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红楼之富贵闲鱼(红楼梦同人)——清简以灵

时间:2025-06-11 07:06:33  作者:清简以灵
  萧淮川的手稍稍抬起,攥住了圈椅的把手,在他指节的用力之下,木头发出了“嘎吱”作响之声,好似下一瞬就要断裂。
  萧淮川只觉得自己脑中如有一把木锯在拉扯。
  他唾弃自己的情不自禁,自厌于这份难以宣之于口的晦涩之情。
  “我说过,我要护着阿元……”
  萧淮川缓缓抬起眼眸,死死盯着眼前微亮的烛火。
  他先前已经想明白,他要坐上那位置,才能护着阿元。
  从前,萧淮川只当这是想要护着弟弟的心,如今他已然明白,自己为何会向阿元许下那等承诺。
  事已至此,萧淮川更加不会动摇脚步,只有他能护着阿元。
  至于那不可言说的情,若是一步错,便会步步错,往前,是万劫不复。
  然而,他又怎么可能放手呢?
  让他割舍对阿元的情感,犹如肝肠寸断,他断然做不到放阿元离开。
  窗外,忽的响起淅淅沥沥的雨声,打在窗棂上,呼呼作响,烛火将灭,更衬的书房一片孤寂,而萧淮川被这孤寂吞噬,整个人都隐匿于黑暗中。
  “阿元,不要离开我……”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黄连上清汤、知柏地黄丸,以及症状,皆出于百度。
  鼓掌,小萧终于看清自己的心啦!
 
 
第75章 
  贾敬起身时, 便感受到了一阵凉意。
  门帘掀起,素雪领小丫鬟捧着洗漱器具进来,湿漉漉的水汽钻了进来。
  贾敬拿帕子将脸擦净后, 问了句,“昨夜外头下雨了?”
  素雪点着头,“二爷昨夜睡得沉, 许是没听见, 昨夜雨下的还不小咧。”
  “今日凉, 二爷不若里面再加件衣服吧。”素雪劝着。
  贾敬摆摆手, “左右不过在屋中,不必如此。”
  他走出门,看着阴沉沉的天, 想起今日太后回京, 嘴角扬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这日子挑的,还真不怎么好。
  不过,迎接太后这样的大事,与他这等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小官, 没什么干系。
  贾敬到达翰林院官署时,便又看见了那位熟悉的小太监。
  小德子迎上, 躬身道:“请二爷安。”
  贾敬开口便问:“淮哥身子如何?”
  他还想问是否真的如传闻那般感染了风寒, 可到底忍住了。
  小德子压了压身子, 低声道:“二爷您就放心吧, 殿下一切安好。”
  贾敬了然, 目光这才瞧向小德子手中的食盒, “淮哥让你送来的?”
  话刚说出口, 贾敬像是想到什么, 紧接着道:“他不会吩咐你每天都来送吧?”
  小德子咧嘴笑道:“二爷猜的没错, 殿下正是这么吩咐的。”
  贾敬嘴角抽了抽,“可别。”
  “这架势跟喂猪似的。”贾敬小声嘀咕了一句。
  小德子耳尖,自然听见了,可这话他却不能接,只当没听见。
  “二爷,您就收下吧,不然殿下定是会责怪奴婢的。”
  小德子长得便讨人喜欢,贾敬也不可能真为难人家去,只好示意身后的阿禄将食盒接过。
  “二爷若是没什么事,奴婢就先告退了,不耽误二爷当差。”小德子说着就准备躬身离去。
  “等等。”贾敬下意识叫住小德子,可将人叫停后,他张了张嘴却顿住了。
  贾敬是想问,萧淮川那里何时才能恢复正常,若是许久见不到人,贾敬放不下心来。
  可这话,并不能这样问出口。
  就在贾敬纠结时,小德子蓦然出声,“二爷,都怪奴婢笨,竟是忘了件事未曾转告。”
  贾敬:“何事?”
  小德子:“殿下命奴婢转告二爷,三日后的天珍阁书场清谈,他若是身子爽利了,便同二爷您一道去。”
  其实小德子并非是忘了这茬,他现在对于萧淮川的命令吩咐是奉为圭臬,恨不得倒背如流。
  他这么说,是萧淮川率先嘱咐。
  若是贾敬没问,萧淮川便让小德子不要说,若是贾敬问了类似于他何时好,便将这么一段说辞告知于贾敬。
  贾敬眼眸微微眯起,心中有了数。
  看来萧淮川装病一事,便是只为这两天。
  贾敬颔首,又追加了一句,“明日就别送糕点了,吃多了,牙疼。”
  小德子笑着躬身离开,至于送不送糕点一事,可不是他能做主的。
  贾敬提着食盒坐下后,旁边的程一序就幽幽开口:
  “培元兄当真好福气,每天都有人送糕点……”
  贾敬都不想搭理他,嗤笑道:“昨日我可是听阿玦说了,李嬷嬷做面点的手艺也是一绝,少在我这里卖惨。”
  说着手还将食盒朝一旁推了推,离程一序更远了。
  程一序似笑非笑地看了贾敬一眼,却什么也没说。
  没一会儿,宋子虚和薛琼也到了位置上,几人简单问好后,便接着梳理史料。
  “砰!”
