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穿越重生)——祝六六

时间:2025-06-09 07:14:58  作者:祝六六
  即便如此,这种活计在村里也是独一份的。
  现在能轻松挣近五百文,这是好大的事,也是大好事。
  他往口中扒饭,视线却是定格在了叶厘身上。
  眼前的人,和从前那个叶厘相比,简直是两个极端。
  好的他跟做梦似的。
  “瞅我干啥?”叶厘不解,黑白分明的眸子回看了过去。
  江纪道:“心中有疑惑。”
  叶厘追问:“疑惑什么?”
  江纪指了指头顶猛烈的日头:“为何现在不是晚上。”
  “?”
  叶厘歪歪脑袋:“说人话。”
  “这样就能与你夜奔回村,省得你苦练口技了。不用练,够用的。”
  江纪一脸诚恳的道。
  “……美得你,给我好好读书,甭整天琢磨这事。”
  叶厘嘴巴凶凶。
  但心里却是甜滋滋。
  好相公肯定爱极了他。
  他的言不由衷,江纪瞧在眼里,愈发觉得煎熬。
  为避免小腹处再支棱起来,江纪只得把注意力转到眼前的美食上。
  但嘴巴满足了。
  脑子却是不满足。
  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把叶厘亲得只会抱着他脖子哼哼。
  可惜,时辰不对。
  地点也不对。
  一陶罐红烧肉盖饭,在江纪满脑子的遗憾中,很快被消灭干净。
  到了叶厘离去的时候了。
  江纪将小陶罐放回背篓,又拎起背篓帮着叶厘背上。
  两人在树荫下站定。
  眸子对上,沉默在二人之间萦绕。
  沉默之下是不舍。
  可此地是私塾门口。
  不远处还坐着私塾的门子。
  于是叶厘扬起笑脸:“若是有什么事,就让鲍北元带话。”
  “你也是。”江纪黝黑的眼珠子眨也不眨的盯着叶厘的脸,话音轻,情意重。
  他眼神如此直白,让叶厘有些脸热,催他道:“你快回去吧,吃饱了睡会儿,我这就走了。”
  “你路上小心些,也慢些。”江纪下意识叮嘱。
  叶厘闻言,举起自己的拳头晃了晃:“放心吧,真有不长眼的,我一拳头打十个!”
  看江纪轻笑,他咳了一声,正经道:“我待会让陶瓷铺子的伙计送货上门,有人同行的。”
  “好。”江纪应下,俊脸上的笑容不减。
  “那我走了。”被他笑的有几分不好意思,叶厘不等他开口,转身就走。
  叶厘走的飞快,也不回头,而私塾就在巷子的拐角处,于是几个呼吸间他就拐上另一条巷子,没影了。
  江纪不舍的收回视线。
  站在树荫下发了会呆,他这才转身回私塾。
  秋日的院试,他一定要一把过。
  不然,他还得留在私塾苦读。
  这种牛郎织女般的日子,太难熬了。
  另一边,叶厘经过一番打探,寻到了陶瓷铺子的位置。
  这家铺子是鲍北元给他推荐的,价格公道。
  他买了十个大坛子,多加了二十文运费,让铺子的伙计套上驴车给他送到村子里。
  到家时,叶两正准备背上豆腐泡大串串回家。
  叶厘检查了他炸的两样吃食,见与自己炸的差不多,就叮嘱他明个儿早些来,好学习如何做变蛋。
  叶两连声应下。
  他阿爹已经将鸡蛋买回来了,就等着叶厘亲手示范呢。
  虽是第一次做,可有叶厘指导,他不怕失败,他决定第一批也制作五百个变蛋。
  叶两都不怕失败,江柳、江通有叶厘的面对面指导,那更是不怕会失败。
  不过,叶厘特意点明,为防止方子外泄,两人得拿上原料,来他家制作。
  江通好说。
  他是长子,如今搞的也是挣钱的小生意。
  江大川给了他一两银子,要他缺啥买啥,放手去做。
  只是,野枣坡就二十二户人家,乡亲们手里的鸡蛋,已被叶厘搜刮的差不多了。
  他想买鸡蛋,只能去县城。
  江柳身为长女,在江大河跟前没有江通那样的待遇。
  因此,这日早上,当江大河送江柳来上工时,叶厘主动和江大河说起了买原料的事。
  江大河听完他的话,大手一摆,道:“都需要啥,我去买。”
  之前叶厘给他送了几个变蛋。
  的确好吃!
