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在三国争霸的日子[基建](历史同人)——木枝雪

时间:2025-06-13 08:39:24  作者:木枝雪
  更何况孙坚从长沙带来的士兵都是剿过匪的士兵,个个悍不畏死。若是孙坚领兵强攻,他南阳的军队未必能够抵挡。
  幕僚皱眉思索,忽然心中一动:“太守若无主意,何不问问鲁阳县的那位贵客?”
  张咨心中一个咯噔:“袁将军前些日子还说想奏请那厮为代理中郎将……”
  幕僚摇了摇头:“孙坚向贵客示好,贵客自然要做些什么,以示交好。”
  谁都知道袁术兄弟惹怒了董卓,如今朝廷被董卓把控,袁术那封奏请不过是做做样子,怎么可能当真。
  袁术约等于是自己封了孙坚一个代理中郎将的名号,不费吹灰之力地给对方画了个大饼,实际上什么也没付出。他对孙坚,也未必有多少重视。
  “主公可是名至实归的南阳太守,颍川之士,和袁将军同属于豫州,可以算得上是自己人。那孙坚除了有几分武力,有几分不怕死的劲,还有什么能耐?若主公向袁将军表示投靠之心,袁将军难道还会选择孙坚,而不选择主公?”
  张咨有些意动,但还是犹豫:“可是孙坚善战,袁将军又岂会弃之不用?”
  “主公且听我一计……”
  幕僚在张咨耳边,小声低语。
  ……
  刘昀和荀彧二人分道扬镳,回到府衙处理公务。
  他刚刚解决今天的工作,就有门人前来汇报,说衙外有人求见。
  刘昀接过拜帖,漫不经心地打开,只看了一眼,手就猛然顿住。
  如果他此刻在嗑瓜子,恐怕瓜子都会被吓掉。
  看看这都是些什么名字。
  颍川郭嘉,谯县华佗,谯县许褚……哪一个拿出来都能让他倒履相迎,竟然三个还凑到一块,一起给他递拜帖。
  刘昀简直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郭嘉来见他,这倒还能解释——毕竟郭嘉和荀彧有交情,之前又与他在黄琬府上见过,来陈国见一见好友顺便递个拜帖也不算离谱的事。
  华佗与许褚是个什么情况,怎么会突然找上门,还和郭嘉一起?
  刘昀正在屋内纠结,觉得心里没底,殊不知,门外除了郭嘉的两个不速之客也好不到哪去。
  华佗捋着胡子,胡子都被他拔掉了几根:“桑皮线,桑皮线,桑皮线……唉,不知这次托小友之名,一同上门拜谒,是否能见到那位世子。”
  医者为百工之一,哪怕他在民间小有名气,要递帖求见宗室贵胄,大概率是会被拒的。
  他只能投机取巧,在郭士子的名刺上占个小小的位置,等会儿还不知道会不会被护卫拦住。
  许褚不像华佗那样迫切,但也心中没底。
  他也不认为堂堂诸侯王的世子会接见自己这种小人物,但想到黄豫州离去前的话,许褚还是还是试上一试,为了自己的族人,就算明知会被拒之门外,也必须向前。
  三人中最悠闲自在的就是郭嘉。他不在意刘昀会不会接见他,此次前来陈国,除了探望好友,顺便看一下陈国那些稀奇的小玩意,他并没有别的打算。
  如果不是心情好,顺便给两位同行者予以方便,他恐怕不会自找麻烦,向府衙递送名刺。
  在三人心思各异的等待中,他们终于听到急促的脚步声。
  不久,一个英姿勃发,束着发的少年出现在他们面前,朝他们露出灿烂的笑:
  “三位,请到里面一叙。”
 
 
第27章 
  华佗还以为出来迎接他们的是陈王府的扈从,或者府衙内的小吏,正捋着胡子要打招呼。
  郭嘉和许褚见过刘昀,一眼就认出了眼前之人。他们一个揣着笑,喊了一句世子,另一个恭敬地行了一个礼,惊得华佗拔下了好长一根胡子,险些滑倒。
  纵然华佗对权贵没有什么敬畏之心,但他心中惦记着桑皮线,便也学着许褚的模样,向刘昀行了一个粗浅的礼节。
  刘昀连忙制止:“几位不用多礼。”
  他定睛一看,三人之中,除了他早就见过的郭嘉, 另外还有一位壮汉,看上去有几分眼熟。
  刘昀的记忆力不错, 很快他就想起在哪见过对方。
  见黄琬的那天,他在沛国郊外遇见贼匪。后来,从谯县赶来一队援军,当时站在晁从事旁边的,就是这位壮汉。因为此人身形过于魁梧,给他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没想到,这位壮汉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许褚。
  还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刘昀不禁失笑, 对几人道:“衙外风大,不如我先领几位进去?”
