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我的金手指与众不同/朝间速报——云岁意

时间:2016-04-21 18:50:29  作者:云岁意

  其次,谢承宸心里还有一种诡异的安慰,当年元朔帝是不是也发现了这样的威胁呢?这么多年来,元朔帝也没少宠幸后宫的其他妃子们,虽然那些都比不上他对徐太后的宠爱,但那态度到底是基于对当时的徐贵妃的爱宠呢,还是为了要巩固作为太子的独子的地位,让其他藩王死心……说实在的,因为元朔帝坚决不肯立徐贵妃为后,这两者的权重是很值得商榷的。
  谢承宸忍不住想,是不是元朔帝已经意识到了后宫中有前朝余孽潜伏着,他所有的子嗣可能都在那些人的威胁之下,所以他才只有六位妃子,且在多年之中,都一直只有谢承宸一个儿子呢?
  元朔帝当年如此雄才大略,都没能保住独子的健康,谢承远却因为谢承宸发现得及时,没能伤及根本,在太医的诊治之下,还有很大的可能能够完全治愈,最起码也是一般身体弱的人的水平,并不算什么大碍,这样说来倒是谢承宸稍胜一筹?
  就是凭着这一点点可以说是完全侥幸得来的胜利,支撑着谢承宸没有被元朔帝的深谋远虑、雄才大略所束缚,成为了元朔帝阴影之下平庸无奇的背景之一,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路。
  从这最终的结果来说,似乎还算是有了一点积极的影响?虽然这付出的代价,实在是不算小了。
  这些事情,只有谢承宸与徐太后两人知道,他们两人默契的谁都没有再提,徐太后只是默默的寻找着各种配比的秘方,统统煮成汤药,叫人给谢承宸灌下去。
  等小内侍给谢承宸按摩放松完毕,谢承宸再次睁开眼睛时,脸色不由得有些发绿。带着今天的补品来的,是慈安宫的大太监王义,他原本是元朔帝身边最得用的太监,元朔帝驾崩前,特意给他安排了这样一个位置。说也奇怪,徐太后对元朔帝有着不少怨艾,对这个元朔帝原本的亲信却没有半点迁怒,反而看重非常,听说是当年此人对徐太后有恩。
  这位大太监原本名字也不叫义,内侍们没了身体的一部分,许多原本好意义的名字,按惯例也都不能用了,这个义字,还是他救了元朔帝一命,之后元朔帝亲赐的——他的到来,让谢承宸忍不住苦笑,看来今天是逃不过这碗“折磨”了。
  天下流传有进补作用的药物千千万,被医药论证过一起服用,相互有促进作用的药物也不少,徐太后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得来的奇思妙想,确认过无害之后,就想以奇取胜,看看能不能得到奇迹般的结果。
  然而她的那些尝试,因为要入谢承宸的口,基本上都是有徐太后亲自动手做的……那个味道,真是难以想象的美♂妙。
  王义看着就和蔼可亲的脸上,依然是温柔的笑容,已有了不少皱纹的他,看上去带着些悲悯慈祥的意味:“陛下,娘娘今日为您亲手准备了补汤,趁着还热,您先喝了吧。”
  谢承宸还想做最后的挣扎:“您就先让他们放在那儿吧,我等忙完了这一会儿,就马上喝。王义只是笑眯眯的看着他,抿着唇一句话也不肯多说。
  谢承宸也拿他没有办法,心头不安的预感越重,但还是咬了咬牙,示意小内侍给他把那碗小小的汤汁给拿到近前。打开盖子一看,果然还有热气散出,温度倒是恰恰好,但看汤汁内容与颜色……却是叫人胃口全无。
  王义看着谢承宸怪怪的喝下了整碗汤,这才一脸欣慰的开口:“这碗西芹汁炖甲鱼汤,太后娘娘可是费了不少功夫,才炖成这样一小盅,陛下能体会她的苦心,真是再好也不过了。”
  谢承宸冲他无力的笑笑,连话也不敢多说,他怕自己一开口,就会忍不住全吐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西芹汁什么的……大家看了了不起的挑战吗?孙杨那期……【我才不需要什么去污粉呢】

  ☆、15|第十五章 一座桥