  不知过了多久,安静的屋内忽然传来一声巨响。
  贾敬的思绪被打断,脸上划过一丝不悦,敛眉抬首望去,就见他们斜对角的角落里,胡典籍手指着一位庶吉士。
  那庶吉士显然也是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梗着的脖子上泛着青筋,涨红着脸,扯着嗓子破口大骂道:
  “你简直是胡搅蛮缠!有你这么折腾人的吗!这些无用的东西让我核了一遍又一遍!”
  “你根本就是在耍我!”
  胡典籍面色铁青,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几分,他斑白的胡子气得乱颤,手中戒尺狠狠地敲在桌案上,
  “砰!”
  贾敬了然,原来刚刚的那一声巨响是来源于这里。
  胡典籍手握着戒尺指着庶吉士:“老夫用心教你,谁知你竟然如此冥顽不灵!”
  “这儿庙小,容不下去你这尊大佛!”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那位庶吉士。
  “滚吧!”
  胡典籍的一声“滚”,彻底让那位庶吉士的脸挂不住了,只见他双眼陡然瞪大,眼眶欲裂,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你让我滚?”
  庶吉士眼里是压不住的愤懑,脸上却臊得泛红,他故意提高了声音,先是放了句狠话,
  “今日这一遭,我记下了!”
  “我先前是敬你为翰林院的前辈老人,却未曾料到,你是这般狭隘迂腐之人,只知打压新人!”
  “怪不得这些年还只是个典籍!”
  庶吉士愈发口无遮拦,一句句恶言从口中冒出,他心中原本的犹豫和顾虑早在口出狂言的那一刻,消散了个干净。
  言罢,他自得的抬着下巴,目光傲然地看向气得浑身发抖的胡典籍,脸上带着得意,
  “便是学士大人来了,我也占理。”
  庶吉士说完一甩衣袖,转身离去,桌案上的书本散落一地,留下一片狼藉。
  胡典籍见状,手指哆嗦着指向庶吉士的背影,“竖子张狂!”
  他一副要倒仰过去的模样,吓得旁边的典籍连忙来给他顺气,
  “老胡,可别跟这种毛头小子计较,免得气坏身子。”
  “这套地方志还要你把关编纂呢!”一遍劝着,一边给一旁的几个庶吉士使眼色,赶紧将掉落地上的书册全部捡起来。
  这样劝着,胡典籍闭了闭眼,到底是稳定了下来。
  贾敬目光下意识落到面前桌案上的地方志史料,观胡典籍反应,这次地方志的编纂于他而言很是重要。
  宋子虚则是望着门外,摇了摇头道:“怎么这样冲动。”
  这几位典籍虽然品阶确实不高,可显然也没有那般无用,不然方海峰也不会把他们这群人丢给这三位典籍了。
  再说,翰林院庶吉士说着未来前途坦荡,可到底还得在翰林院待上三年,到散馆考核后,才能升阶前往别的衙门。
  薛琼显然对那位庶吉士比宋子虚等人了解,缓缓道:
  “方才那位庶吉士,姓王名声涛,祖籍黄州人士。”
  宋子虚几人闻言,面面相觑,没想到什么关联之处,只待薛琼接着解释。
  薛琼则是看向了贾敬,“培元,你可还记得,吏部尚书何清何大人是哪里人?”
  他都这样问了,就算贾敬他们不知道何清是哪里人,现在也都知道了,大抵就是黄州人士。
  “没错,王声涛的父亲如今虽只是黄州下辖一府的通判,可他与何大人,不仅是同乡,亦是同窗。”
  贾敬挑挑眉,“原来他敢这样嚣张,是有何清给他撑腰。”
  有何清这个吏部尚书的关系在,即便王声涛在翰林院得罪了人,三年后散馆考核和升迁也不用过于担心。
  贾敬刚说完,便顿了顿,随后看向薛琼,问道:
  “我记得,何长明外放去了外地,他去的地方是黄州万松县。”
  薛琼点头:“是,这个万松县就是王声涛父亲所在府衙下辖的县。”
  “啧啧啧。”程一序听着,在一旁不禁咋舌,“世风日下啊,人心不古。”
  宋子虚也是恍然大悟,他也算是明白了,这两家也是相互照拂了。
  “这位吏部何大人怎么没让他儿子留在京里?当真是意外。”宋子虚感慨一句。
  薛琼脸上划过一丝古怪,轻声吐了句,“怎么没有?何长明不愿意罢了。”
  贾敬脑中浮现先前何长荣在宁国府胡闹,何清为此咄咄逼人的场景,当时何长明的举动,不可谓不奇怪。
  也是个怪人。
  “咳!”
