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不科学穿越指南——绿酒砚

时间:2016-02-14 01:28:57  作者:绿酒砚

    园林可是古建筑里一绝啊。陆清晏乐得嘴角都合不上了,仿佛他已看到了园子里的风景。雪细细密密敲着枯老的竹枝,两个人站在窗前,既不说话,又不赏景。
    元玠把陆清晏送回来时吓到了陶松年,晚上陆清晏翻来覆去地不睡又吓到了他。
    “清晏,你早点休息,我听说明天有好看的东西。”陶松年塞好了被角,两个人睡虽然挤但是暖和。
    “什么好看的东西?”陆清晏也不翻个儿了,激动地起来问他。
    “哎哟!”陶松年立刻把拖起的被角扯下来,好盖住灌进来的冷气,“明天不就知道了,我要去木材店做工,你自己注意安全。”
   
    第13章 林诫的脑残粉
   
    第二天要不是陶松年把陆清晏叫醒了,他根本不记得昨晚说过的什么好看的东西。
    陆清晏怕陶松年看到羽绒服会问,晚上睡前抹黑拖了藏在被窝里,早上又趁他先出门的当口,穿在了里面。
    真冷啊真冷。老年人几乎不出来活动了,年轻人也说裹得紧紧的,小孩不知道冷,红红的小脸,背着大人乱跑。
    陶松年说这个天气能挣到的钱多。陆清晏在街上冷了几圈,就看到了好看的了。
    巨大宽长的大石头正在结了一层冰的道路上。这是昨天晚上洒下的水,今天就是坚冰了。青壮的劳力就在这冰道人拉动,粗粗的绳索拽着巨石前进,劳力口里齐齐喊着号子,呼哧呼哧地呼出白色的热气。
    这块巨石是从都城郊外的微山运下来的。道旁的百姓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讨论,小孩兴奋地跑上冰道又被大人抓了回来。陆清晏这才知道,皇上要建一个畅风园,也就是皇家园林,这些石头都是拉去用的。
    现代人是怎么样也无法想象皇权之威严,生杀予夺是,建宫造舍也是,越雄伟的帝王家建筑里就是越多的劳力,钱财散尽不说,光人力伤亡便不可想象。那么他赞叹余留下皇家建筑时,想的是什么呢?
    陆清晏又是惊讶又是震撼。元玠来找他时就看到他呆呆愣愣的表情。
    “没有给你看园子,就不理我啦!”元玠捏捏他的鼻子,摸到了一股寒意,“快点跟我走,带你去吃好吃的!”
    陆清晏又傻傻愣愣地跟在后面。
    两人去了春宴楼,雅座里有暖炉也有火盆,倒是不冷。元玠要了杏酪粥、鸭花汤饼、生羊炙、小天酥一类热乎生暖的食物。
    陆清晏一见美食,就把刚才的事忘在一边,旦食已吃过,而他的现代午饭时间才到,吃得正是时候。
    元玠又说话他能吃,明明是吃点心的时间,陆清晏吃得像正餐。
    “皇上的畅风园什么样的?”陆清晏吞着粥问他。
    “这我可不知道,你要想看,我带你去啊。”元玠回答他。
    “真的能去看啊!”陆清晏兴奋得把粥碗都放下了。
    现代人总在讨论古代的木制建筑不放火不抗震容易坏,但比起石头建筑,木头建筑好取材工事少成本低,普通的平民百姓尚有一瓦遮头,已是足矣。
    “哪个朝代不是说要节俭,又有哪个朝代建园子不费钱呢!”元玠给他指了指前面那片人多的工地,“我们皇上算好了,这才是第二个园子。”