  徐太后年少时,就以在诗词方面的才华,闻名于世,她如今孩子都已经十七岁了,当年待字闺中时写下的诗词,现在仍然是少女们反复品读,喜爱有加的佳作。
  最让徐太后得意的是,她曾借用别人的名义,流传过四五首与她平日风格不同的诗出去,等她进宫几年,新入宫的妃子与她相争时,居然说有才气的女子多的是,比徐太后写得更好的人也有,只不过不出名而已,举的例子就是徐太后化名所作。徐太后心里啼笑皆非,自然不会再与那人纠缠,却被当时的太后夸赞“气度不凡”,之后很短时间内就被发现怀上了谢承宸……这件事,她也只是私下里告诉过谢承宸一人而已。
  这么多年过去了,徐太后的诗集,被某些有识之士归纳起来,教给自家适龄女儿仔细揣摩斟酌,或许已经不复当年诗词所蕴含的意义,但那几首化名诗作,却因为人们的真心喜爱,也一直流传至今,大街小巷,柳梢花畔,到处有人吟诵着她的诗篇。
  说了这么多徐太后的才华,其实是想委婉的表达一个意思,每个人具有的天赋不同,并不需要在某一方面十分强求。比如说在诗词方面具有超凡才华的人,不一定非要在做饭方面,也做到坚持不懈,一丝不苟,坚定不移的不允许其他任何人插手……
  最后苦恼的也只有那个需要品尝她的大作并绞尽脑汁的赞扬她的谢承宸,以及那个需要监督谢承宸一点不剩的将徐太后的心意品尝完毕,并转达谢承宸的喜悦赞叹的王义而已。
  要知道,品尝过徐太后手艺之后,还坚强的活在这世上的人,也就只有谢承宸一个了……能得她亲自动手一回的人,也着实不多。
  在母亲浓厚的“爱意”中,活泼乱跳的成长起来的,还有总算脱离了被暗算的威胁,短短两三天之内又胖得圆滚滚的谢承远。或许是冥冥中自有血脉相系,也或许是徐太后派来的人从旁指引,自从谢承宸带他睡过一夜之后,谢承远最喜爱的“抱枕”,就不再是还可以给他提供零食的乳母,也不是之前威风凛凛愿意陪他玩耍的夏亦真,而是这个比他大了将近十五岁的兄长。
  谢承宸偶尔听王义在他喝汤时说起,谢承远每每到了徐太后宫里,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哥哥。谢承宸哑然失笑,心里倒是像融化了糖块,甜丝丝暖融融的。
  不过后宫的和谐友爱,并没有影响到朝堂上的氛围,加上如今也没有什么大事,朝堂上的臣子们,就有余裕来打量今年参考的举子们了。三场考试,如今已考完了一场,等到三场考试结束,这许多人的命运就要发生大的变化了,尤其这还是谢承宸登极以来的第一场春闱,意义更是不同。
  同样是感慨这批举子们的好运,这话从另一批人口中说起来,也就带上了种别样的意味。他们是元朔帝驾崩之前,举办的最后一场春闱被点录的士子。
  这也是一届暗箱操作最少的考试。毕竟若是有些门路的人,就能探听得到,元朔帝已经重病,还可在观望一下——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虽然不能明说,但私底下大家都有些心照不宣。而新皇登极之后,改元第一年再开一场恩科,也是一直以来的惯例了。
  这一届进士的处境最是尴尬,往年都是三年一考,这朝中每年能有的官位缺额并不多,大家都盯着呢,竞争算是比较激烈。而他们呢,才考上一年有余,当时考上庶吉士的还在熬着资历呢,就又来了一批竞争者。如果条件相等的两人竞争同一个职缺,一个是先帝门生,一个是新皇的首批弟子,会有怎样的偏向,简直不用想。
  这青年端起手中的酒杯,一口全喝了下去,半是有些醉了,半是有些不吐不快:“早知如此,我当初还不如考不上比较好。”他等着补缺已经很久了,当时还抱着希望,但看着吏部一直压着所有的竞争者,等到了今天,想也知道这主官心里打着什么主意。
  坐在他身边的青年,却是不慌不忙的放下了手中的杯盏,叹息道:“你已经醉了。”不再管友人在一旁反复强调着自己“并没有醉,我才没醉呢!”,陈见明只是看着窗外散发微光的月亮,静静的想着心事,那个人现在应该正在考场之中了吧?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考上……他轻轻的摇了摇头,那人一向沉稳,才华更胜出自己良多,怎么可能考不中呢。
