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穿越重生)——祝六六

时间:2025-06-09 07:14:58  作者:祝六六
  虽然他们对豆腐泡有信心,可只有食客真的掏钱买了,那他们提着的心才能落地。
  刘饴给朱兴夹了三个豆腐泡,一个兰花大串串。
  朱兴见饼子被红油浸透,只觉得更饿了:“你再给我夹个饼子,除了豆腐,菠菜也要。”
  “诶!”刘饴心中高兴,应的响亮。
  两个饼夹串,一个四文钱,一个五文钱。
  妥妥开门红。
  刚才刘父刘母试吃饼夹串时,旁人没太注意,现在周边的人都在瞧着饼摊,被红油浸透且被豆腐泡撑得圆鼓鼓的饼子可太诱人了。
  而朱兴接过饼子,一口咬下去,饼子顿时出现一个大豁口。
  他嘴巴撑得鼓鼓囊囊,但却一边嚼一边点头,脸上全是满足。
  这一幕犹如钩子,勾得好几个人喉结滚动,根本压不住肚子里的馋虫。
  朱兴身旁的那几人,有两人不等刘饴忙完,就开了口:“老板,给我也夹个饼。”
  这下子刘饴脸上的笑容更大。
  太顺利了!
  江家。
  江麦坐在饭桌旁,视线从蒜苗炒豆腐和玉米豆渣饼上扫过,最后落在灶台上的柳筐上。
  两个柳筐,一个满满当当,一个空了大半。
  今日的生意比昨个儿好一丢丢,如今已卖出去十三斤豆腐。
  “快吃呀,一会要凉了。”
  叶厘见他坐着不动,就催了一句。
  江麦闻言,按下心中的忧愁,一手抓起筷子,一手拿起饼子。
  也不知豆腐泡能不能卖出去,若是卖不掉,那明日他和芽哥儿就不要工钱了。
  而且,好奇怪啊。
  他都要担心死了,眼前这个人却不怒不躁,待他和芽哥儿依旧温和。
  他偷偷看向叶厘,见叶厘一口饼子一口豆腐吃的喷香,小眉毛顿时拧起。
  就在这时,门口响起叶两的声音:“厘哥儿?在家吗?”
  他眼睛一亮,忙放下筷子,蹬蹬蹬跑出了灶房。
  豆腐泡到底有没有卖出去啊!
  
 
第9章
  真的不怪江麦担心。
  昨日下午叶两走了之后,叶厘将余下的豆腐全炸成豆腐泡了。
  给江大河家送去一斤,如今家中还有三斤。
  今日的豆腐也卖不完,卖不完就得炸成豆腐泡。
  若豆腐泡卖不出去,那真的要亏死了!
  江麦出了灶房,见叶两已进了院子,忙朝叶两跑了过去。
  这几年间,叶两时常来野枣坡帮江家干农活。
  他与叶两挺熟识。
  他一边跑一边问:“两哥,豆腐泡卖出去了吗?”
  叶两闻言笑:“卖出去了!”
  “卖的可快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卖完了,连带着你刘伯都多卖了三十个饼子。”
  他说着将手中拎着的麻布小袋子,递给已经跑到他跟前的江麦:“你饴哥让我捎了三个饼子,你和芽哥儿尝尝。”
  江麦得了想要的答案,顿时两眼放光,担忧尽散。
  太好了!
  草包没有白忙活,他和芽哥儿也能继续拿工钱了。
  天知道他刚才有多愁,他是真的怕豆腐生意不顺利,草包会恢复从前的恶毒!
  他伸出小手接过小袋子,小脸蛋上的笑容大大的,他问:“两哥,你吃饭没?快进屋,我们正在吃饭。”
  此时叶厘也从灶房出来了,他也招呼叶两一起吃点:“哥,顺便给我们讲讲饴哥是怎么卖饼夹串的。”
  叶两来时吃了一个刘家饼子,又吃了几个菠菜窝头。
  但从大榕村走到野枣坡,二十多里的路,已将那点饼子、窝头消化的差不多了。
  他进了灶房,见馍筐里还有好几个玉米豆渣饼,他没客气,拿着饼子吃了起来。
  说起豆腐泡的售卖过程,一向寡言的他有些滔滔不绝。
  实在是太顺利了。
  第一波吆喝就卖出去了四个饼夹串,第二波吆喝也卖了好几个。
  第三波吆喝刚结束,已经走远的朱兴又折返了回来。
  他想让他家人也尝尝鲜,一口气又买了三个。
  就这么几个几个的卖着,不到半个时辰就卖完了。
  卖完之后,刘饴回家,然后下地寻他,让他来野枣坡给叶厘结清银钱,并将明日的豆腐泡、大串串带回家。
  “厘哥儿,你今日能炸多少就炸多少,肯定能卖完。”
  他笑呵呵的对叶厘说道。
  只靠着本地食客,不到半个时辰就将两斤半的豆腐泡、大串串还有两斤菠菜卖完了。
  而八仙镇每日最起码有二十多艘大大小小的船只靠岸,若是加上外地食客,简直不敢想!
