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在三国争霸的日子[基建](历史同人)——木枝雪

时间:2025-06-13 08:39:24  作者:木枝雪
  荆州刺史刘表听到这一消息,心中复杂难陈,既喜且悲。
  喜在陈国与他生有龃龉,因为种葺一事结下了梁子,陈国被灭对他而言算得上好事。而悲,则悲在物伤其类。陈王一家与他同为宗室,陈王一家的灭亡如同一场预示,预示着他未来的结局。
  刘表心绪起伏,几番起落,最终化为一声长叹。
  “备酒,设少牢之礼。”
  刘表完成祭祀,让人将祭品埋入土中。
  “孙坚那边有何动向?”刘表询问亲信。
  “并无。”
  得到这一回答,刘表摆了摆手。
  “继续盯着。”
  “是。”
  被刘表惦记的孙坚,此时亦与刘表一般,心事繁杂。
  “没想到陈国竟被李傕攻破……”想到那些字迹清逸的书信,孙坚心生遗憾,却又隐隐萌发别样的心思。
  若能趁机攻下豫州……
  孙坚立即打住,将诱人的想法暂时遏止,询问孙策。
  “伯符怎么看?”
  孙策几度皱眉,似郁然,似疑惑:“陈国与汝南太守关系匪浅,汝南又在陈国近邻——为何陈国出事的时候,汝南太守竟全无动静,既未出兵援护,又未抗击李傕?”
  汝南太守的女婿是陈王的舅兄谢源——这个消息,虽未刻意瞒着,但知道的人着实不多。
  孙策父子因为曾经动过在陈国身上押注的心思,对陈国的事做过打探,所以知道这一点。
  别人不清楚汝南太守和陈国的关系,他们可是清楚得很。再加上孙策上次在汝南太守府上的所见所闻,孙策十分确定,陈王一家——至少陈王世子与汝南太守,与其外孙子女的关系极好,若陈国有难,汝南太守决计不会冷眼旁观。
  孙坚当即抛出阴谋论:“莫非汝南太守及其女婿谢源,想取陈王而代之?”
  一直沉默听着父兄谈论的孙权忽然开口:“陈王为宗室,他们如何'代之'?若为开疆扩土,何不另起炉灶?”
  孙坚看向二子,面露讶色:“确实如此。”
  他的这个儿子在家中行二,今年还未满十五岁,但无论是才思,还是权谋制衡之术,都异于常人。
  孙策听着弟弟的话,脑中灵光一闪:“莫非——陈国被破,只是一个局?”
  孙权道:“极有可能。”
  孙策越想越觉得惊骇:“以陈国的行事作风,不大可能为了做局,而与李傕合谋。若此事是局,李傕却未出面辩白——难道李傕及其部曲,已全数落入陈国之手?”
  但凡李傕手下有一个士兵逃出去,逃回长安,郭汜哪怕与李傕再不合,也不会任由陈国拿他们西凉军做文章。
  这么一想,能悄无声息地控制住李傕的所有军队,还做出这个“示弱之局”的陈国,就相当地可怕了。
  “若这是局,”孙坚握紧腰间的佩刀,青筋暴突,又缓缓松开,“我方绝不可轻举妄动。”
 
 
第63章 
  孙坚父子打定主意, 静待其变。
  然而第二天,他们就收到梁王声讨沛王罪行的檄文。
  原本准备按兵不动的孙坚当即改了主意。
  “向汝南太守徐璆寄一封信,询问是否需要我们提供援兵, 一起为陈国报仇。”
  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既然梁王把陈国被“灭”这件事扣在沛国头上, 那他们正好可以借机试探一二。
  当然,如果真是陈国自导自演,做的这一场局,他们提出援兵的行为就不能称作试探, 而是“示好”。
  果不其然,两天后孙坚收到徐璆的回信,婉拒了他的“好意”。
  “如果陈国真的被灭,徐璆不管再怎么忌惮我们,再怎么对陈国薄情,明面上也会装一把,说一些道貌岸然的话,拒绝我们入境。”孙权笃定地立下结论, “徐璆拒绝得如此客气委婉,可见陈国并未真的出事,至少,还不到需要旁人帮着'复仇'的程度。”
  “徐璆乃是人精,焉知他不是故意为之, 让我们投鼠忌器,不敢去分豫州这一杯羹?”孙坚反驳道,轻轻敲了敲儿子的额头,“当然, 仲谋说得亦有道理,此事确实不同寻常。”
  他看向敛眸沉思,不知在想什么的孙策,转过话题,
  “刘表视我们为掌中之刺,欲除之而后快。若为了豫州这一分利益,被刘表趁机发难,无异于本末倒置。”
  就算他们能避过刘表的谋算,他们趁乱进入豫州的行为也会得罪陈国,得罪与陈国密切相关的徐璆与谢源。
  徐璆掌控汝南郡,谢源占据了彭城、下邳,一旦他们与刘表联手,共同夹击,孙坚一方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想到这,孙坚不由长叹了口气。
