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大敌董卓兵强马壮权倾朝野,他们更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联军要讨董,洛阳城中也有很多人想弄死董卓,两边为什么不合作?
答案只有一个:至少有一方别有用心。
朝堂的弯弯绕绕他不清楚,不过董卓最后确实死在王允的谋划之下,所以京城这边至少有一部分靠得住。
比如他们家攸哥。
关东联军就算了,指望他们讨伐董卓不如许愿天降陨石雨砸了凉州军大营。
荀晔将桌上的竹简整理好腾出地方,撑着脸深沉道,“义父,我又仔细想了想,感觉我们这儿的袁绍袁术不像被迫加入讨董联盟,更像笃定董卓不敢动汝南袁氏所以肆无忌惮踩着董卓扬名。”
李二陛下说过每个世界的细节都不一样,所以他们的话可以参考但不能尽信。
得益于桥瑁那份檄文,冀州牧韩馥在治中的劝说下良心发现觉得做人要体面,不能因为怕袁绍在冀州比他更得人心就和人家过不去。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袁本初亲率兵马诛灭宦官不顾安危怒斥董卓,天下士人推崇那是他应得的,将人关在府邸里不让冀州士人与之来往只会让他韩文节的名声变得不堪。
他在冀州谨小慎微不愿意让治下百姓卷入战乱,但是如今皇纲失统天子蒙尘,就算不主动讨伐祸国奸贼也不能拦着别人尽忠报国。
韩馥忧心忡忡的放袁绍自由,董卓凶残,他也不是什么罔顾国难的恶人,如果袁本初真的想起兵讨董,冀州兵马随他调用就是。
而重获自由的渤海太守袁绍在干什么?在自抬身价。
董卓刚入京时根基不稳,忌惮汝南袁氏的势力名望不敢直接和他们撕破脸,即便袁绍袁术都弃官离京他也还是捏着鼻子给俩人升官加爵。
袁绍离京前任司隶校尉,逃到冀州后被董卓任命为渤海太守,赐爵位邟乡侯,不过他依旧自称兼领司隶校尉。
全天下都知道如今是董卓把持朝政,官职任命尽出他手,莫说宫城里的小皇帝,就连朝中三公尚书令都做不得主。
皇帝不当家,朝廷的威望就得大打折扣。
曹操招兵买马时自号奋武将军,自号自号,朝廷那边不一定知道。
袁绍重获自由后屯兵河内郡自号车骑将军,自号自号,朝廷那边也不一定知道。
车骑将军位比公卿,仅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骠骑将军不常设,在没有大将军的情况下车骑将军就是地位最高的武将。
就算袁绍最开始真的不知道有讨董联盟这回事儿,自号车骑将军之后知道还是不知道都不重要了。无论是主动加入还是赶鸭子上架莫名其妙成为讨董联盟的一员,他现在站在董卓对立面都是不争的事实。
刘彻笑吟吟看着小憨憨分析袁绍主动加入讨董联盟的理由一二三,心道孩子果然得放出家门历练。
上次见面还是“我不知道”“不太清楚”“要不您去问我爹吧”,这次再见就能自己叭叭。再聪明的脑袋瓜长时间不用也会废掉,现在这样多好。
荀晔头脑风暴一顿输出,最后得出结论,“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指望关东联盟讨董成功甚至不如我想法子让我堂兄和吕布搭上线儿,至少他们俩都真心想弄死董卓。”
猪猪陛下点点头,“好主意。”
“那就等明天。”得到阿飘爹认可的小憨憨兴奋的站起来,“明天去拜访叔祖,看看他们刺杀董卓的计划开始了没。”
虽然义父刚才只说了攸哥被下狱,但是攸哥和叔祖都在京城,私下里搞事肯定不会瞒着对方。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遇到问题找叔祖,叔祖是万能的!
刘彻听着傻小子的碎碎念,想了想还是没告诉他荀爽没被下狱是因为他在事发之前就已经病逝。
史书记载:二月董卓迁都长安,五月司空荀爽薨。
上了年纪的人经不起折腾,或许不迁都荀爽就不会病逝。
荀晔找到做任务的突破点开心的不得了,收拾好书房去卧房睡觉,临睡前也不忘夸夸自己。
虽然他没有特别聪明,但是也不笨。
他都能从阿飘爹提供的信息中分辨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了肯定是个聪明崽,人不能太攀比,比不过那些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旷世奇才很正常,什么时候想自卑了就把吕布张辽拉出来溜溜,自信的人生最精彩。
好的,舒服了。
睡觉。
刘彻:……
猪猪陛下伸了个懒腰,难得出来一次没打算一直和臭小子捆在一起,他要去看看这个世界的洛阳城。
第二天早上,荀主簿满血复活。
“义父?”
无飘应答。
“猪猪陛下?”
