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为了养老婆我权倾朝野(穿越重生)——道心求稳

时间:2025-06-25 07:35:39  作者:道心求稳
  “本宫老了,这些日子觉得处理宫务,总有些力不从心,也就只能召燕王妃他们几个妯娌入宫多替本宫帮衬帮衬......”
  她轻叹一声:“她们几个女人家带着孩子在京城住着也不容易,不过宗室这处,一切还有我照应一两分......”
  长宁长公主抬眸提醒道:“只是封地那边儿,太孙怕是也要多加照看安抚,派些赏赐下去。”
  宣珩眼中闪过一丝微光,颔首依言记下了。
  要说燕王......
  北疆这几日,的确有些不安定,他那位四王叔初到封地,怕是有些难以应付。
  关键是......宣珩皱了皱眉,思忖起长宁长公主的话,回到东宫,提笔落在绢布之上。
  .
  泉州。
  萧明渊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缓缓踏过城门,浑身肃杀之气烈烈,鲜血几乎浸透了身上轻甲的每一道缝隙。
  身后的一万精骑排列有序地跟随其后。
  黑夜之中,只能听到整齐而沉重的马蹄声。
  他们刚刚经过了一场鏖战。
  此地的五万围城大军尽数被骑兵冲散,敌将的脑袋已经挂在了鲜红的战旗之下,余下近三万俘虏,也尽数被萧明渊这个主将下令坑杀。
  苦守了两个多月的泉州守将出城迎他们入了城。
  亲自安置了兵马和百姓。
  等到招待完了援军回过神来,才发觉跟在大军之后的监军——楚王殿下。
  他不是专程跟着萧明渊前来的,而是被人架在马背上,一路被“挟持”过来的!
  楚王实在是没想到萧明渊竟然会如此胆大妄为!
  ——更没想到泉州这五万敌军,竟然会如此不堪一击!
  他们甚至没等到陈元这些将领带着兵马合围,就生生被萧明渊带兵撕出一条口子来,被杀得丢盔弃甲!
  就是五万头猪,要杀也得杀好几天吧?!
  楚王神色沉沉地跟着大军入了城,他到底是王爷,除了萧明渊之外,没有人敢刻意怠慢。
  不多时便住进了守将腾出来的宅邸之中。
  没过多久,便故作张扬地换了一身衣裳,带着随侍的仆从出门。
  说是要见识见识地方风土人情,实则却是一头扎进了花街柳巷之中。
  萧明渊接到消息之时,常轩正同周副统领在他书房之中。
  “这位楚王殿下是怎么一回事?”常轩抬头问了一句。
  萧明渊看着手中从敌军嘴里撬出来的供词。
  一面漫不经心地开口:“你不必管他,好吃好喝地待着便是了,等时候到了......说不准还能钓出来几条大鱼呢!”
  常轩面色一变,他被围了这几个月,险些连命都丢了,手底下的兵将来来回回上战场搏命。
  竟然是因为有人背后里耍阴招。
  正说话间,外间传来了传信兵的消息。
  “将军!京城密件——”
  萧明渊语调突然缓和下来:“拿过来!”
  常轩愣了愣:“什么密信?!”
  萧明渊冷笑一声:“与你无关。”
  常轩嘴角抽了抽:“是皇太孙殿下的吧?!”
  当初在北元打仗的时候,这人得了宫里头的信就是这副模样!
  如今这么些年过去了,竟然还是这副德行!
  吃独食算什么好汉!
  “——知道还不快滚!”萧明渊抬眼。
  常轩翻了个白眼儿,带着周副统领退了出去。
  等到众人散去,萧明渊才抬手拆开了蜡封的竹筒,取出里头的绢帛,逐字逐句看过。
  眼里也不由得闪过一丝笑意。
  他的太孙殿下在朝中这些日子极是辛苦,萧明渊日日留意京中传来的一封封密信,自然是惦念心疼的。
  恨不得马上打完仗,便飞回京城!
  不过如今瞧见宣珩这一封信,萧明渊隐隐安心了几分。
  绢帛之上除了自家小殿下的嘘寒问暖之外,提了几句北疆的事情来……还询问他在北地有没有信得过的耳目。
  自家小皇孙总算是警醒了几分,竟然知道问这些了……
  萧明渊眉眼舒展,眼中全是对自己小殿下长进了还知道长心眼儿了的得意和心满意足!
  楚王暗地里做的那些事,暂且没留下把柄,但是萧明渊一早便有几分察觉,自然早有准备。
  若非要拿捏住真凭实据,哪里容得下他活到今天!
