫂他们,耳朵边都是闹声。
  族里大大小小都来了,灶屋有人忙活,林榆陪君哥儿吃吃喝喝。君哥儿肚子很大,厚重的棉衣也遮挡不住。
  林榆好奇摸摸。
  “你喜欢孩子,也生一个呗?”君哥儿笑着打趣他,娃娃越多才越热闹呢。
  林榆对这件事有些迷茫,他抬头问:“娃娃要怎么生,也和姑娘一样的生法?”
  这话把君哥儿问的脸一红,他凑过去在耳边小声说。
  林榆茅塞顿开,原来是这样。说起来,不论姑娘还是哥儿,生孩子都逃不过疼。
  君哥儿宽慰他:“你也别怕,都是这么过来的。家里又不缺吃喝,不亏亏待身子。我家已经找好稳婆,要生的那几天,都让稳婆住家里来。”
  林榆想不出自己能生一个生么样子的,像他,还是像大川?叫什么呢?是姑娘还是哥儿?
  想的时候,别人也来看望君哥儿,林榆渐渐独自坐在一旁,撑着下巴若有所思。
  贺尧川走过来:“怎么不跟他们一起玩?”
  林榆忽然道:“大川,你说我怀孩子会怎么样?也像大嫂那样吐,或者像君哥儿一样,大着肚子。”
  对于纯情的乡下小伙子来说,这种话题放在大庭广众之下,是足以让人羞涩的。
  贺尧川摸摸他的手,“好像自古以来都如此,你害怕?”
  林榆摇头,“不怕,就是好奇。我想生一个像我俩的,像你更好,对了,我们连名字都没想好……”
  说着说着笑起来,林榆跟贺尧川趴桌上写名字,又是大名又是小名。
  “小狗儿?”
  “不行,太难听了,怎么能叫狗,”林榆重创村里所以叫狗儿的。
  “虎子,”贺尧川说。
  “也不行,”林榆摇摇头:“烂大街了,”他继续重创叫虎子的。
  笑意满满的两个人,最终起了一个叫“年年”的小名。
  年年,听上去就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伙子。
  热闹的日子总是一晃眼就过,除夕和初一最值得庆祝。可真让人期待的,还是初二回娘家这天。
  周淑云早早收拾好行李,打算在娘家住两天,贺长德和溪哥儿的衣裳都打包好。
  孙月华怀孕不必回去,贺尧山一大早就去外村接人过来,全家都接。孙月华情绪一激动就像哭,要见爹娘大哥,天不亮就起床做饭,准备招待娘家人。
  昨晚睡觉前,贺尧川敲了他娘的门,小声告诉:“明日我想带榆哥儿回桃花村看看,就不往舅舅家去了。”
  先不说林榆的亲戚待他如何,亲生爹娘的坟埋在那里,总要回去看看,他是姑爷,自然该主动提出。
  “去就是了,”周淑云答应:“多买些香烛纸钱,一年难得去一次,带榆哥儿敬敬孝道,让亲家在天上看看,哥儿在我们家不受委屈。”
  而这件事,林榆本人是早上才知情。对原身的亲生父母没有感情,却从原身这里重获新生,他该替原来的那位看看去。
  不过就是烧纸上坟的事情,一去一回也就一天,晚上回来还能赶上跟大嫂娘家一起吃席。
  桃花村和白云村相隔很远,中间是重重大山。在官道上走了一个时辰,又翻两座山,继续爬一个时辰。
  冬日雪路泥泞,山路并不好走,他俩绕远路走的大道,没往狭窄的山道上去,这样也安全。
  晌午就吃干粮,忍一忍晚上返家再吃席。
  贺尧川揭开竹筒,里面装满茶水,他自己没喝,先给林榆拿过去:“走累了?再拐三个弯就能到,我背你走。”
  他们已经下山,现在是在山谷,沿着小溪一路往前就行,背夫郎不难。
  林榆不要他背,两个人翻山越岭都累,咬牙再走两刻钟就到。一路上沾染风雪,包里的香烛纸钱却倒是完好无损。
  终于,他们进了桃花村的村路上。
  桃花村的房屋很密集,家家户户联排靠在一起,不像白云村那样分散。
  可村子也穷,大冬天风雪交加,还能看见打光脚的孩子。
  迎面碰上一个村人,抗锄头的中年汉子一愣,跟见鬼似的:“你、你是林榆?林铁柱家的?”