  即便身处乱世,所有势力都重新清洗,身世与人脉仍然如同一座天堑,横在他的前方,让一切都变得困难重重。
  也许会有寒族与义士抱着“豪赌”的心思,加入他的麾下,但光是与本土世家和睦相处这件事,就已经千难万难,更别说在茫茫乱世中找到守望相助的同盟。
  世家瞧不上他的出生,不愿臣服;其他诸侯不认为他能成事,从不将他放在眼中。
  当初他只以为袁术傲慢,眼高于顶,后来才知道,对“微末者”的轻视,司空见惯,远不止袁术一人。
  孙坚也曾想过渡江南下,或者远赴交州,去更偏远的地方搏上一搏,可始终无法割舍南阳这块富足之地。
  不为人道、一举登天的野心,与为臣为将、恩泽后代的抉择在他心中反复交战,来回倾轧。
  前者道途渺茫,后者又令他隐隐不甘,他始终未能下定决心,对陈国若即若离。
  孙坚想得头痛,摁了摁发酸的眉心,决定固守南阳,不再想这些事。
  ……
  对于孙坚的想法,刘昀即便不能预判全部,也多少能猜到一二。
  在关东义军征讨董卓的时候,他之所以捞了一把孙坚,倒并不是为了前世的私心,而是为了对付袁术,并阻止孙策南下。
  只要孙坚还在,他们父子就会牢牢守着南阳郡,孙策就不会去江东搏前程。毕竟南阳郡是东汉有名的富庶之地,又位于十三州的腹中,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大圈基本位于江北,若非为了避难,或是存在特殊原因,极少有人会渡江南下。
  不说仕途与前途,光是一个南北差异、水土不服,就足以让人退避三舍。
  南阳郡就是一个饵,勾着孙坚父子,将他们困在荆北,和刘表相互牵制。
  江东没了“以杀制霸”的孙策,凭扬州刺史刘繇那些过于温和的手段,并不能全然掌控。
  所以,哪怕刘繇经营多年,扬州这么大一块地域,偌大一块江东领土,刘繇只掌控了江北的九江郡和庐江郡,其他几个郡,他都是放养状态。
  长江以南的地方,尤其如此。许多人甚至只知当地豪强,却不知扬州刺史是何许人也。
  所以,即使除了刘繇,夺了他的权柄,扬州这块地仍然是难以啃下的肥肉。
  刘昀领着大军进入九江郡与庐江郡,便决定暂时停步,休养生息,徐徐图之。
  按照刘昀原本的计划,他在徐州捡漏,悄悄占领两个郡国之后,就可以闷声发大财,专注于城镇建设。
  毕竟步子迈太大,容易扯到筋。
  哪怕他筹备多年,暗中招兵买马,囤积兵器与粮草,一口吞下这么多领土,也着实有些勉强。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张超与刘繇暗中搞事,想要联合李傕,把陈国灭除,这踩到了刘昀的底线。
  要对付敌方的谋害,最好的办法不是抵挡,而是将敌人连根拔起。
  为了避免过多的损耗,也为了让陈国能腾出更多空余的兵力,刘昀几次设计,来了一招釜底抽薪、擒贼先擒王。
  解决掉搞事的人,又有惊无险地吞下三个郡城,刘昀在进入庐江郡后,只想来个葛优瘫。
  说真的,如果不是九江郡、庐江郡与汝南郡接壤,有汝南太守徐璆援护;而庐江郡与东海郡、下邳郡接壤,有舅舅谢源、大将徐荣掠阵,刘昀还真的不敢这么冒险。
  如今地盘是正式拿下来,隐患却非常之多,如同空中楼阁,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但凡周边有诸侯进攻,但凡豪族联手作乱,这刚拿下的三个郡都可能再次失去。
  刘昀两天没有合眼,紧急安排郡中诸事,在一阵兵荒马乱之后,他顶着两个厚厚的黑眼圈躺在榻上,却是怎么也睡不着。
  同是争夺地盘,这可和上辈子玩过的战略游戏不一样。
  游戏输了,那只是重开一局的事;在这里输了,随时都有身亡命殒,甚至连累全家的可能。
  极度疲惫与极度兴奋相互交织,扯得头顶右方突突作疼。
  刘昀极为想念现代的布洛芬和甲钴胺。他起来猛灌了一杯安神茶,却还是睡不着。
  他索性起身,开始翻看治所内的文书。
  在忙碌与重度失眠中过了几日,刘昀得到豫州传来的消息。
  沛国被梁王击破,沛相袁忠不知所踪,沛王自尽而亡。
  陈留太守张辽率兵围住沛国,以“为旧主复仇”为名,攻打城池。
  沛国境内。
  梁王没想到在自己攻下沛国后,张辽竟然也过来打,还以为其中有什么误会,当即想要澄清身份,让张辽退兵。
  然而张辽这一方却像是眼耳昏花,对城墙上请求停战细谈的请求视而不见,一心攻城。
  梁王这才知道,张辽这哪是“复仇”来的,他分明也想要这块地盘!