依旧无飘应答。
荀晔眨眨眼,系统提前不稳定把他阿飘爹给抽走了?
再一抬头,他阿飘爹就在窗户上挂着呢。
荀晔:……
“陛下,您这是什么爱好?”
刘彻瞥了一眼什么都敢喊的臭小子,没搭理他。
魂灵不会累,但是在凛冽的夜风中飘了一晚上他心累。
荀晔飞速洗漱,这边收拾好那边早饭也准备妥当,感觉猪猪陛下的情绪不太高便主动找话题,“我叔祖名荀爽,义父您知道吗?”
刘彻飘到食案对面坐下,“荀氏八龙,慈明无双,荀氏族人比你想象的更出色。不过也说不好,没准你就是那个例外。”
言下之意:除了不认识某个叫阿牞的小傻蛋,其他有名有姓的他都认识。
荀晔咽下口中的食物,“义父,您这叫打压式教育,是一种对孩童伤害非常大的教育方式,得改。”
早饭结束,荀主簿神采奕奕去和高顺说书房里的军务已经处理完毕,然后再和吕布打声招呼说要出门。
“去吧去吧,想去哪儿都可以,记得回来就行。”吕大将军虎目熠熠生辉,猜到他们府上唯一一个聪明人这是要去找更聪明的人商量怎么破局,要不是他的身份不好上门他也想跟着一起去。
如今他手脚被束缚住是因为董卓老贼,破局是不是商量怎么弄死那老东西?
嘿嘿,期待。
高顺不语,只是默默准备马匹。
他想说他也不笨,但是每次他说什么他们家将军都不听。
算了,反正将军也不听,他还是闭嘴继续当哑巴吧。
恰在此时,门房过来传话,“启禀将军,讨虏校尉贾诩贾文和求见。”
荀晔脚步一顿,笑容直接僵在脸上。
谁?
第18章 碎嘴子猪猪
荀晔本来打算直接去司空府,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贾诩之名如雷贯耳,他实在不放心让胸无城府的吕布单独和以行事毒辣出名的三国第一毒士共处一室。
那可是贾文和,可伤天和不可伤文和的贾文和,没有人能在听到这个名字后无动于衷。
以前吕布的人际交往他管不着,现在他本人就在吕布府上住着,坑了吕布事小连累了他事大,无论如何都不能放任不管。
荀主簿迅速改变主意,当即表示待会儿再出门也无妨,“将军和那位贾校尉有交情?”
“并无。”吕布不甚在意的摆摆手,“估计是老东西派来传话的吧。”
他明明应是领兵作战的中郎将,老贼却天天唤他到相国府点卯,哪天找借口不去就会像现在这样派人来喊,跟催魂似的烦死人了。
高顺让仆从把马牵回去,跟在后面解释道,“将军,贾校尉在牛辅牛将军麾下,并非董相国亲信。”
“牛辅是董老贼的女婿,是他的亲信和是董老贼的亲信没区别。”吕布嗤笑一声,都走到正厅了才想起来朝门房补一句,“带他进来。”
荀晔无声叹气,先不说“亲信的亲信是不是他的亲信”,单说贾诩这个名字,这是能和“亲信”能一起出现的字眼儿吗?
——义父您别转悠了,快回来压阵。
小憨憨改变出行计划时看似无所畏惧,实际上怂的恨不得飞回颍川把他鬼才奉孝叔扛过来进行魔法对轰。
虽然不清楚贾诩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导致后世把他和“毒”绑在一起,但是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喊错的外号,和毒士打交道必须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问题来了,聪明人说话会有各种深意,万一他听不出来怎么办?
刘彻无奈落在旁边,“先不说现在的贾诩在京城并不起眼,即便他已经开始煽风点火搅乱局势,聪明人更知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吕布是什么性子?拐弯抹角的话他听得明白吗?”
荀晔:……
有道理。
谢谢吕大将军。
三人一飘在正厅落座,只等不知道奉了谁的命的贾校尉露面。
吕布觉得这是董卓老贼自己不痛快也要让身边人都不痛快,故意一大早派人拿他开涮。
荀晔倒不这么觉得,董卓身边能使唤的人多了去,不至于派女婿身边的人来传话,贾诩可能是奉牛辅之命过来说事儿的,至于要说的是什么事儿得等见了人才能知道。
吕大将军恨屋及乌,平等的厌恶董卓身边所有人,他连贾诩是谁都不知道,估计也没怎么和牛辅打过交道。
高顺勤勤恳恳的扛起介绍情况的责任,他们家将军对看不上的家伙过眼就忘,要是没有他在旁边找补人缘肯定比现在还差,“牛将军刚刚打了败仗回京,河东白波贼尚未平定,许是要请将军带兵征讨白波贼。”
吕布白了他一眼,“要我出兵不喊我去相国府,让人到我府上说?”