    “什么叫才?他都有御花园了!”陆清晏斜他,封建帝制奴。
    “天天看一个园子不看腻啊!”元玠反驳他,“家里的园子看久了,我也骑马去郊外溜达溜达。”
    “所以你就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陆清晏哼了一声。
    元玠举着伞骨往他头上一敲,“是你,我就不厌。”这天气时有下雪,刚才两人便是挤在一个伞里,慢慢地走过来了。
    伞下无风雨,元玠的锦裘很暖和,陆清晏抓着衣服边,怕给弄脏了。
    元玠要带陆清晏见的人是林诫。陆清晏立马就反应过来,张和大哥说的那个三代都给皇家修园林的工匠。
    在这片正在动工的建筑上确实颇有地位,林诫和那些出力气的工匠完全不一样,他是有思想有手艺还有历史传承的大工匠。
    林诫长得温和,似有一股书卷气,在工地磨久了也带了些沧桑。陆清晏第一眼就很喜欢他,比第一眼看到陶松年还喜欢。
    畅风园的基地已经打好了,几座大殿的砖墙砌了个七八分,现在天气太冷了不宜动工,工匠们正在把材料备齐,天气转暖就开工。
    园林的面积很大,陆清晏光是看了那几座未完成的大殿便能想象日后的雄伟壮美。林诫几句话就听得出来陆清晏是个内行里,可不是谁都知道“一丁三顺”、“一丁五顺”、“多层一丁”这些砌墙的手法。
    元玠早就认识林诫了,每年元府的修缮都是找的林家。可是现在,谁能告诉他,是什么情况!三人在棚户里喝茶,喝着喝着,陆清晏就跑到林诫旁边,还抓着人家的手高兴地说话,林诫也是,说着说着两个人就贴在了一块,还拿了纸笔画来画去。
    “清晏,你要是愿意,年后就来我这吧。”独自热闹的两个人总算安静下来,畅谈之后,林诫就知道陆清晏不光是内行人,还是个脑子好有想法的内行人,他很想要这个帮手,“我和式造监的阮大人知会一声!”
    “真的啊!真是谢谢您!”陆清晏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这好比应聘世界大公司,没等你过五关斩六将,老板就拍板要你了,他现在就是林诫的脑残粉了!
    元玠在那里喝了一肚子茶,又看到陆清晏第一次这么激动,还和林诫勾搭上了,心里老大不高兴,稳当举着伞,侧身却总是有意无意轻轻地撞着陆清晏。
    外面的冷风一吹,陆清晏燃烧的脑袋也降了一低温度,“喂喂,干吗撞我!”
    “你是不是喜欢林诫啊,陆男风!”元玠把跳脚的陆清晏拉进伞里,拂去他眉毛、帽檐的雪,又把他的手塞进锦裘里。
    陆清晏一时被元玠轻柔的动作呆住了,“我和林诫那是志同道合,你不准乱说。”
    元玠听到了满意的答案,勾着嘴角就往前走了。陆清晏也学他的死样子,偷偷摸摸地撞他,元玠自然不吃亏,立刻撞了回来,二人在伞下玩玩闹闹地相互撞着,继而又互相挠起了对方的痒痒。
    “这雪什么时候停啊。”
    “很快的,你这么着急去林诫那里啊。”
    “不服气吗”
    “说话归说话,别把手拿出来。”
    “哇,你的手好冷啊。”
    “快点塞回去,不要和我抢伞。”
   
