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在三国争霸的日子[基建](历史同人)——木枝雪

时间:2025-06-13 08:39:24  作者:木枝雪
  谢平那边。
  若谢平真的不愿给谢黎和刘巍机会,他又怎么会跟着谢黎二人,送二人来庐江城?直接绑回去不是更加省事?
  说到底,他这位谢家表兄口硬心软,即便是再反对的事,他也愿意尊重对方的决定,给对方一次尝试的可能。
  明面上是令人头晕目眩的数落,背地里却悄悄为对方兜底,一起承担失败的后果。
  想到谢平昨天还对自己冷声冷语,今天一大早就替自己去庐江府衙处理事务,刘昀不由慨叹。
  要是他不够了解谢平,没有细想对方的用意,只怕会误以为谢平这是怒火攻心,故意一大早出门,避着他们。
  谢黎与刘巍的讨论告一段落,也不知道话题是怎么偏移的,竟转到他们这次带来的“补给军”上。
  刘巍道:“这回出行,随军的医者是华医丞与韩医丞的高徒,有他配备的药包,纵然有兵士水土不服,应当也能在两日内缓和过来。”
  谢黎则道:“关于两端突击一事,你不必担忧。我在庐江之时,亦遇过贼寇,曾指挥过部曲作战,何况这次一同随行的还有我的挚友——她从小在九江郡长大,对九江、庐江的地势颇为了解,并且从小接受父兄的熏陶,于武装作战一事颇有见解。追随她的那支部曲亦十分不俗,有她相助,此战必能大捷。”
  这是刘昀第一次听到谢黎提起朋友,听她这么一说,刘昀对这位“家学渊源,疑似以武传家”的友人颇为好奇,顺口问了句:
  “你这位挚友,姓甚名谁?”
  一直心直口快的谢黎,此刻却露出几分迟疑之色:“她姓孙,你们唤她孙姬便可。”
  意外却也不太意外,谢黎的这位朋友也跟她一样是位女侠客。
  只是……姓孙,从小住在九江,家学渊源……
  刘昀的眉心忽然不祥地跳了跳。
  他看向谢黎,盯着她的眼,冷不丁地询问:
  “你这位挚友……是不是南阳太守孙坚之女。”
  不曾设防的谢黎一愣,旋即惊恐地看向刘昀。
  孙是大姓,这天下姓孙的人何其之多,表兄怎么就直接往孙坚的身上猜?
  看着谢黎的神情,刘昀还有什么不懂的,他无声地吸了一口冷气,问:“她现在人在哪?前来庐江郡一事,她父兄是否知道?”
  冷不丁一诈,没想到还真的诈出一个孙尚香,刘昀已经没了惊诧的力气。
  不知为何,虽然刘昀仍是心平气和的模样,谢黎却隐隐觉得心中发虚:“她与麾下的部曲,和我的部曲在一处。至于是否告知父兄……应是有吧,她让我'不用担心',而且,我是得到阿父的首肯,才与二表兄一块来的。她应当也差不多。”
  应是,推己及人,差不多。
  听到谢黎的这番说辞,刘昀感到自己的眉心跳得更加厉害。
  要是孙尚香并没有告知父兄,自己带着部曲离开……
  刘昀看向一脸后知后觉,眼神漂移的谢黎,在心中为孙家父子发去关怀的致电。
  自家表妹拐带了孙坚之女,这要是让孙坚知道了,应该不会造成什么不该有的误会吧……
  刘昀站起身,本想立即写信通知孙坚那方过来领人,这个念头一出,迈到一半的脚步顿停。
  “我能否见一见你的那位好友?”
  不管如何,先问一问当事人,核实信息。如果对方真的悄悄离家……解铃还须系铃人,这种事还是得由孙姑娘亲自解决。贸然插手,不但会引起孙坚那一方的误会,还会引来孙姑娘的恶感,让表妹为难。
  谢黎闻言,回道:“我帮你问问,愿不愿见,得由她来决定。”
  同一时刻,远在南阳的孙府。
  孙坚放下手中的木牍信,脸色阴沉如水。
 
 
第66章 
  浓重的低气压让近卫们喘不过气, 无一人敢在这个时候出声。
  只有孙策不受影响地接过孙坚手上的信,看完后面带深意地挑眉,又将信件递交给孙权。
  孙权只看了前面两排文字, 就心中一突。
  没想到这个与他同岁的妹妹这般大胆,竟然假传命令,带着父亲分给她的部曲偷偷离开南阳,说什么要去江东剿匪。
  孙权的胞弟孙翊在旁边探头探讨,想要看一看信上的内容。孙权谨慎地觑了眼父亲的脸色,隐蔽地将信件递给孙翊。
  孙策环肘而立,唇边带笑,看不出他的真实想法:“阿父,是否让我走一趟, 把阿香带回来?”