  家家户户房屋靠的近,谁都能认识。
  林榆却不记得这人,只笑着点头:“是我,今天初二,回来看看我爹娘。”他露出包袱里的香烛纸钱。
  中年汉子看了又看,又把目光落在旁边年轻男人身上,他疑惑道:“你不是被林铁柱两口子卖了?”
  听到卖,贺尧川眉间一皱,沉声道:“他如今是我夫郎,林铁柱两口子黑心卖了他,就和榆哥儿再无关系,以后也休提他们。”
  中年汉子听明白了,随机松口气,露出一点局促的笑:“那就好那就好,我们都以为你被卖去吃苦的地方,一年没见过,还以为你已经……”
  后面的话他没再说。
  林榆也没计较,对于不亲近的村里人来说,这至少也算一种担心,虽然不多。
  他俩继续往前走:“我爹娘的坟就在那边山坡上,上去就能看见。”
  坟墓靠在一起,连石碑也没有,只竖了两排木板。坟上荒草林立,已经很久没人来过。
  贺尧川把上面的草清理掉,再用帕子把木碑擦干净。他和林榆跪在坟前,点三柱香烧纸叩首,贡品也都拿出来。
  林榆其实没什么想说的,只是替原主敬孝道,他低着头。贺尧川还以为他哭了,手足无措的想擦泪,又怕夫郎面子薄,林榆可从来没哭过。
  贺尧川就一个劲烧纸,多烧些。
  上完坟,他俩才拍拍土起身,最后看一眼,就赶着回白云村去。
 
 
第96章
  年节在鞭炮齐鸣的尾声中慢慢结束, 二月的时候,院里柳树抽出新芽,山间已有点点新绿。
  开年第一月的好消息来自林榆, 林榆怀孕了,两个月。
  ……
  “怀象很好, 平时注意饮食,少吃寒凉之物,若有条件, 多吃鸡肉和鱼肉,切忌不可大补, 闲来无事多走走, 不要干重活, 尤其前三月。”
  从医馆出来, 夫夫二人一傻一愣,瞪大眼睛四目相对, 还停留在惊讶中。
  由于年后林榆越来越爱睡觉,有时候能从白天睡到夜里, 夜里还能继续睡。
  起初贺尧川没在意, 以为只是春困。打扫鸡圈的时候, 林榆闻到鸡腥味, 趴到一边猛吐。
  以前也每天过来打扫, 从没这么恶心作呕过。
  贺尧川拧眉担心,虽然没说什么, 手里的活却停下来,立刻套骡车带林榆往县里医馆去。
  这个孩子就这么来了,突如其来。
  “大川,是年年来了, ”林榆不可置信看向贺尧川,都说怀孕傻三年,林榆这才刚怀,眼神就傻乎乎的。
  贺尧川油然而生做父亲的感觉,他镇定又激动:“嗯,年年知道我们想他了,想提前来团聚。”
  他站在大街上,翘起的嘴角笑了又笑,无论如何都压不下去,眉眼都开怀。
  拉林榆的手慢慢走时,又处处透露小心翼翼,连脚下有一片树叶都要带林榆避开。
  街上路人投来疑惑和不解,像是在看傻子。贺尧川也不恼,任凭他们看去。
  他都要做父亲了,是他和榆哥儿的宝宝,心里高兴的不知道东南西北。
  “大夫让多吃鸡鱼,正好家里母鸡多,隔三岔五给你宰一只炖汤。还有鱼,我亲自下河摸鱼去,春日的河鱼最鲜美,肯定让你最先吃上一口。酸梅果脯吃不吃,前面就是干果铺子,各样都买一些。”
  “对了,娃娃的衣裳要提前备好。别买寻常的料子,就买棉布,或者绢布也行。也别怕贵,娃娃就该穿好的。绢布柔软,也给你买两匹,叫娘帮你做几身内衬,春夏换着穿。”
  “稳婆就用君哥儿他们的,刘婆子是方圆百里的好手,她接生的孩子夫郎都健康……”
  贺尧川不停说,唯恐自己漏掉任何一个细节,话里无一不是林榆和孩子。
  他要当父亲了。
  贺要川后知后觉地想。
  林榆呆呆看着肚子,那里平坦如初,怎么看也不像是怀了,他真的怀了吗?