  他被生活压得已有些麻木的双眼,此刻又亮又有神。
  活了二十多年,他第一次觉得,日子可能真的要好起来了。
  “好。吃了午饭我就开炸。”
  叶厘笑眯眯的点头。
  和他猜的差不多。
  碳水加上香辣串,光是卖相就让人难以抵挡。
  “柴火够不够?不够我去捡。”叶两问。
  “够的,你走了那么久的路,歇会儿吧。”叶厘道。
  “两哥,我和芽哥儿每天都去捡干柴,家里柴火够的。”
  江麦捧着饼子开口道。
  “对,小麦、芽哥儿可勤快了,还乖。”
  叶厘夸了一句。
  江麦闻声,乌黑的眼珠瞥了叶厘一眼。
  但没说话。
  其实,这种夸奖最近几天每天都有。
  一开始他是觉得这人不安好心,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可现在他有些判断不出来了。
  他不知是该警惕,还是该心中高兴,最后只能当没听到。
  一旁的江芽却是一边啃饼子,一边挺了挺小胸膛,小脸蛋上显出高兴来。
  没错,他和二哥特别能干。
  这下子叶两惊讶了。
  他昨日来时,江麦江芽出去捡柴了,不在家。
  但他知道自己的三弟很讨厌江麦江芽。
  可现在,三弟开始夸两个小家伙了?
  惊讶之后,他欣慰了起来。
  这下子江纪可以安心读书了。
  他和爹、阿爹也能放心了。
  午饭过后,江麦、江芽两个小家伙拿上麻绳上山捡柴,叶两喂了猪和鸡,然后进灶房给叶厘烧火。
  今日还余下十七斤豆腐。
  切下一斤留作晚上吃,余下的十六斤,叶厘全炸了。
  昨天傍晚他给江大河送豆腐泡时,江大河很是高兴。
  得知他家中豆油不多,江大河今日一大早就用板车拉着一大袋豆子去县城换了十斤豆油回来。
  因此,现在他不缺豆油了。
  只是,又欠了江大河一笔。
  忙活一个多时辰,十六斤老豆腐变成了豆腐泡和兰花大串串。
  一斤豆腐出半斤,十六斤共炸出了八斤豆腐泡、八斤兰花大串串。
  再加上昨日下午叶两走后炸的三斤,一共是十一斤。
  一斤的价格是十一文,十一斤便是一百二十一文。
  另外,昨日叶两来之前,他炸了三斤准备去县城找饭馆推销,这三斤,其中半斤用来让叶家人试吃,余下的两斤半今早上全卖出去了。
  这两斤半的银钱也要算上,共二十七文五厘。
  叶厘主动抹了这五厘的零头。
  最终,叶两给他了一百四十八文。
  结清这两日的账,叶两又交代了几句,然后背上背篓回大榕村。
  送走叶两,叶厘回了灶房,先是抓起几个铜板在手中掂了掂,而后他一脸感慨的将这些铜板放到专门装钱的簸箩里。
  血汗钱呐。
  凌晨三点起床磨豆腐挣的血汗钱!
  豆腐泡和大串串的成本是一斤五文三厘,这两日一共卖给叶两十三斤半的豆腐泡和大串串,成本共七十一文五厘。
  算下来,他忙活两日,一共挣了七十六文五厘。
  至于卖豆腐挣的,那更是血汗钱,卖出去三斤豆腐才能挣两文五厘。
  这两天卖豆腐,共挣了二十文。
  说起来,还是要怪原身。
  若不是当时情况紧急且还没钱,他怎么着都不会选这一行。
  他将簸箩端回西屋,然后瘫在炕上瞪着房梁发呆。
  若叶家的饼夹串生意顺利,那他每日都有六七十文的固定收入。
  只是,早上推磨太累了。
  嗯……要不雇个人专门推磨?
  其实除了推磨,其他活计挺轻松的。
  正犹豫着,外面传来江麦、江芽的声音。
  两个小家伙捡柴回来了,兄弟俩在说他那便宜相公,连江麦的声音里都透着笑。
  算算时间,快月末了,再有三四天便宜相公就回来了。
  想到便宜相公的好皮囊,他收回瞪着房梁的视线,下意识在炕上打了个滚。
  咳,那张脸,真的挺对他胃口的。
  不过,上次便宜相公与原身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便宜相公回来后肯定不会给他好脸色。
  ……
  罢了,等便宜相公回私塾之后,他再雇人专门推磨。
  这几日辛苦一下,好用生了茧子的掌心向便宜相公卖卖惨。
  便宜相公脸好,也算是个潜力股。
  他现在又是对方明媒正娶的夫郎。
  天时地利都有了,他肯定要试着与对方发展一下嘛。
  若是性子合不来,那就专心搞钱,然后和离。
  相比较叶厘的无精打采,叶家人可谓是干劲满满。
  卖出去一斤豆腐泡可挣五文。
  叶两今日带回来十一斤,若全卖出去,那就能挣五十五文。
  再加上菠菜,一日能挣七八十文!