  “也好。记得让韩义公与你一同。”孙坚嘱咐道。
  他的长子孙策已经加冠成年,武力、眼界均是不俗,可孙坚作为父亲,仍挂念着儿女的安危,只有派出自己最信重的虎臣韩当随行相护,他才能放心。
  孙策没有拒绝,戴上兜鍪,当即着手准备出行事宜。
  “且慢。”孙坚忽然出声唤回长子,浓眉攒成一团, “那毕竟是扬州刺史刘繇的属地……我先着信一封,备上些许厚礼,等你到了寿春,记得先去拜访刘刺史, 以免惹人心疑。”
  孙坚不知道刘繇已死,更不知道刘昀已拿下九江、庐江两郡, 悄悄掌控了扬州北部。
  他快速写好信,准备好该准备的物什,对着孙策叮嘱了一番,送他出门。
  孙策即刻离开南阳,一路向东。
  与此同时,孙坚的长女孙馨应下见面的邀约,与刘昀在亭中谈了半刻钟。
  她向刘昀讲明了自己的来意,并约法三章,保证自己一定会处理好家事,不会给他们带来麻烦。
  刘昀在这位刚刚及笄的少女眼中看到超乎同龄人的坚定与成熟,稍稍安下心,客套地颔首:
  “苒苒质直而未久思,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孙姑娘海涵。”
  孙馨听懂了刘昀的言下之意,笑着摇头:
  “此事并非苒苒之故……是我存有私心,叨扰了世子与谢公子。”
  两人虽未明说,但已通过隐语达成共识。
  谢黎听得云里雾里,悄悄戳了戳刘巍:“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刘巍同样没听懂,只听到他们似乎在谈论苒苒:“大概是说你蠢笨鲁直的意思。”
  刚说完,刘巍的腹部就狠狠挨了一肘子,他忍不住“呕”了一声。
  接收到长兄瞥来的目光,刘巍立即坐直身体,眼观鼻鼻观心。等到刘昀移开目光,继续与孙馨商谈,刘巍才松了一口气,扭头狠狠地瞪了谢黎一眼。
  不瞪不知道,一瞪,才发现谢黎也在瞪他。
  两人不示弱地互瞪了半晌,等到孙馨离开,两个人的眼睛都酸得不行,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
  刘昀一转过头,就看见两只红眼兔子。
  “……”刘昀沉默了两秒,无语地抖了抖唇,“这是怎么了?”
  “他瞪我。”“她瞪我。”二人同时告状,在听到彼此发言的时候,又狠狠地瞪了对方一眼。
  “行了行了,眼睛都不痛吗?”刘昀挡在二人中间,隔开他们的视线,“明天就要着手对付枞阳的越贼,你们打算顶着两对核桃眼去?”
  谢黎与刘巍缩小眼睑范围,捂住酸涩疼痛的眼睛。
  “都去找随行的医工看看,别真的伤了眼。”
  送走两人,刘昀暗暗自语。
  这两个加起来都快是不惑之年的人了,可有时候,看上去像是只有个位数年龄的孩子,总是斗气,还真让他有一些不放心。
  只希望这次对山越的初战能够顺利完成,即便有不顺利的地方,也不会过于打击两人的积极性……
  如此想着,刘昀回了正屋,翻看传信兵送来的军情。
  益州那边的局势定下来了。自刘焉死后,刘璋三兄弟争权夺势、明争暗抢,谁也不服谁。
  益州几个最大的豪族大约觉得刘璋性仁弱,最好控制,暗中筹谋着,想要推刘璋上位。
  然而刘璋的两个哥哥——刘范和刘诞都不是简单的角色,即使没有本地豪族的支持,他们也与刘璋斗了个旗鼓相当,最后三方两败俱伤,刘范、刘璋身死,刘诞病重,益州豪族们推了刘璋的长子刘循上位。
  刘循还是垂髫之年,与上任皇帝刘协登位时的年龄差不多,竟又是一番“挟诸侯以令州郡”的戏码。
  刘昀心中隐隐生厌,放下这封密信,开启了另一封。
  第二封是长安与西凉的情报。
  自从皇帝亡故,大半群臣出走,长安的朝廷早已名存实亡。
  李傕还在长安的时候,时常与郭汜产生纷争,隐隐压郭汜一头。
  如今李傕身陷陈国,久久未归,驻扎在长安附近的郭汜心思浮动,想要趁李傕不在,悄悄吞并他的势力。
  李傕部曲亦是西凉铁骑,又不是软脚虾,岂会任由郭汜行动?即便李傕迟迟未归,他们也没有自乱阵脚,积极对抗郭汜军的侵蚀,并未落于下风。
  司隶这一带的动荡引起了凉州马腾的注意。马腾与马超父子耐心等了一个月,等确定李傕一直没有回来,而郭汜与李傕的部曲时常争斗,各有损伤——最终,在一个无风无云的夜晚,他们从后背绕道,兵分两路,分别偷袭李傕、郭汜的部曲,将他们逐个击破。
  至此,李傕、郭汜所领的军队已然不成气候,马超父子成功掌控了京兆、右扶风这一片领土,成为凉州、司隶一带的霸主。
  刘昀暗自提起对马超父子的警惕,将剩下的密信一一看完。
  冀州、青州那边,因为曹操快准狠地拿走了渤海郡,激怒了在幽州征战的袁绍。袁绍当即放弃幽州东部的大片领土,率兵回返,与曹□□磕。