  不过如今泉州敌军已灭,想必他也坐不住了……
  萧明渊思忖着,铺了纸,提笔细细写了小半个时辰的回信,才心满意足地折好了叫人送出去……
 
 
第162章
  二月二十七, 先锋大军萧副元帅来报,泉州大捷,敌将于阵前枭首落马, 数万俘虏尽坑。
  三月初四, 主帅陈元带着三万大军南下,漳州之围解困。
  三月十五,败军意图南逃安南, 定远侯带兵奇袭拦截,五万余众尽数全歼。
  安南和隔壁崖州安顺郡王封地上的守备军还没露面。
  立刻便被煞气凛凛的定远侯, 和满山的尸山血、残盔弃甲吓得缩在封地之中, 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异动!
  残兵溃退得出乎意料的迅速!
  暹罗和吕宋国国王眼见联军大败, 吓得当天便急急地派了使臣, 携带受降国书, 战战兢兢地前来俯首称臣。
  其余小国见同盟受降, 自然也接二连三地服了软。
  唯有离得稍微远些的番邦蛮夷,按捺着胆战心惊, 等着观望景朝官员的反应。
  他们本就出力不多, 离大景也并不算近,不过是借着时机派人前来顺手打秋风罢了, 同蟊贼寇匪无异, 自然有几分不知者无畏之意。
  姗姗来迟的陈元, 看着书案前堆成一堆儿小山似的文书, 简直头疼得厉害。
  “我的祖宗诶, 这还没怎么开始,你就一个人把仗都打完了。”
  “眼下这么多的使臣也关在军营里头不放,到底要怎么处置,你倒是给个章程啊?!”
  他这个大老粗除了打仗, 哪里知道怎么去跟外族人受降谈判啊!
  这不是要他的老命么?!
  萧明渊抬起凤眸,轻扫了一眼坐在一旁的监军楚王殿下。
  不紧不慢地淡声开口:“殿下在此,哪里轮得到旁人拿主意,殿下以为应当如何?”
  楚王神色一愣,随即面色阴沉了一瞬。
  他这些天在军营之中本就插不上嘴!
  别说是拿什么主意,就连身上监军一职都形同虚设!
  如今被萧明渊这般突然架起来一问,楚王心下便更觉得这是有些人在刻意羞辱!
  只是人在屋檐下……
  楚王闭了闭眼,面上隐忍地挤出一丝笑意,故作和善地开口:“本王看……倒不如受了他们的降书,一来彰显我大景天朝上国的威严与宽宏气度。”
  “二来……南征路远,再兴兵事,怕也有损我中原礼仪之邦的德名……”
  不等楚王说完,一旁的陈元便有些听不下去了!
  “王爷这话说得是什么意思!”
  陈元皱了皱眉不满道:“仗是咱们手底下的将士们用血汗豁出去命打赢的!俺老陈是个粗人,不懂什么礼仪和宽宏!”
  “本帅只知道,大景江山是当年咱们皇帝陛下带着祖辈父兄一寸一寸打下来的!这些地方,都埋着将士同袍们的白骨!”
  “谁要是敢叩边犯境,那就是想踩在祖辈同袍的坟头,践踏着他们的尸骨,扰我大景百姓安生!”
  “这样的畜生,就算是碎尸万段都不为过——拿着一张废纸想要翻篇儿,只怕是有些太过简单了吧?!”
  楚王面色一僵,随即变得无比难看!
  他这些日子,已经足够低三下气了!
  封地封地回不得!
  监军的身份在这军营里头,就像是个屁!
  辛辛苦苦拉拢的联军盟友……
  呵呵!那些被三两下打的七零八碎的杂牌军便不必说了!
  就连安南郡王和安顺郡王这两个蠢货都在装缩头乌龟!
  他堂堂一位亲王,如今倒要在这些地方受破烂闲气——
  楚王咬牙切齿压着火:“既然你听不惯本王的话,何必要来问本王!”
  一旁的萧明渊笑了笑:“还请王爷息怒,元帅大人并无别的意思。”
  “只是军中将士久不见建功立业的机会,如今这个时候,正该借此机会乘胜追击,震慑宵小以扬我大景之雄威才是,哪儿能在眼下软脚虾似的与那些蛮夷谈经论理?!”
  楚王听着那一句“软脚虾”面色忍不住涨红。
  却又听萧明渊继续开口:“依我看,不如定下个章程。”
  “前来献国书者,让其国库,出七成赎买受降的铁券,再让他们每人献上一万壮年男子,五千男童女童,迁移北疆屯田……日后年年岁贡,等奏报朝廷再行定论。”
  底下一众将领面面相觑。
  都知道大景朝周边小国的民力。
  如今被坑杀歼灭的这十来万大军,便已经是各国的大部分青壮了!