  正心中气闷,梁王忽又想起沛王死前的那几句话。
  ——陈国的好消息。
  如果张辽进攻沛国不是为了自己,确实是为了旧主。
  那么……陈国被灭,陈王父子被杀一事,是不是也是假的?
  梁王忽然后背发冷,不敢再想。
  陈国打着复仇之名,无视他的谈判之意,坚决攻城。如果他在这场战役中死去,即便有人责难,陈国这位将领也只会用“不知道梁王在此”,“不认识梁王”,“只是为了给旧主复仇”,来堵住悠悠之口。
  就像他之前占据道德高地,用“为陈国讨公道”这个借口,全力攻打沛国一样。
  这位张辽,用了同样的理由发起战役,甚至,身为曾经的陈国部将的他,比梁王更加师出有名。
  曾经用在沛王身上的小伎俩,此刻全部回到梁王自己身上,还多了个百口莫辩。
  梁王此刻憋屈不已,心中充满了后悔之意。
  若没有攻打沛国……
  然而后悔无用,梁王的军队虽然打败了沛国,却无法抵挡精于作战的张辽。
  他们没能坚持多久,沛国的治所便再次被外力攻破。
  梁王和亲信换了衣服,企图扮成小兵的模样,悄悄逃走。
  然而,在逃跑的中途,他就被梁国的一个小将当成逃兵,一刀穿喉。
  等手下把被绑的“梁王”押到张辽面前,张辽只看了一眼,便知这人不是梁王。
  在城中搜查了一番,才知道梁王竟然死了,还是死在自己人刀下。
  对于这个乌龙,张辽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们本来没打算要梁王的命,毕竟梁王和他们没有直接的对立关系,暂时不需要你死我活。
  结果梁王自己换了衣服,想要偷偷逃跑,被自己的人所杀。
  可谓是造化弄人。
  梁王既死,张辽让人将梁王的尸体安葬,留下文臣与一部分军队处理后事,又顺势去隔壁梁国,把无主的梁国一起占了。
  至此,豫州已成铁板一块,与北面的兖州守望相助。
  “不知主公那边如何……”
  张辽在心中惦记着徐州与扬州,处理完梁国的善后,独自进入内室,提笔写信。
  汝南境内,一支军队穿过郡城,来到庐江郡。
  为首的几位将军面容极为年轻,不过二十上下,其中一人的外貌与刘昀有五分相似,另外两人的眉眼与刘昀亦有二三分接近。
  “先说好了,我们虽然会帮你说两句好话,但事情能不能成,还得靠你自己。”
  “这是自然。不管成与不成,都感谢阿兄与阿妹的这份心意。”少年摘下兜鍪,露出圆润的脸。
  他正是陈王的二子,刘昀的弟弟刘巍。
  “阿兄在扬州缺少助益,我这做弟弟的,总得替他分担一二。”
  另一人问:“话说回来,我倒是有几分好奇——你倒是怎么说服姑母与姑夫,让他们答应你的提议,带着部曲前往庐江?”
  “那自然是用十足的诚意与实力,”刘巍亮出洁白的大牙,对着表妹谢黎和表哥谢平露出一个灿烂的笑,“以及阿兄与阿妹的名号。”
  谢黎和谢平:?
 
 
第64章 
  谢黎噗嗤一笑:“没想到我也有被人扯虎皮做大旗的一天。”
  谢平没有说话,无奈地看着妹妹与表弟:“楚白还不知道我们要去庐江,若是他不答应,我还得护送你们两个回去。”
  他一早提议, 先写信, 再动身,以免白走一趟。可眼前这两个小祖宗不肯。
  “信件哪能说得清,当然得当面讲。更何况我与阿兄已经许久没有见面,应当给他一个惊喜。”
  听着刘巍的辩白,谢平没有反驳,只是在心里吐槽:
  “惊喜”称不上,“惊吓”倒是恰如其分。
  几日后,刘昀收到了这份来自豫州的惊吓。
  “……再说一遍, 你方才说补给军的领头人是谁?”
  “是扶乐侯,与谢将军的一对子女。”
  刘昀摁了摁眉心, 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最近太累,天天失眠, 导致出现了幻觉。
  要不然,刘巍谢黎他们怎么会来庐江,还成为补给军的负责人?
  “带他们去内堂, 我一会儿就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