  两人之间各有胜负,难以彻底分出输赢。
  各地局势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动,唯有荆州的刘表,一直据守本土,全力治理州郡,只发动了几场微不足道的小战役,其中包括江夏太守黄祖对孙坚发起的龙山之战。
  刘昀将各地的局势变化都记在心中,将目光投在扬州这片广阔的地域上。
  刘繇已死,暂时无人统率江东各郡。从徐州逃亡的笮融并无服众之能,不足为患。
  原本,按照刘昀的想法,扬州地域太大,难以鲸吞,以陈国目前的粮产与军事实力,不宜走得过快,否则即便面前占下扬州的领土,也难以守住。
  可谢黎与刘巍的到来,给了他另外的启示。
  江东多山越,每个郡城都有无数越贼盘踞。若谢黎与刘巍能收服这些越贼……
  刘昀及时停止这个想法,专心查看手中的文籍。
  一切尚未有定论,还是先不要报太高的期待。
  重新恢复平和的心态,刘昀又想到此次与谢黎一同前来的孙尚香,眸中掠过一丝暗芒。
  孙坚之女来江东,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孙坚他们亦想夺得扬州诸郡?
 
 
第67章 
  暂时得不出结论。
  可不管答案是“是”还是“否”, 刘昀都已做好了应对之法。
  第二日,补给军们做好休整,即将前往枞阳。
  临出发前,刘巍特地来找刘昀,眼巴巴地盯着他:“阿兄,我就要去枞阳打山越了,你就没有什么话要吩咐我吗?”
  刘昀还真有一些想说的话,但顾及着刘巍的心情,一直没有开口。
  但既然刘巍主动提及此事,他也抛开了原有的顾忌,朝刘巍点头:
  “可还记得荀卿的'六术、五权、三至[1]'?”
  荀卿既是大名鼎鼎的荀子,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曾提出性恶论,是儒家“外王”之学的领头人。
  此时荀学还未遭到“程朱理学”的冲击, 仍为汉代儒家治国思想的“正统”,从小在名师处学习经子史集的刘巍自然也学过荀子的理论。
  然而正像刘昀面对《普通高等名士招主公·全国统一考试》时的紧张, 久未读书的刘巍冷不丁获得兄长的课业抽查,顿时局促不已。
  “当、当然记得。”
  肯定的话语说得铿锵有力,语气中却藏了几分虚弱。
  刘昀状若未觉,接着道:“六术其四,五权其四,三至其三——你来说一说?”
  刘巍后背将出未出的冷汗一下子流了下来,脑中一片空白。
  他分明记得自己学过这段荀学,可当兄长提起最简单的“外王仁道”,抽查相关内容,他竟感觉脑子里像是被不知名的东西堵住,越是回想,越想不起荀子的兵论里到底说了什么。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刘巍的冷汗越冒越多。
  刘昀心知阿弟这是又忘了背诵的内容。昔日背诵诗经,他都能创出“关关雎鸠,豆饭已馊”这样的名句,要再让他绞尽脑汁地搜刮记忆,恐怕最后得出的不是正确答案,而是能让荀子鬓发掉光的妙语。
  刘昀不再为难他,张口道出答案:“六术其四,'徙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2]';五权其四,'无见利而不顾其害[2]';三至,'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2]'。此三者,望君谨记。”
  行军打仗,既要安稳,也要迅疾。不能只顾着利益而忘记忧患,也不可以让军队侵扰百姓。
  这是荀子议兵的要点,也是刘昀对刘巍的叮嘱与期许。
  刘巍认真听完刘昀的话,逐渐肃容,抬手行礼,深深一拜:
  “必不负主公之托。”
  “……”刘昀扶起刘巍的动作一顿,手上稍稍用力,“倒也不必喊上'主公'。”
  刘巍再次抬头的时候,已经恢复往日的嬉笑,半点也没有被臂上的劲力吓到:“喊主公才有'意境'。先前听郭军师他们'主公长,主公短',言辞间颇有逐鹿天下的意味,让我馋得不行。今日既然让我逮着了机会,总得让我过过瘾。”
  刘昀见刘巍脸上满是玩闹之色,当即也压着嗓音,扶着刘巍的臂膀让他起身:
  “御弟何须多礼?此行山高路遥,恶怪难降,我这有一紫金钵盂,可供你路上化斋。”
  刘巍没看过《西游记》,迷茫地睁着眼,头上长满了问号:“御弟是何意?化斋又是何意?”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