  “多谢世子。”
  三人谢过,跟着刘昀进入府衙。除了不知道在想什么的郭嘉,华佗与许褚皆感觉到了几分异样。
  这一切似乎太顺利了。以他们的身份,怎会如此轻易地受到接见。更让他们不安的是,这位世子竟还亲自出门相迎——要知道,在当下社会,“出门远迎”意味着深切的重视,代表着最高规格的礼节。昔日周公握发吐脯,亲自接待贤士。没想到,他们两人作为平平无奇的黔首,今日竟然也有类似的待遇。
  华佗与许褚不知道自己在史书上的记载,更不知道刘昀掌握着先知之便,对他们三个都馋涎欲滴。他们只当自己没这个荣幸,一切不过是沾了旁人的光。
  平平无奇·佗与平平无奇·褚同时将目光转向他们前方的郭嘉,心中不约而同地冒出同一个想法。
  是了,一定是因为这位郭士子经天纬地、超群拔萃,才华堪比管仲在世,所以才得到陈王世子如此高规格的重视。而他们两个“平平无奇”的黔首,不过是沾了郭士子的光而已。
  正好好地在前方行走,悠闲散漫的郭嘉,忽然感到后背一阵恶寒,仿佛有两串滚烫的火烛射到他的背后,烫得他一个哆嗦。
  郭嘉警觉地回头,发现华佗与许褚正用奇怪的眼神看他。
  任凭郭嘉再敏锐聪慧,他也想不到华佗与许褚这是来的哪一出。虽然他们的眼神很怪,但郭嘉没有在其中感受到恶意,便佯作不知,继续往前走。
  华佗与许褚见郭嘉如此平静,愈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想,不免感慨。
  没想到随便拼车就能蹲到一个命世之才,这位郭士子,藏得有够深的。
  许褚则暗暗加了一句:即便是不世之才,也非事事完美。他们也许五音不全。
  郭嘉忽然觉得恶寒感加重,仿佛有不干净的东西在啃咬他的后背,不由加快脚步。
  众人来到前堂会客的地方,刘昀让府衙的扈从为客人送上三杯温水。
  盛水的杯子洁白光滑,显得杯中的水格外清澈。水面上还浮着两朵金菊,透出几分可爱。
  郭嘉见到金菊,以为是菊花酒,兴冲冲地取了一杯。凑近一嗅,没闻到酒味,顿时失了兴致。
  站到旁边的华佗则嘀嘀咕咕地念叨着:“菊者,名目提神,归肺、肝……”
  许褚比另外二人要拘束一些,望着漆盘中过分精致的白色容器,他迟疑着,没有伸手:“这是……什么玉?”
  刘昀察觉到许褚的谨慎,解释道:
  “此为'瓷',是用高岭土与部分矿岩制成,并非玉器。”
  郭嘉的注意力终于从没有酒的遗憾中回归,他满是兴味地挑眉:“瓷器?我见世家摆放的瓷器,都是青色与黑色,还从未见过白色的瓷。那些瓷器,质感也远不如这几个白瓷细腻。”
  郭嘉的指尖拈着圆润的瓷杯旋转了一圈,不管是质感还是触感,怎么看都和土、矿岩扯不上关系。
  这是自然。刘昀在心中默道,原始瓷器虽然是东汉烧制成功的,但白瓷是魏晋南北朝的产物。
  但他只是含糊地笑了笑:“是阳夏匠人琢磨出的新品瓷器,瞧着倒是不错。”
  何止是不错。
  华佗与许褚惊讶地接过瓷杯,抿了一口菊花水。
  淡淡的清香涌入口中,与唇接触的杯壁细腻流畅,竟和玉杯的触感差不了许多。
  二人各自感慨了一番,慢慢将水饮尽。
  水也喝过,寒暄也已寒暄过,接下来便该进入正题。
  郭嘉来陈国的目的与刘昀无关,这次看似是他牵头,实际上他才是陪跑的那一个。因此,他不再开口,佯装专心地研究白瓷,把谈话的机会交给了华佗与许褚。
  华佗性子有些急,刚喝完水,就忍不住对刘昀说道:“敢问世子,桑皮线可是贵国研制出的东西?”
  刘昀没想到华佗来此竟是为了桑皮线,一时难掩惊讶:“华神医从何而知?”
  “我曾治过一位病人,凑巧见到他伤口上与皮肉连为一体的桑皮线……”华佗不假思索地直言,说着说着,他意识到医术通常都讲究传承,别人的独门技艺,冒昧询问只会让人困扰,遂不好意思地咳了两声,“华某并非觊觎此物,只是心中好奇。若世子不便相告,那便罢了。”
  和华佗以为的冒犯不同,刘昀此刻心中充满了喜意。不怕人才觊觎某物,就怕人才不感兴趣。华佗对桑皮线充满兴趣,这正是好事啊。
  “此物乃本县援济堂所制,华神医若有兴趣,可去援济堂尽情一观。”
  华佗眼睛一亮:“斗胆一问,这援济堂在何处?”