    第14章 人人人
   
    元玠的想象还是太美好。雪还没停下,天气也没转暖,第二天陆清晏就跑去林诫的工地上了。他怕把那件锦裘的弄脏了,便去新买了几件棉衣,反正他有钱。元母很喜欢多肉植物,连元父都交代要重酬,元玠比较讨厌,硬是要分几期付他。
    “你一个月找我一次,我就给你一份。”元玠晃着水蓝色的锦织钱袋,换了陆清晏那个路边摊货。
    “那我要是有急事呢?”陆清晏瞪他。
    “你天天和我在一起,有什么急事我都知道。”元玠坚决不全付。
    陆清晏还悄悄给陶母和陶松年置办了冬衣。陶家渐渐和他熟稔亲热了,陶母又怜他一个人在异乡,孤苦无依的,声声要收他为义子,陶松年一直以为他无父无母,分外照顾他,还去了几次木材店旁边的食铺,给他带吃食。
    冬天虽冷,不宜大兴土木,石刻石雕还是可以的。陆清晏这几次去,林诫都在指挥几个匠人在棚户里刻石,只用几把工具,便在石块上雕琢起来,着实令人敬佩。
    “这个园子三个殿,两个馆,还有几个楼,其余部分就是景了。”林诫给陆清晏指了几个方位,“你想几天,给我讲讲主殿。”
    几天下来,林诫很欣赏陆清晏的一些想法。确实是建筑方法,但陆清晏的想法显然有所不同,确是一脉相承,也有创新。
    陆清晏得了任务,明白林诫这是要培养自己了,兴奋得跑去买纸笔再屋子里画。陶松年小,桌子也也放了东西,只能垫在炕上画了。
    元玠每每去找陆清晏,他就是工地里跟着林诫忙活,几次后元玠也不去了,没想到他好容易在家一次,还是在那埋着头画东西。
    陶母去屋子里休息了,百无聊赖,元玠搬了条椅子坐在他旁边,一开始还看画,慢慢地就看人了。
    脸好看,鼻子也好看,眼睛最好看,清澈有神,头发,嗯,不评价,准备穿越后就没剪过的头发,现在盖到了耳朵,还好他发质细软,否则就是鸟窝,反正就是挺好看,比那些娈童看着舒服太多,当然我不会夸他的。
    元玠一边看一边想着,
    正想回答他,自己这是修整修整,年后六部见!没料到,陆清晏突然笑了,就像知晓了什么天机似的,“我知道了,你肯定是科举没考上,所以没官当哈哈哈。”
    元玠懒得反驳没知识的海外人,指头弹了下他的脑卡,“我还去考科举?”
    “难不成你去考武状元?”陆清晏想了一下,戚朝也没武状元这个制度啊。
    “这个主意不错。”元玠趁机摸了下他细软的头发,“天气这么冷,你别跑去林诫那里,早知道我就不带你去了。”
    “知道知道啦!”陆清晏又低头画画。
    陶家真小,屋子里能闻到柴火烧的味道和各种过冬的蔬菜的气味,真像生活的味道。
    陆清晏去工地的第四天看到了林诫口中的阮大人,阮兰城,式造监监丞,实实在在的读书人,眉间偶有一股为官者的凌厉。
    阮兰城很信得过林诫,又加之是元玠带过来的,陆清晏也合得眼缘,切声鼓励他跟着林诫好好干。
    和阮兰城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工部的官员,于鹤春,一股子从酒色里泡出来的油腻和浅薄,要不是顾着阮兰城在这里,陆清晏估计他立马就颐指气使,作威作福了。
    林诫劝陆清晏忍着点,别在表面上显出来,“他父亲是户部郎中,安他到工部来。”
    “为什么来动土动木的工部?”陆清晏不解地问。
    “他是甄器监的,宫殿建后以后,里面各样摆设器具归他们管。”林诫耐心地给他解释,“里面的油水可大了。”
    “这没想到,真是不学无术,元玠比他好太多了!”陆清晏愤愤不平地想到,凭什么元玠什么官职都没有,元父也是,也给元玠安一个好位子啊。
    林诫很吃惊他竟然直呼姓名,“元三公子是皇上朱笔御批过的,自然是不同,听说年后也要去六部上任了。”
    “朱笔御批?”这是个什么东西。
    “你是海外人来的,难怪不懂。世家的公子年龄到了,皇上就会考考他们的才学,有才能的就安排官职,差的就让自己家看着办。”
    “那元玠就是很好的咯?”陆清晏有点骄傲的高兴。
    “元三公子自然是最好的。”林诫也笑着答了一句。
    得了答案的陆清晏又跑去工地上看了,今天开始在棚户里处理木柱,经验丰富的工匠要在上面做踩画,先雕刻后上彩,工序繁杂考究,却是不世之品。
    阮兰城和他交谈了几句,临走时还规劝他,有想法是好,但千万不能越过祖宗规制。
    又过了一会,陆清晏轻轻悄悄地滑到林诫身边,“林大哥,你有家室了吗?”
    林诫在看草图,“有啊,怎么啦?”
    “没事,我就是问候下嫂子。”陆清晏一下子又跑开,混到那群工匠里了,搞得人一头雾水的。
   
    第15章 道别
   
    陆清晏蹬蹬去木材店看陶松年,结果一问掌柜,人都跑到隔壁的食铺去了。
    陶松年的父亲从前也是开食铺,卖饼食一类,陶母也是食艺好手。忙活后的陶松年给陆清晏解释,还畅想了下未来,“等我挣够钱了也是开个食铺,也算继承我爹的事业了。”
    “你给那么多店做工,经验一定很丰富。”陆清晏走着旁边,诚心诚意地夸他,突然停下了脚步。
    “清晏,怎么不走了。” 陶松年侧身一看,人都没了。
    “小陶,我有钱,你有力啊。”陆清晏一拍大腿,都怪自己整日往工地跑,都忘记自己现在有钱了啊!“我出钱,盘个店子,你还有伯母做点心。”
    开店可是陶松年的梦想,黑天白日的他没少想,陆清晏拿了钱那会,他还幻想过自己哪天也挣个一大笔开店,但是借陆清晏的钱开店不行啊,万一挣不回来,他一个海外人就真连家都回不了了。
    “清晏,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首先得做得好吃,又要有经营手段……”陶松年想归想,多少还是发怵。
    陆清晏这个念头跑出来以后,简直信心满满啊,现代那么多好吃的小吃,带一点配方回来完爆其他店啊,何况小陶这么有能力。
    一腔热血的陆清晏片刻都坐不下,呼啦啦地去准备穿越事宜,跟陶松年和陶母说自己要去找个在其他城市的亲戚。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