  好神奇,林榆用手指戳戳,像是某种奇妙的缔结,心忽然紧张一瞬。
  又紧张又懵懂,连贺尧川一路上在说什么,林榆都没仔细听。
  春日的风吹在耳畔,坐在板车上,骡子慢悠悠往回走,迎面的晴光照在两人脸上,林榆跟贺尧川笑的没停。
  这事儿把周淑云激动的,好几天都睡不着。儿媳和儿夫郎都怀了,要带两个孙孙,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孙月华和林榆现在是家里的宝贝疙瘩,全家做事都围着他俩转。
  “算算日子,月华是热天生,你是秋凉生。别看还有几个月,时间一晃就过去。趁开春农忙前,我得赶紧做几身衣裳,你们和娃娃的都有。”
  周淑云牙齿露了一天,根本闲不下来。走在村里逢人就说,这是喜事,大家伙都恭喜她。
  满月酒都要办两场,一想起以后的事,就觉得又忙碌又充实,反倒精神十足,瞬间年轻十岁似的。
  林榆正跟孙月华学习做小娃娃的肚兜,闻言抬头道:“娘你别太累,我和大嫂也能做。对了,过两日早食摊就要开张,我跟满哥儿说好了,让他直接跟过去。”
  “这我知道,”周淑云忙着拾掇院子:“摊子有两个人足够,我负责灶上,满哥儿招呼客人。若实在忙不过来,就少卖一些,天底下哪有赚的完的钱。”
  她活的通透,做小生意也不贪心,每月手里能有一两银子进账,已经比许多同龄的妇人夫郎都强。
  孙月华笑笑:“你还不知道娘?肯定不会亏了自己。”
  小溪从灶房洗完山果子出来,跟两个嫂嫂分吃,道:“我可以帮阿娘,也可以帮爹爹去田里干活。”
  八岁的孩子能做一些活,因为以前在老贺家过的不好,溪哥儿格外懂事一些。
  周淑云笑笑,摸着儿子头:“等开张了,娘带你去县里买糖葫芦。”
  “真的阿娘?这话我记得了。”小溪拍拍手跳了跳。
  周淑云动动嘴皮子没管,过几年都该相看婆家。这性子,一点也不稳重。但一想到出嫁的哥儿能耍的日子只有这几年,就随他去了。
  她跟溪哥儿搭把手,把院里的杂物都搬走,免得月华和榆哥儿磕磕绊绊。
  林榆和大嫂坐在廊下吃山果子,没让他俩动弹。
  这边没忙完,贺尧川跟贺尧山匆匆从后院出来,一人手里抓一只鸡,举起来扬声问:
  “这两只够肥,宰了足够炖两锅鸡汤。”
  “那便够了,”周淑云看一眼,都不是最爱下蛋的鸡,杀了不多可惜。
  “老金家的猪养大了,赶在猪拉回来之前,家里要砌一个猪圈,不然拉回来无处养。”周淑云又说。
  贺尧川想想便道:“就在后院茅房旁砌一个,也好打理猪粪,气味飘不进前院。我跟大哥还有爹砍树搬石头,还是找去年做骡棚的吴全子来,他的手艺好,不怕塌圈。”
  猪圈的钱他跟大哥摊了,不要爹娘出,按理来说也该他和大哥出。
  开春之后事情接踵而至,要建猪圈,开早食摊,给家中野鸡配种,田里也需要人照料,人人都有事情做。
  繁忙又踏实。
  贺尧川轻碰林榆的肚子,他努力感受里面的小生命。
  “年年,”林榆笑眯眯,在贺尧川手心写下这个字。
  贺尧川没学到年字,这次学的很认真,一笔一画都记在心里。他学的最认真的,只有林榆的名字,现在多了娃娃的。
  “原打算今年开春买两亩地,现在是不成了,手里的银子我想紧着你和孩子用。买地可以缓缓,春日鸡群陆陆续续下蛋,等卖了蛋钱再买地,也能赶上春耕。”
  十两银子不少了,但想让夫郎跟孩子过好日子,是远远不够的。
  林榆欲言又止,经过深思熟路后,他开口道:“我跟大嫂不能干活,爹和大哥要下田,娘也要经营早食摊。你一人忙不过来,不如再请一个长工。”
  “娘那边有满哥儿,工钱是从娘手里出。我们单请一个长工,帮着照料鸡鸭和小猪,割草打扫什么的,你就不用太累。”
  周淑云前几日买了几只半大的鸭子,现在已经放去水里游。今年三窝野鸡一孵,规模远不是去年能比的,每天单单吃草,都能吃几十筐,贺尧川再健壮的汉子,一个人也干不完这些。
  更别说,他俩还要跑生意。除了跟陈老板,还有很多散户,要多多扩大门路,不能只跟陈老板一家合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