  刘昀给了地点,华佗忙不叠地行礼告辞,兴冲冲地往援济堂去了。
  深藏功与名的刘昀盘算着心中的小九九。
  援济堂除了一堆时不时接受后世医学理念的医者,更有各种走在时代前沿的医学器材,不怕华佗不心动。
  但凡喜欢钻研医学的人,进了那个地,就再也走不出来了。
  刘昀心满意足地转向许褚:“许壮士,不知你今日为何而来?”
  ……
  南阳郡,一处马房。
  一个容貌普通的仆从走到馬廄旁,确定四下无人,小心翼翼地放走一只灰鸽。
  鸽子具有归巢性,仆从不怕它乱走,只怕它被人发现,在半空中被射了下来。
  心惊胆战地等了一会儿,确定鸽子已经飞远,他稍稍舒了口气。
  “阿大。”
  远处传来的呼唤声让仆从吓了一跳,连连应声:“在。”
  一个身穿灰衣的人走了过来,正是在南阳郡官邸任职的王从事。
  “多亏有你,若不是你把那个重要的消息告诉我,我也不会得到郡守的感激。如今郡守已派人出去打探……你那消息来源,确定真实?”
  “主家放心,那是我来南阳避祸前,我在江陵的好兄弟告诉我的,绝对千真万确。”
  王从事舒了口气,对着仆从小声道:“你替我准备一下,等太阳西落,郡守要带我去见鲁阳的贵客。今晚我不在,你一定要帮我守好房门,小心盗贼。”
  鲁阳的贵客?那不就是世子信中提到的袁术?
  仆从满口应下:“主家放心,我定会谨慎。”
  王从事满意至极。
  仆从亦满意至极。
  ……
  鲁阳县在南阳郡的最北边,离南阳郡的治所颇远,比陈国到许县的距离还要长。
  等张咨带人快马加鞭地赶到鲁阳,已经是第二天傍晚。
  张咨进了城,来不及休憩,就径直向袁术的驻扎地送了拜帖。
  因为天色将晚,袁术正巧回了驻所。听到张咨突然来访,虽说觉得奇怪,但袁术还是看在对方为自己提供便利的份上,善良地接见了他。
  等两人见了面,不等袁术表演一番“来自成年人的虚伪的寒暄”,张咨已先他一步,一个猛扑,抱住他的大腿。
  袁术:“……张子议!”
  张咨不由尴尬,暗道失策。他本来只是想表现一下焦急,却没想到,一天一夜没睡,还在马上颠了那么久,直颠得他腿软。刚才往前冲的时候一个不小心,用力过猛,他一个恍惚,不小心被绊了一下,看起来就像是故意往前,去抱袁术的大腿一样。
  被袁术一吼,张咨回过神,意识到这误打误撞的一扑似乎是个好机会。他连忙松开袁术的衣角,仰着脸嚎啕大哭。
  “袁将军救我,还请袁将军救我!”
  张咨一天一夜没睡,本就眼眶青黑,这么一嚎啕,更是显出几分令人唏嘘的凄惨。
  袁术不是个同情心旺盛的人,见了张咨这副模样,他只担心对方给自己招惹麻烦,口中却是关切地询问:
  “子议,发生了何事?慢慢说来,我一定会帮你。”
  张咨道:“孙坚逼死了荆州太守,如今还向我寄了一封信,试图故技重施,对我下手!”
  袁术神色平静,对此仿佛早有知晓。
  张咨心中一沉,不由担心此行是一出昏招。袁术如此镇定,莫非他与孙坚沆瀣一气……
  想到幕僚的嘱咐,张咨强自定下神,咬了咬牙,按计划走:
  “那孙坚竟然狮子大开口,朝我索要三千石粮食。”
  直至此时,一直神色平静的袁术终于皱了皱眉。
  “他也向你'借'了三千石粮食?”
  这个“也”字过于传神,其中丰富的信息量,唬得张咨一愣一愣。
  张咨这回是真的大惊:“莫非他也向袁将军索要三千石粮食?”
  “倒并非索要……”想到今天中午收到的那封信,袁术心中略有几分不快。
  袁术逃到南阳后不久,孙坚就派人向他传递了投效之意。若非如此,他又岂会在这个时候上表,为孙坚请封代理中郎将?即便只是门面功夫,却也代表他同意接纳孙坚,与他共事。
  关于荆州刺史被杀这件事,其实孙坚也派人和他透过气。东汉刺史原本并无实权,但自从黄巾之乱爆发,刘焉提倡“废史立牧”,各地州牧、刺史逐渐获得军政大权,甚至越过郡太守,成为统御一州多郡的存在。
  袁术若要掌控南阳这一带的地界,荆州刺史是定然要除去的,若是南阳太守张咨被一同除去,倒也未尝不可。
  因此,对于张咨最先的哪两句话,袁术并不觉得意外。可接下来的一句就让他感觉不妙了。
  孙坚若要杀张咨,直接杀了就是,为什么还要写信向张咨索要粮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