  忽然想起一声咳嗽声,大家都瞧了过去,就见胡典籍不知何时站在了屋子中央。
  他紧绷着脸,面容严肃,“你们来了也有三日了,对于手上的活计也都清楚。”
  胡典籍说着,停顿下来,没急着说下去,而是用那略显浑浊的目光扫视着在场众人。
  “老夫这里,就只有编书的活计,你们若是耐得住,就留下,若是嫌这里冷清,也可现在就走!”
  胡典籍说着,手就已经抬起,指向了门外。
  话音落下,屋内寂静,一时没人说话。
  胡典籍冷笑一声,“你们也别怕得罪了上官,你们现在走,上官那里若是怪罪,老夫担着。”
  他接着压低了嗓音道:“若是你们今日不走,明儿个若是哪里做的不到位,就别怪老夫撵人了!”
  丑话已然说出,屋内有几位显然已经坐不住了。
  贾敬几人倒是稳坐不动,就看着对面角落里,犹犹豫豫起来两三人,在胡典籍冷然的目光下,走出了屋子。
  一直到没人再起身,胡典籍再次看向屋内剩下的不到十人,脸上带着讥笑,
  “都决定留下了?”
  “老夫已经给了你们机会,既然不想走,那么就别怪老夫磋磨人了。”
  胡典籍伸手指着留下的人,“老夫保证,最后你们都会走的!”
  “做事!”
  胡典籍一甩袖子出了屋子,紧接着其余两位典籍也跟着出去。
  留下的这不到十人也是淡定,都兀自坐了回去,开始梳理手上的活计。
  贾敬看似随意瞥了一眼,有好几位都挺眼熟,譬如先前被程一序捂过嘴的庶吉士,名叫赵呈;再譬如,之前心胸豁达洒脱、席地而坐的小胖子,名叫郑春。
  都是些心性不错的苗子,若是能……
  程一序用胳膊捣了一下贾敬,贾敬转头看去,程一序眯着眼道:
  “你这狐狸,一肚子坏水想什么呢?”
  贾敬手指摩挲着下巴,“琢磨着,把你论斤两卖了,能卖几个钱。”
  “呵。”程一序冷笑。
  贾敬像是想到了什么,开口道:“天珍阁三日后有一场书场清谈,你们可有兴趣?”
  宋子虚一听,顿时来了劲儿,“培元是要去参加?能带我们一道去?”
  他虽然不是京城人,但是对天珍阁以及天珍阁的书场清谈却是闻名已久。
  京城大多数的读书人也都知晓天珍阁的大名。
  薛琼也诧异地问道:“培元要去?”
  贾敬点头,心想着,那天天珍阁小厮也没说不给带同伴不是?
  大不了,让宋子虚薛琼他们去答题,贾敬不信他们过不了。
  程一下没啃声,贾敬有些好奇,直接开口问道:“你不去?”
  “你们都去,我岂有不去的道理?”程一下摊了摊手。
  “能带上我们吗?”
  贾敬闻声看去,不知何时身旁已经凑近了三四人,为首的正是郑春,小胖子目光希冀地看着贾敬。
 
 
第76章 
  莫名, 贾敬这一屋子的同僚皆要前往三日后天珍阁的书场清谈。
  小胖子郑春还怕贾敬为难,提议着趁这两日,大家下值后就去天珍阁答题。就算偶有不过的, 到时候携同同伴,也没什么大碍。
  如此做,倒也让贾敬省了心。
  三位典籍回来时, 屋内寂静, 看到屋中情形时, 胡典籍显然一愣, 而他旁边的典籍朝他挤眉弄眼,脸上带这些喜色。
  他的声音压得的极低,“我说这批苗子可以吧?”
  “呵。”胡典籍冷笑一声, 目光扫过剩下这些伏案做事的青年人, 没有回答,径直朝他角落的位置坐下。
  下午,天上的乌云压下,天光变暗, 大家只好点起了灯。
  灯刚点上,外面便风雨大作, 倾盆而下。贾敬看了看窗外, 心道:
  算算时辰, 这会子太后应当是刚过神武门, 她今日回京选得这个日子, 果真不怎么好。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