  眼下又要供上一万青壮和五千孩童……
  怕是不过个十来年,也难以恢复生息了!
  不过手下败将么,自然要狠狠地打压到叫他们再也不能死灰复燃,才对得起出征的将士们,和将来的子子孙孙!
  ——果然!论谈判这一块儿,还得是他们萧副帅有理有据!
  见无人反驳,萧明渊说完,还抬眸看向楚王,又很是谦逊地看向楚王:“王爷以为这些条件如何?倘若您都觉得无碍,那便依着这法子来?”
  楚王哪里知道这些,只冷冷地道了一句:“随便!”
  便沉着脸起身出了中军大帐!
  ——再待一会儿,他怕是要气吐血了!
  陈元抬眼看着人走了出去,哂笑一声:“脾气还挺大!出兵的时候怎么就只知道窝在行营里头玩儿女人……”
  他最讨厌的,就是京城之中的纨绔二代!
  没想到楚王平日里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实际上比京中那些公侯府上的花花公子更酒囊饭袋!
  这样的人放在军营之中,实在是污人的眼!
  萧明渊面上却没有丝毫的变化,眉眼依旧平淡无波:“既然监军大人都同意了,元帅还是尽早下令吧!”
  他抬眼看了看陈元,顿了下才意味深长地开口:“……你就说,是楚王殿下下令,降国以金银人口赎买受降的券书。”
  “那还有些不出钱的怎么办?”陈元眼睛一亮,嘿嘿笑出声,眼里的坏水儿藏都藏不住!
  萧明渊看向陈元,笑了笑:“自然是大帅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陈元眯了眯眼!
  ——得了!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败逃之后退了兵就想装死?!门儿都没有!
  当夜。
  中军庆功宴上,有细作伪装舞姬行刺,险些重伤朝廷派入军中的楚王!
  元帅大发雷霆,肃清行营,点齐兵将,派兵反攻。
  消息传到楚王的耳朵里的时候,大军已经开拔了!
  知道自己被算计了,楚王简直要气疯了!
  被莫名其妙行刺便罢了!
  他事后还被萧明渊和陈元拿来做筏子!
  如今他还被独自一人扔在这泉州城之中,美其名曰,叫他好好“养伤”!
  “好!很好!”楚王狞笑一声,他脸色铁青地压了压心头的火。
  看了看外头的天色,冲外头人吩咐叫把当初安置在城中烟花巷私宅的几位花魁送过来。
  等人悄悄入了府邸,美人们进入房中叩上了房门,才朝着楚王盈盈一拜:“奴见过主人。”
  楚王闭着的双眼这才缓缓睁开,居高临下地看着眼前埋藏多时的棋子。
  “想办法把定远侯和陈元的命都留在海上。还有——”
  楚王眸色一利:“京城里的人可以活动起来了,燕王那处,也该催一催了。”
  ——再不动手,南征大军就该班师回朝了!
  .
  战火如荼,不知为何隐隐被吹得越来越烈。
  驻守京城的文武百官得知前线大捷,纷纷上奏劝谏,请储君下令命征南大军班师回朝。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北疆竟然再起战事。
  残元余孽煽动草原部众五万兵马南下叩边,消息便是跟着征南军大捷的消息接踵而来!
  更令人惊异的是,不等朝廷下令发兵,离得最近的燕王亦未有所动向。
  远在临近封地上的秦王和晋王二位殿下,竟然已经私自带兵出关,同草原的瓦剌、鞑靼诸部刀兵相接!
  私自离开封地,调遣兵马是大罪!前朝自然是为此争论不休。
  不过身为皇太孙的宣珩却并未下令追责斥问。
  只是以监国的身份下了数道旨意。
  ——赋予秦王、晋王二位王叔,节制边境兵马之权。
  ——命北地粮仓大开,为北境边关将士运送粮草。
  ——下旨安抚镇守边关的秦王、晋王和燕王殿下,并加以赏赐金银,调动京师骑兵各一千,急行驰援。
  太孙宣珩还亲自命人传话过去,言道:“王叔乃吾之亲亲血脉,陛下之亲子,江山之重当与诸王同担,自当倾力共襄同举。”
  此言传达到北地。
  别说是关外的秦王与晋王,便是其余各地封王,也难免心生宽慰。
  秦王拿着朝廷下来的圣旨,一路闯入晋王宣烬的王帐之中,整个人笑得牙不见眼的。
  “我就说大侄子儿越来越懂事了吧!瞧瞧这话说的,真是越来越好听了!”
  晋王正坐在行营之中,瞧见秦王宣炀来了,也并没有起身。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