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为了养老婆我权倾朝野(穿越重生)——道心求稳

时间:2025-06-25 07:35:39  作者:道心求稳
  只是懒懒地开口问道:“听说老四也收到旨意了,他那里有没有什么动静儿?!”
  “——屁都没放一个!”
  宣炀冷笑一声,转头看了一眼晋王之后,他又道:“我说你这胳膊腿儿什么时候才能养好伤啊!”
  “不就是被几个力气大的刺客砍了几刀么?!巴掌大的刀口,这都将养小半个月了!”
  晋王龇了龇牙,看着自家二哥冷哼一声:“不然你试试被戳几刀看看?!本王这些又不是没披甲上阵!叽叽歪歪的——”
  秦王嘿嘿一笑:“老子才不会那么傻呢!在自己的封地被人袭击就算了,几个小蟊贼都收拾不了......”
  “真要是小蟊贼便罢了!”晋王眯了眯眼,他心眼儿比秦王多,一路都谨小慎微,没想到在自己封地微服巡猎的时候着了道。
  当时他在封地上遇到一路“蟊贼”,瞧着身形瘦弱都不打眼,偏偏一个人能力战他手底下数十位王府精兵。
  不但如此,还无惧刀箭,明明是肉体凡胎,偏偏却察觉不到疼痛一般,像是话本里头的妖怪似的,被砍断了手都能攻击人......
  晋王当时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那些刺客杀了个干净,事后突然闯入一处营地,还全是潜进来的鞑子,又险些身陷重围。
  还是秦王带着兵马前来解围,才将他救下来。
  不过事后兄弟俩一合计,这事不大简单,明察暗访之后,才瓦剌和鞑靼在密谋出兵之事。
  两兄弟早就拳脚发痒了,自然忍不住这般天赐良机!这才联合带兵出了关。
  “我让人查过了,那些人身上都用了药。”晋王阴沉着脸说完。
  又抬头看了一眼秦王,“那东西你也见过!”
  秦王眯了眯眼:“当初卢氏手上的那玩意儿?”
  晋王哼笑一声:“卢氏和宣玟已经废了,不过老六当初可没少勾搭他们母子......你说这种东西,除了用到咱们头上,还能用到谁身上?”
  秦王神色铁青。
  “——宫里。”
  .
  燕王府书房内。
  瞧着出现在自己面前那一张老实憨厚的小圆脸,燕王殿下一时有些无言。
  “嘿嘿……爹,儿子见过父王……”
  燕王世子宣瑢捧着手里头的圣旨,像是没看见自己的亲爹燕王殿下的那一张冷脸似的,厚着脸皮就贴了上去。
  燕王揉了揉突突直跳的额角。
  才盯着长子的好像略微有些削瘦的脸,沉吟片刻后,沉声问了一句:“你怎么过来了?”
  自己这个长子的身子向来不大好,出远门无论是骑马还是乘车都折腾人。
  况且他是燕王府世子,如今也应当是留在京城之中的人质。
  就算是要来,朝中应当也不应该将他放出来见自己,叫老二或是老三来便罢了!
  宣瑢眯着眼,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太孙殿下托孩儿来给爹送圣旨,还有宫里头下来的赏赐。”
  “本来路上有些远,大堂兄是想让我二弟来的……”
  宣瑢说着,忍不住挠了挠头,憨憨开口:“但是娘说叫我过来帮她多托几句话,怕二弟的记性不好,就……就让我来了……”
  燕王皱了皱眉,语调缓和了些:“你娘让你给我托了什么话?”
  宣瑢说:“娘说北平有些冷,她这些日子在京城里头做了两件狐裘大氅,都让我带过来了,叫你平日里记得穿。”
  “还有王府里头的犬卫司的大黑又下了三只小狗崽儿,娘都好生养着,问你要取什么名字。”
  “还……还有,娘说宫里赏赐里头,有几匹料子她看着挺好,已经先挪出来叫王府针线裁剪衣裳了,叫……叫孩儿同你说一声……”
  燕王一时有些无言。
  嘴里头的那一句“胡闹”到底还是没能说出来。
  半晌,燕王殿下叹了一口气,压低声音道:“过来一路辛苦?用过饭没?”