  喝醉的友人却以为陈见明在否认他的话,一时酒意上头,抓着陈见明的衣袖不肯放开,只是瞪大着眼睛:“我明明就没醉,你怎么说我醉了呢?我……我就是没有!”陈见明从感伤中挣脱开来,只好一叠声的安抚这个酒鬼。他也知前途未卜,身旁还未补缺的二甲进士们,各个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他亦然,但是跟那人相比……这些压力却又不算什么了。
  考完试,最期待也是最紧张的,就是出成绩的这一刻了。这一回的考试尤其重要,先且不说名次,这中与不中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天差地远。
  作为特权阶级之一,谢承宸自然早早就先看到了成绩,以及这三百个新科进士中,答卷写得最好的那一批。看过试卷,谢承宸心里也有了腹案,这殿试的名次还得由他决定,他在心中暗暗的给那个叫做江敏的举子,画上了一个圈。
  之后的殿试也没有再起波澜,谢承宸这回出的题目,就完全是按自己的心意来的,礼部识趣的没有反对,谢承宸也给了他们足够的面子。
  谢承宸当场选中那个叫做江敏的男子,作为今科状元——不仅仅是因为他卷子答得好,还有样貌、年纪等方面的考量,另外两个答得也符合谢承宸心意的,则成了探花与榜眼。
  办完这件大事,谢承宸自觉也有了那么点“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意思,只可惜还没等他高兴两天,这京中就出了一件叫众人哗然的大新闻,像是狠狠一掌,拍在了谢承宸脸上。
  作者有话要说:  码完字之后,作者菌“惊喜“的发现了姨妈菌的到来,从那张昨天犯蛇精病刚换的床单上……今晚还要坐十八个小时的硬座回家,这画面太美,我简直不敢想。咳咳><过年期间作者菌只能保证隔日更新了,顶锅盖爬走……

  ☆、16|第十六章 一流言

  这件新闻也可以说是新科状元的样貌引来的麻烦。谢家皇朝如今统辖着这样大的疆域,这般多的民众,这每三年选□□的三百名左右的进士,就像是撒在烧饼上的芝麻,一粒粒都可以数得清清楚楚。
  这三百名进士,就算之前家境贫寒,身无长物,也多的是人想要将女儿许配过去。榜下捉婿,可是流传已久的美谈。只是这进士们,数量既少,因为多年苦学积累,等中进士时,妻子的位置还空置着的人,已经不多了。
  而在谢氏皇朝将近一百年的历史中,选拔的状元,不仅年轻,还能当得上一句美男子,而且未婚的的才俊,数来数去,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也就如今这么一位。可想而知江敏会是如何的抢手了。一甲的三位,可是直接成为庶吉士之一的,那可是入阁的必要条件之一。
  与众人的激动不同,江敏这位新科状元,仍然保持着他那凛然不可犯的冷傲模样,让他那张冷峻的面孔,更多了两分锐利,就算他一连拒绝了六位上门提亲的官媒,京中看好他的人家,仍然是只增不减,而且因为见识过他相貌风姿的媒人对此赞不绝口,也让之前的传言显得更加可信了起来。
  这京城里各式各样的流言都传了出来,这也引发了之后的麻烦,有个纨绔子弟,看上了翰林家的宝贝女儿,求娶不得之后,却得知翰林与江敏父母有旧,派人邀他上门做客的消息。
  这时间,家里有适婚女儿的人家,请江敏做客,还能为了什么?纨绔公子简直要咬碎了一口银牙,出城散心之时,也不知道他怎么寻摸的,带回来一个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得意洋洋的宣称,自己揭破了新科状元的真面目,这人是个抛妻弃子的伪君子!