  翌日,叶两、刘饴也是鸡叫第一遍时就起了。
  昨日早上菠菜卖得也挺好,昨日下午刘饴就去自家菜园里挖了十多斤菠菜,择了之后又清洗干净,待会煮一下就成了。
  菠菜要单独装一个陶罐。
  十一斤的豆腐泡和兰花大串串,也得分开装,因为家中的大陶罐不够。
  三样吃食,装了三个陶罐。
  吃过简单的早饭,叶两、刘饴夫夫俩顶着漫天星星,踏上前去镇子的路。
  到了刘家的饼摊前,浓重的夜淡去,天地间有了亮光,但太阳还未出来。
  不过,镇口已热闹了起来。
  八仙镇各类店铺很是齐全,算是一个固定大集市,每日都有附近的村人前来赶集。
  周围的各类摊子已出摊。
  刘父刘母一个和面、一个烤饼,忙的脚不沾地。
  摊前已经有食客在等着了。
  正是昨日的油坊老板朱兴。
  刘饴脸上顿时露出笑来,又是开门红!
  
 
第10章
  饼夹串的回头客挺多。
  除了朱兴,还有好几个食客也一大早就过来了。
  不过,对于不少人而言,一个四五文钱的饼夹串着实贵了。
  也就朱兴这种家境殷实的舍得一口气买上好几个,还连着两日都买。
  算下来要花上几十文,都能买两斤猪板油了!
  能买猪板油,有几人舍得去买饼子、豆腐?
  但这个饼夹串好吃。
  特别好吃。
  香辣的豆腐泡、大串串配着劲道的饼子,一口咬下去,又满足又过瘾。
  想吃,又觉得贵。
  但这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有两个住在镇上的回头客是端着碗来的,他们不要饼子,只买豆腐泡、大串串。
  他们要用自家蒸的馍馍夹着吃。
  这样一来,只需花一两文钱就能吃到美味了。
  还有人是揣着饼子/馒头来的。
  旁边一个卖糖人的摊主,昨日舍不得花三文钱买最便宜的套餐。
  今个儿他揣着自己蒸的玉米饼子,来摊前花一文钱买了个大串串,还让刘饴多加点酱汁。
  对于这种要求,刘饴笑眯眯的全都答应。
  甭管买多买少,肯来摊前买就成。
  而且,他爹娘的饼摊怎么着也比从前挣的多。
  巳时,有船只靠岸了。
  船只靠岸之后,船上的旅人、商贾舍舟登陆,在八仙镇雇车前往北阳县。
  北阳县有镖局,有大大小小的车行,旅人、商贾可雇车前往北方各地。
  不一会儿,码头那边过来一个小商队,只见货物装满了七八辆驴车。
  护车的大汉有十多个。
  另还有几个伙计。
  为首之人身穿丝绸,大腹便便,显然不差钱。
  这个商队选择此时进镇,八成是为了觅食。
  八仙镇虽然店铺齐全,但比起北阳县差远了,很多商贾旅人即便修整,那也是在北阳县修整。
  刘饴见小商队过来,忙大声吆喝了起来。
  “红油麻酱豆腐泡诶,好吃的豆腐泡,饼夹豆腐泡,八仙镇特产,独此一家诶~”
  那货商闻声,抬眼向饼摊望去。
  初到陌生地界,一般人听到特产二字,下意识会望过去。
  更何况这商队此刻进镇,的确是想吃些面食。
  船上食物以米为主,颇为单调,如今上岸,他们想换换口味。
  不过,豆腐泡?
  八仙镇什么时候有这种特产了?
  那货商心中疑惑,抬步朝饼摊走去。
  等来到摊前,瞧见陶罐里豆腐泡那诱人的卖相,他不等刘饴招呼,就主动问道:“这就是豆腐泡?”
  “对,此物是用豆腐炸制而成,香辣劲道,一文钱三个,配着饼子一起食用,凡是吃过的都夸好。”
  刘饴热情介绍。
  货商闻言,不动声色的咽了下口水:“给我来个饼子,要两文的豆腐泡。”
  很快,刘饴将饼子递给了他。
  六个豆腐泡有些多,红油不仅浸透了饼子,多余的还往下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