  宣瑢老老实实地答道:“也没……没很辛苦,大堂兄让娘安排了车马,孩儿一路都是走的官道。”
  “娘还给孩儿缝了软垫,在路上赶路也不觉得颠……就……就是孩儿一进北平就没歇脚,是……是有几分饿了……”
  燕王顿了顿,摆了摆手先吩咐外头的人预备好饭菜,让宣瑢先去用饭。
  又看了一眼宣瑢手里头的圣旨,叫他留下来。
  等人离开后,他才打开明黄的圣旨摆在书案前。
  “王爷以为太孙殿下这是何意?”角落里坐着的幕僚这个时候开口问道。
  燕王淡淡抬起头看了他一眼,轻哼一声:“哼!不过是告诫本王,燕王府其余家眷均在京城,要本王好好替他卖命罢了!”
  幕僚笑了笑:“太孙宽宏大量,连秦王殿下和晋王殿下私自带兵离开封地出关都未曾追责……真要告诫,只怕来的就不是世子殿下了!”
  燕王嘴角抽了抽。
  他那两个蠢货兄弟,也就是仗着缺心眼才敢这么做!
  偏偏如今皇太孙还下令给了他们节制兵马之权……
  “你倒是会替他说情!”燕王瞥了一眼幕僚,冷冷一笑。
  幕僚含笑毫不遮掩道:“毕竟是故人之子,在下曾受先太子殿下一饭之恩,自该念几分旧情。”
  “既如此,当初怎么不投回东宫门下?!”
  幕僚老神在在地开口:“无论是在太孙殿下跟前,还是在王爷跟前,在下都是为百姓出谋划策,投与谁的门下都无区别。”
  燕王笑了笑,到底是他大哥留下来的人……一个个都精明得很!
  “关外草原上可传来什么消息了?”燕王沉声问道。
  幕僚垂眸:“秦王晋王拦在草原上,瓦剌与鞑靼不得寸进。”
  燕王抬眸轻叹一声:“南边战事已定,北疆如今大局也已经安稳下来......楚王如今两相支绌,怕是要急死了吧?”
  自然是要着急的,南地已经连发了十几道密信了,全是楚王催促燕王动手的信函。
  也就是前些日子,他带着兵马去草原上走了那么一遭......
  没过多久晋王便在自己的封地之上遇了刺,还顺手将秦王也带了进来。
  两个傻子念着新仇旧恨,没向朝廷请命便去了关外......不过,楚王怕是也没料到,太孙不带没追责,反倒送了兵马粮草过来。
  秦王与晋王带着边防军,在草原上与瓦剌鞑靼对峙起来,自然无需京城再行调拨兵马。
  幕僚叹了一口气:“六王爷自然还有翻身的机会,京中太医传来消息……陛下怕是要撑不住一个月了……若是楚王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不过如此一来,便是楚王登上皇位,也怕是要遭天下唾弃……王爷何不劝上一劝?”
  燕王冷笑一声:“本王为何要劝?!这样的好时机……他在等,你如何知道本王是不是也在等?!”
  幕僚脸色僵了僵,面容整肃地起身一拜:“还请王爷三思,楚王窃国之行怕是要流传千古,遗臭万年......”
  燕王轻哼一声:“没事,本王可以先等他窃,从他手里抢就不算窃国了吧?!”
  他还是要好好教一教自己这位大侄儿,有些权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放下去的!
  幕僚一时语塞,下一刻便听燕王扬声吩咐。
  “传令下去!整备王府兵马!奉旨节制三省十二府司兵马,屯兵,静候王令——”
  .
  ——五月初十,大景太祖武皇帝驾崩。
  遗诏命皇太孙宣珩即位,命诸王各自镇守属地,一律不准回京。
  召令方才出京不过三日,京中传闻太孙于宫内遇刺受伤。
  消息传入各个封地,诸王借机领兵入京,奉命勤王。
  .
  泉州城,驻军大营内。
  楚王大摇大摆地闯进中军营帐之中,撩起衣袍坐在主帅的座位上。
  “传本王的命令——整备兵马,班师回朝!”
  底下为首的左威卫将军抬首抱拳:“殿下!陈元帅同萧副元帅袭剿倭兵未归,况且方才朝廷天使已经传谕陛下遗旨,藩王不可进京!”
  楚王笑了笑:“藩王不可进京?本王还从来没听说过老子死了不让儿子回家奔丧的呢!”
  “况且本王本就未曾接到过就藩的旨意,如今还未曾就藩,自然不必遵从什么镇守封地的旨意!”
  楚王漫不经心地开口:“本王此行随军,是监军南征大军的,如今敌军已退,本王自该回京述职才是!”
  左威卫将军眉头紧皱:“便是如此,也该等到元帅和萧副元帅回来才……”
  “——他们啊!”楚王哂笑一声,“怕是回不来了!”
  此言一出,帐中一众将军神色一厉。
  “——王爷这话是什么意思?!”