高顺一本正经,“或许贾校尉只是来传个话。”
吕布懒得搭理这一根筋的傻憨憨,传话的活儿有仆从卫兵干,那个贾什么好歹是个校尉,怎么着也沦落不到跑腿儿的地步。
不对,他堂堂中郎将都能被当成护卫使唤,小小校尉变成跑腿儿的也不是不可能。
上梁不正下梁歪,董卓老贼有眼无珠,他手底下那些亲信肯定也好不哪儿去。
几人有一句没一句说着,等门外脚步声传来便收住话头。
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贾诩贾校尉在门房的指引下来到正厅,进来后先朝主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然后低眉敛目说明来意,“牛将军久闻吕将军骁勇,先前不在京师无缘相见深感遗憾,明日将军在府上设宴,特遣在下前来相请。”
吕布:???
真就来传个话啊?
吕大将军看不惯董卓身边的所有人,但是这位过来传话的贾校尉值得他给个好脸色,“知道了,本将军明日会到场。”
这人瞧着得有四十多岁,那么大年纪了还被派来干这种传话的活儿,他是在牛辅打败仗逃跑时绊了牛辅的马腿吗?
刘彻坐在没什么反应的荀晔旁边,很想戳戳他看看小憨憨是不是已经魂游天外,“有人追求风光显赫,有人追求平淡安稳。贾诩喜欢藏巧于拙,不至祸及性命绝不露出锋芒,对他来说泯然众人最安全。”
荀晔面色如常,心里的小人儿已经傻了好一会儿。
阿飘爹说的对,毒士要有人招惹才会变成毒士,没人招惹的毒士是条如假包换的咸鱼,局势还没有乱到他身上他没有理由搞事情。
失策失策,是他想当然了,下次一定先动脑子再做决定。
短短几句话结束,毫不起眼的贾校尉严谨的行礼告退,要不是桌案上多了份请柬跟没人来过一样。
高顺煞有其事的点点头,“贾校尉果然只是来传话。”
吕布一记眼神刀过去,“就你话多。”
荀晔不参与俩人之间的拌嘴,确定没什么事儿了赶紧走人。
三公府邸都在南宫旁,离将军府所在的北宫有段距离,再耽搁一会儿就要中午了,赶在饭点去做客不太礼貌。
马有别人牵!高将军留步!
正要任劳任怨去准备马匹的高顺:……
刘彻笑的不行,说实话他看不上有勇无谋的吕布,只看史书上那寥寥几句记载,高顺这种清白刚正的悍将更能入他的眼。
就是眼光不太好,跟谁不行非死心塌地的跟吕布。
荀晔握紧拳头,“义父莫慌,在努力了,争取您下次来就能看到孩儿我翻身当家做主人。”
街上行人稀少,只有巡逻的士兵和匆匆而过的官宦车马,看似和之前没什么区别,却又有种格外紧张的感觉。
荀晔皱起眉头,“陛下,您有没有感觉氛围不太对?”
刘彻不紧不慢的飘在马儿上方,眸中笑意逐渐散去,“没什么大事,只是弘农王即将被鸩杀而已。”
握住缰绳的手一紧,马儿感到不适发出嘶鸣。
荀晔连忙回神,拍拍马脖子继续往前走,“今、今天?”
刘彻双手负后,神色晦暗不明,“朕昨夜闲来无事出去散心,正好撞上董卓李儒密谋毒杀弘农王。算算时间,弘农王这会儿已经魂归西天了吧。”
荀晔抬头看看阿飘爹的脸色,不敢说话。
关东联盟以恢复弘农王帝位为由呼吁天下起兵,旗号喊出来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弘农王的下场。
事关重大,牛辅身为董卓心腹不会不知情,且不说前天子驾崩适不适合宴请,单这时候朝吕布示好就耐人寻味。
换成其他三位爹他们还能讨论一下,猪猪爹就算了,他怕同样出自老刘家的武帝陛下发飙。
难怪早上那么沉默,哪个皇帝遇到这种情况心情都好不了。
“朕又没生气,你哆嗦什么?”猪猪陛下的压迫感转瞬即逝,眨眼间又恢复如常,“董卓马上就会提议迁都长安,你想好怎么翻身当家做主人了吗?”
荀晔心里只有个大概的计划,具体怎么行动还没想好,但是这种时候更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所以他选择不回答这个问题,“义父看错了,我刚才没哆嗦。”
刘彻:……
一路无言。
董卓毒杀弘农王的消息还没有传出来,这会儿只是北宫附近的巡逻兵马增多,城中其他地方一应如常。
三公府邸与南宫中皇帝处理政务的东宫、台阁在一条直线,昔日皇帝居于南宫,三公随时能将消息送往台阁或者直接上报皇帝。
15/196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