  这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在这个时代,文人的名声,与他的文章作品相比,分量甚至更重一些。就算是朝廷录官选士,也需要看看这人的风评如何,前朝还有任用孝廉的风气,只是后来这制度实在名存实亡,这才没有了作用。
  不过受此影响,此时对名声还是很看重的。
  再看那纨绔带回来的母子,穿得破破烂烂也就罢了,那小儿女瘦得皮包骨头,收拾干净了之后,模样确实与江敏有那么两分相似,跟他不太像的地方,却是像那个瞎了眼的妇人。
  不过仅仅是容貌上的相似,完全无法说明什么,天底下相似的人多了去了,更何况他们仅仅只是眉眼有些相像罢了,要说他们是父子,实在是太过牵强。纨绔对此倒是振振有词:“那妇人说的籍贯,正是江敏的老家。她丈夫的年纪与江敏一般大,也叫江敏,也是个读书人,模样长得也好,拿着家中变卖了房屋土地的钱进京赶考后,就再无音讯,她苦等不回丈夫,这才带着孩子上京寻夫的,你们说天下哪有这般巧合的事情?”
  被这么一说,不少人家就选择观望了起来,要是这只是误会,那等等并不会损失什么,若不是误会……且不说女儿嫁给这等无情无义之人日子会不会过得舒心,便是这人尚有元配在堂,把女儿嫁过去,是要逼人家和离呢,还是送给人做妾?他们怎么能丢得起这般大的脸!总之都是大大的不妥,还是看看风向再做抉择吧。
  要说这事啊,原本其实非常好解决,这两人一见面,互相辨认一番,不就能得出来结果了吗?
  但这事吧,在短时间内,确实非常困难。就连谢承宸听了属下的回报,也只能是和夏亦真两个人相顾无言。那两个孩子年纪尚小,就知道自己父亲叫江敏,家里也没有什么画像啊之类的,小时候的记忆早就模糊了,哪里还能分得清楚。
  作为妻子的盲妇,本应该是最应该辨认得出自家丈夫的人,然而这妇人的命途实在是坎坷,谢承宸当初看见她时,她还只是盲了双眼,一双儿女刚刚病愈,但被双溪寺的僧人收留了下来,有了一个落脚之处,也能靠自己的力气勉强饱腹。
  但之后两个孩子的病情反复,她在尽心照料的同时,自己也感染上了,虽然最后还是被救活了过来,但一双耳朵却半聋了起来,分不清楚到底是谁在与她说话。而且你道是那纨绔是如何发现她的?说起来也是这双耳朵害的,让她没听见纨绔手底下的仆从骑马过来的声音,照旧从道路中穿过,被马匹挂带了一下,半耳聋也就罢了,如今还换上了严重的耳鸣,更是雪上加霜。
  盲妇人看不到江敏的模样,听不出江敏的声音,她自己也不敢就这么确认江敏是她的丈夫,自然有更多的人也不相信此江敏就是彼江敏了。
  江敏则是竭力撇清自己跟她的关系:“我并未成婚,更何况有两个这般大的孩子。”但这话说出来,实在是太过单薄了些,也有不少人,听了纨绔说的那番巧合言论之后,对他的一切辩解都显得严苛起来:“这话一听就是狡辩之言!
  在两种观点之间徘徊不定,只冷眼旁观的人,也是不少。这场僵局,实在是叫人哭笑不得。
  但谢承宸对此,实在是气恨得不行。他也知道,这其实跟江敏并没有什么关系,他只能说是个被幕后黑手拿出来的借口,这流言之所以能传得这般快,指不定是谁在背后推动。但他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这可是他继位以来,组织的第一次春闱,选拔的第一批士子,虽说这事情看似矛头只对着江敏,实际上也是让谢承宸颜面无光——不是说皇帝要有识人之明吗,你做得可不怎么样!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