  话音未落,外间便有人闯进来:“报——前……前线急讯,元帅……元帅和萧副帅的海船,在蓬莱一带登陆之后,被……被藏了火药,如今海船已被烧毁,二位元帅……生死未知……”
  楚王听罢,终于是忍不住畅快大笑!
  他这些日子憋闷了许久,终于是除掉了心头大患,如今这行营之中,再也无人能挡他的路!
  思忖至此,他抬手拊掌而笑:“都给本王进来!”
  营外一阵兵荒马乱。
  不多时一名副将持刀走进营中,竟然是那左威卫将军的连襟兄弟,如今在他帐下做副将,如今却站到楚王身侧。
  而后陆陆续续营帐外走进来许多眼熟之人,不是副将便是营卫次一级的统领,竟然全都通通反水了!
  “你——你们——要造反么?!”左威卫将军大怒,指着副将的鼻子问道。
  副将苦笑一声,上前死命按住对方,压低声音警告:“姐夫,你别问了……”
  他们此行着了楚王的道,不但栽在女人的肚皮上,还已经彻彻底底被抓住了把柄受制于人,这本就不是十分光彩。
  如今即便是反水,但是到底同营中的将领上峰们,总归是沾亲带故,以往又得了他们的提携。
  他们也自然不希望对方会被楚王当做出头鸟,拿来杀鸡儆猴。
  副将转头看向楚王殿下,诚惶诚恐地告了一声罪,让人将他捂了嘴押下去。
  余下之人瞧见,也接二连三地照办。
  营中很快便少了一大半人,余下的,都是木楞楞的站在原地,眼中暗地闪过一丝羞愧和懊悔。
  楚王笑了笑,从袖中拿出一几个白瓷瓶,将他们一一赏了下去。
  底下这些人一拿到那白瓷瓶,就像是见到肉的野狗一般,眼珠子便猛的变红了!
  他们一拿到手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对着鼻尖深吸一口,不一会儿面上便露出了如痴如醉地笑意......
  楚王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些人,无声地勾了勾唇,淡淡开口吩咐:“去领兵吧!好好替本王卖命,本王不会亏待你们的!”
  底下的将领们回过神来,脸色有些不好看。
  只是面面相觑之后,还是垂下首,咬牙开口:“卑职愿为王爷效犬马之劳!”
 
 
第163章
  奉天殿内, 皇太孙宣珩立在龙椅一侧。
  一身素衣衬得他面色沉郁且冷肃。
  “陛……殿下,如今燕王、楚王、蜀王、还有安南郡王和安顺郡王等几路藩王,均带兵奔向京城, 言及要进京祭拜太祖陛下灵位, 以表孝心......”
  “哼!说什么以表孝心,燕王、楚王等逆臣,不过是想要借机争夺皇位!”
  “此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还请殿下下诏, 命各地兵马守将,奉诏勤王!”
  一旁的刑部侍郎冷笑了一声:“奉诏勤王?眼下太孙殿下身体安然无恙, 藩王们进京也只是打着灵前尽孝的名义。”
  “齐大人说的奉诏勤王, 说的是要奉谁的诏?是要让各地武将带兵进京勤哪门子王?!”
  “先帝尸骨未寒, 朝廷本就该对宗室多加抚慰, 真要对进京的藩王用兵, 逼急了各路藩王就地造反, 在座的各位那便都是千古罪人!”
  齐大人冷笑一声:“带着数万大军进京披麻戴孝……呵呵!糊弄傻子呢!”
  此言一出,殿中一时寂静无声。
  谁都知道藩王这个时候进京, 不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是眼下皇太孙拖着不愿灵前继位, 又拦着先前遇刺未遂的消息,不让放出去。
  谁都摸不清楚太孙殿下的心思。
  到底人家是叔侄几个才是一家人, 他们这些外人出言相劝, 什么话说出来, 进了那位的耳朵, 或许都觉得聒噪。
  真要是会错了意, 说错了话,只怕最后还得落得一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
  “便是要回京在先帝灵前披麻戴孝,也没有带着兵马的道理......”郑国公此刻沉声开口。
  “既然是要叩拜先帝,那便叫藩王卸下兵甲, 兵马留在城外,他们独自进宫来叩头便是了。”
  郑国公说完,抬首看了一眼御阶上的宣珩:“殿下不如命使者前去传信,倘若藩王愿意应下,自然不必大动兵戈。”
  只是倘若无人应诏......
  那自然应该早做打算!
  如若不然,待到大军兵临城下之际再做谋划,那可就为时已晚了!
  宣珩闭了闭眼。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