  叶厘闻言,笑着道:“二叔,你去买也成。不过,所花费的银子,当是小柳借你的。等把变蛋卖出去了,小柳再还你。”
  “借我的?”江大河一愣,有些听不懂。
  叶厘耐心解释:“二叔,是这样的。变蛋的做法我打算教给小柳,挣来的钱呢,也由小柳收着。”
  “那怎么成!”
  江大河连连摇头,急道:“厘哥儿,小柳将来可是要嫁人的,你就不怕她学了方子,将来把方子教给她婆家?”
  “糊涂啊!”
  叶厘早知他的德性,闻言也不气,依旧笑着:“二叔,教了也无妨,若她真教了,那她婆家人必定敬她善待她,若是一个小方子能换得小柳婚后无忧,那可太值了。”
  “到底是咱家精心养大的闺女,她一辈子不受婆家欺凌,这难道不好吗?”
  “况且,若她教了,那你的女婿必然也会待你如亲爹,二叔,你不一直盼着有儿子吗?女婿也是半个儿嘛。”
  江大河:“……”
  这话听着怎么怪怪的?
  他嘴巴翕动几下,想反驳,却不知怎么说。
  这么说的话,反倒是把方子教给婆家比较好?
  江大河困惑的挠头。
  但江柳攥紧垂在身前的辫子,眼眶慢慢红了。
  她轻声道:“厘哥,我绝不会教给旁人的。即便嫁了人,也不教。”
  “人心难测,只有方子一直在我手里,那婆家人才会永远敬我善待我。”
  叶厘没想到江柳还有此觉悟,恨不能给她鼓掌:“这话说的好!”
  多清醒的小姑娘!
  他道:“小柳,你要记住,你握在手里的,才是真正能让你依靠的。”
  “罢了,若二叔不借给你银钱,我借。你推完磨,就拿着银钱去县城买鸡蛋和生石灰、锯末吧。”
  这话一出,江大河顿觉臊得慌。
  他忙道:“厘哥儿,你这说的哪里话,有我这个亲爹在,哪能借你的钱。我来,你说要买什么,我待会就去买。”
  “二叔,不用勉强,反正也没几个钱,小柳很快就能还我。”
  叶厘笑着摇头。
  “不不不,还是我来吧,反正、反正这方子是你的,你肯教,就教吧。”
  江大河叹气。
  罢了,这不是他的方子。
  而且,他身为亲爹,自然也是盼着他闺女将来不受欺负。
  叶厘看他是真心要借,就又解释了两句:“二叔,我看小柳怪不容易的,一个姑娘家家的,天天来给我干苦力。”
  “你也总是说她是赔钱货,将来随便给点嫁妆就把她打发了。”
  “所以我就想着把变蛋的做法教给她,让她攒点银子。”
  “这方子发不了财,二叔,你不用太过在意。”
  “行、行,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听你的。”
  江大河连连应好。
  他这个态度,叶厘满意了。
  交代他推上板车,去县城买鸡蛋、生石灰、锯末。
  若是家中坛子不够,那还得再买几个坛子。
  买了之后,直接送到他这里来。
  江大河一一记下,回家吃了早饭,就揣上银钱、推上车子进了城。
  他买了三百多个鸡蛋。
  等叶厘将这些鸡蛋裹上锯末,封到坛子里,他就把几个坛子带回家。
  忙完这件事,他拎上斧头,上山砍树好给叶厘搭棚子。
  另一边,鲍北元上午踩点卖乳茶,下午四处跑着寻院子,也忙的不可开交。
  豆乳米麻薯的前景不错,凡是喝过的,都夸好。
  于是他大胆了起来,想租个独院儿,免得将来整日担心方子被合租的人瞧了去。
  他自己已算过账了,若是每天的利润有一百文,那一个月就是三两银子。
  他把租院子的租金控制在二两以内,那多出来的一两,足够养活他了。
  而想一日的利润有一百文。
  那只需卖出去四十四提子豆乳米麻薯便能达到——还得分给叶厘十文。
  四十四提子,这个要求高吗?
  不高!
  要知道,就这短短几日,豆乳米麻薯已有回头客了。
  所以他打算租个小院子。
  但合适的院子难寻,要么位置太偏僻,要么租金高。
  碰到差不多的,他就拉上江纪帮他参详——他没租院子的经验,也没独立生活的经验,怕被坑。
  他这是正事,江纪趁着傍晚下课跟着他跑了几次,于是回家一事就一推再推。
  等他将院子定下,距离私塾放假也没几日了。
  接下来,他又是搬家,又是特意买了些吃食回来感谢韩夫子以及同寝所的同学,这种时刻,江纪自是也在。
  于是,等他在新家安置好,将石磨、做茶饮的各种器具都买回来,私塾也放假了。
  江纪归心似箭。
  下学的钟声一响起,他麻溜的收拾好书本,以最快的速度冲回寝所,将今早上就收拾好的包裹拎上,然后快步出了私塾。
  夏日天长。
  他紧赶慢赶,一路小跑,等看到熟悉的小院时,太阳还没落山。
  他长呼了口气,脚步慢了下来。
  抬手抹了把额头、脸庞上的汗珠,他脚步轻快的朝自家走去。
  
 
第37章
  江纪还未走到家门口, 就听到院子里有说话声。
  似乎还挺热闹。
  他紧走几步,来到院门口,往里边一瞧, 果然,不仅江柳在, 梁二香、江榆也在。
  他们或蹲、或坐, 正在做变蛋。
  江芽手里抓着上次鲍北元买的大风车,正在院子里跑着玩。
  小家伙冷不丁瞧见他出现在门口, 瞬间大眼睛闪亮, 迈着小短腿朝他跑来:“大哥!”
  一声招呼, 将院里众人的视线都引了过来。
  见是他回来了,叶厘、还有梁二香、江柳江榆都起身。
  一时间, 好几道声音响起:“小纪,累了吧?快坐下歇歇。”
  “纪哥,厘哥做了冷泡茉莉茶,就在水井里吊着, 我给你拉上来。”
  “纪哥, 快坐, 两哥买了一些樱桃,我去给你洗几个。”
  “回来啦。”
  这些声音, 配着熟悉的笑,令江纪不由也笑了起来,一一应声:“二婶,你们忙你们的, 我先洗个手。”
  等视线转到叶厘脸上,他还未过过眼瘾,江麦也从灶房跑了出来, 大声的喊着:“哥、哥!厘哥炖了鸡!快炖好了!”
  炖鸡?
  江纪惊讶,瞧着眼前心心念念的人:“哪儿来的鸡?”
  “二婶给的。”叶厘指了指一旁的梁二香。
  江纪一听,长眉还没来得及拧到一块,梁二香就解释道:“一是要谢谢厘哥儿,他上次教小柳做的三百多个变蛋,前两日就卖完了。”
  “不仅把借你叔的铜板还了,还挣了二百多文。”
  “榆哥儿看得眼热,也想做,就来找厘哥儿学。”
  “当初小柳为了谢厘哥儿,特意去县城割了一斤猪肉。现在轮着榆哥儿了,他小孩家家的,手里没个银钱,只能用家里的鸡了。”
  “再者,家里明个儿就要收麦子了,你肯定还会去帮忙,活儿重,不吃点带油水的怎么行?所以我就捉了只小公鸡送来。”
  江纪自留的那二亩地种的是玉米。
  距离收获还远。
  但江大河家种了不少麦子,往年这时候,江纪都会下地帮着收麦子。
  所以梁二香就捉了一只小公鸡送来,让叶厘给炖了。
  这一番解释,涉及到了叶厘。
  这只鸡一半是为了感谢叶厘,这下子江纪不好插嘴了。
  但自家人知自家事,二叔一家也穷的很。
  他就道:“二婶,再有这种事,给叶厘割二斤肉就好了。我沾叶厘的光,也能添点油水。”
  “养公鸡就是为了炖了吃的,况且家里还有几只呢,炖一只不妨事。”梁二香笑着道。
  “就是,纪哥,你快洗手,尝尝这樱桃,很甜的。”
  江榆已经麻溜的将樱桃洗好了。
  樱桃不大,但通体都是红的。
  这个季节正是吃樱桃的时候,但这种人工种植的鲜果,价格一向不便宜。
  江纪一边洗手,一边好奇问:“两哥怎么想起买樱桃了?”
  叶厘解释道:“变蛋卖的好呀,挣钱了。上次他做的那一批,五百个,他带去镇上卖时,恰好有个小商人看中了,一口气全买走了。”
  “他已把第二批做好了,知道你今个儿回来,就特意买了三斤樱桃。”
  “运气这么好?”江纪诧异。
  “哪里是运气好,是变蛋好吃,我之前的五百个,卖给江伯五十个。余下的,大哥摆出来三天就卖完了。”
  “大通哥、小柳做的,也是大哥卖的,每天都能卖出去一二百个。”
  “这个季节,就适合吃变蛋。”
  叶厘面有得色。
  虽然说变蛋不如皮蛋出名,但在他家乡却是一道极为常见的吃食,街边饭馆的凉拌菜里,大多有这一道菜品。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